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精神病患者自杀风险评估与干预策略
文摘
2024-12-19 00:01
广西
一、自杀风险评估
评估患者的情绪低落程度、快感缺失、自责自罪观念、无助感和绝望感。例如,观察患者是否经常哭泣、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不再关注、反复表达自己没有价值或生活没有意义等。尤其要关注重度抑郁症患者,其自杀风险相对较高。
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命令性幻听(如听到声音命令其自杀)或带有自罪、被害内容的妄想。这些精神症状可能直接驱使患者产生自杀行为。例如,患者可能因为听到 “你是个罪人,应该去死” 的幻听而采取自杀行动。焦虑水平较高或处于激越状态的患者,可能因为无法忍受内心的痛苦而产生自杀冲动。要观察患者的坐立不安、心慌、手抖等焦虑表现,以及易激怒、冲动行为等激越表现。有过自杀未遂史的患者,再次自杀的风险会显著增加。详细询问患者以往自杀的方式、时间、原因以及当时的心理状态等,以便评估其再次自杀的可能性。例如,曾经采用割腕方式自杀的患者,在情绪波动时可能会再次使用相同方式。家族中有自杀行为的患者,其自杀风险也会升高。了解患者家族中是否存在自杀案例,以及家族成员的精神疾病病史,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患者的潜在影响。评估患者的家庭、朋友等社会支持网络。缺乏社会支持的患者,如独居、与家人关系疏远或遭受社会排斥的患者,自杀风险相对较高。例如,长期住院的精神科患者,如果很少有家人探视,可能会感到被抛弃,从而增加自杀风险。重大的生活应激事件,如亲人离世、失业、失恋、经济困难等,可能成为患者自杀的诱发因素。了解患者近期是否经历了这些事件,以及他们对这些事件的应对方式和情绪反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突然的行为变化,如整理个人物品、赠送珍贵物品、与亲友异常告别、突然变得平静或情绪高涨(可能是做出自杀决定后的解脱感)等。这些行为可能是患者在为自杀做准备的信号。注意患者是否有直接或间接表达自杀意愿的言语,如 “我不想活了”“活着太累了,我想解脱”“没有我,大家会过得更好” 等。即使患者是以开玩笑的方式说出这些话,也需要高度重视。如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S),该量表可以帮助护理人员量化患者的自杀意念强度。它包含 21 个项目,涵盖了自杀意念的频率、强度、具体计划等方面,通过患者的回答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自杀风险越大。此量表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其中抑郁分量表的某些项目也与自杀风险相关。例如,患者在 “我感到活着没有意义” 等项目上的得分可以作为自杀风险的参考指标之一。对于老年精神科患者,可以使用老年抑郁量表(GDS)结合专门针对老年人自杀风险的评估工具,因为老年患者的自杀风险因素和表现可能与年轻患者有所不同,如身体疾病、孤独感等因素在老年患者中更为突出。对新入院的精神科患者,应在入院 24 - 48 小时内完成首次自杀风险评估。这是因为患者刚进入新环境,可能会因为不适应、对疾病的担忧等因素而增加自杀风险。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每周进行一次自杀风险评估;对于处于病情变化期(如病情加重或好转过程中)、经历重大生活事件或接受电休克治疗等特殊治疗的患者,应每天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精神症状变化、治疗反应、生活事件等因素随时调整评估频率和内容。例如,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副作用导致情绪波动,或者得知家人发生意外等情况,应立即进行重新评估。确保病房环境安全,窗户安装防护栏,限制开启幅度,防止患者跳楼;病房内的电源插座、绳索、刀具等危险物品妥善保管,避免患者接触。例如,将病房内的电线隐藏起来,使用塑料餐具代替金属餐具等。在患者活动的公共区域(如走廊、活动室等)安装监控设备,便于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行为。同时,保持这些区域的视线通畅,减少视觉死角。对于高自杀风险患者,安排专人陪伴,保证患者始终处于护理人员的视线范围内。在陪伴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与患者保持适当的沟通,观察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护理人员要以真诚、理解和尊重的态度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让患者感受到被关心和接纳。例如,每天安排专门的时间与患者交谈,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不打断患者的倾诉。帮助患者识别和纠正导致自杀观念的负面认知,如过度自责、绝望的思维方式等。通过认知重建,引导患者用积极的思维方式看待自己和生活。例如,当患者表达 “我是个失败者,活着没有意义” 时,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者回顾自己的优点和曾经取得的成就,改变其消极认知。教给患者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情绪表达技巧等。当患者情绪激动或产生自杀冲动时,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他们缓解情绪,避免采取自杀行为。例如,指导患者进行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让患者在感到紧张或绝望时通过放松肌肉来减轻身体的紧张感,进而缓解情绪。提供情感支持,让患者知道他们不是独自面对困难。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痛苦和困惑,同时给予安慰和鼓励。例如,当患者因为家庭矛盾而产生自杀念头时,护理人员可以表示理解患者的痛苦,并帮助患者分析家庭矛盾的原因,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确保患者按照医嘱正确服药,密切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对于抗抑郁药物等可能需要数周才能发挥最佳疗效的药物,要向患者解释清楚,避免患者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效果而失去信心。例如,有些抗抑郁药在开始使用时可能会导致患者恶心、失眠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要及时告知患者这是正常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不良反应。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患者的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等。通过有效的治疗,减轻患者的精神痛苦,从而降低自杀风险。例如,对于有命令性幻听的患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治疗方案,减少幻听对患者的影响。对患者家属进行教育,让他们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自杀风险,指导家属如何与患者沟通、提供支持。例如,告知家属要多陪伴患者,避免在患者面前提及敏感话题,鼓励家属表达对患者的关心和爱意。在患者出院前,联系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为患者提供后续的支持和康复服务。例如,安排患者参加社区的康复小组活动、心理支持小组等,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减少孤独感和无助感。
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合作联系:hu512a)
需要精神科相关资料,可扫二维码加微信,有偿获取。
往期推荐
为了不在茫茫公众号里走失
请您"★星标★"“心理精神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