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课堂|燃料电池堆叠组装工艺

文摘   2024-11-23 08:30   山西  
基础知识概述:电堆的构造从顶部到底部依次排列为端板、绝缘层、电流收集装置、双极板、膜电极组件(MEA),以及紧固用的螺栓。
图1 电堆结构示意图
Intro: 电堆组装为堆叠电池过程,施加载荷于端板实现紧密装配(见图2)。
部件变形引发参数变化,影响水、反应物、电子及热传递,进而影响性能。装配载荷大小与分布关键,与装配设备相关。大规模制造组装技术不成熟为产业化障碍,电堆组装技术理论与实践突破迫切。
图2 电堆压机示意图
电堆组装工艺科学问题:优化性能需确定合理装配载荷范围。过小载荷导致气密性不佳、接触电阻上升、单电池电压降低;过大则压缩GDL,降低孔隙度和渗透率,增加质子交换膜结构应力,缩短使用寿命。均匀载荷分布至关重要,确保性能无短板,提升面内一致性。压力分布与装配机理相关,自动化装配技术日益受重视,以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人为错误。
电堆装配技术难点与挑战:
1.装配负载的确定和优化
2.装配负载对燃料电池组件和性能的影响
3.装配过程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4.燃料电池设计与自动装配的结合
载荷的分类:
点状:布置在端板边缘的螺栓容易使流场周围的密封区承受更大的载荷(图3)。
图3 点状载荷的接触压力分布
线状:双极板高度不均匀,导致局部脊区域过压,造成GDL水淹(图4)。
图4 GDL水淹示意图
面状:载荷分布的不均匀,导致电流分布不均一,造成局部热点(图5)。
图5 MEA压力分布
组装负载对电堆部件影响:见下表。
GDL影响简述:GDL中碳纤维易碎,电堆组装时易受双极板压力变形。GDL有两种压缩状态:脊处碳纤维被挤压,孔隙率减小,传质差,易水淹;沟处基本不受压,流动无碍。但双极板挤压使碳纤维可能进入流道。研究装配载荷对GDL影响时,需考虑双极板几何形状。载荷过大,沟脊交界处对GDL产生大剪切力,有损坏风险。
图6 GDL变形示意图
双极板误差分类:①流道高度变化的尺寸误差(dimensional error);②形状误差(shape error),与冲压过程的残余应力以及焊接过程热应力有关于;③装配误差(assembly error),由电堆组装工艺决定(图7)。
图7 双极板误差分类
密封垫片位于双极板密封槽内,厚度超通道高度。电堆组装时,装配载荷需确保无气体泄漏,且垫片应力低于材料屈服极限。受力分析如图8,气体压力下垫片有滑动倾向,装配负载通过摩擦阻止其滑动,防止内部气体泄漏。
图8 密封垫片受力分析
端板的重要性:端板的力学性能对电堆整体表现具有显著影响。为确保电堆的优异性能,端板需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追求小型化、轻量化以及良好的加工性。通常情况下,端板的厚度与其抗变形能力成正比,较厚的端板不仅能减少形变,还能促进应力分布的均匀性。

组装载荷对欧姆电阻的具体影响包括:

  1. 1.适度提升组件负载能够有效减小接触电阻,然而,当界面压力过大时,会妨碍反应物的传递和水的排放,从而无法保证燃料电池性能的提升。
  2. 2.双极板如果存在误差,会导致接触电阻随着误差错位面积的增大而线性增长。
  3. 3.通过化学处理双极板表面以调控微尺度的不规则性,有助于降低接触电阻(见图9)。因此,精确控制双极板与气体扩散层(GDL)的表面粗糙度至关重要。
图9 双极板与GDL界面示意图
电堆装配对水分传输的影响分析:水分不足会导致质子交换膜(PEM)干燥,进而削弱其质子传导能力。相反,水分过多则会堵塞气体扩散层(GDL)的孔隙,加剧传质损失。影响水分传输的关键因素包括:1.GDL的材料构成及其孔隙率;2.催化层的材质及其微观构造;3.双极板的流场设计;4.燃料电池的运行条件。此外,净拖曳系数与组装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见图10)。在特定范围内,随着组装力的增大,净拖曳系数会相应减小。
图10 净拖拽系数与组装力关系

接触热阻变化:随着载荷的增加,气体扩散层(GDL)与双极板之间的接触热阻通常会减小。

载荷均匀性的重要性:在装配技术研究中,除了关注装配载荷的大小外,载荷的均匀分布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1. 1.均匀载荷的益处与不均载荷的弊端:均匀的装配载荷有助于最小化接触电阻和传质损失,从而提升燃料电池性能。相反,载荷分布不均可能导致局部热阻显著增大,同时局部过度压缩还可能引发反应物堵塞问题,进而降低燃料电池性能,甚至对燃料电池的密封性构成威胁。

  2. 2.载荷分布形式:载荷分布主要有点、线、面三种形式。①点状载荷的研究重点在于螺栓的数量和分布,这种分布方式容易在端板边缘产生应力集中现象。②相比之下,面载荷通常能够实现更均匀的装配载荷分布。③端板作为影响装配载荷分配的关键因素,其厚度的增加有助于提升负载的均匀性。

受力分析方法:采用ESM等效刚度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在螺杆装配堆中,各螺杆所受的扭矩与装配载荷之间的关系可通过特定公式进行描述。

Fclamping是组装荷载,T为每个螺钉上的扭矩,C为螺钉数目,deq称为等效摩擦直径,具体参数分析见图11。
图11 螺钉装配受力示意图:(a)作用在矩形螺纹上的力,(b)螺母几何形状。

螺杆装配:通过厚端板将螺杆点状压力转为均匀应力,简单实用但端板质量体积大,点载荷致双极板边缘承重,MEA活动区载荷不均,端板设计不合理会加剧弯曲。研究重点在于端板设计优化。

绑带装配:使用柔性钢带,减小端板厚度重量,使电堆紧凑,载荷分布均匀但设计复杂。

图12 (a)螺杆装配,(b)绑带装配

背景:燃料电池商业化面临高昂成本障碍,包括材料部件、劳动力和制造设备成本。贵金属使用导致成本难降,自动化和规模化生产可望降低人工和资金成本达50%。

电堆组装工艺:步骤包括(1)双极板、MEA与端板等组件叠加成单电池;(2)辅助定位装置堆叠多个单电池;(3)安装上层端板;(4)气密性试验;(5)合格后安装螺丝。手工操作易出错,规模化生产需保证质量和一致性。PEMFC应用于汽车,电堆功率和体积增加,自动化装配愈发重要。

电堆自动化堆叠:图12展示自动化堆叠过程,含组件进料、组装和压机压缩。自动化产线需高效且可扩展,满足不同类型电堆组装及模块化扩展需求。

图13 电堆自动化产线示意图

自动化堆叠面临的挑战:①机械手对准精度受限,多关节结构影响灵活性,定位销使用可能导致卡位,无定位销则降低精度,引发漏气等问题。②末端执行器设计需适应不同硬度部件,如双极板硬、MEA软,过多使用增加复杂性和成本。③燃料电池设计与组装过程分离,设计时未考虑自动装配需求,导致对位与抓取困难。

图14 机械手取放过程:(a)拾取双极板,(b)释放MEA。

开发自动化堆叠装配线必要条件:精度控制、自动入料、灵活处理不同组件、扩展性、可追溯性。

本田电堆装配方案:机械手抓取MEA+双极板装配单元重复堆叠,采用连接杆结构固定燃料电池单元于上下端板,防振动错位(图14)。

图15 本田电堆(a)电堆装配单元,(b)电堆组装,(c)连接杆设计。
XellTM装配方案:先将12个燃料电池单体组装成3.6kW模块,然后依据功率需求进行扩展成10kw-120kw(图15)。此外,采用卧式叠片组装,减少了重力影响。
图16 XellTM电堆卧式组装技术
本文由氢能科研助手提供.
▲ 圆盘电极旋涂机

氢能科研助手
氢能源科技研发助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