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应用

文摘   2024-12-16 00:00   广西  

一、安全管理的应用

(一)患者风险评估与分级管理
1、系统评估工具
运用采用专业的精神科风险评估量表,如自杀风险评估量表、暴力风险评估量表等,对新入院患者在 24 小时内完成首次全面评估。例如,对于有抑郁症状的患者,重点评估其自杀观念的强烈程度、是否有具体计划及实施可能性;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关注其幻觉、妄想内容是否具有攻击性。评估结果根据风险程度分为不同等级,如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

2、定期进行动态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治疗进展以及环境因素等及时调整风险等级。如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情绪逐渐稳定,幻觉妄想减少,相应的暴力风险等级可能降低;而若患者遭遇重大生活事件刺激,如亲人离世,则需重新评估自杀风险。

3、分级护理措施
实施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低风险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包括定时巡视病房、协助生活护理等;中风险患者则加强监护,增加巡视频次,如每 30 分钟巡视一次,密切关注其行为和情绪变化,并安排在靠近护士站的病房以便及时发现异常;高风险患者实施一对一专人护理,随时陪伴在患者身边,限制其活动范围在安全区域内,如将有严重自杀倾向的患者安置在有防护设施的病房,移除可能导致自伤的物品。
(二)环境安全管理
1、病房设施安全
设计病房采用防滑、防撞的地面材料,防止患者跌倒受伤。病床安装牢固的床栏,高度适中且可调节,既能防止患者坠床,又便于护理操作。病房内的家具如桌椅等,边角进行圆润处理,避免患者撞伤。

窗户安装防护栏,限制开启幅度,确保患者无法通过窗户跳楼或爬出窗外;卫生间设置紧急呼叫按钮,位置明显且易于操作,方便患者在发生意外时及时呼救;浴室配备防滑垫和扶手,保障患者在洗浴时的安全。

2、危险物品管控
严格执行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对病房内的剪刀、刀具、绳索、玻璃制品等危险物品进行集中管理。设立专门的危险物品存放柜,由专人负责保管,使用时严格登记并在护士监督下使用,使用后及时收回。

对新入院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告知禁止携带危险物品进入病房,在入院时对患者及携带物品进行仔细检查,防止危险物品流入病房。定期对病房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患者的床铺、衣物柜等,确保无危险物品藏匿。

(三)患者行为管理与约束应用
1、行为观察与引导
护理人员持续观察患者的行为表现,包括言语、动作、表情等,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倾向。对于有踱步、烦躁不安等行为的患者,主动与其交流,了解其内心感受,尝试通过安抚、陪伴等方式缓解其情绪,引导其进行有益的活动,如阅读、绘画等。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减少因抵触情绪导致的不良行为。例如,对于有偏执妄想的患者,耐心倾听其妄想内容,不强行纠正,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解释和引导,避免激惹患者。

3、约束的合理使用
与监测当患者出现严重的攻击行为、自伤行为或对自身及他人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时,在医生下达医嘱后,护理人员严格按照约束操作规范对患者进行约束。约束过程中使用专业的约束带,确保约束部位血液循环良好,避免造成皮肤损伤或神经受压。

4、每 15 - 30 分钟对被约束患者进行一次巡视,检查约束部位皮肤状况、肢体血液循环情况,观察患者的情绪和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记录约束的原因、时间、部位以及患者的反应等信息,根据患者情况适时调整约束措施或解除约束,约束时间一般不超过 2 小时,特殊情况需医生重新评估并下达医嘱。

二、质量控制的应用
(一)护理人员培训与资质管理
1、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体系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精神科护理专业知识培训课程,包括精神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护理要点等内容。邀请精神科专家、心理治疗师进行授课,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加深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开展护理技能培训与考核
如精神科患者的安全护理技能(约束技术、防暴力应对技巧等)、基础护理操作技能(静脉穿刺、口腔护理等)、康复护理技能(认知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以及急救技能(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培训采用理论讲解、示范操作、模拟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后进行严格考核,确保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技能,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激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培训学习。

3、资质认证与持续教育
要求护理人员取得精神科护理专业资质证书,并定期进行资质审核和更新。鼓励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获取最新的精神科护理知识和技术,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4、建立护理人员个人培训档案
记录其参加培训的课程、时间、考核成绩等信息,作为职称晋升、岗位竞聘的重要参考依据,促进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二)护理文书质量控制
1、文书规范标准
制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精神科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和质量标准。明确护理文书的内容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评估、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评价、健康教育等方面;规定护理记录的书写格式、用语规范、时间要求等,如采用医学术语准确记录患者的症状表现,护理记录应及时、客观、真实、完整,不得涂改、伪造。

2、审核与反馈机制
建立实行护理文书三级审核制度,即责任护士自审、护士长初审、护理部定期抽检。责任护士在完成护理文书书写后,认真检查核对,确保内容准确无误;护士长每日对本科室护理文书进行初步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责任护士进行修改;护理部每月组织人员对各科室护理文书进行随机抽检,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在全院护理质量会议上进行通报,提出整改要求和期限。

3、同时,将护理文书质量纳入科室护理质量考核指标体系,与科室绩效挂钩,促进护理文书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护理质量指标监测与评价
1、关键质量指标设定确定精神科护理质量的关键指标,如护理差错发生率、患者跌倒发生率、患者自杀未遂发生率、患者约束使用率、患者满意度等。明确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例如护理差错发生率 =(护理差错事件数 / 护理总人次)× 100%,患者满意度通过定期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统计计算,得分达到 80 分及以上为满意。

2、数据收集与分析应用建立护理质量数据收集系统,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和统计各项质量指标数据。定期(如每月或每季度)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绘制图表、计算均值、标准差等,直观展示护理质量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分布情况。

3、通过数据分析找出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如某时间段内患者跌倒发生率较高,分析可能与病房环境因素(地面湿滑、光线不足等)、患者自身因素(年龄较大、身体虚弱等)以及护理措施不到位(未及时给予辅助行走工具、巡视不及时等)有关。针对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跟踪实施效果,持续优化护理质量。

4、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精神科护理的安全性和质量,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促进精神科护理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合作联系:hu512a)

需要精神科相关资料,可扫二维码加微信,有偿获取。


 往期推荐

【工作总结】精神科护士长年度工作总结(2篇)
【收藏】精神科主任年度工作总结(2篇)
【年度总结】精神科护士长年度工作总结

为了不在茫茫公众号里走失

请您"星标"“心理精神科护理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心理精神科护理
欢迎关注精神卫生,关注心理精神科护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