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吴震课题组 JE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层的高效快速设计

文摘   2024-11-26 14:30   山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优势众多,是氢能转换的关键设备,尤其在汽车行业应用广泛。其核心组件催化层(CL)的性能与成本至关重要,吸引了大量实验与模拟研究。

模拟研究需深入分析模拟结果,明确模型适用范围,指导CL设计。但传统参数分析存在局限,如参数间关系不明、数据难以整合、仅关注电性能等。同时,液态水、反应热等也对PEMFC性能有显著影响,且参数分析无法实现快速预测,尤其在三维模型中问题更突出。因此,需采用更系统、定量的分析方法和快速预测技术,以提高CL设计效率。

成果展示

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吴震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结合响应曲面法(RSM)与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的研究框架,旨在高效分析并准确预测PEMFC性能。该框架能整合各部分优势,充分利用样本数据,建立了PEMFC的三维多相非等温模型,深入探究了催化层(CL)组成对PEMFC电、热、水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定量关系。

研究发现,铂含量、碳含量和干聚合物体积分数对PEMFC性能有显著影响,且敏感度排序为:干聚合物体积分数最高,超过50%,其次是铂含量、碳含量和团簇半径。通过RSM,团队确定了研究范围内的最优决策变量值,使电流密度相比基础案例提升了6.3%。此外,基于相同样本集的ANN模型预测速度更快、准确度更高,最大相对误差仅为2%,优于RSM的5%。

这项研究成果以“Fast design of catalyst layer with optimal electrical-thermal-water performance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期刊上,通讯作者为吴震教授,第一作者为博士生尧兢。

图文解析

如图1所示,本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个融合响应曲面法(RSM)与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的研究框架。首先,明确决策变量的选择。接着,运用中心复合设计策略来确定参数组合,这些组合的结果可通过仿真或实验获取,构成研究样本集。随后,依据RSM流程,构建二次曲面模型,用于决策变量的定量分析及初步性能预测。此外,该样本集还用于训练ANN模型,以实现更快速且精确的预测。最后,通过对比RSM与ANN模型的表现,增强研究框架的分析预测稳健性。值得注意的是,ANN模型作为黑箱模型,在分析上存在一定挑战。因此,本研究框架通过结合RSM与ANN,旨在提升整体的分析与预测效率。

图1. 结合响应曲面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框架

利用生成的样本集,我们通过方差分析构建了针对各响应变量的二次响应曲面,并导出了多元二次回归方程。鉴于电池性能在中心点(即参数值为0.3、0.6、0.3和0.7时)的特别重要性,我们绘制了中心点处电流密度的响应曲面图(见图2)。观察图2(b)可知,电流密度的最大值达到0.766 A/cm²,而最小值则为0.489 A/cm²。通过应用响应曲面法(RSM),我们还确定了PEMFC达到最优电-热-水性能时对应的决策变量值,这些值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颇为吻合。

图2. 中心点位置电流密度响应曲面

基于RSM的敏感性分析如图3所示,中心点处干聚合物体积分数敏感度最高,达52%,铂含量次之,约42%,两者合计超过90%,表明碳含量和团簇半径影响较小。因此,敏感度排序为:干聚合物体积分数>铂含量>碳含量>团簇半径。在最优点,铂含量敏感度降至约18%,其他变量敏感度上升,干聚合物体积分数达65%,因催化剂活性增强致其敏感度相对下降,但变量敏感度排序不变。

图3. 中心点和最优点位置决策变量敏感性分析

利用相同的样本集,我们训练了ANN模型来快速精准预测PEMFC的电-热-水性能。将模型计算结果与RSM及ANN的预测值进行对比(见图4),结果显示ANN模型的预测速度和准确性均优于RSM。ANN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约为2%,而RSM则为5%。此外,对于大多数样本,ANN模型的相对误差也低于RSM。

图4. 响应曲面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性能比较

本研究首先构建了融合多层次团簇模型的PEMFC三维多相非等温模型,以精确描述其内部热质传递及电化学反应过程。接着,我们提出了一种结合响应曲面法(RSM)与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的研究框架,旨在实现PEMFC性能的定量分析与快速预测。利用此框架,我们深入探究了催化层(CL)组成对PEMFC电、热、水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为高性能CL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与启示。

原文标题:Fast design of catalyst layer with optimal electrical-thermal-water performance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Jing Yao, Yuchen Yang, Xiongpo Hou, Yikun Yang, Fusheng Yang, Zhen Wu*, Zaoxiao Zhang

DOI:10.1016/j.jechem.2023.02.049


氢能科研助手
氢能源科技研发助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