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星期三
总编时评
国家信息中心
中经网管理中心副主任、中经专网总编审--朱幼平
内容提要
在10月12日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关于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这次财政政策可以说预期管理做的相当到位,会议没有剧透有人期待的数额,因为需要走人大审批流程。我们要相信我国政策的力量,目前这些政策如果不够,未来还会有力度更大的政策。而且,与美国相比,我国政策无论哪个方面,都还有很大的空间,弹药充足。
财政部负责人介绍,2024年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通过组合使用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税费优惠、财政补助等多种政策工具,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积极防范化解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1)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2024年安排财政赤字4.0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
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达到28.55万亿元,持续保持较高支出强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优化税费优惠政策:
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实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科技成果转化税收减免等政策。
完善对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的税收优惠政策,1-8月份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超1.8万亿元。
(3)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督促地方用好增发国债资金,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工作,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积极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持续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
(4)加强基层“三保”和重点领域保障:
认真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腾出资金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和重点领域支出。
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超10万亿元,加大对科技、乡村全面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5)更大力度支持基本民生保障:
中央财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亿元,支持地方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
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94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670元。
(6)抓实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压实地方主体责任,按照一省一策,落实各项化债措施。
中央财政在2023年安排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超过2.2万亿元的基础上,2024年又安排1.2万亿元的额度,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风险地区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和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
下一步财政部将在加快落实已确定政策的基础上,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包括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
此次财政政策是为了应对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一定下行压力,比如总需求不足、预期不振,房地产和资本市场偏低迷、地方财政紧平衡等问题,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而制定的。
增加债务限额: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使地方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空间来促发展、保民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力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安排4000亿元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
发行特别国债: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支持房地产市场: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调节土地市场供需关系,减少闲置土地,并缓解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和债务压力。支持收购存量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优化完善相关税收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保障重点群体:已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比如增加国家奖学金名额、提高奖学金和助学金资助标准、加大国家助学贷款支持力度等。
优化支出结构: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财力性转移支付比重。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总体而言,这次财政政策:
(1)力度较大:赤字规模、专项债与特别国债的发行量均有所增加,显示出财政政策在逆周期调节中的积极作用。
(2)优化组合:通过优化政策组合和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率,确保政策效果。
(3)强调精准:减税降费从追求规模转向注重精准有效,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4)注重协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协调,共同发力,稳定市场预期。
从上发起往下扩展,资产负债表修复,从而带来整个经济活力,重拾增长。
1.增加政府支出
扩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大对交通、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不仅可以拉动经济增长,还能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加大对高科技领域的投资,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对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保障民生福祉。
2.优化税收结构
减税降费:针对企业和个人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
调整税收政策:优化税收政策,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绿色发展。
3.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允许地方政府在合理范围内增加债务限额,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用于特定项目的投资,如土地储备、保障性住房建设等。
4.支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
优化房地产政策:通过调整房地产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
安排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调节土地市场供需关系,减少闲置土地,并缓解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和债务压力。
5.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和收入
加大就业扶持力度:通过提供职业培训、创业扶持等措施,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6.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为财政政策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加强政策协同: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共同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当前的财政政策在化解地方债务负担方面可是多管齐下、综合施策。
1.增加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通过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的债务限额,用来置换地方政府的存量隐性债务,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地方的债务压力。这项政策就像是及时雨,让地方政府可以腾出更多的财力和精力来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
2.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
除了置换隐性债务,财政政策还通过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债券,来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的债务。这样一来,那些因为债务问题而搁置的项目,就有望重新启动。这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还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
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了4000亿元,来补充地方政府的综合财力。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这样一来,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就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债务负担也会相应减轻。
4.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在当前的财政政策下,政府还强调了要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通过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将更多的资金用于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等领域,确保重点支出的力度不减。这样一来,就可以在保障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逐步化解地方债务负担。
5.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这项政策虽然不直接针对地方债务,但通过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支持,可以提升它们的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这样一来,银行就可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得到发展了,地方政府的税收和财政收入也会相应增加,从而有助于化解债务负担。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行业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
1.基础设施建设行业
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特别是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为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这不仅包括传统的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还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如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这些领域的投资不仅可以直接拉动经济增长,还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房地产行业
近期财政政策对房地产行业也给予了重点关注。通过优化房地产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以及安排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等措施,财政政策为房地产行业提供了一定的支持。这些政策有助于缓解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3.金融行业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也对金融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等措施,金融行业得到了更加稳定的发展环境。此外,一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如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等,也为金融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4.科技创新和制造业行业
财政政策还加大了对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家的竞争力,还可以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5.社会保障和民生行业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财政政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增加对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保障了民生福祉。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文章节选自 《中经专网》--总编时评
扫码获取完整报告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未来经济工作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