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隆基绿能凭借对单晶硅的坚守与创新,一举颠覆了硅片格局,并奠定其江湖地位;后来,隆基绿能再次凭借率先开展166硅片组件迭代,推升其一度成为光伏组件王者;而近年,晶科能源依托N型TOPCon的先发优势,再次超越隆基绿能,成为全球组件出货王者;TCL中环凭借对210尺寸硅片的超前布局,一举击败隆基绿能,成为光伏硅片王者……
光伏的城头始终在变换大王旗,容不得一丝“固执”和“偏见”。而今,随着硅片技术和尺寸“到顶”,“电池技术”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01
傲慢与偏见
这两年,越深入于光伏产业研究,越会感慨:
傲慢与偏见,是这个行业发展的逆动力。
就像,我多次质疑,一些实证电站检测结果,总是无法让人满意。
就像,太多光伏企业,刻意夸大自己的优势,而贬低甚至不能同频友商的技术进展一样。
就像,一些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跨越而跨越”,却忽视了潜在基本逻辑和风险。
诚然,在光伏技术大变革的背景下,传播的能力,对舆论的掌控力,可能阻碍技术的发展时间点,但不会根本改变方向。终有“图穷匕见”的那一天。
我们必须放下“傲慢与偏见”,坦诚面对各种技术的优劣以及形成的差异,而不是一味否定他人,换取自己的愉悦和所谓的护城河。
无论是硅片技术、电池组件技术还是储能技术,都无一例外。
02
溢价率是光伏两大电池技术
分歧的关键
诚然如此,从物理学角度,就能大概分析出当前BC技术、TOPCon技术与HJT技术大致所能应用的范畴和“天花板”。
TOPCon技术的领先企业,均承认,BC技术发展效率确实将普遍大于TOPCon技术。但分歧在于效率的差异有多少?
BC技术的领先企业,均承认,BC技术与TOPCon技术存在双面率差异,且低辐照弱势相对明显。但分歧在于双面率差异有多少且低辐照通过先进制程技术有所改善?
但最大的分歧,并不是上述所说。而在于溢价率有多少?
BC技术的领军企业坚持认为,将有一毛左右甚至以上的溢价率空间。而钟宝申董事长甚至直言,将有“四毛到六毛的溢价率”,“惊艳众人”。
TOPCon企业则认为,两者溢价率差异应该在6分钱以内,甚至三四分钱。
BC企业试图证明溢价率优势的理论基础,以此来获得对成本的更好支撑,走出差异化的高毛利率产品路线。借此,突破产业周期。
这样的心情能够理解。
03
互相攻讦
并非明智之举
当前电池技术正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之中,终极路线并未出现。
BC技术的领军企业一度认为:
TOPCon技术的钝化存在严重的缺陷。事实上,TOPCon技术也已实现双面全钝化的技术突破。
TOPCon领军企业一度认为:
BC技术存在严重的双面率问题。事实上,两者之间的差异正逐步缩小至15%以内,逐步接近10%左右。
BC技术的领军企业一度认为:
TOPCon技术存在同心圆、阴影遮挡等问题。事实上,同心圆的问题已经解决。栅线的阴影遮挡,也带来反射光加入,所以并不会如理论上差异那么大。
TOPCon的领军企业一度认为:
BC技术在低辐照区域弱势明显。但BC企业坚称,通过背面先进制程大大改善了这一问题。
BC技术的领军企业一度认为:
在硅片端切成半片的电池拥有更好的边缘性能。但TOPCon企业通过边缘钝化技术,将这一差异缩小在微乎其乎的范围内。
我想问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从纯物理学角度来说,两大电池的理论效率差异应该是多少?如果从第一性原理来说,就是正面的栅线遮挡减去背面差异形成的效率差异,才是最本质的。那么这一差异非常容易计算。
互相攻讦,并不是明智之举。BC技术在分布式领域的优势相对突出,而在双面场景中要大举打开局面,仍有一些路要走。其中溢价率,也就是说成本差异,是关键。
在金鸡湖畔的分享会上,中煤天津设计公司新能源研究院院长董晓青表达了这样的结论:
无论是哪种技术,最终PK的都是度电成本。也就是说,如果价格有优势,甚至P型组件都是可选项。(大概的意思。)
我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从目前情况来看,BC技术和TOPCon技术短期无法形成代际差异,成熟后的两大产品,溢价率将被限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最终仍是比拼成本的差异。除BC技术和TOPCon技术的本质差异以外,其余电池技术的发展也是举足轻重的:如钝化技术、高密度封装、0BB等都是优化条件。
当前的争论点,不在于谁更优秀。而在于谁的成本与效率之间的差异能做到更多的平衡和优化。
而扩大朋友圈,共建生态体系,可能也是降低产业链成本的有效途径。所以,光伏行业生态体系的建设在2024年强势确立!是光伏行业一次重要的改变。
HJT技术的生态体系并未建立,让一些人扼腕叹息。也许2025年可能迎来改变也未可知吧。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就是这样的道理。我们应该放下成见,乐见其成。毕竟效率的进步,才是接下来光伏继续降本增效的根本。
04
场景不同下的
技术选择
当前,BC技术的朋友圈正在扩展。
眼下除了隆基、爱旭以外,晶科、协鑫集成也已加入BC的大军。
但后者,明确定位为“单面的分布式场景”。
解决了衰减问题的HJT似乎也有自己的“高端市场”;BC技术显而易见在分布式领域拥有优势;TOPCon技术的相对性价比决定了在双面电站市场仍将是主力,甚至在全球部分区域,P型组件还有少量的市场。
全球之大,应用之广,早已不再是“一家之天下”,足够容纳“多种技术的巅峰对决”。
而如果企业一味将重点放在“追求高溢价率”上,而不是本身的成本与效率之间的真实考量,可能有脱离“实际之嫌”了,也难以实现其“主流技术地位”的预言。
05
商业逻辑的思考
投入与效率
目前新建BC技术单GW需要两亿多固定资产投资,而改造产线为BC技术也要有接近1个亿或者说大几千万的投入(笔者估测,可能并不完全准确)。而TOPCon二代技术的改造费用大概是3000-4000万元。
在当前BC二代与TOPCon二代理论效率差异为0.5%—0.6%左右的情况下,投入产出比是值得持续论证的事情。而有大量TOPCon产能的企业是改造还是新建新技术,可能一目了然。
而这可能是制约BC技术成为主流技术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BC技术与TOPCon技术以外,包括了高密度封装在内的新型封装技术,也将是各家投入研究的重点。
(图片来源:天合光能张映斌博士分享会)
高密度封装,将常规组件电池片间距从2mm缩短为0.5-0.8mm,有效提高了电池组件的使用效率。而如今炙手可热的叠焊技术,不仅复杂且会造成电池片的部分损失(遮挡)及良率的不稳定,带来成本可能的更大提高。
所以,如今,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商业逻辑的准则下,找到投入、效率比更优的产品,而不是一味追逐所谓“终极路线”。
光伏技术发展的历史长河证明:并不存在终极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