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红茶。
昨天,一位前大厂员工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吐槽,说自己跳槽时遇到的奇葩事儿简直让人不敢相信。新公司的背调居然查到了他在字节的离职补偿金额,甚至连他最后一任领导的名字都打听到了。这下可好,还没入职就感觉被扒了个精光,这让人咋想?
现在找工作是真不容易,技术要过关,经验要丰富,性格要好,还得会来事儿。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心仪的公司,结果倒好,背调变成了"扒皮",连你在前公司拿了多少离职补偿都被挖出来了。这种感觉,就像是你的银行流水、购物记录全被人翻了个遍,搁谁谁不难受?
现在的背调真是越来越不对劲了?N+1补偿是公司跟员工之间的私密协议,这玩意儿也能查?前领导的名字也能打听到?这不就等于变相告诉新公司:这人离职时拿了这么多钱,以后你们可得当心点!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过度背调背后暗藏的风险。
你的离职补偿被新公司知道了,人家一问就知道你上家给了多少钱,这不就等于把你的底牌都亮出来了吗?还有前领导的名字,万一新老板觉得有意思,顺藤摸瓜去打听点什么,那你前面的关系网不就全暴露了?
这么说吧,背调是把双刃剑,用得好,能帮企业避免用人风险;用得不好,就成了侵犯隐私的工具。
背景调查这事儿,现在有些公司做得太过火,什么都想挖出来,这不仅让人不舒服,还可能触犯了个人信息保护法,这得引起我们的警觉。求职者遇到这种过分的隐私挖掘,不回答可能会丢掉工作机会,回答了又可能得撒谎,真是进退两难。
面对这种侵犯隐私的行为,我们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但是现实中因为背景调查而提起诉讼的情况并不多,很多求职者要么缺乏证据,要么觉得维权成本太高,就选择了忍气吞声。
所以,背景调查需要尽快纳入法治轨道,制定明确的规范,防止用人单位滥用权力。同时我们也要给求职者足够的支持,让他们有勇气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在遇到问题时敢于站出来投诉和举报。
简单来说,就是背景调查得有度,不能侵犯个人隐私;求职者要勇敢维护自己的权利,遇到不公平对待就要敢于发声;法律要为求职者撑腰,确保背景调查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作为打工人,咱们得提高警惕,背调之前会让你签字,所以背调前问清楚查什么不查什么,遇到过分的要求要敢于说不。
说到底,职场隐私保护不光是个人问题,更是整个行业的问题。
如果连基本的隐私都保护不了,那还谈什么职业尊严?所以,不管是企业还是背调公司,都该好好想想,这个度到底该怎么把握。
留言已开通,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