论文推介 | 戴亦杨等:“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旅游业发展格局演化及其驱动因素

学术   旅游   2024-02-13 20:00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旅游业发展格局演化

及其驱动因素


ABSTRACT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国际旅游业作为旅游和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渐成为推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本研究从地理学视角构建衡量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指标,分析2008-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旅游业发展格局及演变态势,并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整体呈先缓慢下降后逐渐上升态势,国家(地区)间发展差距呈先显著扩大后缓慢缩小态势;“一带一路”倡议有效减缓沿线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下降的趋势,并促进国家(地区)间发展差距的缩小。(2)沿线国际旅游业发展整体呈中俄波三极高、西亚-东南亚发展带高、内陆低的格局。(3)沿线国家(地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是航空系统水平;核心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吸引外资能力;次要因素包括外贸依赖程度、通讯和电力系统水平、政府监管质量。(4)不同区域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较大,航空系统水平和吸引外资能力是所有区域的核心驱动因素。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网络和通讯设施水平;蒙俄、中亚和西亚北非地区为经济发展水平、外贸依赖程度和电力系统水平;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为外贸依赖程度、政府监管质量、网络和通讯系统水平;中东欧国家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监管质量、电力和网络系统水平。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旅游业;时空格局;影响因素;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戴亦杨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本科生

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E-mail: daiyiyang20@mails.ucas.ac.cn

通讯作者 宋周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一带一路”与国际贸易

E-mail: songzy@igsnrr.ac.cn


文章概览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国际旅游业作为旅游业和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国家间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全球旅游业发展迅猛,各国旅游需求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目前,旅游业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份额不断增加,且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及地区,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旅游贸易中所占份额仍相对较低。自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沿线国家(地区)的旅游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特别是“一带一路”致力于打造的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促进了投资贸易便利化,带动了沿线包括旅游经济在内的区域经济增长。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沿线旅游合作与发展,特别是中国在旅游业方面的对外投资、庞大的出境旅游规模和消费能力,为沿线旅游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此背景下,探讨沿线国际旅游业发展格局的演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不仅有利于推动沿线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也能为促进沿线服务贸易和投资合作提供支撑。

近年来,全球旅游联系不断增强,国际政治经济事件、全球范围突发事件等对国际旅游业的影响也不断凸显。特别是在经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后,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国际旅游业的发展。现有文献对国际旅游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旅游业的影响,并探讨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与经济脆弱性的关系;二是探讨国际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从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探讨比较优势,从国家发展程度和环境管理质量等方面评估竞争优势;三是分析气候变化、政治互信、国际航线等因素对国际旅游业的影响方式和路径;四是评估东道国的旅游投资环境,如从旅游业发展、政治环境、国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水平等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东道国的旅游投资环境进行系统性评估。此外,还有文献从旅游战略政策、旅游业相关行业(酒店、交通、餐饮等)、贸易投资理论等角度进行研究。总体而言,现有国际旅游业研究主要是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为主,地理学的研究还有待完善。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随着沿线国际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学者们也开始关注“一带一路”沿线的旅游发展与合作。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旅游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主要关注沿线旅游安全、贸易调控、旅游外交等问题,偏向战略层面的定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除此之外,少数学者研究了沿线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的分布格局,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旅游合作模式。总体而言,目前对沿线国际旅游业发展格局的分析还相对匮乏。

在此态势下,本研究从地理学视角,构建测度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解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国际旅游业发展格局及演变态势;并采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区域差异,以期为“一带一路”沿线及中国的国际旅游业发展策略制订提供参考。

2 “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旅游业发展格局的演化

国际旅游一般包括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两方面,旅游服务贸易也包括出口和进口两部分。衡量一国(地区)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水平,需要考虑该国旅游业吸引国际游客规模及其消费能力,以及该国(地区)为其他国家(地区)旅游业所能贡献的游客规模及其旅游支出水平。基于已有研究,结合“一带一路”旅游合作发展特征,构建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指标:

主要结论:

(1)发展态势:“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旅游业的平均发展水平呈先缓慢下降后逐渐上升的态势,发展差距呈先显著扩大后缓慢缩小的态势,但差异仍然较大。除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俄罗斯、波兰外,其他沿线国家(地区)的国际旅游业发展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对沿线国际旅游业发展贡献较大,“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国邻近国家(地区)的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较快提升。“一带一路”倡议还有效地减缓了沿线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下降的趋势,并存在显著缩小发展差距的作用。

从具体国家(地区)看,沿线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较大。总体来看,中国内地的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远高于其他国家(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内地的国际旅游业发展向外扩散效应明显,带动中国毗邻国家的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现较好增长态势。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沿线国际旅游市场进一步开放,国家(地区)间旅游业联系更加紧密,但旅游合作也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同时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在全球性事件和地缘冲突等影响下,沿线国际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差异进一步扩大。

(2)时空格局演化:“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旅游业发展格局整体较稳定,呈中俄波三极高、西亚-东南亚发展带高、内陆低的空间格局。中国内地、俄罗斯和波兰的国际旅游业发展始终保持在高水平;泰国、印度、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的国际旅游业发展处于较高水平,东南亚、西亚部分国家以及中东欧中部国家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形成西亚-南亚-东南亚发展带;蒙古国、中亚、中东、中东欧北部等内陆国家基本处于较低或低水平。

3 驱动因素分析

鉴于“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旅游业发展特征,从社会经济韧性、基础设施支撑、社会安全性3方面选取12个影响因素,分析其对沿线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影响:

主要结论:

(1)驱动因素结果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驱动因素的作用也具有较大差异。具体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是航空系统水平;核心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吸引外资能力;次要因素包括外贸依赖程度、通讯和电力系统水平、政府监管质量;网络系统水平和政治稳定性属于非显著性因素;人口就业率、腐败控制、谋杀犯罪属于抑制因素。

航空系统水平系数为0.794,是推动沿线国际旅游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航空运输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间重要的交通联系方式,也是沿线游客进行跨国旅游的重要途径。沿线的航空枢纽国是旅游服务贸易的重要集散地,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完善航空系统建设,加强机场、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能有效推动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航空系统水平对沙特阿拉伯、巴林、阿曼、黎巴嫩、捷克、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影响较强。经济发展水平和吸引外资能力两个核心因素,均属于社会经济韧性维度。经济发展水平系数为0.128,表明经济实力是国家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国民进行旅游消费的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对波兰、中国内地、沙特、缅甸、越南等国家(地区)的驱动作用较强。吸引外资能力系数为0.328,表明吸引外资的能力不仅能从侧面衡量沿线国家(地区)国际旅游投资环境的优劣,还能有效推动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虽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国际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在于信息流通、景点打造、管理和广告,这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国家(地区)间的交流,因此吸引外资能力对沿线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较为重要,吸引外资能力对斯里兰卡、尼泊尔、罗马尼亚、乌克兰、波黑、印度尼西亚、泰国、老挝等国的驱动作用较强。

(2)驱动因素的区域差异:从不同区域看,航空系统水平和吸引外资能力是所有区域的核心驱动因素。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网络和通讯设施水平;蒙俄、中亚和西亚北非地区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外贸依赖程度和电力系统水平;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为外贸依赖程度、政府监管质量、网络和通讯系统水平;中东欧国家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监管质量、电力和网络系统水平。

4 政策建议

基于论文分析结果,在未来国际旅游业发展、推进“一带一路”旅游合作中,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1)中国内地应该进一步提高经济实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国际旅游投资环境,提高吸引外资能力;培养更多国际旅游业人力资本,提高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游客。中国内地还应关注控制腐败问题,中国香港地区需要关注暴力事件,维护社会环境稳定。(2)与蒙俄地区开展旅游合作时,可以关注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对接、经贸合作等,同时要注意当地的投融资环境、腐败问题。(3)推进与东南亚的旅游合作需要关注当地的毒品、腐败、政权更迭等问题,可以重点加强对菲律宾、缅甸、柬埔寨和老挝等国的投资、设施联通。(4)推进与南亚的旅游合作需重点关注航空、网络、通讯和电力的基础设施连通性,同时关注其恐怖主义、毒品等问题。(5)推进与中亚的旅游合作可以关注其腐败控制、政权更迭问题。(6)推进与西亚旅游合作时要关注地缘安全、社会冲突、政治稳定性,重点加强与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科威特、巴林等国的旅游合作。(7)与中东欧的旅游合作重点是国际旅游政策和法规的对接,关注其投融资环境的变化、政局稳定性、及移民和难民问题。


全文总览




引用格式


戴亦杨, 宋周莺.“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旅游业发展格局演化及其驱动因素[J]. 中国生态旅游, 2023, 13(6): 941-961. [Dai Yiyang, Song Zhouying. Evolu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pattern along the Belt and Road[J]. Journal of Chinese Ecotourism, 2023, 13(6): 941-961.] 

DOI: 10.12342/zgstly.2022020

END

图文编辑:申茜茜

审编:梁雨廷

终审:宁志中

《中国生态旅游》简介


扫码关注我们

欢迎合作与投稿

邮箱|zgstly@igsnrr.ac.cn

网址|www.zgstly.net

我知道你在看

中国生态旅游
为旅游学科研究提供的技术服务信息;生态旅游典型案例介绍与经验信息;相关教学、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的介绍和招聘信息;以及大型会议、学术研讨会、科研成果推广等信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