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防护
元气过冬
成实外雅安校区冬季传染病科学防护知识小课堂
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逐渐变冷,出现发热、咳嗽等“感冒”症状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中大部分患者为呼吸道感染。秋冬季是各种传染病高发季节,如流感、水痘、肺炎支原体肺炎、诺如病毒等。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我们应该如何科学预防和应对呢?
冬季常见传染病
01
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症状包括高热、咳嗽、喉咙痛、肌肉或身体疼痛、头痛、疲劳以及流鼻涕或鼻塞等。流感病毒易变异,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可能不同,因此仍需注意。其中甲流的症状与一般的流感病毒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疼痛、乏力、身体疼痛等。甲流的传染方式与一般的流感病毒相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受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
流感重症的高危人群为儿童、老年人,孕妇、肥胖者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建议这些人群每年9-10月份流感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
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烧,39℃以上,持续时间最少3-4天,退热困难时家长应及时带往医院就医。
02
水痘
水痘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儿童、成人均可发病。
患水痘后须马上隔离,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
接触患者要做好防护,戴好口罩及手套,接触前后要洗手;
按时监测体温,高热者可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
从出疹期到痂皮脱落前不宜洗澡,避免感染;房间定时开窗通风;
疫苗接种:接种过两次疫苗者保护性达到90%以上。
03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要注意隔离治疗,防止传给周围健康的人群。
对于发热的患儿可以选择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体温较高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
注意营养供给,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家长应密切留意孩子的病情变化,一旦出现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肢体抖动、呼吸改变等,应立即到重症手足口病定点救治医院就诊。
04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但5岁以下儿童也可发病。
如果儿童发烧伴有剧烈咳嗽超过3天,或者伴有精神不振、食欲差、呼吸急促、喘憋等症状,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以免耽误病情。
了解诺如病毒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
诺如病毒对环境抵抗力强,在0℃至60℃环境中均可存活,还具有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极易造成反复感染、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
学校、托幼机构等环境密闭、人群密集的场所易引起暴发。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我国诺如病毒感染高发的季节。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饮食:生食海贝类及牡蛎等水生动物、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蔬果、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等均可传染。
接触:接触患者的呕吐物及粪便污染物后,用未彻底洗净的手接触口。
空气: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形成气溶胶,造成传染。
诺如病毒感染后会有哪些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后起病急,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成人和儿童感染后症状有所区别,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一般以轻症为主,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2至3天即可康复。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可导致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甚至死亡。
如果出现了以下症状或其中之一,一定不要盲目服药,要遵照医嘱立即就医:
·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
·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腹泻次数从几次到数十次不等,粪便稀水样,无脓血样便。
·儿童易出现呕吐症状,成人多出现腹泻症状。
家庭中如何预防?
强化个人卫生习惯
经常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特别是在准备或进食食物前后、使用卫生间后以及接触病人或其物品后。
确保食品和饮水安全卫生
加工生食与熟食的砧板和刀具要分开使用,以防交叉污染;蔬菜瓜果要洗净,确保肉类、海鲜等彻底煮熟。注意饮水安全,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
做好日常清洁与消毒
若家中有人出现胃肠炎症状时,应对其粪便、呕吐物等进行规范处理,对其接触过的物品和物表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对其他高频接触的门把手、卫生间等也应进行消毒处理。
及时规范管理感染者
建议非住院的诺如病毒感染者需居家隔离直至症状消失后至少72小时;处理病人的衣物和床品时注意防护,处理完后应立即规范清洁自身。
提高家庭成员的免疫力
保持均衡饮食,确保家庭成员睡眠充足,鼓励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增强身体抵抗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审阅:付尧
编辑:高扬
审核:任小菊
学生发展中心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