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原子催化剂因其独特的活性位点和高效的原子利用率,在燃料电池、锂硫电池、污染物降解和高附加值化学品合成等领域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潜力。铁-氮-碳(Fe-N-C)材料因其在氧还原反应(ORR)中的卓越电催化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其性能甚至可与铂族金属催化剂媲美。
然而,传统的高温(>900°C)热解合成方法面临Fe-Nx活性位点密度受限以及Fe纳米粒子(Fe NPs)烧结的挑战。为减缓高温条件下的烧结,常采取降低Fe载量的方法,导致制备的Fe-N-C材料中Fe单原子的载量较低(<2.0 wt%)。前期研究虽然采用牺牲模板或限域策略来抑制高温处理过程中的Fe NPs烧结,但相关方法操作繁琐,且所制备的Fe单原子载量最高仅为7.0 wt%。
02 研究方法与发现
鉴于上述挑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在低温下合成Fe-N-C材料的新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 铁源选择:以FeCl2作为铁源。
- 合成环境:在H2气氛中,实现了碳载体氧化氮位点上氧原子的移除及FeCl2的脱氯过程。
- 温度控制:有效地在低至360°C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了Fe-N4位点,避免了Fe NPs的聚集。
通过原位XPS、TPD-MS表征、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揭示了H2在促进Fe-N4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通过精确调节温度和处理时间,实现了对Fe-N4结构演变及其位点密度的控制,进而直接调控了Fe-N-C材料的催化性能。
03 图文导读
图1 NC载体和FeCl2/NC前驱体的氧化。
图2 低温氢化置换机制。
图3 TPD实验;(a, b) H2环境;(c, d) Ar环境。
04 实验结果与性能
制备的FeNC-H2-360催化剂展示了出色的Fe分散性(8.3 wt%)以及优异的酸性氧还原反应活性,其半波电位为0.85 V,燃料电池中的峰值功率密度达到1.21 W cm^-2。
此外,该方法也广泛适用于多种高性能M-N-C材料(M = Fe, Co, Mn, Ni, Zn, Ru)的合成,实现了较高的单原子负载。
05 研究意义
该研究提出的新方法为在能源及催化领域的广泛应用的高密度、高活性单原子材料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通过低温合成策略,不仅提高了Fe-N-C材料的催化性能,还简化了制备过程,降低了成本,为未来的催化剂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06 总结
综上,研究通过创新的低温合成方法,成功制备了具有高密度Fe-N4活性位点的Fe-N-C催化剂。
该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为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催化剂科学的发展,也为可持续能源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