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供求关系、成本、政策、市场与贸易以及其他因素等方面
一、供应端
种植面积和产量:种植面积的变化直接影响玉米的供给量。若种植面积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玉米产量可能上升,市场供给增加,会对价格产生下行压力;反之,种植面积减少,可能导致供给不足,推动价格上涨。此外,气候条件、病虫害等因素也会影响玉米单产,进而影响总产量和价格。比如,在玉米生长关键期遭遇干旱、洪涝等灾害,会导致产量下降,价格上升。国内玉米种植周期因种植区域、品种等因素有所不同,
1)一般可分为春玉米和夏玉米,以下是其大致的种植周期:
春玉米:播种期:一般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此时土壤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玉米种子发芽所需的温度条件,土壤湿度也较为适宜,有利于种子萌发。
苗期:从播种后种子发芽到拔节期之前为苗期,大约持续 30 天左右。这个阶段玉米主要进行根系生长和叶片分化,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相对较少,但对光照和温度要求较高,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有助于培育壮苗。
拔节期:一般在 6 月中旬左右,玉米植株开始快速生长,茎节迅速伸长,叶片面积增大,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逐渐增加,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之一。
大喇叭口期:在拔节后 10 天左右进入大喇叭口期,此时玉米植株外形像一个大喇叭,是决定果穗大小和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同时也是防治玉米螟等病虫害的关键时期。
抽雄吐丝期:通常在 7 月中旬至下旬,玉米雄穗开始抽出并散粉,雌穗花丝伸出,这个时期是玉米授粉受精的关键时期,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要求较为严格,适宜的天气条件有利于提高授粉成功率,保证籽粒饱满。
灌浆期:从受精后开始,一直持续到蜡熟期前,大约 20-30 天。此阶段玉米籽粒开始快速灌浆,干物质不断积累,籽粒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需要充足的水分、养分和光照,以保证籽粒的充实度和饱满度。
成熟期:一般在 9 月中旬至下旬,玉米籽粒生理成熟,表现为籽粒变硬,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色层,此时玉米达到最佳收获期,收获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夏玉米:播种期:一般在 6 月中旬左右,小麦收获后及时抢种。此时气温较高,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玉米种子快速发芽和出苗。
苗期:夏玉米苗期一般持续 20 天左右,由于播种时气温较高,玉米生长速度较快,需要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如间苗、定苗、中耕除草等,以保证幼苗生长健壮。
拔节期:在 7 月上旬左右进入拔节期,此时夏玉米生长迅速,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开始增加,要及时追肥浇水,促进植株生长。
大喇叭口期:一般在 7 月下旬,与春玉米类似,是夏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抽雄吐丝期:通常在 8 月上旬,此时高温多雨天气较多,要注意防范高温热害和病虫害对玉米授粉的影响,保证玉米正常结实。
灌浆期:8 月中旬至 9 月上旬是夏玉米的灌浆期,这个阶段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防止植株早衰,促进籽粒灌浆饱满。
成熟期:一般在 9 月底至 10 月初,夏玉米成熟,应及时收获,避免因后期天气变化等因素导致玉米倒伏或籽粒霉变,影响产量和质量。
2)我国玉米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等,以下是各主要集中种植区的占比情况:
北方春播玉米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内蒙古的全部地区,以及山西大部分地区,陕西、河北和甘肃的小部分地区。年种植总面积约占全国的 46.85%,总产量约占全国的 49.98%。
黄淮海夏播玉米主产区:包括山东、河南全部地区,安徽、江苏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襄阳地区,陕西关中灌区,山西临汾、运城和晋城地区,河北保定、沧州以南地区。玉米播种面积占全国的 29.76%,总产量约占全国的 28.84%。
西南山地玉米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全省,陕西南部,广西、湖南部分地区,湖北西部丘陵地区和甘肃省的一小部分。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 11.66%,产量占全国的 9.95%。
南方丘陵玉米区:包括广东、海南、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省的全部,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地区,广西、湖南、湖北的东部等地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 7.67%,产量占全国的 6.15%。
西北灌溉玉米区:包括新疆全部,甘肃的河西走廊,以及宁夏河套灌区。总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4%,产量占全国的 5.01%。
青藏高原玉米区:主要包括青海、西藏。种植面积不足全国的 0.06%,产量占全国的 0.07%。
3)近五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如下:
2019 年:4128 万公顷 2020 年:4126 万公顷 2021 年:4332 万公顷
2022 年:4307 万公顷 2023 年:4422 万公顷
2024/2025 年度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 44740.7 千公顷,比上年度增加 1.2%据 5 月 11 日的消息显示,农业农村部预测 2024/25 年度中国玉米种植面积 44886 千公顷(6.73 亿亩),较上年度增加 667 千公顷(1000 万亩),增幅 1.5%
4)近两年我国玉米产量:
2023 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玉米产量达到 28884.2 万吨。
2024 年: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4/2025 年度玉米总产量调整为 29491.7 万吨,同比增长 2.1%
二、需求端:
玉米的需求主要来自饲料、工业和食用等领域。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对玉米饲料的需求增加,会推动玉米价格上升;若工业领域对玉米深加工产品的需求旺盛,如乙醇、淀粉等行业产能扩张,也会增加玉米需求,带动价格上涨。反之,若这些行业需求萎缩,玉米价格可能受到抑制。
1)玉米需求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类:
饲料生产企业: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饲料生产、养殖等领域实力强劲,饲料产品种类丰富,市场份额高。
大北农集团:以饲料科技为核心,涵盖养殖、种业等业务,在饲料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有深厚积累,饲料产品在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
海大集团:水产饲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同时畜禽饲料业务也发展迅速,注重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服务受到养殖户认可。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在水产饲料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先进的技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都有广泛应用。
正邦科技:集饲料生产、种猪繁育、商品猪饲养于一体,饲料业务规模较大,为养殖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持。
玉米深加工企业:中粮集团:作为大型央企,在玉米深加工领域技术先进、产业链完善,产品涵盖淀粉、淀粉糖、燃料乙醇等多个品类。
益海嘉里:知名的粮油加工企业,在玉米深加工方面也有重要布局,如玉米淀粉、玉米油等产品市场份额较高。
内蒙古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生物发酵领域,利用玉米生产氨基酸等产品,在行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玉米淀粉及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在玉米综合利用方面有独特的技术和优势。
绥化象屿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在玉米深加工领域发展迅速,以玉米淀粉、氨基酸等产品为主,产能和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食品加工企业:北纬 47°(黑龙江北纬四十七绿色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专注于高端鲜食玉米产品,致力于打造黑土孕育的健康食品,生产规模较大。
禾久(张家口禾久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鲜食玉米为主营,形成了覆盖全国多地并出口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
东北农嫂(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以玉米食品研发、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产品覆盖国内众多省市,并远销全球 10 余个国家和地区。
穗康(张家口市穗康鲜食玉米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 1999 年,形成了种、产、销一体的鲜食玉米产业链。
傻小胖(五原县大丰粮油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鲜玉米品牌,建立了玉米行业全产业链条。
生物燃料生产企业: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生物科技和玉米深加工领域有深厚技术积累和资源优势,是国内重要的生物燃料生产企业。
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是国内领先的玉米芯综合利用企业,在生物乙醇等生物燃料生产方面有一定地位。
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业务涵盖农产品加工、生物能源等领域,利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等产品,技术和规模处于行业前列。
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国家批准建设的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专注于燃料乙醇生产,为推动生物燃料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在玉米发酵生产酒精等生物燃料方面有丰富经验和技术实力,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定份额。
养殖企业: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的畜牧养殖企业之一,家禽和生猪养殖规模巨大,对玉米等饲料原料需求旺盛。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生猪养殖为主业,拥有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是玉米的重要需求方。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在饲料生产领域领先,在养殖业务方面也有重要地位,涵盖家禽、生猪等养殖业务。
正邦科技:养殖业务与饲料业务协同发展,生猪养殖规模较大,在养殖行业有较高的知名度。
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涵盖生猪养殖、饲料生产等领域,在养殖技术和模式创新方面有一定优势。
三、生产成本
农资价格: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玉米的种植成本。如果农资价格上涨,种植户的成本增加,为了保证一定的利润,会推动玉米价格上升;反之,农资价格下降,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玉米价格。
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土地租金的高低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变化,也会影响玉米的生产成本和价格。在一些土地资源紧张或劳动力短缺的地区,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较高,会使玉米价格相对较高。
玉米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生产成本:土地成本
土地租金:如果是租赁土地种植玉米,需要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租金。不同地区土地租金差异较大,一般来说,在东北等玉米主产区,每亩土地租金可能在 500-1000 元左右;而在一些偏远或土地肥力较差的地区,租金可能相对较低,每亩在 300-500 元。
土地整理费用:包括翻耕、平整、起垄等作业的费用,一般每亩土地整理成本在 100-200 元左右。
种子成本:玉米种子价格因品种、品牌不同而有所差异。普通玉米种子每亩用种量在 2-3 公斤,每公斤种子价格在 30-60 元左右,每亩种子成本大约 60-180 元。一些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种子或转基因种子价格相对较高,每亩种子成本可能达到 200-300 元。
化肥成本:氮肥:常用的尿素等氮肥,每亩玉米地一般需要施用 15-20 公斤,每公斤尿素价格在 2-3 元,仅氮肥成本每亩就在 30-60 元。
磷肥:如过磷酸钙等,每亩施用量在 10-15 公斤,每公斤价格 1.5-2 元,磷肥成本每亩约 15-30 元。
钾肥:氯化钾等钾肥,每亩用量 8-12 公斤,每公斤价格 2.5-3.5 元,钾肥成本每亩 20-42 元。
复合肥及其他:还有一些复合肥、微量元素肥等,每亩成本大约在 50-100 元。总体算下来,化肥成本每亩在 115-232 元。
农药成本:除草剂:用于玉米田除草的除草剂,每亩使用成本在 20-50 元左右。
杀虫剂:防治玉米螟、蚜虫等害虫的杀虫剂,每亩成本在 15-30 元。
杀菌剂:预防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等病害的杀菌剂,每亩成本在 10-20 元。农药总成本每亩大约在 45-100 元。
灌溉成本:如果种植区域需要灌溉,成本包括灌溉设备的购置与维护、水电费等。在一些干旱地区,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每亩设备投资可能在 200-500 元左右,使用年限按 5 年计算,每年分摊成本 40-100 元。每次灌溉的水电费根据灌溉水量和当地水电价格而定,一般每次灌溉每亩水电费在 20-50 元,整个生长季灌溉 3-5 次,灌溉成本每亩大约在 100-350 元。
机械作业成本:播种:采用机械播种,每亩费用在 30-50 元。
收割:机械收割每亩费用在 80-120 元。
其他:还有中耕、施肥等作业的机械费用,每亩每次在 30-50 元,整个生长季机械作业成本大约在 200-350 元。
间接生产成本:人工成本:包括播种、施肥、打药、除草、收割等环节的人工费用。如果全部人工操作,每个工日按 200 元计算,每亩地需要 5-8 个工日,人工成本每亩在 1000-1600 元。即使机械化程度较高,也需要人工进行一些辅助作业,人工成本每亩也在 300-500 元。
运输与仓储成本:将玉米从田间运输到仓库或销售点的费用,根据运输距离和运输方式不同有所差异,一般每吨每公里运输成本在 1-3 元。
仓储:玉米收获后需要储存,仓储成本包括仓库租赁、仓储设备折旧、通风防潮等费用,每吨玉米仓储成本每月在 20-50 元。
其他成本:农业保险:为降低种植风险,购买农业保险,每亩保费在 30-50 元。
贷款利息:如果种植过程中有贷款,需要支付贷款利息,利息成本根据贷款金额和利率而定。
2)我国各主要玉米种植区的大致生产成本:
北方春播玉米区:总成本:一般在 1400-2350 元 / 亩。
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总成本:一般在 1690-2390 元 / 亩。
西南山地玉米区:总成本:一般在 1810-2750 元 / 亩。
南方丘陵玉米区:总成本:一般在 1750-2550 元 / 亩。
西北灌溉玉米区:总成本:一般在 1640-2500 元 / 亩。
青藏高原玉米区:总成本:一般在 1550-2300 元 / 亩。
四、政策因素
1)补贴政策:
政府的农业补贴政策对玉米种植户的积极性有重要影响。如种植补贴、价格补贴等,补贴力度大,会鼓励农民增加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市场供给,可能对价格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反之,补贴政策调整可能影响农民种植决策,进而影响玉米价格。
黑龙江:生产者补贴:2024 年黑龙江省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为每亩 20 元。
大垄密植补贴:采用 110 厘米或 130 厘米、140 厘米的大垄种植玉米两行,可获得 25 元每亩的玉米大垄密植补贴。
吉林:生产者补贴:2024 年临江市玉米补贴标准为 90.47 元 / 亩;公主岭、农安和伊通地区的玉米生产者补贴则维持在每亩 87 元至 143 元之间;汪清县玉米生产者补贴只有每亩约 35 元。
带状复合种植补贴:吉林伊通地区划定了部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试点,符合试点政策的耕地,可获得每亩 150 元的补贴。
辽宁:生产者补贴:2024 年大连市和长海县玉米生产者补贴预计每亩为 70 元,桓仁县及大石桥市的补贴情况也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
内蒙古:生产者补贴:2024 年清水河县玉米生产者补贴的具体标准为 40 元 / 亩;巴林右旗农民补贴带状复合种植可享受玉米生产者补贴 10 元 / 亩。
带状复合种植补贴:呼和浩特全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统一标准为 150 元 / 亩,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每亩补贴 400 元。
山东:带状复合种植补贴:对自愿采用大豆 - 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种植大豆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亩可补贴 200 元。
北京:良种补贴:海淀区对种植品种符合《北京市玉米良种更换推介品种名录》中的玉米种植主体给予每亩 50 元补贴。
2023 年:黑龙江:据某基层工作人员透露玉米补贴达到 43 元每亩。鹤岗市兴安区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为每亩 14 元。
吉林:蛟河县玉米生产者补贴为 85.16 元每亩。榆树市玉米补贴标准 57.19 元 / 亩。
辽宁:本溪市玉米补贴标准 74.1 元 / 亩。
内蒙古:通辽市辽河镇玉米补贴标准每亩 58 元。
2022 年:黑龙江的克山县按照相关文件,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为每亩 28 元。
2021 年:黑龙江省政府确定 2021 年玉米补贴标准为 68 元 / 亩。
2)收储政策:
国家的玉米收储政策对市场价格有直接影响。当国家进行大规模收储时,会增加市场需求,稳定或提高玉米价格;而在收储政策调整,如减少收储量或加快库存玉米投放市场时,会增加市场供给,对价格产生下行压力。我国的玉米补贴政策主要有生产者补贴、大垄密植补贴、带状复合种植补贴等,以下是一些主要地区的玉米补贴政策情况:
我国的玉米收储政策是保障玉米市场稳定、农民收入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以下是相关介绍:
历史政策:临时收储政策(2007-2015 年):在此期间,国家在东北等玉米主产区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通过设定临时收储价格,由中储粮等企业按照规定价格收购农民的玉米,以此稳定玉米市场价格,保障农民收益,如 2013 年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内蒙古、辽宁 1.13 元 / 斤,吉林 1.12 元 / 斤,黑龙江 1.11 元 / 斤。
“市场化收购”+“补贴” 政策(2016 年起):2016 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 “市场化收购”+“补贴” 的新机制。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同时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拨付到省区,由地方政府统筹将补贴资金兑付到生产者,保持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
现行政策要点:收购阶段:国家通过中储粮等指定的收购主体,在玉米主产区进行收购。当市场价格过低时,为防止 “谷贱伤农”,政府可能会适当提高收储价格或增加收储规模,引导市场价格合理运行。如 2025 年农业农村部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加大了玉米储备的收储力度,中储粮始终在市收购,有力提振了市场的信心。
储存阶段:收购的玉米会被储存在国家指定的仓库,承储企业要对玉米的质量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储存的玉米符合国家标准,同时要做好仓储管理工作,保证玉米储存安全,防止出现变质、损耗等情况。
销售阶段:当市场玉米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如价格过高时,国家会通过拍卖或定向销售等方式,将储备的玉米投放市场,增加市场供给,平抑价格波动,保障玉米市场的稳定供应;当市场供应过剩、价格过低时,国家则增加收储规模,减少市场流通量,稳定市场价格。
我国玉米收储和售出时间大致如下:
收储时间:主产区普遍情况:玉米一般在每年 8 月到 10 月收获。东北等玉米主产区,收储工作通常从 9 月中下旬开始,一直持续到次年 4 月底。比如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9 月中旬左右新玉米开始陆续上市,中储粮等收储主体便会开始收购工作。
河南地区:一般在 8 月下旬或 9 月初开始收储。
售出时间:常规情况:国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玉米投放,没有固定的绝对开始时间,但一般来说,如果市场玉米价格过高,或者为了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保障供应等,会在当年冬季到次年的时间段进行投放。像在一些年份,可能从当年 12 月就开始根据市场形势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储备玉米拍卖等售出工作。
企业经营角度:以天康生物为例,其玉米收储业务主要在第二年的一、二、三季度销售。
国家玉米收储数量会因每年的产量、市场情况、政策调整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以下是近两年的收储情况:
2024 年: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2025 年 1 月 24 日发布的数据,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收购秋粮 2.5 亿吨,其中玉米 1.46 亿吨。
2023 年: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2024 年 5 月 15 日发布的数据,截至 2024 年 4 月 30 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在 2023 年度秋粮收购中,玉米收购量达 1.35 亿吨。
五、市场与贸易因素
国际市场价格传导:国际玉米市场价格的波动会通过贸易渠道影响国内玉米价格。若国际玉米价格上涨,国内进口成本增加,会带动国内玉米价格上升;反之,国际玉米价格下跌,会对国内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贸易政策和关税调整:贸易政策的变化,如进出口关税调整、贸易壁垒的设置等,会影响玉米的国际贸易格局和国内市场供求关系,从而影响价格。例如,提高玉米进口关税,会增加进口成本,减少进口量,对国内玉米价格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1)近五年中国玉米进口数量如下:
2019 年:479 万吨 2020 年:1130 万吨 2021 年:2835 万吨
2022 年:2062 万吨 2023 年:2714 万吨 2024 年:1376 万吨
2)中国玉米主要从巴西、美国、乌克兰等国家进口。2024 年 1-12 月从巴西进口玉米 664.6 万吨,占比 47%;从乌克兰进口 464 万吨,占比 33.7%;从美国进口 207.3 万吨,占比 15%。
六、其他因素
能源价格:能源价格与玉米价格存在一定的关联。一方面,能源价格上涨会导致农资生产成本上升,间接推动玉米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在一些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的地区,能源价格的波动会影响生物燃料的生产需求,进而影响玉米价格。
生产成本方面:能源是农业生产资料的重要基础。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时,以石油为原料的化肥、农药等农资的生产成本会上升,导致农资价格上涨。同时,农业机械作业需要消耗柴油等燃料,能源价格上升也会使农业机械的使用成本增加。这使得玉米种植的整体成本上升,种植户可能会通过提高玉米价格来维持利润,或者因成本过高而减少种植面积,导致玉米供应减少,推动价格上涨。
需求替代方面:玉米是生产生物燃料的重要原料,如玉米可用于生产乙醇。当能源价格上升,特别是石油价格上涨时,生物燃料作为一种相对廉价且环保的替代能源,其需求会增加。这会促使更多的玉米被用于生产生物燃料,从而增加对玉米的需求,在玉米供应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推动玉米价格上升。
宏观经济关联方面:能源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能源价格上涨通常是在经济增长强劲、能源需求旺盛的时期,此时整体经济环境较好,玉米的食品、饲料和工业需求也会增加,从而推动玉米价格上升。而在经济衰退、能源需求下降、能源价格下跌时,玉米的整体需求也可能受到抑制,价格有下降压力。
运输成本方面:能源价格影响运输成本,进而影响玉米价格。能源价格上升,会使玉米的运输成本增加,导致玉米在流通环节的成本上升,最终反映在玉米的市场价格上。对于长距离运输的玉米,或者依赖大量运输来实现供需平衡的地区,运输成本对玉米价格的影响更为显著。
七.玉米上下游参与期货交易的前十企业:
上游种植相关企业
北大荒集团:国内大型农业企业,玉米种植规模大,为锁定玉米销售价格、保障收益,积极参与玉米期货交易。
中化现代农业:开展土地托管等农业服务,涉及玉米种植,通过参与玉米期货市场帮助农户和自身管理价格风险。
隆平高科:种业龙头,玉米种子业务重要,利用期货市场应对种子价格波动风险,保障利润。
先正达集团:在种子研发、生产和销售领先,为稳定玉米种子销售价格和原材料采购成本,参与期货套期保值。
亚盛集团:涉及玉米等农产品期货交易,通过专业策略引导玉米期货市场走势。
登海种业:主要从事玉米种子等农作物种子的选育、生产、销售,为稳定经营和规避风险,会参与玉米期货相关市场。
万向德农:以玉米种业为主营业务,为保障种子生产销售各环节的稳定,有参与玉米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需求。
大北农(种业板块):除了饲料养殖业务,在种业领域也有布局,玉米种子业务会使其与玉米期货市场产生联系。
垦丰种业:在玉米种子生产销售方面有一定规模,为应对市场价格波动,可能会参与玉米期货市场。
敦煌种业:主要从事各类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生产、销售,玉米种子是其重要产品之一,或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
下游企业
饲料养殖企业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玉米期货恢复上市后不久就开展套保交易,将玉米期货作为确定采购价格及控制成本的重要工具。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公司积极参与玉米基差贸易,通过期货市场点价等操作锁定采购成本。
正大集团:大型农牧企业,玉米需求量大,通过参与玉米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稳定原料成本。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水产饲料领域重要企业,利用玉米期货管理价格风险。
大北农集团:饲料生产和养殖领域市场份额较高,参与玉米期货交易应对成本波动。
双胞胎集团:以猪饲料为主,在饲料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为稳定玉米采购成本参与期货市场。
正邦科技:曾是国内大型农牧企业,玉米是重要原料,参与玉米期货市场管理风险。
天邦食品:业务涵盖饲料、养殖等,为保障经营稳定,会利用玉米期货规避价格风险。
唐人神集团:在饲料、养殖等领域有业务布局,通过参与玉米期货市场稳定原料供应和成本。
禾丰股份:知名的饲料企业,为应对玉米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参与玉米期货交易。
玉米深加工企业:
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玉米年加工能力超 500 万吨,注重运用玉米淀粉期货和期权进行远期报价、基差贸易和风险管理。
山东寿光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运用玉米淀粉期货优化销售计划,通过卖出期货提前锁定淀粉销售利润。
潍坊盛泰药业有限公司:利用玉米和玉米淀粉期货,通过基差和价差交易对加工利润进行长期管理。
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参与玉米期货及相关衍生品市场稳定成本和价格。
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在玉米深加工领域规模较大,利用玉米期货市场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氨基酸生产企业,玉米是重要原料,参与期货市场管理成本。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淀粉糖等玉米深加工产品生产,通过期货市场管理价格风险。
山东柠檬生化有限公司:在柠檬酸等玉米深加工产品方面有一定规模,利用期货市场稳定经营。
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玉米淀粉生产企业,会参与玉米及淀粉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
黑龙江成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玉米淀粉、淀粉糖等产品,参与期货市场保障企业经营。
玉米贸易企业
中粮贸易:大型国有粮食贸易企业,在玉米贸易领域地位重要,积极参与玉米期货市场。
象屿农产:玉米等农产品贸易规模大,利用玉米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
益海嘉里:业务涵盖农产品加工、贸易等,在玉米贸易中借助玉米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
北京中垦绿粮油有限公司:参与过玉米期货交割,通过期货市场建立虚拟库存。
中谷承德国家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开展玉米基差贸易,通过期货套保操作锁定销售价格。
黑龙江省北大荒商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北大荒集团,在玉米贸易中会利用期货市场。
上海良友集团:在粮食贸易等领域有重要地位,参与玉米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
厦门建发股份:业务多元化,在农产品贸易方面,会参与玉米期货市场规避风险。
国贸股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有一定份额,利用玉米期货市场保障贸易稳定。
金健米业:涉及粮食贸易等业务,玉米贸易中或会借助期货市场管理风险。
八、玉米上下游企业前十的市场份额比例较难精确统计,且会随市场变化而有所不同,以下是大致情况分析:
上游种植相关企业
种子研发生产企业:隆平高科、北大荒集团等企业影响力较大,整体前十企业在玉米种子市场可能占据 30%-40% 左右的份额。隆平高科作为种业龙头,在玉米种子市场份额相对较高,约占 10%-15%。北大荒集团凭借大规模土地资源和种植优势,也占有一定比例份额,约 5%-10%。其他如登海种业、万向德农等企业也各占一定份额,共同构成了市场的主要部分。
中游贸易企业
玉米贸易企业:中粮贸易、象屿农产等在玉米贸易领域占比较大,前十企业可能占据国内玉米贸易市场 50%-60% 左右的份额。中粮贸易作为大型国有粮食贸易企业,凭借其资源和渠道优势,市场份额可能在 20%-30% 左右。象屿农产贸易规模也较大,市场份额可能在 10%-15% 左右。益海嘉里、厦门建发等企业也在玉米贸易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共同推动玉米的流通和销售。
下游企业
饲料养殖企业:新希望六和、广东海大等前十企业在饲料市场的份额较高,可能占据玉米饲料应用市场 40%-50% 左右的份额。新希望六和在饲料和养殖领域布局广泛,市场份额可能在 15%-20% 左右。广东海大集团在水产饲料和畜禽饲料方面都有较强实力,市场份额可能在 10%-15% 左右。正大集团、通威股份等企业也各有优势,共同满足养殖行业对玉米的大量需求。
玉米深加工企业:诸城兴贸、山东寿光巨能等前十企业在玉米深加工市场可能占据 40%-50% 左右的份额。诸城兴贸玉米年加工能力超 500 万吨,在玉米深加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市场份额可能在 15%-20% 左右。山东寿光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也是重要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市场份额可能在 10%-15% 左右。其他如吉林燃料乙醇、中粮生化能源等企业在燃料乙醇、淀粉糖等细分领域也有一定份额,为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加入通讯录就可以查看三万三千多人同行业的联系方式公司信息供求需求信息,在社区位置可以发布广告信息,十分钟内退出是免费退款哦。十分钟以后合同生效无法退款。
群友通讯录使用技巧:1.针对你们发出的一些供应需求,需要大家点击到社区才能看到,每天群主有三次可以帮你们推广,就是直接可以把你的需求发送到通讯录里所有朋友的微信上,有需求的私聊。2.加入通讯录以后第一步就是把通讯录收藏,这样方便下一次打开寻找自己需要的客户。打开以后长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