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 我们为什么跑步?
- 是不是人人都适合跑马拉松?
- 为何正确的跑步理念与跑鞋选择同等重要?
行业资深人士岚眼今天为你一一揭秘!
耐克Nike是全球第一运动品牌,它的品牌基因源自跑步。
毕业之后1962年菲尔·奈特主动前往日本神户,拜访运动鞋鬼冢公司Onitsuka Company。在他个人对于美国市场美妙的蓝图描绘之后,与鬼冢公司达成协议,允许他在美国西部经销他们的 Tiger 跑鞋。
蓝带运动公司当年为Tiger跑鞋推出的广告
1968年,比尔·鲍尔曼亲自参与设计了一款跑鞋产品Onitsuka Tiger Corsair,他提出升级鞋的中底缓冲部分,以改善对脚部的保护性能。鬼冢公司最终采纳了意见,并指定这款产品专供美国市场销售。
蓝带公司店铺里陈列出Tiger跑鞋
直到1970年日本鬼冢公司都与蓝带公司保持良性的合作关系。但是菲尔·奈特已经发现日方供应产品的效率不足,以及单一合作伙伴的局限。与此同时日本鬼冢公司也对蓝带公司的销售规模和实力暗藏不满,开始与美国其它销售商接触,因此动摇了双方多年合作的基础。
1977年,在鬼冢公司与另外两家公司的基础上,合并成立了新的ASICS爱世克斯,又名“亚瑟士”。当年,发布了两款新跑鞋。
首批型号是 MONTREAL II 公路鞋和 ENDURO 越野鞋。这标志着ASICS进入了更广阔的跑鞋市场。同年,ASICS在北美市场确立作为高性能跑步品牌的时刻,也是在跑鞋市场与Nike之间正面竞争的开始。
跑鞋性能划时代标志 GEL诞生
1987年爱世克斯把一种诞生于航天材料的有机硅凝胶用于跑鞋中底的缓冲部件。一项测试证明,这种凝胶可以保护从18米高处掉落的生鸡蛋不会破碎。这种材料的缓冲性能让Asics学会如何应用它,采用了GEL™缓冲材料的跑鞋从此诞生。
在跑步过程中,脚的不同部位会受到不同程度力量的冲击。ASICS将GEL™技术的特定配方和配置,放置在跑鞋相应的应力部位。
KAYANO 产品从1993年Gel-Kayano Trainer开始首次投放市场。
这款产品在前后脚掌部位采用了两种不同性能的GEL凝胶,可以提供长距离跑步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专业跑鞋才是潮流“老爹鞋”鼻祖
2008年上市的Gel-Kayano 14代产品如今成为潮流Sneaker的标杆产品。
时尚潮牌与Kayano的联名
左图Gel-Kayano 14 右图 Balenciaga Runner Sneaker
ASICS作为全球四大跑鞋品牌之一,而且是唯一来自亚洲,产品系列最丰富,并能匹配亚洲人脚型的专业品牌。它在国内市场提供了相对完整,十分细化的路跑产品。
今年开始,Asics开始在跑鞋产品上大力度推陈出新,一改以往逐年“小修小改”的产品迭代思路,尤其在旗舰跑鞋Kayano上大幅度改良。
GEL-Kayano 30技术迭代视频介绍
Asics运动科学研究中心
从跑步的专业竞技维度,跑鞋研发是一个基于运动保护和竞技水平提升基础之上,严谨的运动科学产物。同时,技术进步不能以牺牲运动员保护为前提的产品性能提升。
岚眼先后服务了Nike和Asics两大知名跑鞋品牌。此刻作为产品负责人从行业内视角,揭开大众跑者选择跑鞋的正确方式。
Adidas 按照三档跑者水平和目的划分的跑鞋产品矩阵。
尤其针对跑者的水平,长距离跑鞋又细分为竞赛鞋和训练鞋。
不同人群的足部受力区域图
个人不同的跑步姿态和脚型会产生不同的脚部受力区域。
同时,每位跑者的体型重量也会直接影响到跑鞋的匹配。尤其是大体重跑者必须选择缓震性能与稳定性能兼具的跑鞋。
Adidas不同类型的高端跑鞋性能侧重点
Adidas入门级跑鞋性能更均衡但也很普通
大众跑者需要选择最贵的顶级跑鞋吗?答案是不一定需要。
每位投入跑步项目的参与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目的。有以跑步达到体重控制的减脂人士,也有提高心肺机能的健身人士,还有从众参与的时髦达人,当然一定有真正热爱长跑的跑步爱好者。
但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跑步竞赛者。真正以高水准比赛成绩为目标的跑步职业选手,只是千万跑步参与者之中的万分之一比例。
在美国2018 年的一项研究中,跑步者的受伤发生率为62.4%,而在2020 年的一项研究中,这一比例至少30%。
但无论哪种跑步方式,跑步都会付出代价。损伤可能是急性损伤,例如脚踝滚动,也可能是慢性损伤,例如应力性骨折或胫骨夹板。
不幸的是,新手跑步者比有经验的休闲跑步者更容易受伤。
岚眼以前的BOSS, 耐克中国前总经理罗丹,来自美国的一位健壮运动达人,平时长期参与长跑项目。在多年前参加新加坡马拉松比赛,在临近冲刺阶段突然倒下,在ICU抢救数日之后离世。这样的事例在国内马拉松比赛之中也屡见不鲜。
跑者都需要碳板跑鞋吗?
碳板Carbon plate最早出现在运动鞋上,90年代在顶级篮球鞋上首先采用,目的是起到支撑性保护作用。而近年在长距离竞赛鞋上使用,目的是从物理上改变人体落地之后的运动力学,达到助力速度的目的。
但这样的“物理助推力”一定会打破一些运动姿态控制和力量的平衡。
事实上,碳板跑鞋对跑者的运动素质和技巧都有极高的要求。
如果穿着碳板跑鞋的跑者都是赛事级选手和精英训练者,碳板跑鞋是可以助力跑得更快。但现实答案也是矛盾的。
1)避免这类跑鞋可能对跑者产生的过度压力和伴随性伤害。2)容许跑者减少日常训练压力,而本应该依靠训练建立更强壮的腿部肌肉和控制力。这样碳板跑鞋的结果是附带一系列副作用。
“穿着超级碳板鞋跑步的环境不太稳定!”俄勒冈州立大学物理治疗师、生物力学研究员兼教授杰伊·迪查里说。“如果你有非常好的姿态和脚踝控制,你可能没问题,但如果没有,碳板鞋会大大放大你的不稳定性,带来额外风险”。
虽然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证明碳板跑鞋会造成直接伤害,但有证据表明它们与应力性骨折、足底筋膜炎、跟腱病以及其他足部和小腿问题有关。
科学的跑步方式比运动水平更加重要
专业机构研究发现,世界顶级的马拉松选手对自身体能和肌肉的控制能力超出一般常人,对跑鞋本身的依赖实际也更小。
世上至今,并没有诞生完美的跑鞋。所谓的Champion冠军跑鞋,或许最高水平选手的冠军成绩也与它无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