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诗经》中的诗是怎样采集的

文摘   2024-11-28 00:00   江苏  


如果把一部中国文学史比作滔滔不绝的长江之水的话,那么《诗经》就是唐古拉山上那最清澈、甘美的源头。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诗经》一直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从其产生之日到今天,经历3000多年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了华夏文明的血液。
今天我们称作《诗经》的这本书,在它产生的时代,有一个特别简单的名字,就是《诗》。
因为《诗》中收录了305篇诗,所以又称作《诗三百》,那今天的我们读《诗经》这本书,也要走回《诗经》的时代,就将它看做是《诗》,将心比心,以饮食男女的素朴心来领悟,就能了解《诗经》中的真意。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些古老文字并没有在岁月风尘里发黄,其所表述的情感依然在今天的生活中盛开如花。在这一点上来说,我们与《诗经》之间虽有近三千年的时间阻隔,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诗经》这本世界上最美的书,无论你何时游走其间,都会发现文字背后能感知到熟悉又亲切的灵魂。在纷繁芜杂的现代社会里,读着它们会让人心里有种淡淡的清凉……

---------------------------------------------------------------------------------------------------------------------------------------------------------------------------------------------------------------------------------------------------------------------------------------------------------------------------------


刘冬颖教授: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古诗词吟唱的传播与推广,出版《诗经八堂课》等22部著作;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古典诗词吟唱的新媒体传播”。
【点击收听吧】
每年初春时分,聚居的百姓将要分散到田野去耕种的时候,采诗的官吏摇着木头做的大铃铛在路上巡视,向老百姓采集民歌。
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这种“采诗”活动一直持续不断。这样经过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的反复锤炼,《诗经》中所编选的诗歌已经脱离了一时一地一人一事的局限,变得非常有生命的张力,从而在几千年的流传中经久不衰。

丁中广祥听文化
以声音之美,传文化之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