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治不好的精神内耗,或许老子可以,《常清静经》分享

文摘   2024-05-29 18:42   意大利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张三丰临场教授张无忌太极剑法时,接连给张无忌演练了三遍,却让张无忌忘记所有招式,才算真正的学成,这可能和我们普通人对于学习的理解有所差异。其实这就是金庸先生的哲学思想在书中的体现:忘记才能学成,无招胜过有招。

我不知道金庸先生是不是也从道德经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获得的感悟。但至少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也是我现在的座右铭之一。

时代在快速发展,知识在迅速更新迭代,作为一个普通人,总会有不努力学习及时更新自己就可能被优化的担忧,因而产生知识焦虑和精神内耗。但是,正如物理学大厦建立在牛顿三定律基础上,现代数学起垒于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我们能否找到所有知识背后亘古不变的规律,也就是老子口中的“强名之道”呢?

学习的目的在于增进,悟道的意义在于缺损。努力工作月入过万是一种幸福,努力锻炼舍去疾病不也是一种快乐吗?懂得了为道日损,相信大家就会减少很多精神内耗,不再舍本逐末,做到正本清源。

一、我的宗教哲学观

首先,狗头保命。我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宗教对我来说只有哲学文化价值,不具备信仰价值。

我认为中国儒释道三家倡导的道与西方信仰的上帝并无本质差别,他们都是对于宇宙本源和统一规律的主观描述,并不是实际存在的实体,却又真真切切影响着我们生活的一切。正如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波和电信号,却又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又如庄子所言,道存在于蝼蚁中、杂草中、瓦块中、屎尿中。

如果上帝真的是一个具体的人,创造万物并保证其运行是他每天的工作。那每天要看着所有人上厕所,其实也不是什么好的差事。而且这工作7天24小时全年无休,从盘古开天直到世界末日。

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世。身处当今时代,我们无法像陶渊明一样采集东篱下,也不能像李白一样仰天大笑出门去,但希望这篇《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可以给大家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带来一丝内心的宁静。

二、常清静经

1. 经文出处

本经文作者不详,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教人静心清神,遣欲入静,得性悟道,被道教视为修炼性功德法宝,是道人日常诵习得功课之一。

2. 诵读版本

孟圆辉的诵唱版本最为经典,流传最广泛,是我每天上下学路上的必听曲目,每次听都有不同的体会。似乎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而是忘记什么东西。为了方便,文章开头给大家附了孟圆辉老师的诵唱版本,大家可以自行欣赏。

3. 原文分析段1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老君曰: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首先,引用老子,也就是道教祖师太上老君对道的定义。

4. 原文分析段2

夫道者:
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
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然后,进一步解释了下什么是道,道为清为静。人应该遣欲澄心以致清静,然后道心自现。

5. 原文分析段3

能遣之者: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三者既悟,唯见于空。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
所空既无,无无亦无;
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寂无所寂,欲岂能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
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
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
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做到澄心致静后,会达到三者即空,惟见于空“的状态,进入佛教的中观见地,也就是见山还是山的状态。

5. 原文分析段4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执着之者,不明道德。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
既惊其神,即着万物;
既着万物,即生贪求;
既生贪求,即是烦恼。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
便遭浊辱,流浪生死;
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随后,又用老子的话,解释世人因执着而不能体悟真正的道,因而坠入烦恼中。真正悟道者不光要自己清静,还要能降本流末,助化万物,普渡众生,方为大道。

5. 原文分析段5
仙人葛翁曰:
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
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
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
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
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
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
吾今于世,书而录之。
上士悟之,升为天官;
中士修之,南宫列仙;
下士得之,在世长年;
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
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
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神,
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
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
人家有此经,
悟解之者,灾障不干;
众圣护门,神升上界;
朝拜高真,功满德就;
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最后这里是借天人著书和真人评价凸显经文重要价值,个人认为哲学含义不如前面的论道部分,读者可酌情略过。

类似于《黄帝内经》,作者蹭黄帝流量作书,大大增加了书的权威性和流通性。作者如果是张三,书起名叫张三内经,可能就无人问津,也不会流传至今了。可见,蹭流量也是一种智慧。

无用小生
读无用之书,做有用之人。天垂象,圣人则之,吾则圣人,述而不作。用有温度的文字描绘世界万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