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全真模拟考报名中!
❥期待与你邂逅山城重庆
同学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振可25考研的【每月热点】栏目
一直到今年考研之前
振可会将每月的热点事件及其分析整理出来
大家可以作为案例补充,也可以学习相关知识点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十一月热点事件!也是今年最后一次热点分析!
11月3日 天才少女姜萍事件反转
11月5日 郑州大学生夜骑开封
11月7日 蜂花“真假闺蜜”漫画营销翻车
第34届中国新闻奖、第18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揭晓
11月12日 李子柒回归
11月19日 媒体质疑老师给学生戴“小蜜蜂”真实性,当事人再次道歉
11月20日 2024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召开
11月21日 卫生巾“缩水”引发舆论风波
11月23日 前体操冠军吴柳芳当网红惹“擦边”争议
11月27日 《第七次短视频用户价值年度调研报告》发布
事件回顾:
今年6月,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姜萍取得2024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赛第12名成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11月3日,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发布情况说明称,在本届竞赛中,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王某某和其指导的学生(即姜萍)入围决赛,引发社会关注。根据决赛阅卷结果,二人未获奖。据调查了解,王某某在预选赛中对其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违反了预选赛关于“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
说明称,上述情况暴露出竞赛赛制不够完善、管理不够严谨等问题。对此,组委会表示诚挚歉意。
分析解读:
“姜萍事件”的曝光,不仅揭示了比赛中的违规行为,更暴露出竞赛赛制和管理上的漏洞。对此,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表示诚挚歉意,并承诺将进一步完善赛制和管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时,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也对王某某进行了诫勉谈话处理,取消了其本年度评先评优资格,并加强师德师风和校风学风建设。
然而,“姜萍事件”的影响远不止于此。这场风波不仅让人们对数学竞赛的公正性产生了质疑,更引发了对社会舆论场的深刻反思。在这场“造神运动”中,媒体和大众对姜萍的成就进行了过度美化和夸大,将其塑造成一个“草根天才”的形象。然而,随着真相的揭示,这个“神”一样的形象瞬间崩塌,姜萍也跌下了“神坛”。
“姜萍事件”的本质,是大众对社会不公平竞争现象加剧的控诉,也是无数普通人对在这个普遍内卷的社会中出人头地的渴望。人们需要一个载体,一个象征或者是一个寄托,去存放他们日思夜想却难以实现的梦。于是,媒体和大众开始对姜萍本人所取得的成就进行过度解读和渲染,将其塑造成一个几乎只有在小说中才会出现的“草根逆袭”的故事。
姜萍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媒体和社交平台将她塑造成了一个超越常规的天才形象,这种形象的塑造符合了公众对于英雄叙事的需求,也符合了媒体制造奇观的逻辑。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提出的“媒介奇观”概念,指的是那些能够体现当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其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
在姜萍的案例中,她以中专生的身份打败名校生勇夺第12名,成为了一个先锋人物,她打破了很多传统上人们对教育的刻板印象,展示了中专生同样可以拥有无限可能和精彩未来,这一系列故事都很像一个“造神”的过程。造神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一种典型的基于自我认同的偶像崇拜心理。这种本质往往发生于网民身上,当个体对他人身上所具备的特征产生了仰慕心理之后,便对自己所仰慕的对象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盲目的认知,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学习、模仿和传播行为,并会不由自主的将对自己的期待投射到仰慕对象身上。
“姜萍事件”为我们揭开了一个极具骨感的舆论场乱象的一角。在参与“造神运动”的过程中,真相往往没那么重要,无论多么荒谬,大众讨论的不是常识与真相,而是立场。这场风波让我们意识到,媒体在塑造公共话语和塑造社会价值观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避免此类“造神运动”的再次发生,媒体需要平衡多方视角与多元声音,避免单一叙事框架下的“神化”或“妖魔化”。同时,公众也需要时刻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以真相和是非为导向,避免被情绪和立场带偏。
事件回顾:
近日,郑州年轻人“夜骑开封”迅速在网络走红,引发舆论关注。
网络视频显示,凌晨时分,上千名大学生骑着共享单车行进50多公里,花四五个小时从郑州一路向东直达开封,骑行队伍绵延数十里。
“夜骑开封”走红后,在收到网友点赞称其“青春具象化”的同时,也被质疑扎堆骑行会带来安全隐患。
11月9日下午,@郑州交警 和@开封交警,相继发布《交通管制通告》:11月9日16时至11月10日12时,对郑开大道非机动车道实行禁行措施。
分析解读:
郑州大学生夜骑去开封,“青春”在这一刻具象化|红辣椒评论
郑州大学生夜骑开封,是青春的体验与自我的挑战,它满足了年轻人对新奇事物的追求以及探索未知、挑战自我的渴望。这样的行动还增强了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共同克服途中的困难。很多大学生也表示,“夜骑过程虽然辛苦,但也感受到了坚持和突破自我的成就感。”当然,夜骑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安全,理性思考避免影响到他人,开封文旅也要做好规划,防止交通拥堵,影响正常的交通通行。
什么是青春呢?青春本就不应该被定义。浩浩荡荡的大军骑行开封,800米的体测你生死难料,50公里的郑开大道你说到就到,这是大学生的现状,但这何不也是青春的体现呢?不畏路途遥远,不畏寒冷,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这群年轻人,也是“青春”的代名词,让“青春”在这一刻具象化。
郑州大学生夜骑开封,互相尊重才能成为不烂尾的美谈|红星评论
开封“打开格局”为夜骑大学生们提供便利,大学生们也应当报之以“礼”,以自我负责、尊重他人的心态展开畅游。
正如开封市公安局所提醒的——“安全要和passion(注:热情)同在”。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量力而行,骑行时遵守交通规则,不占用主干道机动车道,不在影响交通秩序的情况下随意拍照,在专用停放点规范停车……这些都应该成为大学生们的“夜骑修养”。同时,考虑到夜骑时间的特殊性,骑行者也要避免声量过大,不做深夜噪音制造者,尊重当地居民的休息安宁。
据悉,如今有开封的大学生们开启“夜骑反击计划”,骑到郑州“把共享单车还回去”。友好、欢快互动之余,也要注意这种风潮可能会对城市交通、日常运维等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对此,两地相关部门不妨加强联动,做好针对性的安全监测和接待工作。
青春没有售价,但服务有定价,过度冒险有代价。在这场大学生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中,只有双方都有格局、彼此尊重,才能让这场“夜行记事”成为不烂尾的美谈。
“passion”之后,该“听劝”了|长安街知事
从大学生们找到“夜骑开封”的小众赛道,到两座城市及相关方投入大量资源,全社会共同见证了一场青春专属的“说走就走”。客观来说,郑州到开封的线路相对简单,一路向东、道路宽敞,加之半夜机动车少,若参与人员不多,问题确实不大。大学生骑行队伍绵延向前,“有人送水、送小红旗”“加油声音不断”,这样的场景也让人感叹“青春具象化了”。即便最终出现了严重的规模超载,相关各方也是反复倡导、做好保障、明确规则,没有对大学生们过多苛责。个中原因,大概是“人人都曾年轻过”,也都能读懂那份简单的快乐。所有这一切,见证着两座城市对于大学生的关爱,也诠释着整个社会对于青春的包容与珍视。
必须看到,一次次人员与车辆的平安抵达,背后是公安、医疗以及社会救援力量的全力护航。那些深夜还在路边执勤的公安交警、紧急搭建隔离带的工人、守护在医疗车内的医务工作者,以及全城“搜救共享单车回家”的调度员,确实付出了巨大辛劳。理性审视,保障力量不太可能日日倾力而动,而将如此巨大的社会资源反复投放在郑开大道上也并不现实。当骑行规模远远超出了客观承载量,不只保障部门极大承压、来往路人大受影响,包括参与的大学生也表示:刚开始觉得好玩,堵在路上才觉得“简直是受罪”。显然,流量过载是各方皆“不能承受之重”,也容易衍生意外,相关方面及时明确规则、暂停夜骑是必要的,也是对大学生们的真心保护。
凡事有“度”,面对这样那样的打卡热潮,保持审慎、理性判断,才能尽早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古人说,诗酒趁年华。对“不走寻常路”的青春肆意,社会的包容体谅非常温暖。相信青春人群,也都看到了各方的保驾护航与用心托举。各方主打“听劝”,能玩到飞起,也遵守规则,双向奔赴的理解与守护,是“夜骑开封”中最温暖的风景,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动人之处。
夜骑去开封,不妨停一停 | 新京报快评
对于大学生骑车游览开封,当地无疑是持善意和欢迎姿态的。多个景区宣布对夜骑大学生免费开放,有关部门还连夜在相关路段设立共享单车接驳点,组织免费大巴送大学生去火车站。但这样的全力护航与保障也有限度,更不能长期持续。
如今,单车平台发出骑行倡议、有关部门实施交通管制,并不是打击大学生挥洒青春的热情,而是为了维护交通秩序、兼顾各方利益。对真正喜欢骑行的大学生来说,当地还有很多线路可以选择,还有许多有趣的目的地等待探索与发现。
青春有自由自在的一面,但青春也不必“扎堆过”“跟风走”。长途夜骑,当然能表现出大学生的激昂青春,但是,每个人的兴趣、禀赋、身体条件不同。展现青春风采,大可不必挤在一条路上。
青春,理应是千姿百态的。有人喜欢骑车,就有人喜欢徒步;有人喜欢探寻古迹,也有人欣赏摩登现代的都市。认清自己的内心,不被潮流裹挟,并始终做到尊重他人、遵守公德,也才是青春该有的模样。
事件回顾:
近日,蜂花因发布了一条“真假闺蜜”图文而陷入舆论风波。
11月7日,@蜂花 发布致歉信:“我们为蜂花账号下近期发布的一篇不当图文内容,郑重道歉。”
蜂花表示:“此次事件充分暴露出我们在内容把控以及审核流程方面存在严重漏洞。我们已经第一时间启动了全面的整改程序,目前不当图文已删除,并严肃整顿该账号的运营。”
分析解读:
如今的舆论环境越来越感性,社交媒体上人人都可发言,具有一定攻击性的内容难免会惹怒到某一群体。虽然蜂花因为揶揄花西子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但公式套用总会有出错的一天。
情绪营销的核心是触动消费者的情感,引发共鸣,蜂花此次的漫画内容显然没有正确把握女性消费者的情绪。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浦·科特勒将消费者的行为划分为3个基本阶段:一是量的消费阶段,即人们追逐买得到和买得起的商品;二是质的消费阶段,即寻求货真价实、有特色、质量好的商品;三是情绪情感消费阶段,即注重购物时的情感体验和人际沟通,它以个人的喜好作为购买决策标准,当下来说,即情绪消费。
女性消费者是蜂花的主要消费群体,但漫画中对“假闺蜜”的丑化描述,容易让一部分女性消费者产生被冒犯的感觉,这与品牌想要吸引消费者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品牌在进行情绪营销时,必须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心理和情感需求,避免触及敏感话题和价值观底线。
此外,事件也暴露出蜂花在内容审核方面的严重不足。社交媒体时代情绪像插上了翅膀,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一旦出现不当内容,很容易引发舆论危机。
品牌在发布任何营销内容之前,都应该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确保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价值观的正确性。不仅要审核文字、图片等表面内容,还要深入理解内容背后的潜在含义和可能引发的社会反响。
在道歉信中,蜂花声称一直提倡平等、自由、尊重的价值观,但此次漫画事件却与其宣称的价值观相悖。品牌的价值观是其长期发展的基石,情绪营销也应该围绕品牌价值观展开。
如果营销内容与品牌价值观不符,不仅会损害品牌形象,还会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信任危机。因此,品牌在进行情绪营销时,要始终坚守自己的价值观,确保营销活动与品牌形象的一致性。
虽然蜂花过去几次靠情绪营销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这种方式并非长久之计,过度依赖单一的营销方式,可能就会像蜂花一样陷入营销陷阱。“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情绪是一把双刃剑——没有攻击性就无法引导情绪,有攻击性则难免会反噬。
事件回顾:
第34届中国新闻奖、第18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于11月7日揭晓。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73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副社长杨禹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约评论员撰写的评论《经济随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深层逻辑》,获得一等奖。
分析解读: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每年评选一次。在本届373件获奖作品中,包括特别奖4件、一等奖75件、二等奖109件,三等奖185件。同时揭晓的还有长江韬奋奖,其中,长江、韬奋系列各10位获奖者。
中国记协在揭晓评选结果时表示,本次评选中,多件着眼2023年重点工作、重大典型、重要活动的优秀新闻作品获得高等级奖项,涌现出央视新闻客户端《经济随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深层逻辑》、上观新闻《<百姓话思想>第三季》、河北日报《“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出“人才九条”的实践与启示》等创新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品力作。
中国新闻奖作为中国新闻业最权威的奖项,对于媒体不仅起着肯定和嘉奖的作用,同时也主导着中国一整年的舆论方向。作为媒体界的标杆,中国新闻奖可以说代表着中国的舆论方向。中国新闻奖作为中国舆论的指向标,对于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起着指导的积极作用。
首先,中国新闻奖是对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正确性的肯定。中国新闻奖作为导向中的导向,本身就是正确舆论导向的标志和象征,获奖本身就证明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的正确性,从而在媒体界更加规范正确的舆论导向性。
其次,中国新闻奖对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的正确引导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获得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每一个媒体的目标。从中国新闻界奖的评选标准可以看出,关键在于对当前社会正确舆论导向的把握以及媒体作品的公众影响力。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中国新闻奖推动了媒体的正确舆论引导。主流媒体作为中国媒体界中的重要成员,中国新闻奖对其的舆论引导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事件回顾:
11月12日,知名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在全网连续发布了2支视频,正式回归大众视野。话题“李子柒更新了”、“李子柒回归”等迅速登顶全网热搜榜,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全网共计213条总榜热搜。
两支视频发布后三小时,多个平台点赞量均突破百万人次。截至11月13日12时,两支视频累计播放量破5亿。其中,在抖音平台,李子柒一日涨粉350万,两条首发视频漆器及森林衣帽间均单条播放突破1亿人次,在微博平台,首支作品发布不到6小时,播放量也突破1亿人次。
李子柒的回归同样为海外网友带来了惊喜,首支“漆器”视频发布后十分钟,海外评论迅速突破5000条。当晚九时,李子柒的YouTube粉丝订阅量突破2000万。数十万网友纷纷暖心留言“终于等到你”、“白月光归来”,表现出对李子柒更新的喜悦之情。
分析解读:
李子柒的视频,以其治愈系的田园生活和精美的镜头语言,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不仅是她视频内容的立足点,更是她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因此,她在海内外斩获了无数粉丝。她的视频,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短视频领域的浮夸与喧嚣,让人们在快节奏生活的压力下,感受到久违的宁静与美好,治愈着浮躁的心灵。
在全民短视频浪潮下,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由于技术赋权和短视频变现速度快、收益多,大量人涌入自媒体行业,各种纯娱乐,甚至低俗、恶趣味的短视频充斥网络。在李子柒停更的三年里,短视频市场趋近饱和,但不少博主缺乏个人风格和特色。一个视频模板火了之后,往往会引得全网跟风模仿,导致同类型的视频泛滥,毫无新意,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人们对有价值、有意义、有特色的优质视频内容需求极大。
注意力时代,流量至上,但能够深耕内容者依然为王。当前人们的快餐式、碎片化消费与接收习惯要求“短”“快”“精”。不少自媒体博主为了博取眼球、快速吸引注意力,忽视内容本身的打磨,输出洗脑、恶趣味等低俗、低质视频。这类视频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未回归内容本身,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流量,但从长远来看,会损害观众的审美体验与情感需求,最终淹没在视频海洋中。反观李子柒这类优质博主,他们立足于内容本身,凭借对内容的执着追求和深厚底蕴,得以在短视频领域脱颖而出。凭借独具一格的视频内容和特色,他们终将在自己的“赛道”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李子柒归来仍是“顶流”,不仅是对她个人才华和努力的肯定,也是对优质内容价值的再次确认。她的成功告诉我们:在快节奏的时代里,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和经济效益而忽视内容的质量与价值。只有真正沉下心来做好内容本身,才能赢得观众的认可与喜爱,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事件回顾:
近日,一位老师因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一条“给上课爱说话的学生戴小蜜蜂”的视频而走红。视频里,一位学生因上课爱说话而被戴上老师的“小蜜蜂”扩音器。
该视频引起热议并被广泛转发,随后,不少网友都纷纷晒出自己给班上学生戴“小蜜蜂”的视频,并表示这种方法很有效。
11月17日,该老师在个人社交账号发视频道歉,称迫于压力已离职。然而,随后该事情引起了许多网友和媒体对事件真实性的质疑。
19日,该老师再次发视频回应此事。“由于自己的法律意识淡薄,给家长和孩子带来了伤害,同时也给校方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再次我想对你们说一声对不起。”
分析解读:
给说话的学生戴“小蜜蜂”,是教师的惩戒权吗?|澎湃新闻评论
在很多80后、90后的回忆中,当年老师的惩戒手段是很“丰富”的,比如让“差生”顶一盆子水、做下蹲、手举抹布、在脸上画圈……当时老师觉得没有问题,甚至学生也觉得很好玩,但社会是发展的,用现在的眼光回头去看,当初这样的行为真的没有“侮辱性”吗?真的就是达到了“为你好”的目的吗?
一方面,网民们在“学生20年后打老师”等极端新闻下面的评论区里开“诉苦大会”,痛斥当年个别老师对自己的侮辱、伤害,各种“意难平”;另一方面,不少网友又对当下一些新闻当中老师明显过火的手段,甚至是暴力殴打学生,表示“恨铁不成钢”。两种矛盾心态就挺有意思的,也反映出教师惩戒权、学生个人权益的边界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
特别是目前互联网的传播环境,又增加了教师惩戒权的复杂程度。老师将给孩子戴小蜜蜂的视频上传到网络,引发海量围观,甚至变成一种事实上的“示众”。这种公示既没有学校的授权,更没有取得监护人的同意。在这种社交媒体传播之下,学生的隐私权、肖像权、个人尊严,都可能会受到不可逆的伤害。一个成年人受到了行政处罚,甚至被判有罪,尚且不应该被“游街示众”,更何况是未成年学生的违纪。
拍摄和传播都意味着一种权力。但在这个权力上,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是非常不对等的。如果老师可以随意地发布学生的视频,而学生本人、家长却不能有效约束,这很可能构成霸凌关系。可能在这个个案当中,老师的初衷是“恨铁不成钢”,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就可能变成老师恶意霸凌、侮辱、欺压学生的手段,所以,处罚手段的程序正义很重要。
之前,教育部在出台相关惩戒措施的时候,得到了公众的热烈反馈,但是惩戒应该有明确的边界、底线。目前的《惩戒规则》已经详细地规定了具体的惩戒手段。个别老师自己发明一些手段,看起来立竿见影,但应思考这是不是逾越了教育的正常边界、对孩子构成人格侮辱,特别是,上网之后形成的不可控的“示众效应”。
教师给学生戴“小蜜蜂”还拍摄上网?分享教学场景不能如此“心大”|中青校媒
面对这一结果,不乏为当事教师抱不平的人,他们认为其教育方式并没有错,不仅不该受到处罚,还应得到表彰。也有人不无讽刺地说,过去是“严师出高徒”,现在是“严师被开除”。这些声音传递出的观念,其实不难理解——当下,社会确实应当鼓励教师积极施教,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把学生教育得更好,而非束手束脚、不敢担当作为。但是,我们还应明确认识到,即便如此,这起事件中的教师还是犯下了一个大错,那就是擅自将包含学生肖像的视频发到网上。
如果这名教师只是采取了一种有争议的教学方式,舆论当然可以理性讨论,不必贸然站队。然而,正如相关新闻下一条高赞评论所言:“为了维持纪律我觉得可以,但是将视频发到网上就不好了”。在这起事件中,教师给学生戴“小蜜蜂”是否合适,并非问题的关键,其能否将上课内容录成视频发到网上,而无视学生的肖像权和隐私权,才是真正的要害之所在。
近年来,类似的课堂视频早已不是孤例,许多教师都喜欢把自己与学生互动的内容拍成视频发到网上,甚至有人“直播上课”。对此,有关部门并未“一刀切”式禁止,但是,不能影响教师本职工作、不能侵犯学生人格权益,是相关行为不能突破的底线。具体来说,教师如果在拍摄视频时只拍自己、不拍学生,或是对学生形象、姓名严密遮挡,尚且是一件可以商量的事。但如果把学生拍了进去,还“心大”到随意上网展示,无疑极不恰当,为此道歉并接受处罚,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这起事件还应成为一个警示,提醒教育工作者严守师德和法律。教师教育学生没错,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惩戒也没错,但必须尊重学生的基本权益。这起事件中的当事教师还年轻,未来的路还长,只要能吃一堑、长一智,舆论倒也不必对其过于苛责。但愿她在之后,不论踏上哪一条职业道路,都能从这次经历中吸取教训,不被流量和夸赞冲昏头脑,作出真正对本职工作负责任的选择。
“小蜜蜂”事件:没人能承受如此爆炸性传播丨九派时评
贸然将课堂场景发到网上,导致爆炸性传播,存在的风险显而易见。涉事教师发出视频之初当然没有“多想”,但也应该明白,视频的网络化传播是把双刃剑。尽管涉事教师也曾积极观察被戴小蜜蜂学生的状态,注意到孩子上课很积极,因此也就不那么担心了,但事态的发展“烈度”还是个人不可控的。基层教师未必是网络传播的行家,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意外。
这一教训,值得记取。但应该看到,涉事教师已经为此付出了过于沉重的代价,其在最新视频中的发声也很是诚恳,若再对此事上纲上线、纠缠不休,未免过头了。
跳出具体事件框架,不难感受到一线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和渴求。
学生课堂喜欢说悄悄话,是普遍性问题。如果教师放任之,那么课堂纪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但这个问题解决起来,难度不小,不少基层教师提起这个事就头疼。比起过往罚站、写检查等常规做法,戴小蜜蜂的办法确实更显机巧,既不粗暴,也非“无为”。如何处理好课堂“执纪”与尊重学生的矛盾,尽可能杜绝“误伤”,着实费思量。以创新手段治理“课堂悄悄话”现象,效果和争议并存、动力和压力并存的现状,折射出教育管理在细微之处的开掘之困,以及基层教师渴望获得相应空间、渴望获得更多人理解的心态。
一名行事有瑕疵但责任心很强的年轻女教师因压力而离开教学岗位,终究是一个众人不愿看到的结果。压力之源的“多元”性,真实反映出教师个体在事件漩涡中的无力与委屈。他们的心声,值得被听见。令人担忧的是,这一事件也可能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仅凭自己无法解开的问号。这个问题,也不可忽视。
一名管理方式“探索者”的离职,并不意味着“小蜜蜂”事件背后真问题的解决。相反,这可能只是一场“搁浅”。当我们针对一个网络热点评判的时候,保持一份克制与理性,多一点包容之意,多一点平和心态,把工作重心始终放在提升教育管理质量、保护每一个师生的合法权益上——对此,学校和教育部门责无旁贷。
给学生戴小蜜蜂的女老师,错在把学生当素材|红星评论
民法典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从“发布视频”的因,到“接到投诉”的果来看,这位老师制作并发布视频,可能没有经过学生和家长同意,而视频扩大化的传播所带来的影响,也一定程度上有损孩子的人格尊严。
再从情理的角度看,虽然我们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但很多人仍没意识到网络可能带来的风险。将学生被惩罚的视频发到网上,极有可能在现实中引发其他同学的嘲讽、孤立,甚至成为一个网络热梗。很多成年人都无法面对的围观压力,绝不是一个孩子能承受得了的,更不是他应该承受的。这位老师的遭遇就是一个现成的例证——她自己都无法承受学校和家长方面的施压,更何况那些因犯小错而被全网传播的学生呢?老师尚可以通过离职避开压力,学生却是无处可躲。
其实,当她把上课爱说话的学生戴小蜜蜂的视频,发到网上的那一刻,就是把可控范围的事,放置到无限传播的公域之中,势必会产生她无法控制的结果。而同时,那些所谓课堂上的教学记录与学生,也在某种程度上异化成了她做自媒体账号的素材。这其实才是她错误的根本所在——错在不知分享界限,错在把学生当成了某些流量的素材。
这话其实不只是对她而言,也是对那些和她一样爱记录分享学生的老师讲的。毕竟受自媒体的影响,早就有教师将记录学生的视频发到网上,甚至由此谋利。教育的主体是人,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不能为了凸显自己的教育成果而忽视学生的权利和自尊,也不能为了做自媒体账号而不把学生当成有自我意识的个体。
事件回顾: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11月22日圆满落幕。本届峰会在浙江乌镇举办,吸引了来自1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们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共襄盛会。与会嘉宾围绕“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共同勾勒数字时代发展蓝图。
分析解读:
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已走过十载春秋。2024年博览会聚焦人工智能赛道,是互联网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的集中展示平台。
在本次峰会上,世界互联网大会智库合作计划启动。世界互联网大会常务副秘书长梁昊说,世界互联网大会智库合作计划旨在搭建互联网领域的学术交流、思想对话的机制化、常态化合作平台,坚持共商前沿议题、共谋发展治理、共赢机遇挑战理念,为构建普惠、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贡献智慧力量。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永久主题。19日,2024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发布展示活动举行。“从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全球减灾合作,到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妇幼健康难题,13项精品案例展示了各方对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的积极响应与深刻践行。”现场,腾讯SSV健康普惠实验室创新项目负责人翟家欢说。
在互联网文化交流互鉴论坛上,《2024中华文化符号国际传播指数(CSIC)报告》发布。其中显示,2024年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呈现出海内容“国潮”化、主体多元化、赛道细分化、生态延展化等新特征。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表示,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积淀,长期以来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网总裁俞岚说:“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推动了全球网络的互联互通,不可逆转的全球化也推动了世界文明的互学互鉴,而美美与共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则加速推进了人类文明的互动和互容。”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以人工智能为展示重点,吸引了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665家中外企业与机构参展,人形机器人、“AI全息舱”令参观体验者惊叹不已;“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设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医疗、工业互联网等5个赛道,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推出AI+创新应用特色赛;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成立……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着力促进数字技术交流合作,聚焦人工智能发展新成果的交流展示,以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发展以及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是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
在网络安全技术发展与国际合作论坛上,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说,未来强化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需要针对多场景进行多维度、体系化的安全防护。此外,还要用技术有效遏制深度伪造,并提升安全大模型反哺安全的能力。
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说,未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将聚焦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目标愿景,以峰会为契机,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探索形成开放多元国际交流合作新局面,加快推动网络空间创新发展、安全发展、普惠发展,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造福世界。
事件回顾:
近期,“卫生巾新国标正在起草”“多个知名品牌卫生巾长短评测”等话题备受关注。越来越多消费者关注到卫生巾是否虚标长度、卫生标准高低等情况。
11月21日,“医用级卫生巾搜索量飙升”话题也冲上热搜榜。据媒体报道,有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提到,11月18日淘宝“医用卫生巾械字号”词条的搜索人气环比上涨3920%。
11月22日,卫生巾知名品牌ABC创始人邓景衡通过品牌官方微博发布视频致歉,回应近期ABC因国标负差和经销商客服的不当言论产生的相关争议。
分析解读:
卫生巾品牌ABC的客服因发表“不当言论”在网络上掀起波澜,而这一事件背后,关于卫生巾质量问题的讨论持续发酵。
本次卫生巾风波的焦点在于产品长度“缩水”现象。部分消费者通过实际测量发现,多款卫生巾的实际长度竟短于外包装上标注的长度,而若仅考虑具备液态物质吸收功能的内吸收层,其长度差异更是显著。
相较于“偷工减料”的质疑,卫生巾的质量与安全性能无疑更牵动着消费者的心弦。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与“卫生巾”相关的投诉记录高达2928条。
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卫生巾消费市场,大约有4亿名适龄消费女性,有着千亿级的卫生巾市场。记者采访多位女性消费者发现,卫生巾长度缩水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确实较为常见,更有消费者对商家回应表示不理解:“偏差±4%,但市面上经实际测量的多数不符合标注长度的卫生巾均为-4%以内,还没有发现+4%的。”
消费者的较真使得这一问题浮出水面,而品牌方却以未违反相关标准中正负 4% 的误差规定为由进行辩解,且多数品牌选择了负 4% 的误差下限来降低成本,这种行为虽未突破法律界限,却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信任。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根据QYR(恒州博智)的统计及预测,2023年全球卫生巾市场销售额达到了255.2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346.3亿美元。业内人士认为,一片卫生巾缩水3-5mm,对消费者而言感受不明显,但对于成千上万的女性来说,克扣出来的“误差”背后隐藏了巨大利益。
该业内人士称,女性消费者对卫生巾质量问题越来越关注,侧面反映其诉求和“痛点”,企业及品牌方如何围绕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展开整改,才是提高经营和业绩,在消费者心中重塑品牌形象的重心。
计划号为20241954-T-607的国家标准计划《卫生巾(护垫)》正在起草,项目周期16个月,下达日期为2024年6月28日。此外,在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上,可以对现行标准进行信息反馈。
在这一事件进程中,品牌方的表现各异。以ABC品牌为例,其最初的回应尽显傲慢,“你不接受,可以不买” 的言论引发众怒,这种对消费者意见的轻视态度严重违背了商业服务的基本原则。随后其创始人虽有道歉之举,但仅道歉而无实质性整改措施难以平息公众的不满。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消费者拥有选择权,若品牌方不尊重消费者,必然会失去市场份额。
中国的卫生巾市场竞争激烈,并非缺某个品牌不可,品牌若想长久立足,必须重视产品质量与消费者权益。
回顾卫生巾行业,此次并非首次出现卫生安全隐患问题,也不是个别品牌的孤立事件,而是整个行业面临的信任危机。这反映出行业监管机制可能存在不足,未能有效约束企业的不良行为。
近年来,随着女性的健康和权利意识不断提升,女性用品的价值观也成为重要附加值和营销策略,许多品牌都以“关爱女性健康”“贴身护理专家”等为卖点。一些品牌的营销宣传费用越来越高,广告打得铺天盖地,但如果产品是“踩着国家标准的下限生产”,恐怕不仅体现不出对女性的关爱,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背刺。
需要认识到,消费者权益无小事,由千千万万消费者凝聚而成的网络舆论,可以成就一家企业、一个品牌,也可以很快淘汰掉一家企业乃至一个品牌。被明确指出相关问题的卫生巾品牌,还请放下傲慢,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来自各方的反馈,努力整改、优化产品和服务。
事件回顾:
11月23日晚,近日站上风口浪尖的前体操运动员吴柳芳在视频网站进行直播,其间对其与师妹、奥运冠军管晨辰的争论进行回应,并向网友鞠躬致歉表示,“我跟我师妹拌嘴耽搁了大家的时间,占用了公共资源,真的很不好意思。给大家道歉,对不起。”
分析解读:
11月24日晚,前体操运动员吴柳芳的社交平台账号已经被平台设置为禁止关注。提示为:该用户因违反社区规定被禁止关注。且该账号的认证信息也无法查看。“当前账号当日被查看次数已达上限,无法查看。”该账号下,吴柳芳身着运动员服装拍摄的置顶视频也不见了。该账号的粉丝数已达到258.6万,前一天上午,该账号粉丝数还不到50万人,两天时间,已经涨粉超过200万人。
根据2023年12月抖音相关公示,2023年7月以来,抖音直播通过识别拦截和事后排查,共处罚涉及色情低俗行为的账号201.88万个,对存在严重违规的33.23万个账号回收了直播权限,其中无限期回收直播使用权限10.97万个。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6月联合发布的《网络主播行为规范》明确,主播不得出现服饰妆容、语言行为、直播间布景等展现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的内容。
对于吴柳芳的转型之路,网友们持不同观点。一些人认为,退役运动员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没有违法乱纪,就不应该受到指责。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作为曾经的体操运动员,吴柳芳应该珍惜自己的羽毛,维护体操运动的形象。
媒体也对此事件进行了深入解读。有评论指出,无论网络如何争吵这个选择是否“正确”,都不能影响吴柳芳继续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辟自己的新事业。退役运动员的去向多种多样,吴柳芳的选择只是其中之一。她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市场需求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事件回顾:
近日,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发布《第七次短视频用户价值年度调研报告》。CSM持续聚焦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变迁,于2024年8-9月开展了第七次短视频用户年度调查,调查涵盖10岁及以上短视频用户的使用行为、内容偏好、平台使用、电商及内容付费、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等,并对银发类短视频、微短剧等热点垂类内容开展了专项调研。
分析解读:
一、短视频用户群像:短视频用户渗透率高位增长,银龄用户构筑短视频主要扩容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用户习惯的形成,短视频的渗透率不断提高,10岁及以上网民的短视频使用率升至94.5%,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短视频在媒介生态中的地位稳固,连续七年保持网民使用率首位。
短视频渗透率高位增长,30-49岁仍为短视频用户主力群体,银发族贡献主要增量。过去半年,10岁及以上网民中的短视频渗透率高位增长至94.5%;截至2024年9月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升至超10亿。从短视频用户结构看,30-49岁仍是短视频主力群体,占比为37.5%,较2023年下降2.5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加剧与短视频存量竞争交织发展,50岁及以上短视频用户占比为33.9%,较2023年提升4.6个百分点。
短视频观看率保持首位,短视频用户对电视节目的观看率提升。过去半年,使用过各类视听及媒介形式的网民占比较2023年均有提升,观看电视节目、收听网络音频的网民占比分别升至78.4%、75.4%;短视频作为信息获取、娱乐消遣的重要媒介形式,观看率保持首位。同时,伴随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等治理措施的落地显效,以及巴黎奥运赛事火热等,带动短视频用户对电视节目的观看率提升,过去半年看过电视节目的短视频用户占比升至79.5%,较2023年提升超10个百分点。
二、短视频用户使用行为及习惯:用户日均观看时长趋稳,实用性动机持续加强,使用的主动性、效率性、消费性强化
短视频持续融入用户生活场,在娱乐、社交、学习、工作、购物等多元场景中构筑流量入口,由单一的媒介属性拓展到多元的社会属性。用户观看短视频的日均时长趋稳,观看动机愈发趋向获取资讯等实用性动机,使用的主动性和效率性提升。
短视频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趋稳,观看注重时间管理,高信息密度内容渐获青睐。短视频用户日均观看短视频的时长与2023年持平,趋稳于85分钟;日均观看1小时以内的用户占比连续两年提升,升至46.5%,较2023年上升1.9个百分点。在每天稳定的使用时间内,短视频用户对“短”内容保持偏好度,高信息密度内容的关注度小幅上升;1-3分钟的视频仍是最受用户欢迎的,其次是30秒-1分钟的视频;同时,喜欢3分钟以上时长视频的用户占比(31.4%)较2023年提升4.2个百分点,用户喜好向高信息密度内容倾斜。
实用性动机持续加强,“增长见识”超越“释放压力”成为观看首因。用户观看短视频的实用性动机进一步强化,从单项动机来看,“增长见识,开拓视野”首次超过“释放压力,打发空余时间”成为观看首因,用户占比(57.3%)较2023年增长13.0个百分点;为获取新闻资讯、学习实用技能、获取生活地实用信息等动机观看的用户占比均超45%,较2023年均提升超6个百分点。从获取实用内容、解压消闲、情感陪伴三大综合性动机来看,为获取实用内容、解压消闲而看短视频的用户合并占比分别为86.8%、56.9%,较2023年均提升超5个百分点。
用户使用短视频更加主动,购物消费更加活跃。从短视频用户过去半年的使用行为变化来看,65.5%的用户表示使用更主动,其中表示主动搜索内容观看的用户占比提升11.1个百分点,用户积极探索感兴趣的内容。同时,57.6%的用户表示在短视频客户端的购物消费更活跃,其中增加端内购物次数的用户占比提升超7个百分点,短视频平台成为用户重要的消费场景。此外,39.1%的用户表示观看更高效,通过倍速观看、进入特定频道、一屏多用等提升效率。
多元化需求驱动创作参与度提升,用户自制内容发布比例升至47.5%,较2023年提升4.3个百分点。“记录/分享个人生活”仍是短视频用户自制/上传短视频的首要原因,用户占比较2023年提升7.6个百分点,短视频成为更多用户的个性化生活日记。
三、短视频用户内容偏好与需求:短视频内容用户评价微升,价值锚点向真实性、深度性升级垂类兴趣偏好度普遍上涨,悦己型、体验型内容构筑增量空间
行业监管、平台治理、创作者竞争等多重因素合力助推短视频内容提质,短视频用户对短视频内容的整体评价小幅提升。用户对各垂类领域的内容偏好普遍提升,知识性、实用性垂类长线保值,悦己型、体验型内容构筑增量空间。
用户对短视频内容评价小幅提升,真实性、深度性认同度仍处低位。短视频用户对短视频内容的整体评分微升至3.91分(满分5分),“内容丰富”“内容更新及时”“更多看到重大及热点事件”“内容新颖有趣”稳居用户内容评价认同度的前四位,选择比例均超77%;其中,认可“内容更新及时”“更多看到重大及热点事件内容”的用户占比提升最快,较2023年均提升超3个百分点。同时,用户对“内容真实可信”“内容有深度”方面的评价均呈下降,认可用户占比尚处低位;信息茧房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因素叠加,用户获取真实信息的难度和成本增长。
用户对垂类兴趣内容的偏好度普遍上涨,新知、新烟火热度延续,悦己型、体验型内容构筑增量空间。在34个垂类内容用户偏好调查中,28个垂类领域的短视频用户兴趣度占比上涨,平均上涨2.6个百分点,短视频用户的内容兴趣更加广泛,垂类内容仍有流量增长空间。用户的兴趣偏好呈现出一定的延续性,“新知”“新烟火”等泛生活、泛知识类内容偏好保持稳定,喜欢传统文化、生活技巧、社会记录内容的用户占比稳居前三,用户占比均超39%;悦己型、体验型内容消费成为重点增量赛道,如旅行、健康养生、美食类内容的用户偏好占比均提升超7个百分点,短视频用户更加关注身心健康,以及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类的内容。
银发类短视频展现新老年形象,其能量感及价值感吸引用户关注,释放代际交流与周边带动的新势能。过去半年,58.0%的短视频用户看过银发类短视频,老年生活记录、健康与养生类内容最受喜欢,其次为知识分享、人生感悟等。银发短视频用户因“正向价值”关注这类内容,其中选择“获得人生感悟”“展现人生意义”的用户占比均超55%,银发短视频释放的能量感、价值感是吸引用户关注的重要因素。观看银发类短视频后,70.9%用户对老年群体的印象转变或愿意更多交流;68.7%的用户尝试并体验视频中呈现的生活技能、养老服务、适老活动及商品等。银发短视频在展现新老年形象的同时,进一步释放代际交流与周边带动的新势能。
✨
在线等你
✨
24振可录取通知书来啦
「点击图片跳转振可24录取通知书推文」
“送你斗志昂扬地走进考场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