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 陈婷 谭曼晔
审阅 | 王国燕
# Acdemic Frontier #
编者按:苏州大学科技传播研究中心拟对国际TOP期刊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Science Communication等持续跟进来编制《科技传播研究前沿》学术简报,以期为国内学者了解科技传播的国际前沿研究提供一个快捷键。本期学术简报介绍的7篇研究型文章来自2024年4月份刊出的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第33卷第3期。
本期主要内容有:气候变化与科学“否认机器”;神经科学引诱力分析;科学信任与信念更新;科学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对基于对象学习的看法;疫苗态度的影响因素与国家差异;工作条件与公众理解科学;人类群体遗传学的叙事化
1.《在社交媒体上推动气候和科学“否认机器”:关于2021年推特、油管和脸书上关于大堡礁“濒危”建议的案例研究》
标题:Fuelling the climate and science ‘denial machine’ on social media: A case study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s 2021 ‘in danger’ recommendation on Twitter, YouTube and Facebook
作者:Carly Lubicz - Zaorski; Maxine Newlands; Theresa Petray
DOI:10.1177/09636625231202117
期卷页码:Volume33 Issue3, pp.270-289.
内容概要:
在澳大利亚,气候政策受到化石燃料行业、政治领域以及主流媒体交互作用的影响,这不仅增添了气候科学的不确定性,还对澳大利亚气候政策的发展形成抑制。其中,气候 “否认机器”(指由一系列行为者所组成的群体,涵盖自由市场智囊团、采掘业、持相反观点的科学家、保守派媒体和政治家等,为维护自身利益或特定的意识形态立场对科学事实进行扭曲或否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了受众支持环境政策的可能性。然而,关于澳大利亚气候变化的讨论中,针对社交媒体网络中这些行为者及信息流动的实证研究较少。为揭示行为者和信息流动如何在线上交流空间表现,本次研究聚焦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将大堡礁列为 “濒危” 的建议,对澳大利亚在环境冲突中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与互动情形展开探讨,以弥合当前的知识差距。
研究主要试图探究以下两个要点:其一,意识形态一致的党派行为者怎样利用科学报告的成果来推动契合他们产品主义目标的有关大堡礁健康的叙述,并对珊瑚礁科学和气候行动构成挑战;其二,这种行为在澳大利亚的在线讨论中如何助长了美国式的 “否认机器”。
研究以 “Great Barrier Reef” 为搜索关键词,收集了Twitter、Facebook 和 YouTube 平台自2021年6月21日至8月1日的相关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包含聚类分析和深度细读)与定性分析(涵盖深入细读)的混合研究方法,确定每个平台上最受瞩目的行为者和信息来源,通过网络可视化来理解相关的信息交互情况。
结果表明,在上述所研究的三个社交网络中,均发现一小撮颇具影响力的保守派和党派人士的数字踪迹,他们所采用的策略正在为 “否认机器” 推波助澜。在 Twitter 平台上:通过聚类分析发现AIMS珊瑚覆盖报告(由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Australian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发布的《2020/2021年珊瑚礁状况年度总结报告》)被用以论证大堡礁已经恢复但科学存在缺陷,最受关注的行为者和内容在全球网络和最大互联集群中存有差异,一些气候怀疑论者和右翼媒体放大了与主流观点相悖的信息;在YouTube平台上:AIMS的珊瑚覆盖报告被用来论证大堡礁已经恢复且科学机构存在缺陷,Sky News Australia成为最主要的行为者,对Ridd等保守派人士进行了采访,传播与主流科学观点相悖的信息。这种相互作用揭示出,右翼媒体能够放大逆向科学家和生产力主义政客的声音,试图破坏珊瑚礁科学,淡化气候变化的威胁,并最终对采取可能限制增长的行动和政策的必要性予以反对;在 Facebook平台上:存在两个与气候变化相关且排名较为突出的倡导团体——Climate Action Australia和Climate Action Launceston,一些保守派团体和人士分享了质疑珊瑚礁和气候科学的内容。
原文链接: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09636625231202117
2.《神经科学的解释确实令人满意:对神经科学诱惑力的系统评价与元分析》
标题:Neuroscience explanations really do satisf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 analysis of the seductive allure of neuroscience
作者:Elizabeth M. Bennett; Peter J. McLaughlin
DOI:10.1177/09636625231205005
期卷页码:Volume33 Issue3, pp.290-307.
内容概要:
神经科学解释的诱人效应(SANE效应)指神经科学解释以及脑图像极有可能对信息质量与说服力的评判产生重大影响,而那些不相关的神经科学信息或许会左右人们的判断、购买决策或法庭裁决。另一方面,媒体对于神经科学的呈现方式有可能改变公众对自身的认知,“神经政策” 以不恰当的运用方式被用于推动社会或者政治议程。由于公众通常对神经科学抱有特殊的尊崇,明晰神经科学可能给外行人带来的影响至关重要,然而SANE效应的影响存在差异,部分研究表明其效果有限。
因此,本次研究旨在明确SANE效应在非专家群体中的强度,即神经科学对于非专家的判断和决策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研究借助28篇出版物里的60个实验展开随机效应元分析,遵循PRISMA指南,分别于2021年9月16日和2022年12月5日在PsycInfo、PsycArticles、Medline以及Psychology & Behavioural Sciences Collection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词为:诱人的诱惑;“神经科学解释”;“大脑图像” 或神经图像、判决、法律或法律或陪审团或陪审员。研究还采集了有关作者、发表年份以及实验设计的数据,纳入特定研究并实施随机效应分析与亚组分析。其中随机效应分析与逆方差法相结合,运用 R语言的dmetar包进行合成,部分分析使用Meta - Essentials。通过I2来评估异质性,利用漏斗图的视觉检查以及Rosenthal的失效安全系数来评估发表偏倚。亚组分析划分为两类:其一,比较受试者内部和受试者之间的设计(假定在受试者中呈现刺激的研究相较于在每个参与者中仅呈现一种刺激的研究能够产生更显著的效果,揭示差异的大小以及在受试者之间的设计中是否存在SANE效应);其二,比较神经科学图像和文本对SANE效应的影响(假设将神经科学图像和文本与非神经科学控制刺激进行对比的研究比仅有文本的研究具备更显著的效果;仅有文本的研究比仅有图像的研究具备更显著的效果)。
原文链接: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09636625231205005
3.《面对科学证据时的信念更新:检验信任在科学中的作用》
标题:Belief updating when confronted with scientific evidence: Examining the role of trust in science
作者:Tom Rosman; Sianna Grösser
DOI:10.1177/09636625231203538
期卷页码:Volume33 Issue3, pp.308-324.
内容概要:
信息社会人们往往借助二手评估(即个体并非直接对知识主张本身进行评估,而是针对知识主张来源的可信度以及与主题的相关性予以评估)来判别知识主张的真实性与真伪,对科学的信任在塑造公众针对科学问题的信念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当下尚不明晰对科学的信任怎样影响人们在面对科学证据之时的信念变化,以及对科学高度信任的人是否会盲目地信任科学。
由此,本研究试图探究:1. 对科学的信任是否会对人们在面对医学科学问题(针灸疗效)的科学证据时的信念更新产生影响;2. 高度信任科学的个体是否更善于评估科学研究的质量抑或更易受到伪科学的影响。
基于上述问题,研究提出了五个假设:
1. 当面临某一主题的科学证据时,个体针对该主题的信念将会朝着证据所暗示的方向发生转变。
2. 假设 1 中所提出的效应受到科学信任度的调节:个人对科学的信任度越高,与主题相关的信念的转变就越强烈。
3. 相较于低质量证据,当个体面对高质量证据时,与主题相关的信念的转变会因高科学信任度而增强,科学信任度的调节作用会更为显著。
4. 相较于低质量证据,当参与者面对高质量证据时,对科学的信任与个人对证据质量的评估之间的(正)关系会更强。
5. 对科学的信任程度与科学素养呈正相关。
研究运用在线实验的方式,在一项探索性研究(N=985)和一项预注册研究(N=1100)中,参与者阅读有关针灸疗效的虚构研究,这些研究在方向(支持针灸的证据与不同的证据)和质量(高与低;只有研究2)方面进行了实验操控,并在阅读前后测量与针灸相关的信念。
其中研究 1(探索性)通过在线方式招募了985名18-65岁的德语普通人群,采用2x3的实验设计,参与者阅读 12 篇虚构科学研究的简短摘要,划分为 “支持针灸”“反对针灸” 和 “有争议证据” 三个条件,并在实验操控前后两次测量针灸相关信念。研究 2(验证性)同样通过在线方式招募了1100名18-65岁的德语普通人群,采用2x2x2的混合设计。第一个实验因素为证据方向:分为 “支持针灸” 和 “有争议证据” 两个条件。第二个实验因素是证据质量:分为高质量和低质量两个条件。参与者阅读 12 篇虚构研究摘要,其中 8 篇关乎针灸疗效,在阅读之前与之后测量针灸相关信念。
原文链接: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09636625231203538
4.《科学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对基于对象学习的看法:真实性与触摸重要性认知》
标题:Science museum educators’ views on object - based learning: The perceived importance of authenticity and touch
作者:Tirsa de Kluis; Sanne Romp; Anne M. Land - Zandstra
DOI:10.1177/09636625231202617
期卷页码:Volume33 Issue3, pp.325-342.
内容概要:
科学博物馆是人们接触科学的重要场所,其学习过程已从单向传播转向更具互动性的形式,包括基于物品的学习。触摸物品在正式教育和博物馆教育活动中都被认为对学习有积极影响,但对于真实物品和复制品对学习体验的差异影响尚不明确。博物馆教育者在促进参观者的博物馆体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科学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中,他们对物品使用的看法和选择会影响参观者的学习体验。然而,对于博物馆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对物品真实性和触摸物品的重要性的看法的研究有限。
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科学博物馆教育者对真实物品和复制品在参观者教育活动学习体验中的作用的看法。具体涵盖以下问题:1. 他们怎样界定真实性;2. 对于真品与复制品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的见解;3. 针对触摸物品及其对学习的影响的看法。
研究运用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对来自欧洲多个国家的博物馆教育者进行研究。针对49名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开展在线问卷调查,包含28个问题,涉及教育活动中物品使用的重要性、触摸物品的机会及其对参观者的影响、物品真实性等方面;对12名博物馆教育工作者进行访谈,通过视频通话讨论了真实性的定义,以及物品、真实性和触摸的重要性,最后询问教育活动中物品的应用情况。研究针对调查和访谈的数据分别实施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包含描述性统计、演绎和归纳编码以及编码可靠性检验等操作。
原文链接: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09636625231202617
5.《比较智力谦逊、宗教信仰与政治保守主义对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公众疫苗态度的影响》
标题:Comparing the influence of intellectual humility, religiosity, and political conservatism on vaccine attitudes in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and the United Kingdom
作者:Jesse L. Preston; Abdullah Khan
DOI:10.1177/09636625231191633
期卷页码:Volume33 Issue3, pp.343-352.
内容概要:
疫苗接种在疾病预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公众对疫苗的抵制成为富裕国家开展大规模疫苗接种工作的最大障碍,这种反疫苗态度给公共健康带来威胁。本研究试图探究不同的信念和思维方式如何影响疫苗犹豫,包括政治态度、宗教信仰、对科学的支持以及智力谦逊(IH),尤其关注IH作为预测因子所存在的差异。
研究运用问卷调研法,在2021年8月至11月通过 Amazon MTurk 招募来自美国(N=93)、加拿大(N=96)、英国(N=94)的参与者,完成在线调查。测量的指标包含宗教信仰、智力谦逊、对科学的信念、疫苗态度以及注意力测量和人口统计学问卷(涵盖宗教信仰、政治态度及国家等)。计算各预测变量与疫苗态度的零阶相关,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检验预测信念对疫苗态度的重叠和独特影响。
原文链接: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09636625231191633
6.《工作与公众理解科学》
标题:Work and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作者:Robert M. Kunovich
DOI:10.1177/09636625231203478
期卷页码:Volume33 Issue3, pp.353-369.
内容概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PUS)一直是人们关注与研究的重点领域,多数研究聚焦于政治、宗教身份以及认知能力等要素对科学态度的影响。尽管有部分研究考察了教育对PUS的影响,然而工作条件(即从事科学工作与从事实质复杂性工作)所发挥的作用却遭到了忽视。过往研究显示,从事复杂性工作的人员或许能够发展出理解科学所必备的认知技能,在 STEM 领域工作的人员可能对科学抱有更强烈的兴趣、拥有更丰富的知识以及更充足的信心。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检验工作条件是否与 PUS(对科学的兴趣、知识和信心)存在关联,以及工作条件是否能够调节教育程度与 PUS 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如下假设:
H1. 工作条件与 PUS 存在直接关联。从事需要复杂性和科学应用工作的人①对科学更感兴趣;②具备更丰富的科学知识;③更可能对科学界有信心。
H2. 工作条件具有中介作用。教育程度通过工作条件间接影响①兴趣、②知识、③信心。
研究调查数据来自2018 年美国综合社会调查(GSS)横截面,分析有工作经历的 2258 个受访者;职业层面的数据则来自O*NET资源中心数据库第 24.2 版来衡量工作复杂性和科学工作。因变量设定为对科学的兴趣(标准化量表)、科学知识(11 个正误问题的正确率)、对科学界的信心(单问题测量并转换为二分变量)。自变量包括教育程度、工作复杂性、科学工作,控制变量则是宗教身份、政治身份、言语智力等。数据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评估工作条件对教育程度和科学相关结果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
结果表明,工作条件与PUS相关,科学工作与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知识有关,工作复杂性与对科学界的信心有关。但工作条件在教育程度与PUS各方面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有限,那些学位更高的人之所以具备更高水平的科学知识,部分原因是他们从事需要使用科学的职业。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究工作条件与 PUS 的联系机制,以构建关注生命历程中PUS差异和变化的理论;并且可以研究工作条件与其他特征(如宗教和政治群体)的交互作用对科学态度的影响;收集面板数据以明确工作条件和公众科学理解之间关系的方向。
原文链接: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09636625231203478
7.《人类群体遗传学的叙事化:冰岛和俄罗斯的两个案例》
标题:Narrativization of human population genetics: Two cases in Iceland and Russia
作者:Vadim Chaly; Olga V. Popova
DOI:10.1177/09636625231203481
期卷页码:Volume33 Issue3, pp.370-386.
内容概要:
叙事提供了一种能够迅速说服公众的途径,被视为“公共关系倡议的利器”, 但关于其在科学理解和公众沟通中的作用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叙事是增强公众对科学理解的有效工具,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诉诸社会想象的叙事可能会导致公众偏离对科学技术实际影响的理解,并引发对科学的不信任。以遗传学为例,它能够极大地丰富我们对于自我的理解,但是也容易与关于个人和集体身份的故事、神话和偏见相融合,可能会助长科学种族主义和优生学倾向。
为捍卫第二种立场,探究叙事化的人类群体遗传学(通过特定的叙事和想象来呈现和解释人口遗传学项目)如何影响公众对遗传学的理解,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国家和社会背景下的表现和后果,研究对冰岛健康部门数据库(HSD)和俄罗斯生物样本库相关的媒体声明、政策文件、学术文献等进行范围审查和叙事分析。采用概念性、特定领域以及特定案例相关的关键词对ERIC、Google Scholar、Science Direct 以及 Web of Science 等数据库进行学术文献搜索。在媒体声明的收集方面则主要从相关的媒体网页获取内容,例如冰岛的 Morgunblaðið 报纸和 Mannvernd 网站,同时涵盖了学术文献中的相关讨论。对于 HSD 案例,借助互联网档案馆来恢复部分信息。针对俄罗斯案例,对大量涉及全国性基因项目目的的媒体声明(N=47)以及俄罗斯联邦相关法律法案的动机部分(N=6)进行分析。在分析方法上,首先针对每个案例进行叙事合成,将片段和元素整合为一个连贯的整体。随后展开叙事分析,通过归纳法(自下而上)揭示元素,选择并应用解释性框架,以识别用于为项目进行辩护的特定社会想象。
原文链接: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09636625231203481
致谢
《科技传播前沿研究》学术简报得到了苏州大学科技传播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支持,同时也向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期刊对中文学术简报的支持致谢!
《科技传播前沿研究》学术简报编辑部
主编:王国燕
副主编:谭曼晔
编辑:王星宇、陈宇、吴伟玲、程爽、陈婷、胡然、刘稳稳、刘妍
end
投稿请联系小编
小编微信号:sui_0187、bbh1059129341、Sunshine_31_、xingyu19155135033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理论研究专委会(China's PCST)是隶属于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下的二级学会,致力于促进中国科技传播的研究与实践,扫码关注获得更多有价值的领域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