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山寺史略 ▏胡立新:澧州三位唐僧西天取经、钟相杨幺造舟钦山、钦山寺七星井之谜

文摘   2024-10-22 00:00   湖南  


六、澧州三位唐僧西天取经的史实

据梁启超《西行求法古德表》载:在唐玄奘于645年取经回长安后的46年间,又曾有44名中国僧人西行求法。其中有3人,一名曾哲,一名灵运,一名大津,就是来自澧州名寺的高僧,其中大津就来自澧州钦山。

曾哲由海道西往,留学三摩吒国(东印度古国,约在今加尔各答东北近99公里处),后与先期赴印度的中国义净禅师相遇,义净即叫自己的高丽国弟子玄游跟随曾哲,同往狮子(今斯里兰卡)和健陀罗(今巴基斯坦)继续游学,他们此去即长留西天了。那灵运,原本与曾哲同游,后来留学那烂陀寺,也未见归来。而大津,是在唐永淳二年(683)至天授三年(692)的十年间,泛海西游的。最初他有法侣多人,濒行,其侣退缩,津乃独往,吃尽千辛万苦,后来于天授二年(691)转到室利弗逝国(今印尼苏门答腊岛)学习昆仑语与梵书,恰好在这里碰到了曾同游印度的义净禅师

这义净(635~713),是唐高宗咸享二年(671)从广东番禺泛海西行,到中印度各地瞻仰圣迹、留学那烂陀寺十年后,回返室利弗逝国从事译述的。二位中国禅师他国相逢,十分高兴。根据当时的情况,义净即派大津带着二项任务回国:一是面见唐皇,请求朝廷拨款在印度建寺,以方便中土僧人的学习和译著;二是把义净十年来译出的十卷真经和二部纪传新著《南海寄归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等书带回长安,呈送朝廷。大津回国之后,即面见武则天。当时正在为自己称帝进行辩论的武则天,认为这些“唐僧”们的功德于自己的帝业有助,十分高兴。大津立即将此信息传递给义净,三年后(695)义净归抵洛阳,武则天举行盛大欢迎仪式,亲自迎接,并安排这批返国的高僧到佛授记寺译经传法。大津带回中国的那些经书及二部传记著作,曾先后被译成英、法、日等多国文字,至今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常为佛学界引用。这是澧浦“唐僧”的重大贡献,也是澧浦佛光放射的又一束灿烂之光!

七、钟相杨幺造舟钦山的史实

钦山寺曾是宋代钟相、杨幺农民起义的一个据点:根据《宋史》、《澧纪》、《直隶澧州志》等多种史料记载,北宋末南宋初,寓居鼎州的邵阳人钟相,曾以善咒水治病、好作神语的“老佛”身份,来到钦山寺,宣传发动澧州民众反抗两宋之交朝廷的腐败无能。钟相正式起杨幺造舟钦山义后的建炎四年(1130),钟相义军占据澧州。杀死权知州事的黄琮和澧阳县丞叶畲及其属下十余人,把钦山寺建为军事据点。又利用此地的木材和近澧水水运优势,打造战船,成为楚“天载”政权的洞庭湖水军重要基地。钟相被剿杀后,杨幺手下战将刘超于绍兴元(1131)年四月,与鼎、澧镇抚使程昌寓率领的大将杜湛大战,刘超再次攻人澧州城。七月,杜湛反攻,与刘超决战于彭山,超退守钦山寺。到绍兴三年(1133),杨幺在安乡建立“大圣天王”政权,钦山寺成为杨幺起义政权的支撑据点。直至绍兴五年(1135),起义军被岳家军所破。虽然钦山寺在长达五、六年的拉锯战战火中,惨遭毁坏,但却谱写过农民起义军英勇奋战的光辉篇章。

八、钦山寺七星井之谜     

从现有遗存和遗迹分析,钦山自汉代即有寺庙,汉代寺庙原址在钦山后山顶上(今雷峰山顶)。因取水不便或其他原故,唐宣宗时期文邃领钦命开道场以来,便将寺院重新选址在山脚修建(今址)。建寺需要水,故挖井造池是必然步骤。挖井造池不足为奇,惊奇的钦山寺内一下挖了七口井,并恰好与天上的北斗七星对应,这在中国寺庙建筑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北斗七星,是夜空中的七颗亮星,它们组成的图形像是古代舀酒的斗,故命名为北斗七星。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北斗七星是天地秩序的制定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都是随北斗指向而来临的。我国古代人民就根据它的位置变化来确定季节。《甘石星经》:“北斗星谓之七政,天之诸侯,亦为帝车。”皇帝坐着北斗七星视察四方,定四时,分寒暑。古籍《鹖冠子》记载:“斗杓东指,天下皆春;斗杓南指,天下皆夏;斗杓西指,天下皆秋;斗杓北指,天下皆冬。”一方寺院竟建有7口水井,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今仅对其所分布位置做点探讨。究竟有何深意,还有望读者君给出答案。

天枢井(贪狼星):在今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座像下。《直隶澧州志》称:钦山“中阿有庙,相传庙基下有岩壑,深不可测,风声怒号,毒蛇藏焉。故叠石其口,建庙镇之”。该井目前保存完好。

天璇井(巨门星):在今地藏殿前挡土墙南侧,今存半月水池,中立多箧石塔一座。

天玑井(禄存星):在今方丈院照壁前。复建有小水池。

天权井(文曲星):在今方丈院后,目前,存有小水池而常年不竭。

玉衡井(廉贞星):在今斋堂北,现古井无存。

开阳井(武曲星):在今祖师殿北,古井保存完好。又称作青龙井。20116月在古井清淤施工时,发掘清理出了铜钱、陶罐、瓷碗、铜壶、瓦件炸弹、金笔等各个时期的老物件(见文后附件1)。


瑶光井(破军星):在今放生池以东4米处。目前该古井保存完好,尚无进行清理发掘,疑似有古青砖地铺连接该井。

据《直隶澧州志-寺观》载:“钦山寺:彭山西五里,唐大德中,僧文邃建。寺旁有九井斋堂,有石云板,约阔二尺,扣之铿然”。州志对于钦山寺仅有的两句话描述,却有一句讲“九井斋堂”。为何是九井而不是七井,此处存疑?云石板应是瑶光井所见的青石地砖甬道。

当地有民谣云:“上井丘,下井丘,宝贝藏在七丘丘。”这些无厘头的民谣,给这座本就神秘的古刹更添加了无限遐想。据当地老百姓讲,天权井(方丈院后)所在位置称为上井丘,而放生池东南则称为下井丘。


主编/易宗明| 编辑/刘 超



城头山视窗
易宗明,先后供职多家媒体,2011年始主编期刊《城头山视窗》。先后获《人民文学》、《散文选刊》、《散文百家》、《青海湖》等散文大赛奖;报告文学集《牧马天涯》、散文集《废墟之上》先后获丁玲文学奖。执行主编了《走进澧州》、《魅力津市》等地方文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