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报道|王国燕:扎根在心里的科学种子,开出了绚烂的花

文摘   2024-10-22 18:09   江苏  

近年来,科技领域捷报频传,这些科研成果,让公众不仅了解新的科学知识,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在这背后,离不开科技传播的力量。

如何将复杂的科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公众?科技传播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促进公众理解和参与科技发展的桥梁。苏州大学科技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传媒学院教授博导王国燕介绍,科技传播需要多样化的方式和渠道,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利用AI和新媒体平台进行互动式科技传播显得尤为重要。

陕皖苏三地,圆梦青衿科技志

由于童年时期对成为科学家的向往,从西安穿越历史的沧桑,踏上合肥的圆梦之旅,再沿着长江奔赴苏州,王国燕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攻读文理交叉的科技传播专业,完成了本硕博学业,并留校工作。中国科大有许多顶尖的科学家,是科学家的摇篮。在学习和工作中,通过与这些科学家们的交流与合作,也使王国燕逐渐明确了自己的专业,恰好就是她值得热爱和终生努力付出的,特别是围绕Nature, Science等重大创新成果的前沿科学可视化研究与实践。

随着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步伐加快,科技实力不断攀升,为推动科普工作和全民科学素质国家配套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政策,科学普及越来越被放在与科学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让王国燕意识到科技传播这一交叉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2019年,她加盟了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并在这里组建了一支跨学科的科技传播研究团队,12位小伙伴一起,致力于科技传播的研究与实践。

留白的量化,揭秘科艺的跨界

科技不仅追求功能性,也有着美学的考量。留白,这一源自中国传统艺术的概念,不仅是空间的处理手法,更是意境的表达。关于中国山水画中留白计算的研究,是科技艺术融合的一项交叉研究。

到底用多少留白才是最美的?从古至今山水画中留白的平均比例会不会恰好就是黄金分割?王国燕在为科学家创作科普图像时,盯着水墨画产生了这个有趣的想法。带着这些疑问,团队展开了长达6年的研究。

团队先后系统地研究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和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中收藏的山水画中的留白面积和比例,请教多个学者等,论文由最初受到同行评议样本数量不足,到留白变化解释肤浅,再到成功发表在以科技艺术大师李奥纳多··芬奇的名字命名的国际顶刊Leonardo

团队发现,中国古代山水画以留白为主,近现代则转变为以用墨为主。平均留白比例由唐朝的45.7%逐步提升,直至元朝以61.7%达到顶峰,之后不断下降。山水画中的留白随着历史波澜变化的背后,是哲学、文化、教育、政治等因素影响艺术家创作风格和审美情趣的共同结果。

展现东方智,国际传播新声音

中国经典科普图书《十万个为什么》几乎每个中国人从小都读过,这本书激发了王国燕对科学的浓厚兴趣。由于国际上几乎没有关于这个典型中国案例的学术研究,她便萌发了将中国的优秀科普成果推向世界科技传播学术舞台的想法。

通过采访《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叶永烈、深入调研少年儿童出版社,最终,标题为《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出版史上的经典》论文成功发表在全球顶尖的科学传播期刊《Science Communication》,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科普领域的代表性成就。

世界科技传播学会(PCST)是科技传播领域最有影响力和最活跃的国际组织,全球共有28位委员。2018年,王国燕成为PCST的学术委员,也是目前唯一的中国委员。王国燕告诉记者,PCST苏州国际论坛计划于1017—19日举行,来自26个国家的200多位学者将展开跨文化科学传播的深度交流,这将促进中国与国际科学传播界的深刻对话。

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争议与伦理思考,如转基因食品、人工智能等对社会的影响,都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在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科技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

防止科学谣言的传播,减少良性科技应用在推广过程中所遇到的社会阻力,需要通过加强公众的理解与参与,以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王国燕告诉记者。

来源:江苏省科协

责任编辑:王鲲鹏 袁涛

相关阅读



投稿请联系小编

小编微信号:bbh1059129341、sui_0187、Sunshine_31_、xingyu19155135033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理论研究专委会(China's PCST)致力于促进中国科技传播的研究与实践,扫码关注获得更多有价值的领域快讯!

科技传播研究汇
本公众号定位科技传播领域的国际国内研究进展,促进科技传播学界的互动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