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玲丨散文||东坡疙瘩

文摘   文化   2024-08-13 16:46   山西  

黄 河 原 创 文 学

文学公众平台


黄河文学  原创频道

  李亚玲,山西垣曲人。早年从事教育事业,曾在《师生报》《垣曲报》、垣曲贴吧等发表文章数篇。喜欢文字,热爱生活。

东坡疙瘩是一座山的山名,就坐落在我们解村村东头,它圆圆浑浑,山顶平平正正,像极了一面鼓,在山的对面是峰峦层次显明的喽喽山,像极了一面面旗帜,山的脚底下是一条大峡谷,板涧河的水经过村前奔涌十里之外的母亲河 ——黄河。历史上西汉末年王莽带兵追赶刘秀,刘秀躲在村子后面的山洞里,逃避了王莽追捕,后来老百姓把这座山叫藏王寨,山名村名一直延用到现在,就因为这些历史故事的存在,东坡疙瘩有了威武霸气的名字叫“军鼓”,和对面的旗山完美的组合成了“军鼓旗山”。但我们村里人习惯叫它东坡疙瘩,因为它一疙瘩一堆的矗在村子东头,简单好记也顺口,相当于一个人的大名和乳名区分,大家还是比较喜欢叫乳名——东坡疙瘩。

我们村最初出山的路是东坡疙瘩和邻靠着一座山的夹缝中生出的一条山肠道,人们从这里步行去老县城古城办事上学,我的母亲娘家是古城的,母亲是父亲用一头毛驴从城里娶到村里的,走的就是那条羊肠小道,那份颠簸可能只有父辈们熟悉。1980年,村里来了好多南方人,是江浙一带的筑路人,从此以后东坡疙瘩每天都传来炮声和叮叮当当的凿山声,他们用精湛的技术,把石头切割的方方正正,顺着山的腰部绕过去,就像一条玉带把东坡疙瘩镶嵌了一圈,一条三米宽的路就形成了我村的第一条公路,路的顺畅给山里的村民带来了无比的方便。冥冥之中山神也懂得感恩,筑路人里的木全哥和我们村里最美的村姑小春姐恋爱了,东坡疙瘩为浙江,山西俩年轻人联姻,成就了第一个跨山越海的爱情故事。

有了出山的路,东坡疙瘩渐渐的热闹起来,人来车往,村里的高中生越来越多,王小锤和王小雷哥俩就是其中两名学子,每次学校放假回家,只要转过东坡疙瘩就代表到家了,站在这里可以俯视到村里的河,村里的田,村里的人家炊烟,熟悉的可以排出谁家挨着谁家,都会忍不住的大吼一声,整点动静让村里人知道他们到家了,他们回来啦。王家哥俩有他们独特的打招呼方式,那就是打一剂响亮的口哨,因为我们村庄以“四川盆地”形势坐落,哨声一出会久久的盘旋在空中,传入家家户户,家中早已翘首企盼的王妈妈便知道娃回来啦,赶快煮饺子下面,让回家的娃娃吃上热气腾腾的饭。直到现在无论外出的游子,还是进村的客人,回到村里必会溜达到东坡疙瘩转一圈,吼上两句,打个招呼,才算完整的回到村子里了。

近些年,老家担负起两项国家级工程重任,一是黄河小浪底库区的移民,二是国家级提水蓄能工程。短短几年时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时代需要,生活变迁,我们开始移民,开始远离,唯独东坡疙瘩静默不语,依然守护在哪里,看日出日落,读村庄百味。虽然远离,但我们每年必须回去,因为转过东坡疙瘩就是安葬父辈们的墓地,其中就有我最亲爱的,挚爱的父亲睡在那里。看看父亲,再坐在东坡疙瘩怀中看生过养过我们的村庄,是一份难得的静心,安逸。那一刻,我们明白无论怎么改变,只要心心念念的东坡疙瘩他在,我们的家就一直在,在记忆里,在梦里,在泪里,在希望的土地上……
你若喜欢,请在文末点赞,并点击“在看”+留言

黄河原创文学]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运城网信备案L00031号




黄河文学,就是令你喜欢!

若无特殊标记,刊文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犯,告知删除

李亚玲  作品集

李亚玲丨“六一”情结

李亚玲丨村口的溜溜坡

李亚玲丨婆婆

李亚玲丨相约红手印

李亚玲丨又到桑葚熟了的日子

李亚玲丨就好这口面

李亚玲丨别样牙签

李亚玲丨爱在重生后

李亚玲丨环卫工老妈

李亚玲|散文/端碗饺子

李亚玲丨散文/南山,解峪我的家

李亚玲丨快乐记录仪

李亚玲丨散文/最美是你——望仙

李亚玲丨迷路的父亲

李亚玲丨散文/ 行走中的“摄像头”

书润舜乡丨李亚玲访谈录

李亚玲丨散文丨家当,家底

李亚玲丨散文|| 蚂蚁受命阻王莽 芙蓉救主跳危崖

黄河原创文学
  原创文学、精美图片、人物故事、信息资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