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晋网红地,5000字都没写完它的故事…

楼市   2024-10-18 15:48   广东  

在衡阳市珠晖区苗圃街道光明街与苗圃路交会处,原苗圃大树旁,有一个几年前才新建的衡阳铁路文化广场。

这个衡阳铁路文化广场,看上去不大,面积只有九千多平方米,却别具一格。在广场北端,有一幢独具特色的两层苏式楼房,左右对称,红砖红瓦,在周围的现代建筑群里,显得格外醒目。这栋房子,是湖南省内唯一的铁路博物馆——衡阳铁路博物馆。在该馆右面和后面的山丘上,依次建了一栋栋低层楼房和平房,这一块居民区,就是保卫里,而衡阳铁路博物馆的门牌号则为保卫里1号。

▲保卫里路牌

保卫里,这个铁路老旧居民小区,面积只有10多万平方米,曾经是衡阳铁路的发源地和中心之一。如今的保卫里,已被打造成为全国首个铁路文化特色街区,成为衡阳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更成为外来游客的热门打卡地。9月份,在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中,衡阳保卫里文化创意街区闪亮登场。

作为一个曾经在保卫里边上居住几十年的老衡阳铁路人,我感到欣喜,这是衡阳铁路人的荣幸和骄傲,也是衡阳人的荣幸和骄傲。


粤汉铁路局时期保卫里多是英式砖瓦建筑

笔者在这里想谈一谈保卫里的往事。

1963年,因父亲在衡阳铁路公安段工作,笔者居住在江东区(现珠晖区)苗圃街道嘉树里的一栋红砖青瓦平房里(这栋平房现在仍保持完好还在使用中)。从我家到保卫里不到100米的距离,家门正对山丘上几十米外的保卫里,去保卫里后面的苗圃街买菜购物,更是要从保卫里穿越来回。1989年,笔者婚后虽然从嘉树里搬迁至苗圃街道建光里居住至今,但笔者所工作的单位衡阳铁路房建公寓段,距保卫里也不过一百多米远,经常也会去保卫里。

▲十多年前拆除的衡阳铁路局两栋办公房屋 

据笔者考察,现苗圃街道苗圃里、嘉树里、光华里、保卫里这一块,是衡阳铁路地区最初形成的一块区域。在1934年粤汉铁路株韶段开建以前,这里属于衡阳县的酃湖乡,原是一块山丘,有稻田、菜地、鱼塘和山林。在上世纪70年代时,这里还多是农田和鱼塘(现大部分地方都已填平建起了一栋栋居民楼),笔者就经常在这里捉泥鳅、钓鱼和游泳。在这个山丘上,建有一条从光明街通往洪塘村的公路。在这条公路的右边山坡上的区域就是保卫里,左边则是嘉树里。在被更名为保卫里和嘉树里之前,这里应该叫洪塘冲,属于酃湖乡洪塘村(现江东村)的地域。

 

据说,在清朝时期,洪塘冲位于当时衡阳县城的外围,正好在一处山丘之上,是一处重要的防御据点,保卫司在此设立,建有哨卡,派有兵丁驻守,负责城市的治安和安全。民国以后,保卫司就撤除了。

▲保留铁路元素的保卫里小店

1938年秋,粤汉铁路管理局机关由武昌徐家棚搬迁至衡阳时,落脚的地方即为洪塘冲一线。保卫里内建的房屋不多,大约有10多栋,大多是英式砖瓦建筑,一栋只有3到5个办公室或3到5户两室住房,其余地域基本上还是田地和山林,尚未形成居民区。而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局长们的办公地点,属于现嘉树里地域的一部分。当年,这里建了多栋欧式的平房,房屋在当年显得高大、豪华和别致,还修了人行道、花圃、绿化带。遗憾的是,该片房屋已经拆除30多年改建为楼房了,现已无痕迹可寻。


苏式平房最具衡阳铁路历史特色

1949年8月,衡阳铁路管理局成立,全面接收了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和湘桂黔区铁路管理局的资产和人员。因湘桂黔区铁路管理局局机关远在广西柳州,衡阳铁路管理局局机关就以原粤汉区铁路管理局的局机关办公地为办公地,作为过渡。

1950年,衡阳铁路管理局才在现保卫里的一块空地上,建了一个两层的苏式楼房,面积6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木地板,作为局领导的办公楼,位置就是现在的保卫里1号。当年,衡阳铁路局第一任局长郭维城(1978年至1982年任铁道部长)的办公室就设在这里。保卫里开始成为衡阳铁路地区的中心。后来,这栋小楼被衡阳铁路人称为“红楼”。令人遗憾的是,1953年1月,衡阳铁路管理局撤销了。

▲改造为衡阳铁路博物馆的“红楼”

在修建了“红楼”之后,衡阳铁路管理局开始在保卫里陆续建起了20多栋砖瓦平房,加上原来粤汉铁路管理局所建的住房,初步形成了衡阳铁路地区一个新的居民区。衡阳铁路管理局撤销后,接手衡阳铁路地区管理的衡阳铁路分局继续在保卫里建房。到上世纪60年代,已建起了70多栋平房,错落有致地散布在保卫里的山丘上,形成了衡阳铁路地区一个新的居民区。这些平房基本都是苏式的,最具衡阳铁路历史特色,红砖红瓦,大多有独门独户的小院,当时是衡阳铁路管理局的一些机关干部居住,衡阳铁路管理局撤销后,居住的也都是衡阳铁路分局和衡阳铁路办事处的机关干部。其他的平房有红砖青瓦的,也有红砖红瓦的,样式差不多,一栋四五户或七八户人家,每户一般是直通的两间房,只有20多平方米,居住的都是衡阳铁路地区各单位的职工和家属,是一个典型的铁路职工家属区。


保卫里为什么叫保卫里?

“保卫里”又是怎么被命名的呢?这里初步形成居民区以后,衡阳铁路管理局先后派出了5000多名职工参加抗美援朝。因此,当地沿袭以往以“里”对衡阳铁路地区居民区命名的做法,将这里命名为保卫里,意在保家卫国。

那么,衡阳铁路地区的居民区为什么要以“里”来命名呢?根据史料,“里”,里弄、街巷的意思,也就是中国古代居民聚居之处,即一种居民组织。在北宋以后,把居民聚居之处称为“里”的做法基本废止了。但到了现代,北方一些地方特别是北京、天津还是沿袭古时候的用法,仍然把一些居民居住区的单位叫“里”。

▲保卫里手绘地图 

1936年9月,穿越衡阳的粤汉铁路建成开通后,特别是1938年9月粤汉铁路管理局机关迁移到该地后,大量外地的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携带家属来到了这里,其中,不少人来自京津地区。同时,还在当地招收了一批批铁路工人,一个个居民区也逐步形成。有了居民区,就得起个名字标明各个居民区单位。

因当时负责铁路居民区建设的人员正是来自北京、天津的粤汉铁路员工,他们就按照北京、天津把居民区称为“里”的习惯,把衡阳铁路地区建的居民区也称为“里”。新中国成立后,沿用了这些地名。


“小广场”上的免费露天电影

笔者小时候,“红楼”后面是一块绿草茵茵的平地,当年衡阳铁路人称为“小广场”,以区别于衡阳铁路苗圃大广场。它长约100多米,宽约60米左右。“红楼”位于最南面,在小广场的北面尽头建有一个大约二十平方米的砖瓦主席台,中间就是长满绿草的广场。这个“小广场”,建于衡阳铁路管理局时期的1950年,是当时衡阳铁路管理局和后来的衡阳铁路分局举行大会和开展大型活动的地方。在上世纪70年代前,这里,也是衡阳铁路分局俱乐部放映免费露天电影的地方。每个月,衡阳铁路俱乐部都会安排电影队放映几场露天电影,周围的居民,三五成群的,会拿着各种板凳赶来观看。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在这个小广场上,建起了衡阳铁路分局的两栋三层机关办公大楼,拆除了小广场的主席台,但保留了原衡阳铁路管理局办公楼(红楼)。1971年,衡阳铁路分局机关由嘉树里左侧山坡上的老衡阳铁路分局办公大楼(现为衡阳铁路公安处用房)搬迁到了这里,保卫里再次成为衡阳铁路地区的中心。

▲原衡阳铁路分局办公大楼  

四年之后,衡阳铁路分局又在原“小广场”右边一侧平地上加建了一栋三层的分局党委办公楼。为此,拆除了几栋原粤汉铁路管理局时期所建的英式平房。随后,还在“红楼”后面几米远的右侧建了一个小三层红砖楼房,建立了衡阳铁路电子所,直属分局领导。后来,在这个电子所一旁又建起一栋楼房,成立了衡阳铁通公司,电子所也划入了铁通公司。衡阳铁通公司在随后的深化改革中,随全路的铁通公司移交并入中国移动公司。

1986年10月31日,衡阳铁路分局撤销并入长沙铁路分局,只在衡阳设立衡阳铁路办事处。不久,衡阳铁路职工学校迁入撤并后的衡阳铁路分局机关办公地,除衡阳铁路办事处使用的“红楼”和部分办公房屋外,其他办公房屋划归职校。2005年,衡阳铁路办事处撤销,职校改为衡阳铁路职工职业培训基地,衡阳铁路办事处所有办公房屋全部移交给培训基地,“红楼”也移交给培训基地作为了图书馆。2021年8月,衡阳铁路职工职业培训基地撤销并入株洲铁路职工职业培训基地,改称该基地衡阳培训所。

▲改造为衡阳铁路博物馆的“红楼” 

而“红楼”,在作为衡阳铁路办事处的办公楼期间,在“红楼”前面空地上修建了一些车库、仓库和对外出租的商业门面和衡阳铁路职工活动中心大楼及一个休闲广场。2020年10月,“红楼”改建为衡阳铁路博物馆,拆除“红楼”前面的车库和仓库、门面等房屋和衡阳铁路活动中心楼,将此扩建为衡阳铁路文化广场。


保卫里旁的苗圃大树、小水塘

上世纪50年代初,衡阳铁路管理局还在小广场主席台后面的山坡上建了一个幼儿园,取名为苗圃,曾经是衡阳铁路地区最早和最大的幼儿园。一年多以前,在保卫里靠东边约50米外,有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樟树傲然挺立。这,就是衡阳市里赫赫有名的苗圃大树,后来成为衡阳铁路的象征。可惜,这株生长了370多年的苗圃大树在2023年枯萎死去,于2024年1月拔除,移栽了一棵新的樟树替代。

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前,在“红楼”前面不远,也是在原苗圃大树旁,还有一个长约50多米、宽约30多米的水塘。这个水塘,也是周围地势较高的铁路职工家属区的生活废水排放池,从这里再转排到下面不远处现苗圃公园里的一个大水塘(现在叫“湖”)里去。

▲衡阳铁路文化广场

大约是10岁左右,不上课的时候,我经常拿大头针弯成一个鱼钩,然后找一根一米多长的竹竿,绑上一根缝衣服的细线,约两三个小伙伴来到这个水塘边,一边钓鱼,一边在大树下玩耍。后来,这个鱼塘被填埋,修建了衡阳铁路文化宫的一栋衡阳铁路职工活动楼和一个小休闲广场。现在,已被改造成为衡阳铁路文化广场的一部分。

关于保卫里的这个小水塘和现在苗圃公园的大水塘(湖),在当地老人中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清初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后,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两口塘被吴三桂看重,御赐塘名。保卫里的小水塘被赐名为“下马塘”,文官武将到此一律下马步行。苗圃公园的大水塘(湖)被赐名为“上马塘”,文官武将从小水塘走到这里才可以上马骑行。


保卫里,重现南方铁路发源地的风采

从1938年粤汉铁路局迁往衡阳苗圃到现在,80多年过去了,整体来看,保卫里是衡阳铁路地区保持原貌最好的一个居民区。几十年来,只有三个地方进行了拆除改建:一个是现苗圃幼儿园附近地域拆除了部分老平房改建为铁路职工的几栋住宅楼,一个是拆除“小广场”修建了衡阳铁路分局办公楼、电子所,还有一个是填平了小水塘,修建了衡阳铁路职工活动中心大楼,随后再改建为衡阳铁路文化广场。可以说,绝大部分地域都维持了原貌,基本上保持了衡阳铁路的原汁原味。

▲保卫里特色站台

如今,保卫里不仅基本保持了原貌,还添加了更多的铁路元素,并融入现代的时尚气息。特别是铁路博物馆、老式铁路月台、火车墙画、车厢、列车方向牌等极具年代风格的铁路元素,不仅重现这里南方铁路发源地的风采、承载了衡阳这座城市的记忆,更让老街区充满了时代印记与青春气息,成为了老铁路人找回忆、青年人学历史的衡阳文化旅游必看景点之一,吸引了一个个游客、网红前来拍照打卡。可以说,衡阳保卫里已然火出“圈”了。




+

与自然时序同呼吸


文字|苏东文

图片|苏东文 李碧 刘企

微信编辑|王琳(实习生)


往∣期∣回∣顾

如果你想看湖南的桥,那就去这里


你可能想不到,湘军是从这里崛起的


银杏季,来这个小镇邂逅最美秋景


湖湘地理
《潇湘晨报》湖湘地理周刊。秘境寻幽,踏古访史,借此点滴乡愁,触摸大地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