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孩子近视问题悄然出现或加重的“危险期”,新学期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孩子近视加深了怎么办?如何防止近视进一步发展呢?
孩子出现以下情况要重视
1.看东西凑近:例如看书、看电视眼睛距离很近,做作业时弓腰凑近书本等;
2.眯眼、皱眉:因为眯眼、皱眉等动作可以使眼睑遮挡住部分瞳孔、减少弥散光线,暂时改善部分视力使得看东西清楚一些;
3.拉扯眼角:拉扯眼角可使角膜稍微变平,使眼轴一过性缩短,使焦点靠近视网膜,物像就会变得清楚一些;
4.歪头或斜眼看东西: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散光,使得看东西清楚一些;
5.经常揉眼、眨眼:近视的孩子因为看东西模糊,视力疲劳会导致经常揉眼睛、眨眼。
近视不及时干预会怎么样
如果近视不及时干预的话,视物不清会使眼睛增强调节,眼部肌肉长时间处于过度紧张状态,易造成眼疲劳,可能出现眼胀、眼痛、眼眶痛、眩晕、恶心等症状,并且近视度数会增加。
近视一旦发展成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后,眼部健康将受到比较大的威胁。高度近视会让眼睛出现眼轴拉长,玻璃体液化、变性,玻璃体可以与视网膜发生粘连,并牵拉视网膜。当眼球受到外力冲击、外伤时,可引起视网膜破裂、造成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是高度近视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会造成视力极度下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失明。
高度近视还可能导致核性白内障,因为高度近视后晶状体发生了硬化,晶状体的核心部分越来越浑浊,进而导致视力的完全丧失。
高度近视还容易让房水循环所必经的排水途径发生病理性改变,房水循环出不去的话,眼压会增高,进而导致青光眼。除此之外,视网膜的被动拉伸还会导致视网膜出血、变性,反复出血还容易形成瘢痕,进而形成永久性的视力损伤。
所以,对高度近视的重视是近视防控的根本,要尽量不让普通近视发展到高度近视。到了高度近视阶段,要及时识别高度近视引起的各种致盲性的眼病,及时做治疗,这样才能尽可能保住宝贵的视力。
如果发现孩子近视了怎么办?
目前医学上尚无法通过非手术的手段降低近视度数和治愈近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控制近视度数的发展,避免发展成高度近视,从而降低患其他眼部疾病甚至失明的风险。
首先,务必到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视光检查,尤其是散瞳验光,散瞳验光是判断真性近视或假性近视的关键手段。如果诊断为假性近视,可尝试调整用眼习惯以恢复视力;确诊为真性近视,则需选择合适的矫正措施。
建议在专业机构进行眼镜验配,以确保眼镜的准确性和舒适性。错误的验光或配镜可能导致眼胀、头痛等不适,甚至影响长期配戴效果。
已经近视的孩子,可以这样做
· 佩戴ok镜/角膜塑形镜
对于近视的青少年来说,可通过佩戴ok镜(也叫角膜塑形镜)来控制近视的发展。
ok镜是能安全有效控制、延缓青少年近视的方法之一。睡觉戴、白天取,可以保证白天一天的视力。
研究显示,ok镜可减缓近视发展的效果优于普通框架眼镜。配戴普通框架眼镜的孩子一年近视大概增长50度至75度左右,有的甚至更高。而配戴角膜塑形镜的孩子,一年近视仅增长10度至25度左右。
ok镜属于Ⅲ类医疗器械,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验配,同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佩戴框架眼镜
如果孩子觉得ok镜取戴不太方便,可以选择佩戴框架眼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给孩子配框架眼镜时,一定要记得先让孩子进行专业医学验光。根据医学验光配的眼镜不仅能让人看得更清楚、更舒服,还能提高双眼的视觉功能,缓解眼部疲劳。
儿童青少年如何预防近视
1.视力健康筛查
1~3岁幼儿期、4~6岁学龄前期及7岁之后学龄期都应定期接受屈光筛查,监测远视储备量。
2.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一是读写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距书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不可平躺、侧躺或趴在床上看书,不可边走边看书或者在移动的车厢内看书。
二是坚持“20—20—20”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向约20英尺(6米)外远眺20秒以上。
三是保持光线适度,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照明,同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为儿童、青少年配备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即CCC认证)的台灯,晚间学习除使用台灯外还应开顶灯。
3.日常户外活动2小时和体育锻炼1小时
无论近视与否,预防近视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户外活动、体育锻炼。户外活动对近视防控的核心就是光照,接触阳光能增加眼内多巴胺等活性物质释放,促进眼球正常发育并抑制眼轴变长。
4.分年龄段管控视屏时间
0-3岁婴幼儿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单次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
使用电子屏幕时,屏幕中心位置应在眼睛视线下方10厘米左右,距离为电子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6倍,观看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5.均衡营养
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1、钙、硒等都是有益于眼睛的营养素。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甜食和辛辣食物。
————协和东西湖医院眼科专家推荐————
我们 ∣一个健康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编 辑:湖北之声
通讯员:眼科 詹田兰
校 对:游 乐
编 审:李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