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那些事——你知道前置胎盘吗?

百科   健康   2025-01-07 21:44   上海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277 篇文章

怀孕是人生中的一段神奇旅程,孕妈们不仅承载着生命的奇迹,也经历着身体的种种变化。在这段过程中,许多专业的医学术语可能让人感到陌生甚至有些不安,比如“前置胎盘”。前置胎盘到底是什么?有哪些因素会引起?对孕妈妈和宝宝又有什么影响呢?

 

什么是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Placenta Previa)是妊娠期间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指胎盘部分或完全覆盖子宫颈内口。这种情况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时容易引发大量无痛性阴道出血,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前置胎盘可以分为:①完全性前置胎盘(或称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②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覆盖部分宫颈内口。③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达到宫颈内口。④低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边缘距宫颈内口<2cm。


              

图来自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 (2023). 《妇产科学》(第9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现哪些情况可能会发生前置胎盘?


如果出现无痛性阴道出血,并伴随着贫血体征(皮肤粘膜苍白、头痛、头晕、耳鸣、晕厥、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孕妇需要立刻去医院就诊。

 

什么原因会引起前置胎盘?


可能引起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包括:多胎妊娠、多次妊娠、药物滥用、既往剖宫产史、宫腔操作史、吸烟、高龄孕妇、药物滥用、辅助生殖技术等等。

 


前置胎盘对孕妈妈和胎儿有什么影响?


对孕妇的影响

产时产后容易出现出血、产褥感染、贫血、早产。


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反复出血或一次出血量过多可使胎儿宫内缺氧,严重者胎死宫内。



前置胎盘孕妈妈需要卧床么?


1.卧床休息

孕妈妈如果存在出血或者胎盘位置较低,应尽量减少活动,卧床休息,以减少出血的风险和减轻症状。


2.住院观察

在出血较为严重或者孕周较早的情况下,孕妈妈可能需要住院观察和治疗。


3.定期监测

即使不需要卧床,孕妈妈也需要定期进行超声检査,以监测胎盘的位置和胎儿的健康状况。

 

胎盘距离出口多远才安全?


如果距离达到 2cm以上,则比较安全,大多数人的胎盘都能在分娩前慢慢长上去。然而,胎盘边缘距离宫颈内口2cm以内,但没有覆盖宫颈内口的情况被认为是“低置胎盘”。对于低置胎盘的孕妇,通常需要定期进行超声波检查以监测胎盘位置的变化,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特殊措施或进行跟踪观察。

 

如何确定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方式?


1.无症状产妇推荐妊娠36~38周停止妊娠。


2.有反复阴道流血史、合并胎盘植入或其他高危因素的前置胎盘产妇,考虑妊娠34~37周停止妊娠。


3.无症状、无头盆不称的低置胎盘者,尤其是妊娠35周后经阴道超声测量胎盘边缘距子宫颈内口为11~20 mm的孕妇可考虑自然分娩。

 

前置胎盘都要剖宫产吗?


1.如果胎盘边缘距离宫颈内口大于20mm,可以阴道试产。


2.如果胎盘边缘距宫颈内口在0~20mm,剖宫产概率较高。


3.如果胎盘覆盖在宫颈内口,则需进行剖宫产分娩。

 

亲爱的孕妈妈们,了解到前置胎盘的情况,您可能会感到担忧或焦虑。建议孕妈妈一方面要注意避免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损伤的行为,如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操作,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生殖系统感染,并且要戒烟、避免药物滥用,以减少前置胎盘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发生了前置胎盘,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的超声波检查,由医生评估胎盘的位置和胎儿的情况,并根据医嘱进行必要的治疗和护理。


而且有研究提示,随着孕期的增加,大多数胎盘会自然地往上移动,逐渐离开宫颈口。例如,一项研究显示,在孕中期诊断出的低置胎盘中,有66%到98%的病例在孕晚期会消失。这表明,随着孕周的增加,大多数胎盘会自然地往上移动,逐渐离开宫颈口。


孕妈妈注意:前置胎盘不可怕,跟踪监测最重要。

 


作者

宋欣怡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2023级护理学学术型硕士生

骆沛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24级内科学学术型硕士生

顾开颜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2024级妇产科学学术型硕士生

陈  逸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2024级外科学学术型硕士生

曹珂晶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24级内科学学术直博生

李芯茹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2024级护理专业型硕士生


指导老师

温弗乐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讲师



延伸阅读



守护明眸:揭秘螨虫对眼睛的隐形危害


点亮明眸秘籍,解锁正确点眼药水技巧


预防复发,坚持服药是关键——精神科服药管理那些事儿


居家做雾化,要注意什么呢?


雾化会伤肺吗?孩子不愿雾化怎么办?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达医晓护"官网

大医小护
本公众号隶属“达医晓护”,寓意“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是上海市科委、科协共同指导下的,原创作品创作与传播平台建设并重的公益性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也是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品牌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