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作者,而“原生家庭”则是我们最初落笔的纸张。正如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所言:“儿童是成人的父亲。”原生家庭,作为个体情感经验学习的摇篮,其影响力深远而微妙。近年来,“原生家庭论”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股热潮,成为了许多人剖析自我、理解现状的钥匙。然而,当这一理论被过度解读和消费时,它是否还能保持其原有的治愈力量,还是已经悄然变味,成为了另一种形式的“致郁”之源?
原生家庭的烙印
“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这个概念来自于家庭心理治疗领域。区别于个体成人后所组建的新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指个人出生后被抚养的家庭,它是个体最初所在的社会单位,是个体情感经验学习的最初场所。(Urcan, 2011)[1]
今天的社交媒体上,“原生家庭”也逐渐成为“流量密码”,频繁亮相于心理、情感类话题,常常引发观众共鸣。随着大家把目光投向上一代人,“原生家庭论”日益成为很多年轻人思考自身处境时常用的分析工具和观察视角。
但是在那些看似被理解、被共情的时刻,观众往往反复体验创伤,沉浸在愤怒、悲哀中。更值得注意的是,观众倾向于停留在“受害者”的身份中,对于自己当下面临的心理困境,则止步于向原生家庭的归因,很少进行下一步的思考和行动。
“原生家庭论”究竟是拥有治愈潜能的心理学概念,还是已经被扭曲为“流量密码”或一切心理偏差的“替罪羊”?
理论演变的轨迹
(一)传媒市场与科学的互动
早在十九世纪[2],“原生家庭决定论”就出现在小说中。为了迎合市民阶层的重要市场,小说家们倾向于描写阶级碰撞、营造二元对立。在狄更斯、哈代等小说家的作品中,出身农村的孩子往往朴素、纯洁、充满着奋斗的决心,而出身贵族的孩子则往往懒惰、孱弱甚至道德败坏。
上世纪60年代,Murray Bowen提出的多代传承理论(multi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关注原生家庭对个体的长远影响。“作为个体学习的最初场所,原生家庭是个体生理、心理、情绪发展的最初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深入而长远。”(赵郝锐,2017)[3]
相反,上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Judith Rich Harris指出,父母对孩童成长的影响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大,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才是真正具有影响力的因素。
2007年,心理学家武志红所著《为何家会伤人》出版,“原生家庭”逐渐成为人们熟悉的心理学名词。
2008年,豆瓣小组“父母皆祸害“创建,年轻子女与原生家庭的撕裂关系也进入公众视野。
2018年,美国心理学家Susan Forward的著作《原生家庭》(《Toxic Parents》)被引入国内,再次引发“原生家庭”话题的热度[4]。
时至今日,“原生家庭”仍然是社交媒介上频繁出现的热词,也不断引发着网友的共鸣。
互联网的发展对“原生家庭论”的盛行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给了大众匿名化、个体化表达的平台。匿名化[4]让人们对创伤、原生家庭等话题不再保持缄默;个体化的表达增多和相互支持,也给了年轻人质疑并反抗既有认知约束的底气。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心理学知识的传播,也提升了现代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原生家庭”这一来自心理学领域的词汇,契合了现代人对科学的信仰,这也是它得以盛行的原因之一。此外,社交媒体追逐流量而生长,“原生家庭论”的广泛传播,也离不开市场和资本的助推。
回顾“原生家庭论”的诞生与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传媒、市场与科学彼此交织的痕迹,今天互联网上“原生家庭”话题的热度或是对这一发展过程的延续。
(二)社会、文化原因
“家本位”传统与传统的松动[2]
从社会文化视角看,中国有着深厚的“家本位”传统。血缘、家庭在中国古代的政权运作和地方治理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人依靠家庭构建人情社会,以父权为核心的家庭结构也在子女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代,随着经济体制转型、人口政策变迁,代际裂隙逐步加深;平权思想和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也冲击着以父权为中心的文化传统,让青年们急于摆脱传统家庭模式的束缚。针对“原生家庭”的反思和批评也自然来到大众的视野中央。
社会压力的传递与家庭功能的弱化[5]
当代社会压力加大,来自外部的压力经由个体传递,最终进入家庭,加剧了家庭内部的矛盾。而快节奏的生活,在剥夺家庭成员交流时间的同时,也削弱着家庭作为支持系统的功能,甚至让家庭成为了压力的来源。
家庭沟通方式的缺失与文化障碍[5]
社会文化的快速变化,带来了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上的代际差异,也带来了沟通模式上的差异。传统的沟通方式注重权威和命令,而年轻一代则偏好平等和开放的沟通模式。
此外,中国文化中,情感表达趋于隐晦而非直白,趋于实践而非言谈。这种文化习惯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缺乏直接的情感交流,导致家庭关系中大量的情感问题被压抑或回避,家庭成员面对冲突难以沟通,矛盾不断积压,成为原生家庭问题的根源之一。
过度解读的阴影
(一)过度悲情化,沉溺于归因,失去成长的力量
“原生家庭论”虽然有其心理学依据,但过度依赖则可能导致个体陷入宿命论的泥潭。
“那些杀不死我的,会使我更强大”。简单归咎原生家庭,容易吞噬个体承担责任、独立成长的力量。原生家庭虽然能够影响个体发展,但并非决定性因素。如果仅满足于向原生家庭进行宿命论式的归因,加上部分自媒体过度悲情化的表达,可能让一部分人固着在“受害者”的身份认同上,忽视自己实际上掌握着的选择权和应承担的责任。
另外,直面问题需要勇气,而“原生家庭论”,实质上成为了一部分人逃避自我课题、推卸人生责任的挡箭牌[6]。这既是“原生家庭论”广泛传播的原因,也是其直接带来的恶果。正如《被讨厌的勇气》中所写的:“那段包装在不幸之下的过程,正是他们所需的,换一种更严厉的说法,他们不过是借着沉溺于悲伤这壶烈酒,试图忘记如今不得志的痛苦。”
(二)信念现实化,进一步破坏家庭和谐与稳定性[7]
我们的社会信念和判断非同小可,它们会影响我们的感受和行动,并最终成为现实。这就是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Robert Merton)所说的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即使是错误的社会信念,也能够引发他人做出行为反应以支持这些信念,这种现象叫做行为确证(behavioral confirmation)。
一个固着于“原生家庭论”的个体,倾向于将自己的各类心理偏差不加区分地归咎于原生家庭。当此种包含错误的批判表露出来,则可能产生“行为确证”,进一步引发家庭矛盾。心理偏差、归咎原生家庭、矛盾加剧、心理偏差加剧……显然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且滚雪球般纳入越来越多本不相关的因素。
(三)伤害娱乐化,封缄真正受害者的表达通道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原生家庭论”逐渐成为了自媒体博取眼球的利器。其中多少是真情流露,又有多少是剧本、人设,我们难以估量。近日,一度以原生家庭不幸取得网友关注的网红“香菜爱吃猪蹄”,因编造剧本、立虚假人设的行为暴露而塌房。
当消费创伤成为一门生意,人们的善意也被降格为注意力经济时代的通货。如果无良自媒体通过编剧本、立人设博取流量、谋利敛财,骗局的败露也将沉重打击社会的善意,让大众最终对此类话题冷漠麻木。到那时,真正遭受过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将面对更多的质疑。无良自媒体污染着互联网表达渠道,事实上也剥夺了一部分人得到信任和支持的权利。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刘宏宇指出,对原生家庭频繁的炒作和娱乐化倾向,也会产生丑化和悲情化受害者的作用。这种倾向将本该深入展开的社会性讨论,变得娱乐化、庸俗化,并不值得提倡。
超越原生家庭的束缚
(一)给子女的建议
对于曾遭受童年创伤的你,我们有以下建议
1.允许自己愤怒,并合理表达愤怒,不压抑自己的感受
愤怒是人的正常感受,它是提醒你正在遭到伤害的信号,可以成为自我觉察的起点。愤怒不会使你卑劣,你不必为之愧疚,你需要做的是释放你的愤怒,而非压抑它。
用力捶打枕头,跟信任的人吐槽,在没人的时候假装和让你愤怒的人对话……以合法的方式把愤怒发泄出去吧!
2.增强自我觉察能力
通过自我觉察,发现自己真正的需求、找到问题所在,然后通过行动去满足需求、解决问题。
3.少一些反应,多一些回应,采用非辩护性回应
反应是条件反射,而回应是经过思考、有目的的。非辩护性回应是指,用平和、坚定、非攻击性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提出自己的观点,不以证明我对你错为目标,不指责、攻击对方,避免情绪化的沟通方法。强调双方共同解决问题,而非一方压制另一方。
跟父母对峙不是为了吵架,而是为了直面他们、克服恐惧,重新定位亲子关系。告诉父母:这是你们曾经对我做的,这是我当时的感受,它影响了我的生活,这是我现在对你的要求。
4.超越宿命论,
停止单纯归咎原生家庭[8]
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指出,我们不能停留于对原生家庭的批判,沉溺于原生家庭宿命论。积极心理学认为,原生家庭或许塑造了我们的过往,但生活之路却能由我们改写;人的命运非由过去定局,而是被未来的憧憬所引领,需人奋力前行,精心谋略,周密计划。
5.寻求专业解决
看书、在网络上收集信息等方式可以起到一定帮助。自己无法解决时,请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二)给长辈的建议
“原生家庭”当然不是子女单方面的课题。讨论“原生家庭”时,应该更多地意识到父母应承担的责任。父母在影响和教育子女时,应遵守科学的、法律的、道德的准则,“爱”和“为你好”的出发点、长辈年龄的优势等,都不能成为证明言行正确的依据。
(三)媒体的责任
媒体应当避免流量导向,力图对相关话题进行更客观、更中立、更多元的讨论,力求将“原生家庭”的思考导向深入,运用“原生家庭”这一概念推动现代化的革新,理顺代际关系,使家庭教育更加合理。
“原生家庭”是我们无法选择的起点,但它绝不是我们命运的终点。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改写自己的故事。勇敢超越“原生家庭论”的束缚与局限,勇于面对自我、承担责任、奋力前行,相信在爱与理解中,我们能够共同书写一个更加美好与和谐的未来。
END
参考资料:
1. Urcan, J. D. (2011). Relationship of Family of Origin Qualities and Forgiveness to Marital Satisfaction(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Hofstra University.
2.《都挺好》:泛滥的原生家庭决定论,加固了阶层的刻板印象
3. 赵郝锐. (2017). 大学生心理适应:原生家庭的影响 (博士 学位论文, 苏州大学).
4.《“原生家庭”成热词:变迁中的个体与家庭关系再思考》RUC新闻坊
5.《中国原生家庭问题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6.《“原生家庭”为什么会成为流行病?》知乎
7. 戴维·迈尔斯,David Myers,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 社会心理学
8. 真实故事计划 《对话清华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把一切问题归咎于原生家庭,是错误的》
微信公众号|南京大学学生心理协会
文编|刘可歆,曹馨文,李子璐,文萍,王颖琪
美编|许璐
责编|秦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