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内容转载自头条号:牧海,有删改 2023年11月15日发布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陆地面积的75%都是山区,农业用地非常有限。为了缓解土地资源和人口需求的矛盾,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日本一直将海洋生物作为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
日本渔船出海作业
日本渔业未来或“无鱼可捕”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显示:从1984年到2021年,日本的海洋捕捞量从1150万吨锐减至319万吨,四十年间减少了近四分之三。对于一个以海为生的岛国来说,未来“无鱼可捕”显然是一个相当尴尬的局面。
日本海鲜的捕捞量正在减少
日本的渔业有着非常辉煌的过去,渔业总产量曾经是世界第一,2001年的人均水产品占有量高达70公斤(如上图所示)。从2002年开始,日本的渔业产量一直在走下坡路,目前的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已不足60公斤。在同一时期,中国的表现却非常抢眼,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一直在稳步上升,2011年已超过30公斤。最近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的人均水产品占有量已经达到46.45公斤。
不可否认,日本的海产业在过去的40年里明显“缩水”了不少,今天的“残局”很大程度上都是过度捕捞的结果。全球变暖导致海水温度上升,海洋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鱿鱼、秋刀鱼等关键鱼种的捕捞量大幅下降。
日本近海的渔业资源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引发了广泛担忧。有专家预测,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到2050年,日本渔业可能遭遇重大危机。
日本远洋渔业
为了摆脱当前的渔业困局,日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个,一是大力发展远洋渔业,二是开展人工养殖,三是大量进口海鲜,填平市场缺口。
首先说一说日本的远洋渔业。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日本的远洋渔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最多的时候共有340多艘远洋拖网渔船在外海作业,渔获量有400万吨。当时日本周边的很多国家远洋渔业还没有发展起来,捕捞能力有限,因此日本的渔船经常跑到其他国家的近海掠夺渔业资源。
我国东海、黄海海域的须鲸就曾被日本渔船大量捕获,但当时我国能够捕捞鲸鱼的大型渔船数量很少,只能眼睁睁看着日本的渔民大肆捕捞。自《联合国海洋公约法》生效以来,拥有海洋主权的国家纷纷将距离海岸线200海里范围内的海域划为专属经济区,日本渔船就再也不敢为所欲为了。
日本渔船捕获须鲸
随着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中国等国家相继发展远洋渔业,国际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从南冰洋的磷虾到北太平洋的北极甜虾,凡是有商业开发价值的物种全部都“在劫难逃”,甚至有人戏称,每一艘远洋渔船就是一座移动的“海上金矿”。
据调查,日本远洋渔船中60%以上的船龄都超过了20年,渔业设施陈旧,急需换代升级。以南极磷虾的捕捞为例,自从苏联解体后,日本的远洋捕虾船在南极磷虾的商业捕捞中长时间处于领先地位(1993-2005年,日本的南极磷虾捕捞量一直都是全球第一)。但是由于渔船设备老化,产能逐渐下降,到了2013年,日本就彻底退出了南极磷虾的商业竞争。
南极磷虾
远洋渔业虽然可以解“燃眉之急”,但并不是“长久的生意”,因为这种捕捞方式本质上还是对生物资源的消耗,并不是可持续的。
以蓝鳍金枪鱼为例。作为典型的远洋鱼种,蓝鳍金枪鱼向来以超强的迁徙能力著称,有些个体还会环绕整个大西洋迁徙,总路径长达1.6万公里,平均游泳速度高达80公里/小时。
然而很不幸,在过去的40年里,生活在大西洋中的蓝鳍金枪鱼数量减少了85%,太平洋的北方蓝鳍金枪鱼也比初始数量减少了96%。如今,蓝鳍金枪鱼被列进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野生种群的生存状况已经不甚理想。
日本海产人工养殖
日本渔业的未来,可能更多地依赖于近海之外的领域。陆基水产养殖和鱼类养殖等工业化渔业方式,有望为日本提供稳定且可持续的海产品供应。
在日本九州大道的西侧海域,黑潮暖流的一股分支(对马暖流)从此经过,海水温度适宜、营养丰富,非常适合发展海水养殖。二战结束后,日本用了10年的时间就把海水养殖的产量提升到了15.4万吨,之后的产量也一直在平稳上升,1983年时更是突破了100万吨大关。
2013年日本海产品的养殖产量及单品占比
日本海水养殖的传统鱼种基本上都是体型大、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比如鰤鱼、鲷鱼、银大马哈鱼、马鲛鱼、鲆蝶类等等。特别是鰤鱼,肉质滑嫩,口感鲜美,被誉为“海洋中的牛肉”,深受日本消费者的喜爱。
2002年,日本经过32年的科技攻关,成功突破了蓝鳍金枪鱼的人工繁育技术。从此,日本的海产养殖界又多了一匹“黑马”——毕竟从口感和肉质来看,鰤鱼对吃货们的诱惑绝对比不上蓝鳍金枪鱼。
鰤鱼
经过10多年的发展,2014年日本蓝鳍金枪鱼的养殖产量已经达到1.5万吨,这在以前是日本渔民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同样是在201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太平洋蓝鳍金枪鱼的捕捞产量只有1.56万吨——也就是说,日本养殖的太平洋蓝鳍金枪鱼产量基本上和世界捕捞的总产量持平!
由此来看,养殖确实是一举两得的“公益活动”:既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又减轻了远洋渔船对野生种群的捕捞压力,这对远洋鱼种的种群恢复来说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日本的吃货实在是太强大了,日本自产的海产品90%以上都被国内的消费者解决掉了。但即便如此,日本每年还必须通过大量进口海鲜产品才能满足市场的“胃口”。
日本日料餐厅
日本是全球第三大海产进口国,2019年日本的海产品进口量高达250万吨,进口额为156亿美元,排在前三位的“供应商”分别是中国(50万吨)、美国(30万吨)以及智利(20万吨)。
另外,Global Data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日本海产品的消费群体中,女性的消费占50.5%,略高于男性。而城镇居民对海产品的消费占比高达99.5%,农村地区的消费比例只有0.5%,“两极分化”非常明显。
金枪鱼拍卖市场
总体来看,日本的海产业目前正处于转型期。2018年,日本政府投资了50.4亿元用于建设水产基础设施,同时还拨款13亿元用于恢复近海的渔业资源。
日本能否转型成功,吃货们的需求究竟该怎么解决?这关乎到很多经济鱼种的命运——毕竟,谁也不想看到蓝鳍金枪鱼被“吃”绝的那一天。、
转载声明 本文转载自牧海,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