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益民 | 闲句子

文摘   2024-11-25 18:57   江苏  
闲句子
扬州  袁益民

作者袁益民先生:泰兴人氏,1965年生。1983年考入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大学期间开始写作。教书八年,后入行媒体,现任《扬州晚报》副总编。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在《雨花》《散文》《星星》《散文百家》等刊物发表过散文、诗歌,曾获中央电视台“电视散文展播”一等奖。

常州市的老图书馆,被改造成为一个创意空间,文化空间,当然也还是阅读空间。三楼中庭墙上,一块块方形的贴板,是一些让人恍如隔世的句子,我记住了其中的一句:假装看不见,余光千百遍。这是说谁呢?我想到了有些爱面子的孩子,看到别人的玩具或好吃的零食,特别馋,却又不好意思要,这个爱面子的孩子就会假装看不见,却又不停地用眼睛的余光扫视。当然,这十个字,更可能是你心中以为的那个意思。

我坚信,墙上所有的话,对设计者来说,都是出于装饰需要,每一句话都可以用别的话来代替。所以我称之为“闲句子”。但我,却被惊艳了,这句话里有心态,有动作,有场景,当然全是情怀。

这些年,突然喜欢上“90后”“00后”的文字。人家不囿于范式,不惧于冷眼,更不在乎你懂得不懂得,接受不接受,我说我素,无限坦然。我读过一篇文章,标题就突破惯常的规矩:他蓄谋已久,我也没安好心。文章的内容是,一对青年男女终成眷属,女事主回忆当年读书时男孩子的各种照顾,各种讨好,各种殷勤,各种献媚,其实早就看穿了看透了;而鬼精的女事主呢,放任男孩的各种贱,各种傻,心怀鬼胎,待鱼上钩。文字活泼极了,俏皮极了,也玲珑极了。我们这些墨守成规的老式文人,是断断写不出这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文字的,包括标题。

论创造力创新力,前浪死在沙滩上。你得服气。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奔跑,一切都在向前,包括表达方式和内容。

1920年,胡适先生推出了《尝试集》,被公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其中有一首《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两个”不就是“双双”么,怎一个“闲”字了得?胡适的“论敌”、学衡派创始人梅光迪这样挖苦道:“读大作如儿时听莲花落。”然而,就是这样的“闲句子”,拉开了中国新诗洋洋洒洒、浩浩荡荡的大局面,至今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功莫大矣。

单位附近一个属于年轻人的甜品店外面的围挡上,也写了好多句子,闲句子。有一句是这样的:“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但一口一口可以!”不崇高,不虚饰,我看一回笑一回。年轻人的悠闲、调侃、不拘,全在里面了。“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前面还有“一锹挖不成一眼井”,但是如果店家在门口写上这句,当然励志,当然堂皇,当然正派,但是有味吗?我是奔着你家美食而来的,又不是闲得无聊主动来接受教育的。

扬州民间流行这样一句俚语:“乖乖隆的咚,韭菜炒大葱。”试问,生活中有几人会去做韭菜炒大葱?显然,后一句是个闲句子;但是,如果没有这五个字,这句话所要表达的夸张的惊讶,能够出得来吗?“韭菜炒大葱”其实不闲,不但押上了前句的韵,更是用风趣、诙谐托起了“乖乖隆的咚”气场和神韵。

三月十日(星五)

上课。读达尔文Origin of Species。夜打牌,晏睡。


五月六日(星六)

打牌。夜赴中国学生会。


六月五日(星一)

考生物学。下午考德文。夜打牌。


六月十二日(星一)

慰慈为我寄《马氏文通》一部来,今日始到。读《马氏文通》,大叹马眉叔用功之勤,真不可及,近世学子无复如此人才矣。若贱子则有志焉而未之逮也。打牌。


七月五日(星三)

往暑期学校注册。下午打牌。


七月六日(星四)

暑期学校第一日,化学(八时至一时)。打牌。


七月七日(星五)

上课。打牌。


七月八日(星六)

无事。打牌。天稍稍凉矣。


……


大伙一看就知道,这些内容来自《胡适留学日记》。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字就是“打牌”。翻来覆去记录自己的打牌,这些话很闲,这个人很闲。

人家名字就叫胡适,大大方方、明明白白给自己贴上“安逸舒服、宁静舒适”的标签,他绝对不想做苦行僧。况且,打牌并没有影响他拿了一大堆博士,有人说有36个。这是一个聪明闲人,一个超级闲人。

“打牌”两个字,其实并不“闲”,研究者可能会从中悟出很多学术上的事理,我很直接地看到了一个真人,一个血肉丰满的真人,率性、本色,有趣味,有温度,还有一点小泼皮。有些人天生是没有温度的,六角铮铮,面目可憎。周作人的一段话可以用来为胡适站台:“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之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会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吃不求饱腹的点心,都是生活中必要的,而且是愈精炼愈好。”我思忖,胡氏也好,周氏也好,一定欣赏明末既闲且狂的张岱,深深认同张岱的理论:“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丁中广祥听文化
以声音之美,传文化之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