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原子基催化剂的进步对于提高氧析出反应(OER)性能并减少贵金属的使用至关重要。对潜在机制的全面理解将进一步加速这一进程。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铱(Ir)单原子与二甲基咪唑(MI)在钴铁氢氧化物(CoFe hydroxide)上非平面配位的催化剂(Ir1/(Co,Fe)-OH/MI)。这种Ir1/(Co,Fe)-OH/MI催化剂是通过一种简单的浸泡方法制备的,它在电流密度为10 mA cm⁻²时表现出179 mV的超低过电位,在600 mA cm⁻²时表现出257 mV的过电位,以及24 mV dec⁻¹的极小塔菲尔斜率。
合成方法:Ir1/(Co,Fe)-OH/MI催化剂是通过一种简单的浸泡方法制备的,该方法在常温和常压下进行。
材料准备:制备过程中使用了钴硝酸盐、铁硝酸盐和Ir3+水溶液,这些材料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预制的Co-MI电极随后浸泡在该溶液中20小时。
电子显微镜分析: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率TEM(HR-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技术对催化剂的形貌进行了表征。
元素分布: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了催化剂的元素组成和晶体结构。
电化学工作站:电化学测量在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使用三电极电池系统。
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测量了催化剂的线性扫描伏安曲线,以评估其析氧反应(OER)性能。
模型构建:构建了基于Co(OH)2单晶结构的(Co,Fe)-OH模型,并进行了全面优化。
Ir单原子锚定:在催化剂表面直接定位Ir原子,并与各种金属和氧原子配位,构建了Ir1/(Co,Fe)-OH/MI模型。
与其他催化剂比较:将Ir1/(Co,Fe)-OH/MI的性能与其他已报道的催化剂进行了比较,显示了其在电化学水分解方面的优越性。
研究结论:本研究成功合成了Ir1/(Co,Fe)-OH/MI催化剂,并证明了其在电化学水分解方面的优异性能。
文章详细描述了Ir1/(Co,Fe)-OH/MI催化剂的合成方法、性能表现、材料表征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方面的内容,展示了该催化剂在电化学水分解方面的优异性能和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