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套扎嘴?别怕,有妙招!

百科   健康   2024-12-14 21:01   上海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240 篇文章

相信各位牙套党们在变美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正畸疼痛和不适,特别是戴钢牙套的朋友。

 


通常,戴上或调整牙套后2-3天内牙齿会感到酸痛,这属于正常现象,并且这种不适会在几天内消退。此外,在治疗过程中也常会出现牙套磨嘴、钢丝扎嘴等突发情况,给生活带来诸多困扰,让家长及患者们十分担忧和痛苦。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深入聊聊“牙套扎嘴”为哪般,以及如何巧妙化解?


一、 扎嘴的“真相”


正畸矫治器家族庞大,成员各有特点,可初来乍到口腔这个 “小江湖”时,大多都要经历一番“磨合”。在这个过程中,不安分的托槽、弓丝、结扎丝以及陌生的牙套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托槽磨嘴

刚戴上牙套,口腔就像迎来一群陌生访客,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特别是那些口腔黏膜较为敏感的小伙伴们,可以敏锐捕捉到托槽边缘的“棱角”。此外,正畸矫治路漫漫,期间难免出现磕磕碰碰。一不小心,原本牢固的托槽会悄然松动。一旦松动,原本紧贴牙面的它们便在牙齿上肆意“摇摆”,翘起的边缘如同伸出的小钩子刮擦着脆弱的口腔黏膜。

 


结扎丝扎嘴

小小的结扎丝有许多妙用,在固定牙套和正畸加力过程中常会看到它们的身影。然而原本隐匿在托槽下的结扎丝末端,会在刷牙及吃东西后跑出,甚至断裂,摇身一变成为口腔里的“小暗器”,引得嘴唇及舌头一阵刺痛。

 


弓丝扎嘴

在正畸过程中,随着牙齿的移动以及间隙的关闭,弓丝末端会逐渐变长,露出的多余部分宛如一根尖锐的小针,静静潜伏在口腔。在每次张嘴说话、开怀大笑,或者仅仅是吞咽口水时,脸颊内侧娇嫩的黏膜便会无情地被它“偷袭”。

 


此外,进食过程中,单侧咀嚼,或者食用一些比较硬的食物或者黏性食物可能会导致弓丝单向移位或者发生变形。当啃咬苹果、排骨等硬物时,一方面,弓丝本身可能会受到外力的作用变得歪歪扭扭,发生位置变化甚至断裂。另一方面,一旦此时发生托槽脱落,弓丝便如脱缰的野马,从牙套中脱出,扎嘴之感随之而来。

 


隐形牙套磨嘴

隐形牙套以其美观、舒适和可摘戴的优势,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然而,当我们暴力摘戴时,牙套边缘会发生变形扭曲。原本贴合牙齿弧度的牙套边缘翘起,变身尖锐小角,再次佩戴时,立马化身扎嘴“凶器”,刺痛感随之袭来。


二、 扎嘴了怎么办?“急救”方法在这里!


正畸保护蜡

当扎嘴突袭,别慌!正畸保护蜡堪称“救场神器”,可以解决大部分扎嘴情况。轻轻揪下一小粒,置于掌心反复揉搓至柔软如泥,精准地按压在牙套扎嘴部位,尖锐处便立马“温柔”起来。平时,也可以使用口香糖代替应急。

 


调整滑出的弓丝

如果扎嘴是因为弓丝滑出,这时正畸保护蜡就无用武之地了。可以首先使用镊子尝试将钢丝放回原位,如果实在无法将钢丝放到舒适的位置,可以用干净的指甲剪剪掉多余的部分。

 


调整结扎丝尖锐方向

如果结扎丝尖锐末端跑出,可以尝试使用铅笔橡皮擦或棉签,将尖锐的金属丝向下推或在尖锐端涂上保护蜡。

 

 

正畸保护蜡


求助正畸医生

倘若扎嘴问题似“牛皮糖”般顽固不化,务必第一时间联系医生预约复诊。医生拥有专业知识与器械,能迅速精准定位问题根源,从根本上排除磨嘴困扰,为正畸之旅保驾护航。

 

三、 如何预防扎嘴?小习惯大作用!


注意饮食习惯

在正畸期间,要尽量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和单侧咀嚼,这些习惯会导致矫治器移位或损坏,增加扎嘴的可能性。


正确的牙套佩戴和摘取方法

对于佩戴隐形牙套的小伙伴们,需要按照正确顺序佩戴牙套,不要暴力去抠牙套的边缘,避免因边缘翘起导致扎嘴的发生。当然,也可以借助牙套的摘取工具,慢慢将牙套取下。


定期复诊和检查

定期复诊是正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复诊时,要向医生反馈任何口腔不适的情况,包括轻微的扎嘴感觉,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如调整矫治器的位置、更换磨损的部件等。


正畸过程虽会遭遇诸多波折,但只要洞察其缘由,手握应对妙招,保持积极心态,定能巧妙化解难题,让正畸之路一帆风顺~




撰稿:朱丽莎,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一科医师,北京大学口腔正畸学博士。


审校:廖崇珊,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一科



延伸阅读



口腔疾病科普系列之为什么会长蛀牙?


成长的烦恼———“错𬌗畸形”需不需要早期矫治


无需恐惧口腔放射检查


牙线、牙缝刷、水牙线怎么用?


牙周健康知多少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达医晓护"官网

大医小护
本公众号隶属“达医晓护”,寓意“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是上海市科委、科协共同指导下的,原创作品创作与传播平台建设并重的公益性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也是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品牌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