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元件 | 墙上的一抹蚊子血还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

文摘   2024-11-21 19:56   上海  

今年三月份的CACLP,笔者曾总结过IVD原料市场的几大热点,其中之一便是小分子夹心法抗体。


笔者印象中当时有不超过4家的国内原料公司以此作为重点宣传主题,或卫星会宣讲,或大型广告牌展示,可以称为小分子夹心法抗体原料的首批玩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一下是哪几家。(欢迎留言)


仅仅4个月后,在7月苏州,桔园平台组织举办的IVD上游产业链大会上,笔者身临其中,感触颇深的点很多,其中之一仍然是小分子夹心法抗体,因为展示宣传该类原料的国内公司数量已然翻倍,有兴趣的朋友依然可以普搜一下多了哪几家。(欢迎留言)


而如今,相关玩家数量还在增加,笔者甚至怀疑可能但凡有点知名度的国内原料企业出门,不说自己有小分子夹心法抗体原料,都不好意思跟客户打招呼。


“众人拾柴火焰高”。

平心而论,如果众多的国内原料企业是基于对产品品质的不懈追求,在技术上不落窠臼及勇攀高峰,短时间内相继推出各自力争上游的产品,哪怕是同类品种,但是给到用户优中择优的更好选择,倒是一件美事,毕竟彰显出IVD原料赛道广大同仁踔厉奋发的优秀精神风貌。


然而现实断然,更趋骨感。IVD抗体的开发路径已经为行业上下游所共知:原创性抗体的开发,它就不可能这么快;并且还需要放到试剂平台进行测试和验证,这个过程就更加漫长和充满不确定性。


当然我们不能排除,众多的国产原料企业,前仆后继地布局小分子原料赛道,并且陆续取得成果将产品推向市场。


可明眼人一看,就能很轻松地发现其中的蹊跷:如此多的同质化小分子夹心法抗体原料,为什么在3月份首批玩家推出后,短短数月内集中涌现呢?难道在这几个月中有新技术被普遍突破?要知道,想要筛到夹心法的第二个抗体,从原理上讲拼的就是通量和运气,换句话说,需要时间。


事出反常必有妖。


笔者在这里也不卖关子了,一言以蔽之,背后的推手就是抗体测序。


坊间早就传闻,首批玩家中有人怀疑并发现自家原料被用户乃至友商测序复制,因而停止原料的大面积投放。这也是笔者在上一篇文章《国产原料真的没有特色吗?》中提到的,各家对于自己的特色原料,该不该宣传?该怎么宣传?在如今抗体测序横行的大环境下,着实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据传,至少有北京一家原料企业XXX生物公司,被取证、证实其通过抗体测序,复制了首批玩家之一的该系列产品并上市推广销售,从而被后者起诉。

至于该XXX生物公司如何获得友商的原料样品,笔者猜测,大概率是通过其控股母公司XX生物公司来曲线操作的,因为XX生物公司是一家IVD试剂生产企业。

如果事实真是这样,只能说XXX公司充分演绎了低下线和不讲武德,以及XX公司挂羊头卖狗肉。

多提一句,数年前笔者曾拜访过XXX公司的高知研发骨干,见面过程中对方所表现出来的蔑视一切对手的豪气和无所不能的自信,深深令笔者“折服”。

如果最终证明其所倚仗的无非抗体测序,笔者只能自愧“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对于尚属传闻之事,笔者本不该作出过多评论,然而听闻此事确实让笔者非常愤慨。


一方面,抗体测序公司的宣传调门高涨,完全一副吃定国人性格的架势;


另一方面,行业透支严重,重复性产能过剩,创新项目稀缺,原创性抗体的研发和推广被抗体测序搞得人心惶惶,“既怕卖不掉,又怕卖太好”!未来,IVD抗体原料的发展究竟何去何从,值得广大同仁冷静和长远地思考。



陈在不在
作者自媒体 @ 生命科学与大健康产业 —— 聚焦原创,相信正向,眼中有光,一路向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