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澧水,又将架构恢弘的时代

文摘   2024-10-14 15:12   湖南  



  澧水,又将架构恢弘的时代

        文/易宗明

对于澧水,我在骨子里流淌着一种非常朴素却很特别的情愫。每每伫立澧水大堤之上,看冉冉升起的旭日把河面染得胭红金黄,犹如碎金洒落河面,波光粼粼;抑或静静守望着夕阳徐徐掩没在地平线之下,看河面上的烟雾慢慢升腾起来,船只在河中往来穿梭,恍如在桨声灯影里观赏一幅人间水墨画卷。

每一条河流,都有一个梦想

河流,是地球上一条条蜿蜒流动的美丽绶带。从时空上看,河流为两岸带来繁衍生命的力量,远远早于人类文明起源。

2500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揭示了国家和水的关系。他说道:“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意思是说,大国是天下人前往的目的地,是众人归附、聚集的地方,是充满吸引力和蕴藏无限生机的地方。老子所说的“大国”,其实也是指江河下游的城市。远古时代,“国”与“城”常常是同义语。城因水而生,国因城而起,水与城市、国家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



气吞云梦泽,澧州自古就是一个水的王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头山、彭头山、八十垱、鸡叫城等澧阳平原古文化遗址群,就是这样的人逐水栖居、城依河而建的远古城池。“中国最早的城市——城头山”,是6500年前澧水的丰厚馈赠。城头山把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至少一千年,被写进了大学、中学历史教科书,被镌刻到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其模型被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第一景。这是澧州的自豪,这是澧水的荣耀,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武陵山脉与洞庭湖之间,是澧水河流域。这里有着从高山到平原再到湖泊的地理架构,而人类的文明,也多是以流域为中心,沿着河流的走向分布。澧水流域文明是长江文明的源头之一,而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文明又孕育了中国文明。仅仅澧水流域的远古文明成就,就足以推翻湖南自古荒蛮的旧观念。故而,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说:澧水流域是湖南文明的一个摇篮。

每一座城市,几乎都有一条母亲河;每一条河流,几乎都有一个甚至多个中心城市。河水流过,浇灌两岸那些灵性而美丽的建筑和人文。从此,一个个山水相拥的灵动城市,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放眼世界,法国的巴黎与塞纳河,英国的伦敦与泰晤士河,奥地利的维也纳与多瑙河,德国的科隆与莱茵河,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与圣劳伦斯河,无不是城因河而兴。极目神州,哈尔滨与松花江,广州与珠江,杭州与钱塘江,西安、石家庄、郑州、太原、济南与黄河,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与长江,全都是城因河而起。人们已经分不清到底是河流成就了城市的盛名,还是城市的发展让河流的存在更具魅力。

不论“天下水”的洞庭湖如何成就“天下楼”的岳阳城,就说湘、资、沅、澧四大水系:湘江岸,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响彻神州;资江畔,益阳、邵阳、冷水江声名远播;沅江边,常德、怀化熠熠生辉;而澧水除了上游新兴的张家界,中下游却没有一个类似的城市,因而澧水流域的经济也就缺少了一个支撑点。

澧水流域也有过辉煌,也曾有过中心城市。南朝梁敬帝绍泰元年(公元555年)废天门郡,始置澧州。“州郡有时而更,山川千古不易”。从此,任凭“城头变幻大王旗”,但作为州、郡、府、路治所的澧州古城,历为澧水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声名显赫的澧州,曾是唐朝彭王、明朝华阳王的封藩之地,也曾长久管辖过张家界(原名大庸)。彭王因其德政死后归葬献陵,谥思王;华阳王在澧封袭11代,直到明亡。清光绪十二年(1886),澧州发生火焚电桩,湖广总督张之洞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奏请朝廷电线不经澧州,“改由长沙省城起,历湘阴、临湘、岳州一带驿路安设”;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又一纸《请将岳常澧道移驻岳州折》,澧州从此式微。民国二年(公元1912年)废州置县,贺龙等澧州镇守使虽曾让澧州回光返照,但澧州这个有1600多年历史的古城从此风光不再,其澧水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逐渐不保,在随后100多年的历史演进中渐渐光彩迷失。
  澧水水运,重写辉煌篇章

每一条河流,都有一个梦想。

澧州古城因澧水而起,因澧水而兴。澧水之名,首见《禹贡》,又因屈原“沅有芷兮澧有兰”的诗句而名曰兰江。几乎所有在这座城市生活过的人们,都有诸多关于她的美好回忆。

作为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澧水洪水涨落迅猛,以桀骜不驯而闻名。“扁舟发津市,逆水沂澧江”。澧水帆樯云集,流过了多少峥嵘岁月,流唱了多少古老号子,流传了多少风云人物。

澧水出石门就进中下游,河面也渐渐宽阔开来,在临澧河段,就赫然排列着新安、合口、停弦渡三大码头。临澧自清雍正独立置县以后,就有“新安的粮、合口的市”之名头。诗意古典的停弦渡传说得名于司马相如,乾隆年间始列官渡,盛产陶土,故有“停弦的渡、千年的陶”之说。

澧水流经澧县,兰江、黄沙湾、羊湖口三座码头一直延伸至津市。古澧州北连长江,南通潇湘,西控九澧,东出洞庭,自古就有“九澧门户”之称,如今更是澧水流域和湖南省参与长江经济开发的一大战略要地。黄沙湾码头常年通航,枯水期可通航120吨级散装货船;羊湖口码头枯水期可通航300吨级散装货船,北出洞庭湖下长江东至上海只需5天,经南运河抵杭州湾只需6天。

津市目前仍保持着澧水水系最佳港口的地位。津市大码头位于河街中段,清咸丰年间由豫章会馆出资改造,用麻条石建有双排两层下河石阶,南岸建有歇亭,北岸矗三层楼高的大观楼,是为澧水流域码头之最。此外,大庸码头、慈利码头、石门码头、临澧码头、梦溪码头密聚于津市河街西段,停泊来自澧水上游的木帆船。每个码头都连着一条通往河街的巷子,故津市有“四街四十八巷”。河街东段,公司商行专用码头雨后春笋,如国人的长郡、三北,日籍的戴生昌、日清,英籍的太古、怡和、亚细亚,美籍的美孚、德士古……这些鳞次栉比的专用码头停泊着蒸汽船或挂三桅以上帆篷的平头大木船,并且码头开始置有了趸船。若上游放下来木排,则只能在青龙庙以东的水域靠岸了。难怪有人感喟:“数不清河边到底有多少船,只知道各省会馆有十三”!澧水洞庭入口的津市虽不能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同日而语,却曾享誉“家门口的汉口”“小南京”之称。

汽车、火车运输取代了澧水流域的水上运输,澧水黄金航道优势渐逝,九成船民已改行谋生,随澧水商船产生的“澧水船工号子”也面临消匿而濒危。2006年5月20日,澧水船工号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澧水沿河两岸大部分属石灰质地带,航道每况愈下,曾经兴盛的石门港、临澧港、澧县港日渐萧条,仅津市港硕果仅存。津市港虽有千吨级货轮,但是满载的很少,即使未满载甚至是吨位稍低的货轮,经常面临着“出得去,进不来或者是进得来,出不去”的尴尬境况。

澧水航道的今昔变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1年,澧水航道正式作为湖南省“一纵五横十线”骨架高等级航道网列入湖南省“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并作为重点打造的“一纵两横”,即湘江一纵,沅水、澧水两横,重点建设。

澧水航道整治的主要范围是从石门三江口到南县茅草街一段,全长168公里,整治后的航道等级由原来的5级300吨航道,提升为3级千吨航道,总投资约为26亿元。这次整治工程,堪称新中国成立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澧水整治工程。

航运作为我国内陆运输重要的一环,在运输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澧水新港现峥嵘,活力水运正复兴,项目建设势如破竹。澧县千吨级戴家湾码头、津市窑坡渡码头已经建成运营。同时,澧水中下游航道疏浚工程施工蹄疾步稳,松澧航道水运建设步履矫健。松虎航道建设工程已纳入交通运输部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松虎—澧资156公里航道由4至6级航道整治为3级航道。目前,省交通运输厅已将津市马颈口至澧县青龙窖航道纳入松虎航道整治范围,打通松澧航道,实现对接长江的第二通道;疏浚澧县—津市—甘溪港—濠河口的航道,扩建港口,改造洋湖口码头和黄沙湾码头,开辟澧县、津市连接长江的新水道,走津市、安乡北部、湖北石首衔接长江。这一系列壮举实在令人期待。



澧水梦,架构恢弘时代

携九水,汇长江,入洞庭,下九江,西接巴山蜀水,东连三江四海……澧水下游津澧融城是大势所趋,津市有过深切的渴望,澧县也有着殷切的期盼。

在长达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澧县城历为澧水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废州置县让其一蹶不振。在洞庭湖区历史上,津市一直是澧州的水运枢纽、流通商埠和经济中心。“津市”明代始见经传,意谓“傍津设市”,是澧州七大名镇之一。到清朝中叶,“舳舻蚁集,商贾云臻,连阁千里,炊烟万户”,市区由卧波凌空的七座小桥沟通,成为“商人营业辐辏之区”。民国初年,津市人口逾2万人,“九省杂处”构成与众迥异的独特天地。抗战期间,武汉、沙市相继沦陷,长江中下游及洞庭湖水域布雷御敌,津市尚且偏安一隅,由是成为沦陷区移民栖身之地,人口即达10万余众,街巷人沸,郊野暴满,各路人马遂挂条竖旗,开店设坊,商务远比益阳市和湖北沙市鼎盛。




直至改革开放之初,津市商业繁荣,工业兴盛,鹤立鸡群于湘鄂边。繁华的九宫十八庙与热闹的街市景象相映成趣,就连街居小节和乡村风情也是风华四溢。改革开放的巨大冲击,加之自身优势丧失,津市逐步走向衰退,折射出津市城市转型的诸多曲折与无可奈何。

兴,因水而兴;衰,因水而衰。澧县、津市同根同源,新中国成立后两地曾经历过9次分分合合。

其实,厚德载物的澧水,一直期待着有朝一日重新梦想花开。早在1982年,津市市政府主导的“务虚座谈会”就充分论证并正式提出过津澧融城。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2013年2月17日,省委、省政府在春节长假后的第一天就把津澧新城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紧接着,湖南新闻联播以“津澧新城:跨越30年的期盼”为题,专题报道了津澧新城的相关信息。

2013年,常德市委确定了构建市域副中心城市的融城定位,作出了“推进津澧融城”的决策。

津澧融城,张弓搭箭!

2014年,“津澧新城”纳入了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先期启动的重大项目推进计划。同年11月, 省政府印发了《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提出支持澧县、津市市合并设市。津澧新城成为湖南省唯一的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区。

津澧融城,引力待发!

2015年2月,时任省长的杜家毫在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把“津澧新城”作为洞庭湖区的中心城市来培育发展。

津澧融城,擂鼓催征!

2016年3月,常德市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审议并通过《津澧城市空间发展一体化规划》,确定“一主两副三轴四板块”的建设目标。10月,湖南省住建厅审查通过《津澧新城总体规划纲要(2016-2030年)》,确定津澧城镇空间结构为“一轴一带一城七镇”。2018年8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津澧新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确定津澧新城为湘鄂边界及澧水流域中心城市、常德市域副中心、产城融合现代宜居新城。

津澧融城,鏖战正酣!

这是一个托起中国梦的时代!津澧融城,是时代的召唤,历史的选择。津澧新城,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并将以世界的眼光接轨国家“一带一路”。津澧融城,将撩开历史的时空,为区域协同发展探索崭新路径;津澧新城,将架构恢弘的时代,为中部崛起战略夯筑对接支点。

撰稿于2018年(本文获2018年湖南省港口征文二等奖)



主编/易宗明| 编辑/刘 超


城头山视窗
易宗明,先后供职多家媒体,2011年始主编期刊《城头山视窗》。先后获《人民文学》、《散文选刊》、《散文百家》、《青海湖》等散文大赛奖;报告文学集《牧马天涯》、散文集《废墟之上》先后获丁玲文学奖。执行主编了《走进澧州》、《魅力津市》等地方文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