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垃圾信息“吃掉大脑”

文化   2024-12-02 18:05   北京  
哲学家理查德·罗蒂认为,现代社会终将走向虚拟化。

在一个强传播的时代,社交媒体上的碎片化信息如潮水般涌来,网络上的光怪陆离画面不断切换,看似热闹非凡的互动,仿佛一张巨大的网,将每个人紧紧裹挟其中。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放眼世界,美国大选戏剧性逆转,“AI革命”进入下一阶段,全球金融市场跌宕起伏;看回国内,网红经济不断惹出新争议,外资医院开放试点,房市政策频出……

我们一边疾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一边又希望在这个时代抓住确定性。

然而,普通人真的对此无能为力吗?

在日益虚拟化的世界里,找到“实处”,才有可能拿回主动权。一切的关键在于对信息的把握和处理。

比如说,小杨哥翻车背后,其实揭露了直播电商群体职业化程度低的现状,许多创作团队还处于“前现代企业”的模式。而李子柒复播的火爆,让人看到:平台期待来自民间的素人“平凡”,又期待素人足够“职业化”。观众亦是如此。

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事件,背后指向的竟然是同一个行业趋势。

《我们与恶的距离》剧照

就连那些看似“看个热闹”的事件,如果你能延伸更长的触角,也会发现——所谓“远方的人和事”,和自己也息息相关。

就像饱受争议的国足,满天飞的吐槽段子之外,隐藏了球员培养、职业化、足球成熟市场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如果深挖,你还会看到这背后教育和职业的结构性隐患。

将新闻内容转化为有利于决策的信息,已然成为在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项基本技能。

《新闻编辑室》剧照

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导致的信息内容同质化趋势加剧,人理论上能接触到的信息、人实际上能吸收到的信息、人真实发展需要的信息三者之间的鸿沟正在不断扩大。

如何才能从繁复的信息中,汲取决策所需要的养分?

三联中读的音频节目《「拆」新闻——给大家的全年资讯内参》已经上线月余,这个由新闻的“生产者+传播者+观察者”组成的课程,致力于带领大家拆透新闻的每一个环节。

每周五,邀请你来。

▼已更新至第6期
点击下图,立即获取


01
浑浊的信息河流中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并非总是直接通过感官经验获得,而是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媒介所提供的信息
通过媒介技术获取信息和体验,从而构建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和感知的环境——这就是媒介带来的拟态环境。
在信息洪流中,我们每天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到底哪些信息真正有价值、值得我们关心?在新闻反转层出不穷的“后真相时代”,过滤噪音,辨别真假变得尤为重要。

图/Unsplash
传统新闻的价值维度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这些标准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一条新闻的价值,从而做出是否值得关注的判断。
然而,进入自媒体时代后,往往因为算法推送机制而占据过高权重,导致重要的紧急信息容易被淹没。
危害更大的是,极具煽动力的假新闻在算法时代甚嚣尘上,泛滥成灾。
“猫一杯”事件为例,网红徐嘉艺编造虚假故事带来全民狂欢,大量内容账号复制和转发这条被捏造的假新闻。
同期的“胖猫事件”,因为自媒体「捞女专坑纯情男」的不当假设,当事人谭竹遭遇了大量虚假信息带来的站队网暴。
这些事件引证了戴维·布鲁克说的一句话:“互联网并没有改变人类无知的状态,反而让人们进入了一个「新无知时代」——无数未经提炼和归纳的信息碎片,正在被不断创造出来,犹如「一条浑浊的信息河流」,大量缺乏判断力的受众浸泡其中,对偏见、虚假消息不加辨别地吸收。”
图/Unsplash
在这样的内容环境下,缺乏有效检索能力的人更容易陷入信息过载,无法甄别和抓住关键信息。
然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每天汹涌而来的内容,如何从不同的事件中获得时代的关键信息?
应对这些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建立一套自己的分析框架必不可少。

02

面对新闻

你需要手里拿着“锤子”
如果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分析框架,新闻就只是过去的信息流。
我们可以来看这样一种简单基本的框架:每个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你都能看见它背后这三个维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社会民生。
这三个基本维度在推动着我们时代发展,它们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些领域在不同事件中相互作用,创造出复杂多变的影响和变化。
一旦有了分析框架,所有的信息和内容,你都能跳过表面的事件,从其中汲取到自己所需要的养分。

图/Unsplash
一个做教育行业的朋友告诉我,带着教育的框架,可以去从大部分的新闻热点得到新的观察。无论是张雪峰一次次功利化选专业激起的争议,还是胖东来开始管起员工结婚不允许要彩礼或付彩礼,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教育议题。
而带着媒介理论框架,我们可以从美国大选中思考新的传播媒介和技术是如何影响着世界的进展;《再见爱人》一边倒的舆论倾向里,我们可以脱离被投喂的娱乐化的套路,识别出节目组的议程设置和剪辑带来的引导,从万花筒中看见社会情绪的端倪。
内心有了分析框架,就如同有了可以面对一个个“钉子”的“锤子”,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里,逐步构建起我们对社会认知的博学大厦。

03

信息就是机遇

让每个信息为你所用 
一件事情如果引起了现象级的发笑,那么笑过之后请记得去寻找其中信息:一为避险,二为寻求机遇。媒介素养作为一种重要的软实力,也是社会不同阶层间容易被忽视的能力差距之一。
《「拆」新闻》背后,不仅包括基本的“信息检索能力”“信源辨别能力”“信息评估能力”“信息解码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伦理判断能力”“批判性思维”,更重要的是“信息应用能力”
集齐「拆」新闻所需能力的七颗龙珠后,我们就能独立分析每一个来到面前的新闻内容,提高对信息的筛选和吸收能力,降低信息筛选成本,让每个信息为我所用。

图/Unsplash
你可曾想过,众多现象级“吃瓜”事件,竟能释放行业领域内信号,不经意的一条信息,竟是和自身前途发展息息相关的风向标?
我们是否可以对“信息茧房”有足够的警惕,适时接收同温层之外的信息?
我们是否会意识到媒介依赖,重新设计自己接收内容和信息的结构,优化我们得到信息的质量和效率?
……
这次的《「拆」新闻》课程,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筛选真正有公共性的新鲜话题,带你思考这些新闻和生活的联系。
表面上,我们拆的是作为案例的新闻的折射维度,实际上这是课程的老师们手把手带着我们建立一套新闻分析的“道、法、术”完整历程,也是一次我们重建认知结构的机会。

▲已更新内容▲

大家纷纷表示:了解了平时不曾关注的领域,开阔了不曾有的视野。还有人做了思维导图!

《「拆」新闻——给大家的全年资讯内参》
信息爆炸时代 
带你挖掘见识的深度

美国大选,怎么看? 
郑钦文案例,普通人能学到什么?
超级主播崛起,背后有什么产业逻辑? 
中国男足,折射了哪些问题? 
……
61期节目,全年更新,让你对时事了如指掌 
每期30分钟,1个议题,深度拆解热议事件
每周五准时上线 
用专业视角填补认知空白

课程原价298元
活动价购买只需149元
(2024.12.02—2024.12.20 )

▼点击下图,立即获取课程

为什么推荐你听《“拆”新闻》?

主编坐镇

三联记者×高校学者重磅集结


由主编亲自主理,把关选题基调,把三联的“人脉”悉数奉出。作者团队中,有三联的记者,他们受过多年的三联生活周刊严格的报道训练,能够清晰的发现并表达事实。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同时,课程还邀请了高校的学者,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领域,他们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深耕多年,在这个栏目里会通过这些热点事件,把行业内的思考分享给大家,拓展你的知识见地。

覆盖多领域热门话题 

带你从「信息外围」 进入「认知内圈」 

课程会在每个周五,精选一个热点现象,邀请一位主讲人进行拆解分析,从而辨析什么是事实,什么可能只有情绪价值。
比如,2024年的美国大选格外引人关注,媒体报道让人眼花缭乱。为了帮大家排除吸引人眼球的表面功夫,拥有思考的完整逻辑,我们请来了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曾庆捷。你不但会听到一个政治学学者关于大选的专业解析,曾老师还会结合多方报道和评论,为我们分析新当选总统的施政理念将怎样给世界带来影响。
再比如郑钦文现象。她拿到奥运会网球金牌后,被最广泛传播的一条消息是:父亲豪赌2000万,培养了一个郑钦文!可是,一个奥运会冠军,怎么可能简单地只靠2000万就培养出来?关于郑钦文现象,《三联生活周刊》的主任记者吴丽玮,采访了郑钦文的父亲和许多任教练,并且在课程中做了详细分析,这可比你简单知道“2000万”有价值多了。
深耕直播产业与网红主播研究的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会聊一聊“从疯狂小杨哥到李佳琦……超级主播背后的产业逻辑对于大家的消费行为有何影响”
还有《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笔黄子懿,他自己是一个资深球迷,也做过许多体育领域的报道。黄子懿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中国男足作为一种现象,折射出了哪些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以及这些年来关于“国足”的报道形式和讨论方向,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对于受众来说,该如何看待这种舆论现象?
订阅《“拆”新闻》

看见更多热点事件的“冰山之下”

重建认知结构

用系统框架洞察新闻深层价值
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赖特·米尔斯反复强调理解个人经历与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能力,它使人能够将个人的困扰置于广阔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
「拆」新闻这门课希望提供给大家的,就是这种能力。
每期节目,都会从现象级“吃瓜”事件的表层信息进入,追溯长线发酵历程,用媒介视角深入行业分析,窥见社会运转的整个链条。


注重素养培养
与你共享内容生产的软实力
从“事件”到“认知”背后,有着一个人在一个领域里深耕多年积累下来的深厚素养,它看起来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分析手感,实际上这手感背后是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经验交汇而成的分析架构。
从小杨哥翻车,再到李子柒复播,理解他们背后的表象,离不开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和对媒介传播现象长期的观察;
理解中国足球背后的结构性真相,也少不了对中国几十年来经济社会变革本质的深刻洞悉;
从郑钦文个人的成果,反推到家庭如何投资和培养一个孩子,背后少不了基于严谨事实调查后的一份理性归因和溯源;
从国家文件推演分析民生改变,离不开政策解读能力和政治素养
从美国大选中民主党与共和党的细节中,抽丝剥茧去寻找它们共同指向的美国社会情绪……
这些三联内容生产的软实力,将共存于「拆」新闻的课程中,毫无保留地与你分享。
课程原价298元
活动价购买只需149元
(2024.12.02—2024.12.20 )

▼点击下图,立即获取课程

作者:及格米

编辑:晨曦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