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头条
化债举措精准发力,财政空间加速释放
11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
地方债务置换又出新政。该政策出台的背景是当前地方政府正面临着债务压力与经济发展任务的双重挑战,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萎缩导致土地财政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进一步加剧。该政策将通过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来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根据市场预估,置换规模可能在6-7万亿元左右,预计将在未来三年内完成,每年约安排2万亿元用于债务置换。这一政策出台,不仅有助于实现隐性债务显性化、优化地方债务结构,更能有效减轻地方政府付息压力,释放财政空间以支持关键领域发展。为确保政策效果,相关部门还将配套实施多项措施:一方面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安排一定规模用于化解存量债务,同时通过专项资金和税收政策等多种工具助力化债;另一方面严格实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确保债务限额调整需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相关举措的综合实施,预计将有效提振经营主体信心,改善营商环境,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市场化创新引领地方债务治理新格局。一是中国正在探索创新性的市场化债务处置路径。10月28日,央行推出了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工具,相关创新工具通过月度操作、期限不超过一年的方式提供流动性,既避免了大规模货币注入带来的通胀风险,又缓解了地方政府债务的集中到期压力。市场化操作方式不仅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还通过利率招标和价格发现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根据资金需求自主定价,为地方政府融资成本的降低创造了条件。二是政府正在实施多元化的政策组合。财政部在2024年10月12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了四项重要增量政策,除了化债措施外,还包括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多种工具助力市场止跌回稳、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三是从实践效果来看,化债工作正在稳步推进。2023年第四季度,各地方政府完成了近1.4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的发行投放,2024年1-9月期间继续发行约1,132亿元特殊再融资债,累计完成逾1.5万亿元的存量隐性债务置换目标。
人民币强势拉升,外资信心提振
11月4日,人民币汇率迎来显著上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突破7.10大关,为10月15日以来首次。
双向突破7.1,人民币强势拉升。在岸人民币收盘报7.0974,创下324个基点的显著涨幅;离岸人民币则以7.0981收盘,单日上涨380个基点。两个市场的日内最高点分别触及7.0858和7.0861,展现出强劲的上涨势头。相关突破的背后,既有外部因素的推动,也有内部条件的支撑。在外部环境方面,美元指数跌破104关口,单日跌幅接近0.41%。同时,市场对所谓的“特朗普交易”(即投资者基于特朗普的政策预期而进行的一系列投资操作)预期降温,加之投资者普遍认为美联储可能在11月实施25个基点的降息,相关因素共同推动非美货币走强。在国内层面,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实施效果逐步显现,加上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积极信号和外贸的韧性表现,极大改善了市场预期。此外,当前人民币资产的估值处于相对低位,这种性价比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
人民币汇率的未来发展正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短期看,随着2024年11月4日在岸人民币突破7.1关口,预计汇率将在7.0-7.2区间内保持双向波动的态势。首先,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已成定局,市场普遍预期11月仍将降息,这将直接削弱美元走强态势;其次,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加之制造业PMI持续位于扩张区间,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坚实支撑;最后,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不断深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境外机构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需求稳步提升,相关政策都将助力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此外,外汇管理局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强化市场信心。具体表现为实施一揽子逆周期调节政策,包括调整跨境融资参数、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同时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扩大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覆盖面,完善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
工信部系统部署,我国低空产业发展进入政策密集期
日前,工信部召开低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部署推动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抓好六大重点,加快推动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此次会议强调,低空产业是新兴产业、新事物,实现高质量发展重任在肩、任重道远。要抓好顶层谋划,谋篇布局低空装备创新体系、产业体系和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行业发展良好生态。要抓好重点企业,加强企业梯度培育,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发展,培育更多低空产业头部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抓好重点产品,大力发展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低空装备,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全方位赋能低空产业体系。要抓好人才队伍,强化部属高校低空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统筹推进高端科研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抓好产融结合,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和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促进形成多元化接力式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要抓好政策引领,深入推进低空装备创新应用试点,强化法规标准体系、试验验证体系建设以及创新平台布局,更好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各类园区作用。
低空产业发展进入政策密集期,行业发展预计将进一步加速。近日,地方层面也加快部署低空经济。其中,山东印发《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建成35个通用机场、400个数字化低空航空器起降平台。商业化应用场景丰富多元,形成10个以上标杆应用场景,开通50条以上市内无人机航线和20条以上城际无人机物流航线,载货无人机实现常态化飞行,载人无人机实现商业化飞行。上海杨浦发布《杨浦区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提出到2027年,低空经济产业创新策源力、集群显示度、示范场景吸引力大幅提升。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具有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数实深度融合、产业先导等特征,不仅是交通范式的巨大变化,还将助力经济形态的转型升级,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据中国民航局预估,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10年复合增速8.84%。中信证券指出,低空经济的发展进入政策密集出台期,行业发展有望加速,这将大幅增强我国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有望率先形成完整的低空发展体系,达到全球领先。
-END-
文章节选自 中经头条
扫码获取完整报告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