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东头的那座小庙
□周殿祥
在我们村子东头的小山包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庙,据说是一座“龙王庙”,是1980年左右村民集资重新修建的,村里的老人们讲,过去在原址上的庙宇规模比现在大多了,在“文革”初期就被拆掉了。小庙看上去很简陋,甚至连个门窗都没有,但它在村民心目中却是个神秘的地方,是一个既可以与天又可以地都能有效沟通的地方。
在当地政府推行“十个全覆盖”以前,小庙和村里的学校是“唯二”的全部用红砖盖起来的建筑,除此以外其他的房舍都没有如此规格,顶多是盖个“四角落地”(房屋的四个角用砖,其他部分是土坯),条件好的人家也许是“里升外缩”(所有墙面里面使用土坯,外面使用砖)。正因为盖小庙使用的材料好,四五十年过去了,它还一直站在那里,默默地守望着村庄,守望着村子里生生不息的人们。
小庙很神秘。世界万物是相通的,有时候简陋并不代表会被人们轻视,就像小庙一样,丝毫不会影响在村民心目当中的分量。从小我就记得,在小庙里面的供台上,摆着几尊泥塑的神仙像,都戴着官帽,有着长长的胡须,被油彩涂得花花绿绿的,父亲说,那是“龙王”,到底是“四海龙王”中的哪一个,他也说不清楚。每年的春节前贴对联,父亲总要安顿我给小庙里贴上一幅,给神像点上几柱香。村里人也都争先恐后的给小庙贴对联、给塑像点几柱香。对联的内容是出奇的一致,上联是“出龙宫风调雨顺”,下联是“入海潮国泰民安”,横批是“龙王保佑”,人们都想贴在庙里墙上的绝好位置,想在神仙心目中争取占有一席之地。那几天经常见到的场面是一个人正在小庙里面贴,另一个人已经在小庙外等候了。
小庙可以与天对话。人们常说“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对于靠天吃饭的家乡来说,每年的农历五月初还没有下过几场透雨的话,人们就开始慌了起来,担心起地里的收成好坏,如果到了五月十二,还没有见到一丝降雨的迹象,村里公认的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就张闹着在五月十三这天在小庙前举行“领牲” 许愿仪式,一只被选中的绵羊战战兢兢的被人们簇拥着,半推半就的站在小庙前,被人们用早已准备好灌在壶里冰凉的井水从头到尾浇个够,只到接受“洗礼”的绵羊浑身打颤,就意味着“龙王”收到了求雨的信号,虔诚的人们开始祈祷龙王要“履职尽责”,尽快安排降雨。说来也怪,大部分时候是村民们吃了领牲后被宰杀的羊肉不久,附近真的降雨了,不仅有效缓解了旱情,也安慰了人心,于是乎小庙成为人间与天庭对话的纽带。现在想想,大概是因为农历五六月的季节,本身就是家乡雨季到来的时候吧。
小庙可以与地沟通。家乡有个习俗,家里的老人去世了,都要在土葬的前一天晚上举行个“叫夜”的仪式,由逝者的孝子贤孙们披麻戴孝围绕村子走上一圈,悲伤的人流两旁不远不近便有燃烧的“路灯”,大概是引导着逝者走向该去的地方吧。人们边走边述说着逝者的生平逸事,让后世儿孙记得逝者生前积极向上的一面,永勿相忘,也保佑逝者泉下不再有忧伤苦痛,幸福永远。“叫夜”的讲究是不走回头路的,不管咋走,那座小庙永远是中间的一站,人们聚集在小庙前,无论冬夏都会点燃一堆柴禾,在小庙前举行祭奠仪式,火光中每个人的脸色都是凝重的,默默的祈祷着、小声的交谈着。此时的小庙,又成为人间与地下沟通的桥梁,寄托人们无尽的哀思。
如今,那座小庙依然守在那里,注视着山脚下的苍生,在它的面前,“原住民”们的习俗已经改变了许多。但在小庙前发生过的事情,已经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深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