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今天刷到了2个视频。
第1个视频画面是老师在上网课,讲到一个知识点时突然传出了一阵猛烈的尖叫,接着老师紧张的电话联系某老师去处理,期间视频里不断地传出嘶吼尖叫,紧接着视频中的老师慌乱的把尖叫的学生噤言。
第2个视频画面只拍到的一个女孩,右手里拿着锋利的剃须刀并举着左腕,嘴里嘶吼着:「是你逼我的……你逼我的….」,并且毫不留情地滑向了左腕。
短短16秒的视频,却让人没有勇气敢点开回看。
是什么样的痛苦让一个孩子疯狂的伤害自己,又是如何的绝望驱使她想放弃生命!
留言里有目击者说:「上网课尖叫的学生没搞懂老师讲的某个知识点,觉的很丢人,一直发『奇耻大辱!奇耻大辱!』,然后尖叫了快5分钟,最后割腕了。」目击者还说:「可能平日比较优秀吧!压力就比较大,之前还有发什么鬼,必须全对!不然自杀!」
孩子透过自伤,是想对抗更难忍受的心理痛苦
自伤行为,是孩子利用身体的疼痛,来对抗更难忍受的心理痛苦,比如说用刀割伤皮肤、拔头发、烫烟头、头撞墙…等,但基本上不见得有寻死的意念。
但自杀意图的青少年则不然,他们是真的有求死的念头。
心理学家弗罗伊德(Freud)说过:「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相互交织、相互携手、相互攻击,但只有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死亡的本能才会所向无敌。」
也就是说,当一个孩子「死的本能」累积至顶端而无法宣泄时,就会爆发出破坏的行为,比如对外的攻击及对自我的伤害。
曾有位来访者刚来的时候说:「我每天都在想,不是杀死他们(指爸妈跟老师)就是杀死我自己。」
还有位来访者因为自伤,在医疗过程中转介来咨询,爸爸带来跟咨询师说的第一句话是:「他就是装,就是不够痛才要死要活的。」
青少年多少都曾有过死的本能,因为爸妈那么烦、功课那么多,竞争这么大、太多外在无法改变。而且他们多半不愿意告诉父母、老师,「如果说了,也许打你两巴掌,再把你骂一顿。」
孩子只需要刚刚好的关心,
爸妈们请把你的不信任转化成支持与宽容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难、最难的是父母,许多孩子到了初中,爸妈就面临子女失控的危机,孩子不再乖巧顺服,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想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活,不再受爸妈掌控;一般父母不了解,就会强势干预和管教,除了困扰自己加深焦虑,还会打扰孩子,让自己与孩子情绪失控。
我们亲爱的孩子会走不过生命的坎,常常是因为他们用单一价值观认为事情无法解决,没有转圜的余地(比如他功课不好,却一定要升学,不升学人生就无望…)。
父母其实要做是帮孩子建立弹性、多元的价值观,不要一昧的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灌输给孩子,可以陪伴他们盘点一下自己的优点、强项,同时也交流一下自己的缺点及不擅长的领域,不要只拘泥在学科分数多少、偏科对成绩有影响…等。带着孩子从多元的视角看到其他的可能性。
丢掉「看不惯、忍不住、停不了」
成为信任孩子的父母
因为防疫的原因,我们已经进入了另一种亲子关系。也许是24小时处在同一个空间里的,父母「看不惯、忍不住、停不了」的担忧皆一一浮现,清楚地令爸妈恐慌着。
有位来访者的妈妈在咨询前迫不及待地分享:「他根本抗拒不了手机,坐在计算机前也一定是不能专心。他总是趁我不注意就玩游戏、刷视频,这样下去身体坏了,学习也停了。」
我们都害怕着孩子学不会自律,希望透过一些方法,甚至就是控制,让自己的孩子有着好我们认为好的习惯,我们都希望一切是走在光明的轨迹上。
心理学家荣格(Jung)说过:「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要学习像太阳一样,只是发出光和热,每个人对阳光的反应有所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会躲开。种子破土发芽前没有任何迹象,那是因为还没有到那个时间点。永远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
「尊重与宽容」一开始很难,
但我们可以试着做看看
父母首先要明白孩子是「独立的重要他人」!
独立代表着有自己的想法、有不同于父母的差异,「重要他人」代表着父母应该尊重他的意志与愿望。
爸妈只要承担训练他「为自己的一切负责」!
提醒他下决定前思考并且承担责任,但不必为他做决定。如果他执意选择这样做,要有宽容允许他犯错的信念,并且信任他会有能力管理好自己,宽容的给他在失败经验中修正自己的机会。
李雷
爱是什么?
爱最佳的定义可能是主动心动,以真心对待某个生命体,使其整体得到快乐。
简而言之,
「爱即主动使整体得到快乐」。
愿天下父母都与孩子共乐。
童老师
摘录自www.tsos.org.tw
没有人希望自己孩子有自杀意念,但成年人的思维毕竟与青少年不同,万一孩子厌世念头已经萌生,家长可藉由哪些危险的讯号,事先警觉孩子不对劲呢?
研究证明:从「自杀意念」到「自杀行动」是经过一连串演进的,所以绝对不可忽略任一环节;及早发现、立即关怀。
感觉(Feelings):
过度的罪恶感和羞耻感、痛恨自己、过度悲伤、持续的焦虑与愤怒。
无望的--「事情不可能变好了」、「已经没有什么好做了」、「我永远都是觉得没有希望」。
无价值感--「没有人在乎」、「没有我别人会更好」。
行动或事件 (Action or Events):
药物或酒精滥用。
谈论或撰写有关死亡或毁灭的情节。
焦躁不安、攻击、鲁莽。
改变(Change):
对于朋友、嗜好、个人清洁、性、或以往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沈、退缩后突然情况好转。
人格--更退缩、厌倦、冷漠、犹豫不决,或更为喧闹、多话、外向。
行为--无法专心。睡眠--睡太多或失眠,有时候会很早醒来。
饮食习惯--没有胃口、体重减轻、或吃得过量。
恶兆(Threats):
言语--如「流血流多久才会死?」。
威胁--如「没多久我就不会在这里了」。
计划--安排事务、送走喜爱的物品、研读药物、获取武器。
自杀的企图--服药过量、割腕。
一旦发现孩子不对劲
温和且直接问他:「你最近看起来心情不太好,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不带价值判断地倾听,然后帮陷入低潮的孩子理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然后采取行动找专业资源。
·咨询课程长按识别二维码 ·
· 扫码关注我们 ·
公众号|
童玉娟艺术及绘画疗育
艺术疗育师|教育实践家|心理培训讲师
合作及转载请联系195761158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