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与你邂逅山城重庆
2024年考研初试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各位25新传考研er可以暂时休息一段时间啦,今天给大家带来25西南大学新传学硕真题解析。
熟悉振可的宝子都知道,振可是从2018年开始做西南大学的新传辅导的,今年已经跨入了第7个年头。7年来,我们见证了太多梦想的实现,共计培养了133名同学上岸西大,其中还包括8名专硕和学硕的状元!对于西南大学,振可也是有最特殊的情感,随着考研上岸西大的人数逐年增加,也让振可家庭越来越大。
今年学硕的题延续了这两年重视基础的特性,难度不高,基本上95%的题振可都有练习过,很多题还是振可模考的原题!!相信宝子们能够对答自如,甚至拿到高分!
总体而言,今年没有超纲的名词解释或者难偏怪的题目,连新闻史的内容都没考。唯一不同的就是传播学的小论文非常潮流!但是!咱们振可三次模考都考到了小论文这个题型!!相信宝子们经过三次的模拟训练对这种题型的答法已经非常熟练了,小论文不过就是“升级版”的论述题,只是写作格式和字数上略微不同,答题思路与论述题别无二致。
此外,今年的考察方向除了围绕基础知识展开,还更加偏向主流媒体舆论引导、人工智能和社会新潮热点上,这部分也是振可着重复习过和模考考察过的,相信振可的准研究er们能稳稳拿捏住!新闻学的考察方式一如既往比较简单,题目设问都比较“直给”,例如“简述新闻回避的原因和影响”、“主流媒体如何做好舆论监督的建设性?”。传播学更注重考察学生对知识深度理解及串联思考的能力,设问中出现的主体较多,基本上是前提条件+核心问题的设问方式,例如“人机互动模式下的信息核查制度有什么机遇与挑战?”、“智媒时代下舆论引导的情感交往向度”,同学们需要厘清前提背景和条件的特征下,再回答题目所问。此次的研究设计考察问卷调查,也很简单,按照振可答题模板写即可。
一、名词解释(30分)
1.深度媒介化(模拟课讲义)
深度媒介化指的是媒介技术不仅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而是成为影响和塑造社会各个方面的关键力量。这种影响体现在媒介逻辑的普及化,即时性、互动性和感官刺激成为跨领域的普遍追求。(定义)这一概念起源于欧洲的“媒介化理论”,特别是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研究中得到发展。它探讨了媒介如何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等,成为重塑社会现实的重要力量。安德里亚斯·赫普在《深度媒介化》中对深度媒介化进行了界定,并总结了五种量化趋势,即数字媒体多样化、主体连接性、媒体遍在性、技术创新性、社会数据化。(起源)深度媒介化揭示了媒介技术对社会变革的深层驱动作用,促使社会各界重视媒介素养的提升,以应对信息过载、隐私侵犯等新兴挑战。同时,深度媒介化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创新空间。(意义)在深度媒介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应对信息过载、保护个人隐私、维护社会公正等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挑战。同时,如何平衡媒介的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也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议题。(挑战)
2. 焦点小组法(三模原题)
焦点小组法(Focus Group)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由社会学家默顿和拉扎斯菲尔德发明。(起源)该方法通过组织一个小型圆桌座谈会,让一个经过训练的主持人引导一个6-12人的小组针对某一主题展开自由讨论,以获得对有关问题的深入了解。(定义)焦点小组座谈法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聆听一组精心挑选自目标市场的被调查者的意见,以深入洞察相关问题。该方法的独特价值体现在,自由开放的小组讨论往往能激发意想不到的见解和发现。焦点小组座谈法广泛应用于各类动态关系的探索中,如态度、观点、动机、关注点、问题趋势以及人类行为研究等。其应用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石是群体动力论,该理论假设在群体讨论的情境下,参与者能更加积极地思考并产生更多样化的观点。(目的)焦点小组法的特点包括开放式提问、群体互动、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然而,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可能导致讨论局面难以控制。(缺点)
3. 新闻条线
新闻条线,作为新闻机构内部的一种组织结构和报道体系,是新闻采编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支撑。它依据新闻报道的内容领域或地域范围,将新闻工作者划分为不同的专业团队或小组,每个团队或小组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或地区的新闻报道。(定义)它根据日常实践中制度化程度的高低,可以分为强弱两类,强条线:具有明确的空间、职责和权力归属,条线之间界限分明。弱条线:划分相对松散,记者会根据实际需要而灵活处理。(分类)在新闻条线中,各团队或小组不仅承担着日常新闻信息的采集、编辑和发布任务,还负责深入挖掘该领域或地区的新闻线索,进行深度报道和专题策划。这种分工合作的方式,有助于提升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针对性,确保新闻内容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新闻条线还促进了新闻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不同团队或小组之间可以共享信息、交流经验,共同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此外,新闻条线还便于新闻机构对新闻报道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确保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作用)
4. 事实核查
事实核查包括在新闻作品发表或发布前,对其中信息的真实性进行评估;以及由博客或媒体组织在新闻已经发表或发布之后对其真实性进行调查核实,并将结果公布于众。(定义)事实核查起源于20世纪,随着社交媒体成为主要的传播媒介,信息量与信息传播速度均超出了人工核查的能力范围。新媒体时代下,针对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信息不实的问题,美国兴起了一场“事实核查新闻”的运动,新闻事实核查逐渐跳脱出新闻编辑室内部的新闻生产流程,而成为一种新兴的新闻样态——事实核査新闻。(发展历程)事实核查分为主流媒体的事实核查、专业事实核查组织、参与式事实核查。(分类)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自动事实核查技术不断发展,能够对新闻来源、内容、传播网络开展核查。(技术应用)
5.智能体新闻
智能体新闻是新闻领域的一次革新,它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让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更加高效和精准。(背景)智能体新闻中的“智能体”,是指模拟人类智能的算法程序,它们能够自主地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甚至能够基于用户偏好进行个性化的新闻推荐。(定义)这一技术的运用,使得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智能体还能通过挖掘数据间的关联,揭示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为受众提供更加深入的新闻解读。此外,智能体新闻还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形式,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多种元素的融合,让新闻内容更加生动和直观。(作用)当然,智能体新闻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数据隐私保护、新闻伦理等问题,需要新闻行业和相关监管部门共同努力,确保智能体新闻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健康发展。(挑战)
二、简答题(30分)
1.简述新闻回避的原因和影响。(二模原题)
(振可二模考到了新闻回避的名词解释,相信宝子们对这个词不陌生。题目是“直给”型设问,很简单。在回答原因时可以从技术赋权、自我感知、媒体公信力和新闻内容等层面去作答。回答影响时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来构思。)
新闻回避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数字新闻生态中的个体或群体在其惯有的信息渠道呈现出的新闻消费持续性减少的行为。新闻回避既是由现有媒介技术架构所培育的一种行为模式,也是新闻用户对新闻生态的压迫性结构所做出的抵消和反抗。其本质上是一种选择性接触新闻行为,就行为意图可分为“有意新闻回避”和“无意新闻回避”。关闭朋友圈、放弃接受负面新闻等都是新闻回避的表现。(开头可以谈谈新闻回避的定义及表现)
一、新闻回避的原因
(一)技术赋权:个性化媒介使用推动新闻回避行为产生
智能媒体带来海量新闻和赋权于受众所产生的反连接或新闻抵制性行为不断涌现。人是具有自我反思能力的,包括处理客观世界的外向度,也有指向自我主体性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人们会借助智能媒体来忽略、过滤、定制和保存新闻等新闻裁剪的形式来应对新闻过载。这样的反连接或抵抗性行为是智能媒体技术赋权的结果,能够帮助他们逃离充斥着海量新闻的拟态环境,降低认知负荷,打破“连接就是一切”的窠臼,来彰显自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二)自我感知:新闻过载感知与新闻效能感激发新闻回避
阿尔文·托夫勒曾指出信息过载是过量信息带来晕头转向的感觉,也称为“过度的感觉”。新闻过载感知的关键信号是过量新闻带来的压力、困惑、焦虑和低动力感。大量的新闻会带来认知过载和认知负荷,会导致疲劳、焦虑和无聊,进而诱发新闻回避行为。例如,在一项针对韩国青年人的研究中,发现新闻量的增加会产生新闻疲惫,引发新闻分析能力的瘫痪,进而导致新闻回避行为显著增加。马斯洛认为,我们可以为了减少焦虑而寻求知识,我们也可以为了减少焦虑而避免知道。大多数人倾向于寻找不会引起自我认知不确定性的信息,当新闻的供给超过人们的处理能力时,人们开始感到应对新闻超载或许需要一种自我控制感,即通过有意地排除或忽略新闻来减轻认知成本。
(三)媒体建设:媒体公信力低与内容质量差助推新闻回避
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是其赢得公众信任的内在品质,也影响着媒体在未来竞争中的发展。在客观环境中,媒体会遭遇外部环境带来的生存和竞争压力,影响其公信力和内容建设。在内部环境中,媒体管理者和工作者缺少社会责任感,内容粗制滥造,虚假报道、新闻寻租和低俗新闻等频发,损害了媒体公信力。新闻消费者对于新闻媒体的怀疑或不信任会导致其产生新闻回避行为。具体而言,新闻消费还会在潜意识中直接否定该媒体,并且也会忽视该媒体出现的其他新闻,诸如国外的一些受访者将BBC定义为宣传机器,对其具有鲜明的负面刻板印象,回避BBC所发布的新闻。
二、新闻回避的影响
(一)消极影响
1. 公众公共性消解
在参与公共事务时,公民必须具备知识,并且必须被持续动员。新闻在当代社会中被赋予了重要的角色然而新闻回避行为会使公民获得的知识减少,影响他们具体的行为选择,导致新闻的社会动员能力减弱。例如,建设性新闻作为面向未来、提供解决方案的新闻,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但大量的新闻回避现象,会使得建设性新闻传播效果减弱,难以发挥积极效益。新闻是意识形态建设、核心价值观建构、推动社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长期的习惯性新闻回避行为也意味着受众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度降低,参与公共领域行为意愿度不高,容易形成“容器人”损害整个社会黏性,不利于凝聚社会力量。
2. 社会共同体瓦解
在长期的习惯性新闻回避背景下,难以真正构建网络公共领域,还可能会出现群体极化、社会分化和社会对抗等问题。目前,智能媒体进入我们的生活后,平台技术的垄断现象和数字异化变得更为明显更为严重。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担忧,当新闻回避频繁出现与社交平台技术垄断日益严重时,不仅标志着社会公共议题注意力的衰退,严肃新闻议题让位于娱乐狂欢或被排除在私人领域之外,还会加大构建共识的难度,影响舆论引导的效力。例如,公众在回避新闻后,会投身于使用短视频、图片、游戏、社交等,这一过程中也包含着各类信息和观点的输出,会对公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进言之,社会公共文化、媒体公共性、社会共同体不断被冲击,公众与社会公共领域的关系变得松散,导致对公共议题的漠然成为常态,也就使得社会共同体破灭的风险逐渐成为现实。
(二)积极影响
1. 个体主体性
技术可供性下的自我管理新闻与回避新闻。自我管理新闻是彰显自我能动性的媒介实践。过量的新闻催生新闻倦怠与心理抗拒,形成负面的新闻接触体验,用户开始自我管理新闻,尽可能减少新闻带来的认知不协调感。新闻裁剪通过排除、过滤、定制和保存来实现自我的新闻管理。其一,用户可以减少要处理的新闻数量或降低新闻处理的复杂性,来降低自身的认知不确定性,管理自我的新闻消费。其二,用户可以自我或委托他人定制新闻来进行新闻消费,进而从日常新闻环境中删除不必要的或低质量的新闻,形成更有效、更健康的新闻消费习惯。自我管理新闻实质上是基于自我意愿的媒介实践,重塑了自我的主体地位。
2. 新闻行业变革
倒逼新闻业革新与新闻分发权重构的可能。新闻回避行为也正在作为驱动性因素,推动新闻行业在理念、业务和未来新闻分发权力等问题上思考与探索。如何争夺受众注意力是其生存与发展不可回避的议题。无论时代如何更迭,新闻媒体作为社会正义的推动者和理性对话的倡导者的公共属性不能变。
3. 主流媒体如何做好舆论监督的建设性?(一模类似题)
(这道题有点“小心机”,出题人在“老题”中加了“新点”,如果漏看了“建设性”三个字,很容易答成主流媒体如何做好舆论监督,这就偏离主线了。因此,解题关键在于理解舆论监督的建设性,即舆论监督的建设性是指舆论监督在揭露问题、批评错误的同时,也积极提出建设性意见和解决方案,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进步。这种建设性的舆论监督不仅关注问题的表面现象,更深入探究问题的根源,旨在通过媒体的监督和引导,推动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积极采取措施,改善现状,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着重强调了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普遍且有效的社会及群众监督形式,它依赖于特定的组织结构和传播媒介来实现公众对社会行为的监督。在这一监督体系中,新闻舆论监督占据核心地位,因其频繁应用且效果显著。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之间信息交流的桥梁,承担着提升建设性舆论监督能力的重任,通过这一能力来平衡社会心态、引导公众意见,确保社会运行维持在理想的稳定状态。
一、构建“闭环”建设性监督机制,确保舆论监督实效落地
建设性舆论监督的精髓在于实质性地解决民众关切的问题。鉴于新闻媒体不具备直接的执法权,对监督对象缺乏直接约束力,因此,与政府建立紧密且高效的合作机制至关重要。通过构建“闭环”式的工作流程,包括问题发现、整改落实及效果评估等环节,确保舆论监督不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真正“落地”并产生实效。例如,《政府与人民》版面头条报道的《北京南站幸福路出租车乱象》案例,通过与市委督查办及北京交通委的紧密合作,不仅迅速推出了多项便民措施,还建立了长效机制,实现了与乘客交通需求的精准对接。
二、坚守“真实性原则”与“两种意识”,强化建设性舆论监督效能
建设性舆论监督的基石在于坚持“真实性原则”。真实是舆论监督的生命线,任何失实的报道都可能误导决策,损害媒体公信力。因此,记者需深入一线,全面采访所有利益相关者,确保报道公正、客观。同时,新闻媒体还需秉持“大局意识”与“参与意识”。大局意识要求媒体牢记自身作为党和政府耳目喉舌的角色,紧密围绕中心工作,精准把握报道时机与节奏,为政府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参与意识则强调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积极作用,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及时收集并反映民众意见,再通过媒体平台迅速反馈治理成果,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
三、树立“参与者”的新闻职业观
如果说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解决的是我们开展监督批评的立场问题,那么“参与者”的职业观便是回答我们应当以何种角色介入社会发展。“我们提倡的'参与者’的新闻观就是要具有主体性的新闻工作者运用新闻手段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发展”,从事监督批评工作当然也不例外。既要反对以维护政党利益为核心的“鼓吹者”的职业观,也要反对不以社会公益为第一出发点的“旁观者”的职业观。
四、发挥新闻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
开展监督批评从来都是中国共产党所大力提倡的。新闻工作者首先就要从思想认识上明确对于监督批评工作的态度,畏缩不前,错误认识监督批评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是新闻工作者主动性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论述题(40分)
材料:主流媒体的创新发展,网络媒体时代,如何将“正能量”与“大流量”相结合?
(三模类似题)
(这类题振可训练过多次,以往的题聚焦于主流媒体如何做好舆论引导/国际传播力/舆论四力等,而这道题角度比较新,“正能量”和“大能量”即主流媒体既要坚守社会责任和传递积极的意识形态,同时也要躬身入局,适应网络媒体时代的发展,提升传播力和引导力。)
在当前的融媒体传播格局中,信息源头多样化,受众集中之处,就是传播的主阵地。一方面,中央主流媒体以其在舆论场的权威性,在弘扬正能量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另一方面,以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人气活跃,具有大流量的典型特征。在信息发布、关注议题、表述方式、情感表达等方面,社交媒体平台和主流媒体之间具有异质性,在这种背景下,兼具正能量、大流量的作品在新闻传播中的意义彰显,成为新时代新闻传播的一个探索方向。
一、信息发布上注重权威发声
主流媒体通过各自的客户端、社交媒体平台账号高频发声,是在网络舆论阵地抢占引导力的关键切入点。在信息选择和发布上,主流媒体掌握权威信源,有着先天优势,比如 2022 年 4 月 29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新华社、央视等在中午 12 点 30 分最早发布会议消息,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网等中央媒体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账号第一时间对外传递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对于稳定发展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意义重大,也引发了当天 A 股、港股午盘开盘的大幅跳涨。在各社交媒体平台上,相关视频、文字获得海量转发,促成了正能量收获大流量。
二、议题设置上,体现大局要求
传播主流价值观,是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主流媒体设置的议题,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俗地说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议题要能够正本清源、弘扬公平正义,进而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帮助强化积极的社会心态。例如,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连续承办四届“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山东分站赛活动,这项赛事就是用正能量收获大流量的重要实践和途径。议题设置和报道内容如何切中时代的痛点、痒点、爽点,是主流媒体能否继续在融媒体时代保持新闻舆论“四力”的关键。
三、舆情引导上,避免失语缺位
在融媒体的传播语境下,社会热点多发频发,网络舆情事件此伏彼起。一些涉事话题往往迅速冲上社交媒体平台的热搜榜,话题烈度大,传播声量高。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缺乏及时公开、客观权威的信源是媒介传播负效应产生的温床。信息的缺乏与公众迫切了解事件真相的需要,就为境外媒体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对于网络舆情事件,主流媒体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传递主流价值观,避免舆论引导和应急处置处于被动局面。
四、传播方式上,推进文风变革
在微博、抖音上开设官方账号,发布新闻作品或传递信息,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是主流媒体主动拥抱网络舆论场的积极作为。因为语境不同,主流媒体在网络舆论场中应“入乡随俗”,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都有各自的文本特点,主流媒体如果不能变通,就会在新媒体阵地中“水土不服”。
四、评论题(50分)
材料:微短剧助推文旅发展+老年人微短剧(一模评论原题)
(振可一模的评论材料就是微短剧,考试考的是微短剧的积极作用,大家只需要调转“风向”,结合国家政策、具体的案例论述微短剧对于文旅发展、城市形象、文化传播、满足老年人情感需求等的积极作用即可。这种“夸夸文”虽然不难写,但切忌毫无依据的吹捧,必须有数据或者案例作为支撑,才能使整个文章有说服力。)
角度一(助力文旅发展):探讨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传播形式,如何与文旅产业实现创新融合,创造出独特的文旅体验。可以提及微短剧如何借助其短小精悍、情节紧凑的特点,快速吸引观众注意,并引导观众对取景地产生兴趣,进而转化为线下旅游的动力。
角度二(助力文化传播):讨论微短剧在传播地方文化、提升地方知名度方面的价值。可以提及微短剧如何通过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元素,结合现代创意和视听艺术,将地方文化以新颖、生动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从而增强观众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角度三(可持续发展与挑战):探讨微短剧助推文旅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面临的挑战。可以提及如何平衡微短剧的娱乐性与文化深度,如何避免过度商业化导致的文化原真性丧失等问题。同时,也可以讨论如何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推动微短剧与文旅产业的协同发展。
范文:
让微短剧释放大能量
当前,微短剧已成为兼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网络文艺形态。如何助力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如何更好激发微短剧的正向溢出效应?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也为微短剧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以江苏苏州为例,从刺绣、昆曲、评弹等文化元素到古街、园林等苏风雅韵,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内容创作的沃土。微短剧“短平快”的叙事方式,具有轻量化传播优势。文化特色与传播媒介相结合,共同促成了苏州微短剧的异军突起。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聚焦苏扇的非遗传承与苏州古城保护更新,制作播出微短剧《一梦枕星河》,展现了苏州魅力,带动了文旅消费,让传播声量转化成了发展能量。
微短剧“上星”“出海”,有力彰显其市场潜力、商业价值。微短剧,应微而不弱、短而不浅。无论表现形式和呈现方式如何变化,归根结底还是要做强做优内容。坚持内容为王,走精品化创作路线,应成为微短剧必须坚守的原则。
一、名词解释(25分)
1.既有政治倾向指数
既有政治倾向指数(简称IPP指数)是一个用于衡量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该指数由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对美国总统大选的研究中提出,主要基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这三个变量来设计。(定义及起源)IPP指数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当时美国政治势力的分布状况,给予具备支持共和党背景的人较低得分,而给予具备支持民主党背景的人较高得分。分析结果表明,人们的选举投票行动并不完全取决于大众传播和竞选宣传,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他们迄今所持的政治态度。(背景)这一指数揭示了人们的政治倾向与其所属社会群体和社会背景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进一步支持了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的“政治既有倾向假说”。该假说认为,在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上,人们的决定主要取决于他们既有的政治倾向。(内涵)
2.培养分析
“培养分析”是一种传播学理论中的研究方法,也被称为“培养理论”或“涵化理论”。它主要探讨的是大众媒介如何通过对信息的选择和呈现方式,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定义)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介不仅是传播信息的工具,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化机构,它通过日复一日的新闻报道、娱乐节目、广告等,塑造着受众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在“培养分析”中,研究者会关注媒介内容对受众的潜在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显现。这种影响通常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渗透在受众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中,使得他们在面对现实世界时,会不自觉地按照媒介所塑造的框架去理解和解释。(内涵)因此,“培养分析”对于理解媒介在塑造社会文化和个体认知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意义)
3.信息主权
信息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对本国信息传播系统和传播数据内容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义)这一概念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提出,旨在应对国家主权面临的新威胁。(背景)它涵盖了三个主要方面:首先,是对本国信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其次,是自主确立本国信息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传播体制,且不受外部干涉的权利;最后,是对本国信息输出和外国信息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内涵)信息主权对于维护国家安全、排除有害信息、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信息化时代,捍卫本国信息主权已成为各国规划和建设本国信息系统的重要指导思想。(意义)
4. 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
马克思精神交往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传播学理论,它强调人际交往中的心灵沟通、道德伦理、尊重理解与合作。(起源)该理论将人类的交往活动划分为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两个层面,其中精神交往特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这种交往不仅涉及信息的传递,还包括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和价值观的共享,是人类总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马克思精神交往理论认为,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质)该理论为确立唯物主义的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有助于理解社会传播与个人的自我的关系,对个体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意义)
5.媒介即隐喻
“媒介即隐喻”是一个由尼尔·波兹曼提出的理论观点,它强调了媒介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所扮演的不仅仅是工具或渠道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媒介本身就带有一种隐含的、潜在的意义或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通过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呈现形式来实现的。(起源及定义)简单来说,媒介不仅传递了具体的信息内容,还通过其形式、风格、语言等方面,对受众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了微妙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不易察觉,但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受众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内涵)因此,“媒介即隐喻”提醒我们,在理解和使用媒介时,不仅要关注其传递的信息内容,还要深入思考媒介本身所隐含的意义和影响。(外延)
二、简答题(45分)
1、人机互动模式下的信息核查制度有什么机遇与挑战?
(这道题需要结合人机互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背景来思考信息核查制度的机遇和挑战,不能够脱离前提条件的语境,否则答题就会偏离主线。可以从新闻生产速度、更快识别虚假信息、信息核查制度创新的角度去谈机遇。可以从虚假信息泛滥、个人信息泄露、事实核查滞后等角度去谈挑战,言之有理即可。)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以生产工具和行动思维的双重方式,重新分配社会信息资源,改变信息传播格局。生成式人工智能参与事实核查,不仅是提升智能技术的自我检验和必然选择,更是识别虚假信息、治理信息社会、重建信息秩序的首要命题。进步与挑战总是相伴而生,在智能技术不断爬坡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技术在与人类、社会发生结构性互动时的内生性矛盾。人工智能技术将复杂的审核思维过程简单化和程式化,势必会出现偏差。
一、人机互动模式下的信息核查制度的机遇
(一)提高新闻生产速度
人机互动模式利用人工智能的超强算力,能够迅速处理海量数据,生成新闻稿件。这不仅缩短了新闻的生产周期,还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例如,机器人新闻写作能够在不易出错的前提下,迅速完成事实核查,并将新闻稿件第一时间发布到社交媒体上,从而增强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二)更高效地识别虚假新闻
人工智能在事实核查中的应用,能够更高效地识别虚假新闻。通过对新闻内容进行技术层面的核查、把关和管理,可以克服虚假内容的潜在有害后果。智能审核系统可以自动分析文本、图片和视频内容,识别出广告、色情、暴力等不适宜传播的元素,从而净化网络环境,提高新闻的真实性。
(三)推动新闻事实核查制度的创新
人机互动模式为新闻事实核查制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开发出专门的事实核查客户端,对政治人物的公开演讲进行实时的事实核查。这种创新不仅提高了事实核查的准确性和效率,还增强了公众对新闻真实性的信任。
二、人机互动模式下的信息核查制度的挑战
(一)虚假新闻的甄别成本提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虚假新闻的形式变得更加复杂和隐蔽。例如,深度伪造技术可以创建出看起来像是真实的假视频,这些虚假新闻比传统的虚假新闻更难被识别。因此,人机互动模式下的信息核查制度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以应对虚假新闻的甄别挑战。
(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增加
在人机互动过程中,用户的个人信息可能会被用于模型训练和内容生成,从而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例如,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记住”问答中的个人信息,并用于未来的模型迭代训练。如果这些信息被恶意利用,可能会对用户造成经济损失或侵犯个人人格尊严。
(三)事实核查的滞后性和局部性
尽管人工智能可以提高事实核查的效率,但事实核查的滞后性和局部性仍然是其面临的挑战。新媒体时代下的核查工作往往是对已经发表的报道或公众人物的言论进行事实层面的“后续修正”,而难以在新闻发布前进行全面的核查。此外,事实核查制度只能在具体新闻报道的细节上追求局部真实,对整体性、症候性的新闻传播大环境特别是政治传播的可信度降低是无能为力的。
(四)技术依赖与判断能力退化
人机互动模式下的信息核查制度可能会导致人类对技术的过度依赖,从而退化人类的判断能力。例如,金融行业的信贷审批和医疗中的诊断辅助,虽然依赖算法来指导决策,但可能因过于依赖技术而忽视了经验和直觉的重要性。这种依赖不仅可能导致决策的失误,还可能削弱人类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2、微博热搜议题的社会影响
(题目问的社会影响,振可er们立马就要反应过来需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来回答。其次,这道题的答题思维可以开阔一点,影响有对公众的、政府的、舆论环境的,视角丰富一点更佳!)
微博热搜作为当今社交媒体平台上的重要信息传播渠道,对社会热点话题的形成、公众情绪的引导以及社会舆论的塑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同时,由于算法本身的工具性,微博热搜内容欠缺价值层面的理性判断,对社会信息传播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一、微博热搜议题的社会正面影响
(一)反映舆情民意,促进公共讨论
微博热搜议题能够迅速反映社会热点和公众情绪,成为民众表达意见和诉求的重要平台。通过微博热搜,公众可以了解社会动态,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形成社会共识。例如,在涉及教育公平、环境保护等社会议题时,微博热搜能够激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推动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
(二)监督政府行为,增强政府透明度
政务微博的兴起使得微博热搜成为监督政府行为、增强政府透明度的重要工具。通过微博热搜,公众可以及时了解政府政策、工作动态以及官员言行,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监督。这种监督有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廉洁从政。
(三)引导公众话题,塑造社会舆论
微博热搜议题往往具有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能够引导公众话题的形成和演变。通过精心策划和运作,微博热搜可以推动社会关注特定议题,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促使相关部门和机构采取行动。这种引导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公正。
二、微博热搜议题存在的隐患
(一)虚假信息泛滥,损害公众利益
微博热搜议题中不乏虚假信息和谣言,这些信息的传播不仅误导公众,还可能损害公众利益。例如,某些商家或个人为了吸引眼球、制造话题,可能会故意编造虚假信息或夸大事实,导致公众产生误解和恐慌。这种虚假信息的传播不仅破坏了社会信任,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娱乐化倾向严重,影响公众价值观
微博热搜议题往往以娱乐化、低俗化的内容为主,这种倾向不仅降低了公众的审美水平,还可能影响公众的价值观。长期接触低俗、娱乐化的内容,可能导致公众对社会的认知产生偏差,甚至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例如,某些明星的绯闻、炒作等话题往往占据微博热搜榜前列,这种内容的过度传播可能导致公众对明星的过度崇拜和模仿,进而忽视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
(三)情绪化传播加剧,引发网络暴力
微博热搜议题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化传播,这种情绪化传播不仅加剧了社会矛盾和冲突,还可能引发网络暴力。例如,在某些敏感话题上,公众的情绪容易被激发,导致网络上的谩骂、攻击和诋毁等行为。这种情绪化传播不仅破坏了网络生态,还可能对当事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3、智媒时代下舆论引导的情感交往向度(二模原题)
(这道题是我们二模中考察到的情感传播原题,也算是此次考试中比较有难度的一道了,里面有三个信息点,即“智媒时代”、“舆论引导”、“情感交往向度”,前两个名词相信大家不陌生,但是看到“情感交往向度”大家可能会有点不知道怎么去答,其实可以把它想成是智媒时代舆论引导中的情感联结和情感动员,这个题没有具体的设问,作答空间比较自由,言之有理即可。)
情感作为多元主体在话语互动中共同建构的心理与社会现实,是新媒体场域中最核心的要素,是链接网络社会关系的桥梁与纽带。智媒时代下,话语互动作为网络化生存的基本形态,成为网民获取信息、分享情感、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方式。新媒体互动话语以网状结构不断推进,符号中携带的情感语义在“言语传播链”中不断增强、转移、裂变,积聚起强大的“以言行事”语力,成为形塑公共舆论的重要力量。(开头可以对情感交往向度进行名词阐释,再结合智媒时代的背景谈谈情感在舆论引导中的重要性。)
一、情感在舆论引导中的重要作用
(一)情感在话语扩散中集聚
随着话语的扩散,其携带的情感语义逐渐趋同并最终汇聚成一类情感。负面情感(如愤怒、伤痛等)更容易集聚,且其集聚的方向偏向弱势或受损的一方,当集聚过载时,容易引发暴力事件。
(二)情感在话语流动中裂变
情感随话语流动而逐步裂变出两类或多类情感。意愿性情感(如表达对某事或某物的渴望)更容易裂变。裂变是情感传播中的自然现象,若不加节制,可能引发共识难以达成等社会风险。
(三)情感在话语对抗中对立
在互动中,话语主体因立场、态度不同而逐步形成两大情感对立阵营。敏感话题(如性别、种族等)容易引发对立情绪,由此产生圈层鸿沟与阶层分化,成为加剧社会矛盾的导火索。
(四)情感在话语转换中迁移
由于增加了新的话语主体,或者发现了新的信息/证据,情感发生迁移。同向情感之间更容易迁移,同类情感之间的反向迁移则需有更充足的证据。
二、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情感交往策略
(一)加强矩阵建设,集约发展账号
政务新媒体矩阵将政府部门的新媒体平台账号聚集在一起,通过上级部门协调,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提升政务新媒体的运作效率和传播力。
(二)提供公众线上互动机会
通过直播、问答等方式,回应公众反馈,增强公众对政务新媒体的信任感,提升用户参与度和满意度,实现政府与公众的无障碍沟通。
(三)运营严格规范,传播主流价值观念
政务新媒体应注重舆情分析,及时掌握公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对公众关切和质疑的问题及时进行权威解答,以来源准确权威的信息挤压虚假信息的滋生空间。政务新媒体要积极适应服务型政府的角色,提升主流价值的社会认同,加强正面报道,坚持舆论导向,主动捕捉和遴选具有正向激励价值的话题,营造正面舆论。
(四)发挥党媒权威优势,提升社会公信力
传统主流媒体是党的喉舌,在权威性和公信力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在智媒时代,借助互联网技术,主流媒体通过实时报道和大数据应用,为受众提供精准推送,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信力,加强舆论引导力。
三、研究设计(30分)
材料是关于贵州村超,运用量化的社会调查方法,围绕“社会化媒体和乡村文化振兴”展开一个研究设计。要求有:1.研究问题 2.研究假设 3.15~20个问题问卷设计
(这道题是围绕“社交媒体与乡村振兴”来考察问卷设计,没什么难度,可以从社交媒体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影响及挑战这个角度去设计问卷,然后按照模板来写即可,但要注意问卷的问题设置要有逻辑和层次,由浅入深地递进。)
研究设计:社会化媒体与乡村文化振兴——以贵州村超为例
一、 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社会化媒体在贵州村超和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如何影响乡村文化的传播、认同与持续发展?
二、 研究假设
假设1:社会化媒体的使用能够显著提升贵州村超乡村文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假设2:通过社会化媒体平台,贵州村超乡村文化能够吸引更多外部资源与关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假设3:社会化媒体促进了乡村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了乡村内部的凝聚力。
假设4:长期依赖社会化媒体进行文化传播可能导致乡村文化原真性的流失,需平衡传统与现代传播方式。
三、问卷设计(15~20个问题)
(一)基本信息部分
1. 您的性别是?
2. 您的年龄段是?
3. 您目前居住在?
(二)社会化媒体使用情况
4. 您是否经常使用社会化媒体(如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
5. 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了解贵州村超的相关信息?(可多选)
6. 您每周大约花费多少时间浏览与贵州村超相关的社会化媒体内容?
(三)乡村文化传播与影响
7. 您认为社会化媒体对提升贵州村超知名度有多大作用?
8. 通过社会化媒体,您是否参与了贵州村超的相关活动或讨论?
9. 社会化媒体是否让您对贵州村超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0. 您是否因为社会化媒体上的宣传而前往贵州村超参观或体验当地文化?
(四)经济发展与资源吸引
11. 您认为社会化媒体是否有助于为贵州村超吸引外部投资或旅游资源?
12. 贵州村超通过社会化媒体获得的关注度是否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五)文化认同与凝聚力
13. 社会化媒体是否增强了您对贵州村超文化的认同感?
14. 您认为社会化媒体是否促进了贵州村超内部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凝聚力?
(六)文化原真性与挑战
15. 您认为社会化媒体上的贵州村超文化传播是否保持了其原有的文化特色?
16. 您是否担心过度依赖社会化媒体会导致贵州村超文化原真性的丧失?
(七)意见与建议
17. 您认为贵州村超在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文化传播时,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
18. 您认为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播贵州村超的文化?
19. 您是否愿意通过社会化媒体分享贵州村超的文化故事或体验给更多人?
20. 您对贵州村超利用社会化媒体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有什么具体的建议或期望?
此问卷设计旨在全面收集关于社会化媒体在贵州村超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影响及挑战的数据,为后续的分析与研究提供实证基础。
四、小论文(50分)
材料是关于八个瑞士卷事件,用传播学的理论写一篇小论文。
这道题考察的是一则关于家庭成员因瑞士卷分配而产生的矛盾的事件,这一简单家庭琐事暴露出深层次的家庭角色冲突与性别不平等问题。事件在网上引发真实性质疑,部分网友觉得视频可能是摆拍以赚取流量。这种质疑体现出公众对网络内容真实性的警觉,也暴露了当前网络环境普遍存在的信任危机。因此,大家在作答时不要囿于事件表象,文中可以提到性别议题和家庭角色冲突,但不要以此为中心,要从事件的传播层面去构思,不然很容易偏题。
写作角度:1.舆情事件分析与危机管理
2.网络热点事件迷因走红与反思
3. 社交媒体助推民生新闻放大器
4. 媒体职能与公众意识觉醒
社交媒体时代的家庭矛盾:瑞士卷事件的舆情分析与反思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一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迅速引发广泛关注的家庭琐事。2024年末,一起关于八个瑞士卷的分配争执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发酵,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这起事件不仅揭示了家庭内部的矛盾,更折射出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公众情绪引导以及流量经济背后的复杂现象。本文将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八个瑞士卷事件的传播机制、社会影响及其带来的启示。
一、 瑞士卷事件的传播机制
(一)社交媒体的力量
社交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在此次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孙菲菲的视频通过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迅速传播,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讨论。社交媒体的算法推荐机制和高互动性,使得事件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影响力,形成网络热点。
(二)情感共鸣与话题性
八个瑞士卷事件触及了公众对家庭角色分配、性别平等等敏感话题的关注。视频中全职宝妈与丈夫的争执,引发了众多网友的情感共鸣,尤其是女性网友,纷纷表示对孙菲菲的遭遇感到同情。这种情感共鸣使得事件更容易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事件的传播。
(三)媒体跟进与舆论引导
主流媒体在事件发酵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搜狐、腾讯网等多家媒体快速跟进报道,不仅报道了事件的基本事实,还深入探究了背后的社会现象,如家庭资源分配、性别角色和婚姻关系等问题。媒体的报道角度多元,既有对事件真实性的探究,也有对家庭矛盾的思考,甚至包含对网络信息真实性和流量经济的批判。
二、 瑞士卷事件的社会影响分析
(一)公众情绪的引导与极化
八个瑞士卷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大量的情绪化讨论。网友们在涉及家庭关系和性别角色这类敏感话题时,情绪表达常呈现非理性特征。部分网民在讨论中表现出明显对立情绪,支持博主和质疑视频真实性的两派观点逐渐走向极端,形成“非黑即白”的对立局面。这种群体极化现象削弱了事件讨论的建设性,致使网络空间对立情绪蔓延。
(二)对网络信息真实性的质疑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质疑视频的真实性,对孙菲菲的动机提出了种种疑问。这种质疑不仅体现在对事件本身的真实性上,还扩展到对整个网络信息真实性的普遍怀疑。这种信任危机加剧了公众对网络内容真实性的关注,反映出社交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三)流量经济与商业营销的介入
在事件热度上升后,商家迅速抓住热点进行营销。瑞士卷相关商家推出相关广告语来推广产品,这种“蹭热点”营销方式提升了瑞士卷的市场知名度,也进一步推动了事件的传播。商家的介入让事件从单纯家庭矛盾讨论变成商业现象,反映出在当前流量经济下,商家利用网络热点进行品牌推广的趋势。
三、 启示与思考
(一)提升公众媒介素养
八个瑞士卷事件反映出公众在面对网络信息时,辨别能力与媒介素养存在明显欠缺。媒体和相关机构应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宣传与教育活动,帮助公众构建理性、客观的网络信息判断能力。公众在面对网络热点时,要保持冷静态度,避免被情绪化内容所左右,特别是涉及家庭、性别等容易引发争议的敏感话题时,更需谨慎对待。
(二)加强内容审核与监管
网络平台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内容真实性的审核与监管力度。在涉及家庭、性别等敏感话题时,网络平台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构建完备的内容审核机制,确保信息真实合法。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平台的监督,保证平台在内容审核和管理方面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
(三)警惕流量经济的负面影响
流量经济在推动信息传播和商业营销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操纵者运用精心策划的传播策略,刻意放大男女之间的差异与对立,以及煽动群体间的分裂,以此来攫取庞大的网络流量。这种人为制造的群体对立,像一股无形的暗流,悄无声息地侵蚀着真实用户的内心世界,悄然扭曲着他们的价值观。因此,应警惕流量经济的负面影响,避免其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冲击。
八个瑞士卷事件不仅是一起普通的家庭矛盾,更是一个值得我们从新闻传播学角度深入剖析的案例。它揭示了社交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强大力量,也暴露了公众情绪引导、网络信息真实性以及流量经济背后的复杂现象。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应深刻反思如何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加强内容审核与监管以及警惕流量经济的负面影响,共同维护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总体来看,西大今年学硕的真题仍然秉持基础为王、热点考前,还出现了潮题。宝们可以根据这份详细的解析答案估分,期待大家的高分!
✨
24振可录取通知书来啦
「点击图片跳转振可24录取通知书推文」
“送你斗志昂扬地走进考场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