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再出海,品牌联手红杉是否打出了一张好牌?

文摘   2024-11-14 18:30   广东  

品牌再出海能够成功吗?

最近,李宁品牌官宣与红杉中国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开发和运营李宁品牌,特别是在包括南亚、东南亚和中亚在内的“一带一路”地区。

2023年底李宁公司收购了一个香港物业,规划在香港设总部与推进海外业务进程。

当前李宁公司选择与红杉中国合资,或许看重了对方的某些资源和经验。李宁公司解释道:“红杉中国从2005年成立以来已积累丰富的投资经验,并建立了强大的具有深刻行业洞见的专业投资者团队及跨境投资网络,帮助从事跨境业务的企业部署在发展期中所需的关键资源,为其提供商业赋能、人才培养、数字化支持等服务。”
对此,岚眼回顾李宁的品牌国际化实践,时间上已经超过了二十年,品牌过去的多轮尝试开拓海外市场,海外市场的实战中并没有获得理想的回报。

岚眼分析,此刻李宁选择与红杉合资,真能解决品牌出海的成长难题吗?当前红杉的资源并不是李宁的品牌出海不可稀缺的独特价值。

李宁是中国运动行业最早尝试国际化的品牌,至今已经尝试多轮的海外市场拓展。回顾李宁的出海历程,屡战屡挫。

第一轮

2000年,“李宁”在西班牙、希腊、法国、捷克、比利时、保加利亚、意大利、南美等国家和地区拓展了自己的特许经销商。2001年,“李宁”首家海外品牌形象店于西班牙桑坦德开张营业。

2003年,李宁国际市场的收入占品牌营收约2.9%,2008年国际市场业绩产出已不足1%,显然品牌国际化的进程距离企业预期甚远。

第二轮

2008年李宁财报国际业务占比
2009年,李宁西班牙代理商正式签约。2009年7月,李宁新加坡店开业,2010年1月,李宁美国店开业。李宁的国际化进入代理商和自营店的双分销模式运营。按照当时品牌CEO张志勇规划,2009~2013年进行国际化运营测试,2014~2018年全面发力国际化,2018年实现国外销售额占比20%,进入全球前5强的目标。

2012年李宁品牌经营出现重大波动,外部投资者进入后,资方代表金珍君出任李宁代理CEO一职。在国际化上品牌全面收缩,香港店关门,并退出美国市场。李宁的国际化只剩下红双喜品牌的国际业务和羽毛球产品在东南亚的销售业务。

第三轮

2018年2月,李宁惊艳亮相纽约时装周,在国内外时尚媒体圈和大众视野引起一阵热潮,品牌开启了在国内市场跨越式前景的步伐,借势迅速推出子品牌“中国李宁”。同年3月,李宁正式入驻亚马逊美国站点,并上线了此次在纽约时装周发布的最新产品。

2018年李宁品牌进驻亚马逊,瞄准北美市场,还成为了亚马逊官方助力中国企业出海的范本。当时李宁国际事业部总监白逢道告诉媒体:“传统的出海方式,投入的周期相对来说长很多,线下店铺覆盖的市场影响力有限。我们很愿意去尝试跨境电商,传统的和新兴的两手抓,这样也更好把握市场动向。”
那年,李宁从过去的传统线下渠道布局海外市场,开启了借助跨境平台B2C的分销模式,继续拓展海外市场。

2018-2019年度品牌国际业务销售额占比

截至2019年底,李宁官方公布的海外业绩占比1.9%,品牌经过了20年的国际化尝试,海外业绩占比也一直在1%与3%之间徘徊。

李宁,虽然很早就进入了全球最大的美国市场,但以当前的市场状况而言,还是处于蜻蜓点水式的早期阶段。

品牌独立站:

以面向北美市场的品牌独立站,仅是定位一个品牌展示功能,并没有全面开展面向消费者的online分销业务。

美国亚马逊平台:

品牌上架了很少的商品,主要是篮球系列的NBA明星代言款。

   

以品牌近期在美国亚马逊平台上架的畅销鞋款来统计,销售最佳的产品月销也只有几百双的数量,大部分销量在个位数。

从亚马逊平台的数据分析工具上看到,品牌上新产品的数量和频率极低,而且没有正常的运营节奏。

以岚眼操盘过国内跨境十亿级鞋品出海第一品牌的经历,推断李宁跨境电商运营,还处在试水的阶段,并没有真正全面布局品牌出海。

第三方渠道:

李宁如果想在美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借助美国主力的体育产品分销商,尤其是Footlocker来拓展北美销售业务。

Footlocker 在线官方商城主力品牌

Footlocker作为美国最大的运动鞋分销商,也是Nike、Adidas等主力国际运动品牌最大的批发商合作伙伴。
但是,在Footlocker官方网站搜索国内的运动品牌,只找到一款安踏的明星签名版篮球鞋,李宁并没有出现。

以市场消费者购买的途径来看,线下渠道依然是目前欧美消费者购买的主力渠道。国内企业假如想进入这些本土化主力渠道,必须依赖品牌自身的竞争力和成长潜力,否则在有限的货架空间中,很难占据一席之地。

品牌国际化增长停滞

2023-2022年度李宁国际业务销售额占比

2024上半年李宁国际业务销售额占比

结合李宁在最新2023年度与2024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来分析,海外业务占比还未超过2%,如果单独以美国市场来看,业绩贡献可以忽略不计。

李宁作为国内领先的运动品牌,已经花费了二十多年尝试以多渠道分销的方式开拓海外市场,但实际成效一直未达到预期。

如果品牌期望在欧美成熟市场占据一个可观的市场份额,品牌必须制定全新的出海战略,而不是还停留在以国内产品输出,利用海外线上线下渠道分销的简单模式上。

国内企业出海的第一步,必须先深度洞察目标市场的市场格局与发展趋势,正确判断市场机会与风险。尤其是运动行业,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较为理性,品牌建设的门槛也比较高,大部分市场已被知名品牌所占据。

全球运动市场规模

全球运动市场分别由鞋类产品、服装产品与配件产品构成,2023年的市场规模达到4100亿美元,其中美国的市场最大,规模超过了1600亿美元。

以领先品牌市场份额划分:

以运动项目份额划分:

产品市场规模预测:


在国际运动用品消费中,超过50%份额是运动鞋的市场,但是购买运动鞋的大部分人群并非在运动训练时候穿着。

美国运动市场格局

国际头部的运动品牌几乎以美国市场为重点,其中运动鞋市场是高度成熟并且竞争最激烈,同时又是大小品牌的必争之地。

美国运动鞋品牌消费者普及度:

美国运动鞋品牌市场份额:

美国运动鞋分销线上线下份额:

即使是最近十年美国电商市场的规模高速增长,但线下依然占据了约70%的零售份额。

美国消费者对时尚产品信息主渠道来自实体店和品牌独立站,这也是品牌心智建设的主战场。
近十年,国际运动市场品牌格局除了Nike、Adidas第一梯队没有变化,第二梯队的新锐品牌开始涌现。岚眼有专题分析,点击内容深度 | 新锐品牌如何在成熟市场崛起
美国运动市场代表了欧美主要的消费趋势和商业形态。如果从品牌识别度、品牌市场份额、核心渠道渗透率等关键指标来分析李宁布局美国市场的现状,品牌还处于0-1的探索阶段。

李宁近日官宣与红杉成立合资企业拓展海外业务,但品牌并没有清晰解释出海的新路径是跨境出海,还是“品牌出海”?

国内近十年如火如荼的出海,准确的定义是“跨境电商出海”,本质上是依托海外跨境电商平台的市场份额扩张红利,借助电商平台进行产品B2C的分销,由亚马逊、沃尔玛这些跨境平台面向当地消费者,实现商品的触达和交付。
目前大部分依赖跨境平台销售的国内商家并不进行电商平台站外的消费者洞察和品牌心智建设,输出的产品除了低价优势,很多也没有实现产品研发差异化和运营本土化。

与此同时,李宁在亚马逊平台上已经5年的跨境运营尝试,依然停留在“产品”跨境平台分销的最初级模式上,事实上已经证明这条路径的成效甚微。

企业出海最大的误区:产品出海与品牌出海

现今,跨境电商已经进入新的2.0阶段,低流量成本的平台红利期已经结束。对于中国的品牌出海,跨境平台只是海外渠道运营的选项之一,而不是全部。

李宁必须对跨境出海的底层逻辑有深刻的认知,跨境电商的本质是一种渠道赋能,助力的是“产品出海”,而不是品牌出海能力与国际化竞争力的建设。
牌出海顶层规划:四大策略

品牌出海需要制定四个维度的竞争策略;包括客户策略、产品策略、品牌策略、渠道策略四大模块形成重点目标市场的战略导向,聚焦品牌本土化的核心竞争力。

客户策略

- 需求洞察:品牌基于海外目标市场,洞察当地客户的需求,定位细分增长型消费群体。

 

产品策略

-  产品矩阵:品牌依托自身优势结合客户需求针对性的规划区域性产品策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矩阵。


-  产品差异化:依靠品牌的差异化,与本地市场竞争者形成特色与局部优势,而不是直接分销国内现有的产品组合。


品牌策略

-  品牌定位:企业制定清晰的品牌本地化市场定位和成长蓝图。

-  品牌营销:聚焦核心客户,规划出建立品牌独特用户心智与偏好的品牌营销策略。


渠道策略

-  渠道规划:品牌依靠自身实力与区域渠道形态,制定多渠道或全渠道型的市场分销路径,而不是依靠单一电商平台的试水方式。

李宁品牌国际化的顶层设计是什么?

回顾李宁国际化二十多年的历程,品牌已经走在国内企业的前列。但是,对企业而言,李宁对品牌出海的战略认知是什么?当下品牌再出海的方向是跨境,还是品牌出海?

更进一步讲,品牌当前真正需要补强的是什么短板?

岚眼对于品牌出海的新方向,也有深度洞察,点击专题内容出海变天了,跨境新红利都在这里

从李宁发布的官方公告中,联手红杉是看重其在跨境投资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参与Shein及其它跨境明星项目的背景。

不过,红杉是一家知名的VC风险投资机构,从企业的战略角度,VC从来不亲自下场参与某个被投企业的具体业务运营。否则,投资方变成企业的boss和管理者,就是角色的严重错位。

不同出海方式核心能力差异

按照中国企业不同的出海路径,在品牌出海的范畴,企业价值链的最核心能力,是以品牌的产品差异化与营销本土化能力为重点,而不是单一电商渠道的运营能力。

岚眼分析红杉投资的跨境企业,无论是SHEIN的平台流量优势,还是其它跨境企业的产品或跨境渠道运营的优势,都不是李宁的品牌出海最稀缺的关键资源。更准确地的说,VC的投资能力也不等于风投机构自己下场操盘品牌运营的能力。

岚眼总结过当前品牌出海最关键的四项业务能力,不在红杉投资的企业之中。李宁品牌的出海基本功真会来自红杉的赋能吗?
SHEIN可以帮助李宁出海吗?
近期,希音的英国上市依然悬而未决,而企业最新的财务表现,据媒体透露营收增长大幅减速,净利润更是同比下滑70%。如果以SHEIN营收最大的地区,美国市场为例,还处于与亚马逊和TEMU激烈对抗的价格战阶段。
    

SHEIN美国站运动服饰畅销商品的定价在$10-$20之间,基本上瞄准的是非品牌导向型消费者。李宁不可能自降身价与这些国内白牌卖家一起内卷开打价格战。

  
此外,在希音App上架的国内运动鞋产品,以国内福建出产的$20低单价厂货为主,即使引入了国际品牌Nike产品,也属于非官方的第三方折扣分销商。SHEIN目前是一个高度依赖价格导向的渠道平台,李宁真以此进行渠道拓展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

从希音目前的主力市场来看,并没有包含李宁公告中提到的东南亚市场,也就是说,SHEIN现阶段也帮不到李宁来开拓东南亚的电商份额。甚至,南亚和东南亚是一个产品价格更加敏感的地区,同时全球主力的运动产品供应链都集中在这里,国际品牌也具备打价格战的实力。

SHEIN独特的简单直接的低单价+快反的效率优势,与国内品牌出海本身就是一个核心业务逻辑的冲突。
红杉与李宁是优势互补吗?

从服饰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围绕客户价值与价值链效率的争夺。从产业价值链视角,企业出海和品牌出海都同样需要围绕“价值与效率”两个维度。

服饰行业价值链图

以全球运动产业的全价值链环节而言,李宁的企业价值链基本都布局在中国区域展开,无论是前端的消费洞察还是产品的最终交付和上游供应链主要集中在中国地区。而红杉投资的国内跨境企业,除了电商分销环节(还需排除部分平台运营的岗位)和推广引流环节处于海外本地化,其它各个业务的价值节点也都集中在中国境内,红杉被投跨境企业的资源与李宁品牌国际化的需求并不是直接互补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海外本地化的核心资源,如线下经销渠道、运动市场洞察、海外优质供应链都不在红杉这家风投机构的控制范围之内。当下,红杉与李宁的合资联手,并非像外部想象的那样是资源上的优势互补。
品牌出海新阶段

新锐品牌和成熟品牌如果希望在激烈的国际运动市场获得新增长势能,必须在产品创新和品牌价值方面实现跨越性的突破,或者依靠新技术手段提升品牌价值链的整体效率。当下,尚未看到国内出海品牌(SHEIN例外)和国内运动品牌具备这种跨越式的优势。

展望中国企业的出海,品牌出海是其中最具前景和可持续性的路径。李宁的品牌出海不会停滞,与红杉的合作是否产生跨越式的动能还不得而知,无论成功与否,都是一个行业的标杆案例。

中国品牌的出海最值得期待!

-- 关注岚眼 设为星标 预见品牌成长趋势 --
品牌与产品增长策略咨询 请后台留言

独家精彩内容

独家 | 李宁为何滑落千亿市值?深度解析品牌战略性失策
KAPPA,需要什么才能翻盘?
出海变天了,跨境新红利都在这里

冰山岚眼
岚眼,专注时尚趋势和商业本质的洞察者,品牌与产品增长顾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