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了低血钾的检验分析思维,老师们反映不错,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分析思路,有很多老师用了这个策略,一下就找到了许多低血钾患者的病因,也有老师反映还是有患者找不到原因。当然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是非常难的,要运用临床知识、检验知识、再加上个人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患者个体差异非常大,临床表现和结果数据呈现千变万化,和书本上不一样,并不是标准模式,这时临床思维和临床综合推断能力就非常重要了,分析者个人能力的体现就非常重要了,我们现在非常缺乏这种应用能力,这可能和我们长期缺乏临床思维培养和培训有关。我们的会议和培训,有太多理论,缺乏实战,没有真正应用到临床,没有真正去搞定一个患者,原因在于:理论到实战差十万八千里,你没有十年以上的临床应用实战根本就不行,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只是在嘴上讲讲,而没有或者不敢去面对临床和患者,当真正到了临床,发现那些理论的东西根本就用不起来,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为什么大学课堂学习后,要到医院去实习?为什么还要进行规培?为什么还要去进修?近期参加一些和临床的交流,临床的主任们和临床的大专家给我们讲:“哪一天在门诊或者病房、男性还是女性患者、有什么症状、实验室检验结果有哪些、影像和超声结果是怎样的、我是如何分析的、得出什么结论、后来如何治疗的、患者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每次听临床讲课,除了描述患者有什么症状,讲得最多的是检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通过北京协和医院每年的规培结业案例讲解就一目了然。反观检验自己,以前常讲“人、机、料、法、环”,现在是理论为主,或者是和检验技术相关的内容,少有如何去分析自己做出来的结果,鲜有告诉我们如何真正去临床应用。如果有一天,我们开始讲“哪一天?什么患者?什么症状?什么检验指标?检验思维如何分析的?检验路径如何做的?给临床和患者如何沟通的?最后如何推断的?给了临床和患者什么建议?后来患者怎样了?检验最终发挥了什么价值?” 最终的一切要落实到具体患者中来,因为这最直接体现检验的价值,真正让临床和患者感受得到,也是检验最高的目标。
昨天有老师问我:“贵老师,可不可以给大家分享高血钾的检验思维和路径?”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高血钾的检验分析思维相对于低血钾简单一些,对于高血钾结果,检验人最重要是识别真假(这一点和低血糖分析一样),即结果是真性高血钾还是假性高血钾,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何识别假性高血钾呢?
我个人的分析思路
【第一步:看血清性状】
【第二步:看采样时间】
【第三步:看血钙和血镁、看试管和血清液面】
【第四步:看血常规结果,关注血小板结果】
【第五步:看治疗史、沟通】
特别对于婴幼儿出现不能解释的高血钾,一定要沟通采血时的具体情况。
以上结果均为假性高血钾。
对于真性高血钾的原因寻找,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真性高血钾的原因还有很多,例如发生AKI、发生酸中毒、溶血反应、溶瘤效应等,最常见是CKD患者。
关于高血钾如何分析?去年和进修老师一起总结了一个贵氏策略。
我自己的实际应用:从不发出一个肾功能正常的高血钾结果,如果是假性高血钾,按流程找到原因。如果是真性高血钾,按检验路径和临床思维找到原因。
我自己实战的流程如下图:
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请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技巧和方法。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供专业人士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