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亮点
几乎主要是基于玉米方面的调整,2024/25年度全球谷物(小麦和粗粮)总产量预期环比下调700万吨,至23.05亿吨。预计总消费量为23.35亿吨,比11月预测值上调400万吨,主要是因为用于加工乙醇的工业消费量预估调增,同时食用消费量预估也有所上调。考虑到玉米和大麦期末库存量的预期下调,结转库存(当地各地区销售年度总和)预估减少300万吨,降至5.73亿吨。
根据主产国种植地区的播种面积和天气条件信息,初步预计2025/26年度全球小麦产量将同比增长1%,达到创纪录的8.05亿吨。由于供应增长幅度有限,预计消费量的增加可能导致期末库存量的进一步下调。贸易量预计将小幅上调,主要是出口到亚洲的贸易量预期增加。由于南美和亚洲种植生产者的产量预期增加,足以抵消美国作物预估产量减少的部分,因此2024/2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测值较之前略有上调,达到4.2亿吨的峰值(同比增长6%)。总供应量的净增长将让消费量和期末库存量的预测均有上调,两者预计将达到新的峰值。贸易量预计环比持平,为1.8亿吨(增长1%)。
国际谷物理事委员会对全球大米产量的预测维持此前水平,为5.35亿吨(增长2%)。由于消费量预估略有上调,且考虑到期初库存量减少,期末库存量预计将减少约300万吨,主要出口国的期末库存量也将相应下降。预计2025年大米贸易量与之前相比变化不大,同比增长1%。过去两个月,国际谷物理事会谷物和油籽指数(GOI)略有下跌,是因为大米、小麦和大豆FOB离岸价的平均净跌幅,超过玉米和大麦市场的涨幅。
2024/25年度谷物总产量预计将略有缩减,主要谷物品种的同比变化相对较小。食用、饲料和工业消费量的增长预计将使总消费量上升至22.35亿吨的新高,但1%的年增长率与上一季及近期平均水平相比有所放缓。在需求创新高而供应略有缩减的情况下,全球期末库存量预计将下降5%,降至5.73亿吨的10年低点,这也是期末库存量连续第三年减少。谷物贸易量预计为4.2亿吨,同比下降8%,其中中国得进口量预计将减少40%。
随着北半球种植生产大豆预计大规模收获将完成,国际谷物理事会预计南美总产量将达到峰值,提振2024/2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创历史新高(增长6%)。由于食用、饲料和工业消费市场领域的增长,消费量预计将上升,同时三大主产国的累积库存将让全球期末库存量达到新高。贸易量预计为1.8亿吨(增长1%),预计主要进口国的区域范围扩大且采购量将超过平均水平。以南美地区为主,特别是巴西产量上调,南美地区出口供应在全球贸易中的市场份额将增加。
受印度等五大主要稻米出口国的产量增长带动,全球大米产量预计同比增长2%,达到新的峰值。由于人口增长将支撑食用消费需求,总消费量将达到新的高位,同时预计期末库存量也将适度增加,包括印度储备量的大幅增加。预计全球进口需求将同比增长1%,因为运往非洲的出口量增加,将抵消运往亚洲市场出口量减少的部分。
2024/25年度,全球鹰嘴豆产量预计将增长2%,主要得益于澳大利亚的丰收。由于消费量或保持稳定,期末库存量或略有下降,贸易量预计将小幅上调至290万吨(增长1%)。
国际谷物理事委员会对2025年豆类总贸易量的首次正式预测显示,由于印度采购量的减少,干豌豆需求疲软(下降7%),预计贸易量将同比下降2%。相比之下,由于对东亚近东市场的出口量增加,预计小扁豆的进口需求或略有上升。
市场概述
由于核心成分指数走势各异,国际谷物理事会谷物和油籽指数(IGC GOI)较11月的《谷物市场报告》下降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