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用思想之力标定未来方向。
标定位:造价经济,职场问道;
明志向:求实明理,发掘价值。
伸来路:数往知来,立定前行;
筑思想:求学论术,推升理论。
论述思想心得,贡献学术新知。
“新咨询力量”特此开辟“造价经济说”专栏,不定期刊发精彩文章,并欢迎广大业者加入讨论发表高见,以飨更多关心工程造价发展的读者,同时为“建筑经济”这一名词的正本清源作出探索。
● ● ● ● ● ● ●
公共采购原则:公开、透明,公平、合法,公正、有效
——平衡市场机制与规范管理,实现公共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公共采购需遵从:法律、规范、规则、政策、标准、需求、透明……
【前文回顾】
■
求实明理:
建筑经济学——成本控制概念(九)
(续前)
09
欧洲联盟的公共采购
建筑经济学欧洲委员会承担了一项立法计划,旨在保证整个欧盟内的公共采购有一个开放的市场,即来自其他成员国的公司可以通过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当局发包的项目(包括道路、桥梁和公共建筑物)进行投标,从而有机会把外来竞争引入英国既有的供货市场。这也意味着英国公司同样也有机会在欧盟其他地方竞投这类项目。1993年有5项指令在欧盟多数成员国或地区生效,即供货指令、公共工程指令、相容性指令(以保证工种采购指令的有效实施)、公用事业指令和服务指令。
建筑经济学欧洲委员会声明,其目的旨在每个地区协调国家采购程序,有三种不同形式的招标程序:一是公开程序,对收到的全部投标书进行审议;二是有限程序,要求有关各方对投标邀请作出反应;三是议标程序,允许公共采购人在某种情况下直接与他们选择的供货人进行谈判。公共采购人决定指定承包商所依据的标准可按最低价的投标,或按最经济、最有利的投标,即使公共采购人对诸如价格、财务状况、质量、交货,以及在服务、专业技术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估。公共采购人有义务在合同要约中提出这些条件,并且必须按这些标准对收到的投标书进行评估。合同要约还必须提供有关雇佣标准和工作条件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须交由每一个投标人予以斟酌。
该委员会要求公共采购人不要仅以各自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来区分提交投标书的各方。公共采购人应在今后可行的情况下参考欧洲标准或国际标准。当这些规则导致与既有设备不相容、成本急剧增加或限制创新等情况时便不宜采用。
合众协约共识:开放愈广,利益愈丰;市场愈大,机会愈多
●(作者观察)欧盟采购公约的目的是指导各成员国协同、效率地进行采购活动,以形成统一、开放、协调的市场,包括规则、标准与信息。水往低处流,利往赢处升,市场越大,机会越多,对每一个成员或主体带来的利益是共享的,即使是短期的损,长期看必然是共享共赢。孤立、单一的市场无论多大,多规范,同质化带来的必然是停顿、静止甚或倒退。如同人一样,贫困的国家只要开放、包容和积极、进取,让人们看到丰富、多彩和先进,自然资源、知识、财物和智慧就会被吸纳流入,自然外部科学的、理性的、法制的、公正公平的东西会被采收涌入,自然贫瘠的、落后的、自封的、偏见的和不公的会被排斥、驱离和淘汰。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改变进步、谋利求福是共性,无论是在精神方面,还是在物质方面。
建设项目成本计划功能:明确目标方向,指导资源分配,提供决策依据,促进成本控制,增强沟通协调
10
成本计划与近似估算的比较
过去对于成本计划与近似估算这两个过程有时有些混淆,可能还有一些工料测量师认为这两个术语是相同的。诚然,许多工料测量师最初是通过近似估算引入成本计划的。成本计划的目的是在许多与建筑设计有关的决策作出之前确定成本,它提供对主要问题的陈述,澄清各种作业过程,确定每一项作业的成本价值,对整个项目经济情况进行综合描述。建筑师和工料测量师应当不断询问、讨论一些特别项目的成本是否有必要发生、是否是物有所值还是能有更好的方式来履行项目的特定功能,后面两方面的考虑与讨论与价值管理有类似功用。
成本计划的确与近似估算有很大差异,近似估算的目的是在所能获得的各类信息量下预测可能的项目中标价。成本计划从另一方面来看不仅仅是估算中标价,而是进一步地深入探究建筑项目各部分的成本构成,进而对每一项设计决策进行分析与成本核算,使最终决策在成本、质量、功能及外观之间维持一个合理的关系。另外,成本计划允许在整个设计和施工阶段对成本支出进行控制,如果需要的话,基于生命周期成本核算,允许对整个项目生命周期间的成本支出进行控制。
因此,近似估算在主要设计决策完成后常常处于被动地位,相比较,成本计划却承担着决策的功用,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确应视为是设计的要务[1]。
建设项目成本计划强调:准确性→全面性→可行性→连续性→动态性→责任明确
●(作者观察)无论是在业主需求确定、建设方案确定,还是在方案设计确定、设计确定等前期阶段,成本计划强调的是全局性、连续性、动态性,以及分析、综合和主动决策性,内容丰富、功能多元,是一项应做到细致、周到和科学的成本管理的重要工作,有时被视为是设计工作的组成部分;而近似估算则相对单纯、静态和被动,主要用以反映既定计划、方案及设计完成后的项目成本预测状况,近似估算的称呼用于项目前期的成本预测非常恰当,强调了预测结果的不完全准确性和变动的可能性,这一点对于我国造价工程师的职能要求、前期估算合理性说明方面具有借鉴意义,即不可能要求前期估算有100%甚或80%的精确度。这里讲到成本计划,便与企业管理中的成本管理、会计管理、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相联接。
从技术层面上看,成本管理的计划、执行和控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如果从管理的四项职能即计划、执行、控制和决策出发来界定成本管理的构成要素,决策是指从若干可行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或最满意的方案,计划是确定目标或标准,执行是具体实施和实现目标或标准,而控制则保障执行过程符合目标或标准的要求。
从成本管理的模式来看,可以分为标准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管理等模式。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模式,成本管理最核心的目标是过程控制,基于这一点,成本管理系统应该包含计划和控制两个基本要素。成本计划也即成本规划或成本预算。
从成本管理的发展进程来看,成本预算可以分为三种模式:标准成本预算、目标成本预算和作业成本预算。成本控制包括计量、分析和报告三个组成部分。成本控制与成本计划相对应,也可以分为三种模式:标准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控制和作业成本控制。三种控制必须具有的前提是需要按照成本计算的结果进行,按照实际和预算进行比较、差异分析、反馈等机制进行。
成本管理控制包括结果控制和过程控制,二者通过指标或规定标准来实现,这些目标、指标或标准必须与战略目标相联接。
制定成本计划,是将企业或项目成本战略目标分解到整个机构组织或产品构成、生产步骤中去,形成各项成本控制标准。成本计划也可以称为成本预算,即成本目标和标准的确定。成本计划着重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当局如何将盈利和市场的压力传递到各层级、各单位和各成员,将战略转化为短期的、可操作的日常成本预算或业绩指标。所谓成本预算,就是预计的成本费用支出。成本管理控制包括结果控制和过程控制,二者通过指标或规定标准来实现,这些目标、指标或标准必须与战略目标相联接。因此,在成本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对结果控制和过程控制的要求同时有所体现,二者之间应该达到一种统一。结果控制指标不但应该包含财务指标,还应该包含客户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因而为了达到成本管理的结果控制,应该引进平衡计分卡;而为了达到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应该引进业务流程优化的方法。 成本计划的结果应该体现为具有完整的成本结果控制和成本过程控制的一系列指标和标准,这一点,无论是在标准成本预算、目标成本预算还是作业成本预算中均是相同的[2]。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中的定额便是成本计划与控制的目标或标准。
成本控制辩证观:既讲成本降低又讲效益提升,既看局部成本又看整体成本,既察显性成本又察隐性成本……
工程项目成本的预测和计划是工程项目成本成形之前的事前控制,它的任务是通过成本预测,估算出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并通过成本计划的编制,作出成本控制管理的规划。因此,做好项目成本的预测和计划是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的第一步。工程项目的成本预测是通过已取得的历史数据资料,应用经验总结、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成本进行判断和推测,从而为经营决策和工程项目的管理提供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目前,工程成本预测一般使用的方法有量本利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成本计划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降低工程项目成本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工程成本预测和计划的程序首先是根据建设方案、设计图纸、各类经验指标或定额,结合可能的合同承包价,并与估算或概算进行比较,利用各种分析测算方法进行工程项目成本的预测。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根据预定的利润目标提出工程项目降低成本要求,计算出降低成本率并做出降低成本目标。在成本目标确定后,根据成本目标要求制定出实现成本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和降低成本的措施,按分部分项工程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和降低成本目标进行分解,明确规定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成本,再按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成本实行工程项目的内部成本承包,确定各施工部门和班组的成本承包责任。按照分解后的成本目标和成本承包责任,再制定降低成本的各项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和经济措施,同时编制降低成本计划,并与降低成本目标进行比较,经过不断的比较、修改,最后确定降低工程项目成本的成本计划[3]。
[1] Ivor H. Seeley. Building Economics(Fourth Editi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96.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