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阳别慌
新冠“二阳”一文解读
PART 01
新冠“二阳”已来临?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4月20日,全国各省份报告的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数为2661例,阳性率为1.7%,较前两周数据有所增加。
不过4月以来,每日检测阳性数均在3000例以下。从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看,近两周呈下降趋势,4月20日为23.6万人次,较去年12月底的峰值下降了91.8%。
▲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4月以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一直维持在1%以上,且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此前一个月,这一数据一直维持在1%以下,在4月6日超过1%,重新回归2月水平。
据中疾控最新通报,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20日,我国共监测到42例XBB.1.16变异株。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崔青荣表示,“虽然二次感染的风险会逐步增加,但也不会像第一次那样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人群感染。并且之后的疫情高峰也不会像此前那么明显。”
XBB病毒会更凶猛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XBB.1.16变异株相较之前的毒株多了一些变异位点,从而导致其免疫逃逸能力、传染性更强。
但对于已经在去年12月、今年1月感染过的人群,其体内抗体还处在较高水平,所以目前来看二次感染的风险较小。“XBB.1.16传染性有所增强,但是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称,最近国内刚发现已经传入的XBB.1.16毒株是BA.2衍生的毒株,致病性没有明显提高,无需过度担心。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冠疫情趋势来看,未来因XBB.1.16引起疫情在局部或全球大规模暴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二次阳会比第一次更重吗?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二次感染的症状因人而异,通常与病毒的毒力、人体自身免疫力、有无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第二次会比第一次症状减轻。不过,对于有基础疾病和免疫低下的人群,每次感染都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李锋表示:首次感染后,我们身体所形成的免疫记忆具有一种“照妖镜”的能力,在二次感染发生时,即使病毒发生变异,免疫系统也可以迅速识别病毒,无需调动全身的“资源”去对病毒“狂轰滥炸”,避免“免疫风暴”发生,表现出来就是症状会更轻。
假期出行会加速传播吗?
天气转暖,周围戴口罩的人数逐渐减少。假期亲友聚会与出行人数逐渐增多。
“确实会增加感染风险。”李侗曾直言,但主要还是针对此前没有感染过或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群来说。这部分人群保护能力较差,出行期间感染风险较高,呼吁这类人群出行时做好个人防护。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表示,假期人员流动的增加最多造成疫情的小幅上升,国内目前不存在新冠大规模流行的土壤或条件。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表示,大家可以在注重防护的基础上放心旅游。感染过新冠的人群会产生保护,但未感染过新冠的人群仍有一定比例,建议戴好口罩,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患有肿瘤、严重高血压、过敏性红斑狼疮的人群。老人因免疫力略低,也建议佩戴口罩,勤洗手。
PART 02
如何应对“二阳”?
封闭公共场所
比如飞机、地铁、长途车等场所,戴好口罩。坚持勤洗手等卫生习惯。
特殊人群
易感人群:
对于医护人员、特殊人群(教师等),还有未全程接种疫苗的人,尤其是在一轮感染高峰中没有测出来被感染的,要做好疫苗接种。
脆弱人群:
对于免疫力低、本身有慢性病史的脆弱人群,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并建议脆弱人群在6个月以后再次接种疫苗。
关于囤药
药品方面,临床研判这次不会再出现大规模感染高峰,医院储备的药品能满足大家就医需要,建议个人不用囤积药品,有症状到医院开药即可。
(来源: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