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牛是一个国家奶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牧场的后备军,预示着牧场的未来,也是产业蓬勃发展的开端。培育健康后备牛,保障它们从出生开始就茁壮成长,发挥其遗传优势,展现其最佳的生产性能,是所有养殖者不断追求与探索的目标。
养牛编辑部将近期涉及该环节的优秀文章,再次整理汇编,希望读者利用碎片时间,再次吸收这些文章中的智慧之处,助力牧场解决实际问题,为牧场创造更高收益。
当我在一个牧场停下来评估后备牛饲养流程时,我通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问三个问题:对于每100头或10头,取决于牧场的规模,后备牛有多少头?包括从新生犊牛到青年牛。首次产犊时的平均月龄和范围是多少?青年牛的空槽时间?几年前,我的问题源于参与的一个牧场的经济评估。研究确定,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牧场影响经济效益的三个最大因素是:群体淘汰率、首次产犊月龄和饲料成本。
越来越多的犊牛在刚出生不久的时候就被长途运输到犊牛饲养场。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犊牛通常无法喝到奶或水,还可能面临其他应激,如炎热或寒冷的环境。圭尔夫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助理教授、兽医博士David Renaud认为,运输对犊牛的影响是一个 “黑匣子”。
在黄金标准中,犊牛和后备牛协会认为成年体重约为1400磅(约630kg)的奶牛,其日增重增长率目标需达到约1.75磅(约0.79kg)。后备牛的体重和体高有明显的生长曲线,这将因群体和个体的遗传而异。
后备牛饲养对牧场来说是一项投资。临床兽医学博士Geof Smith在4月份举行的犊牛和后备牛协会年会上发言时表示,正确的犊牛管理将决定牧场牛群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关注关键环节至关重要,如犊牛第一天的护理、犊牛营养以及最小化断奶应激。
俗话说“事情远比表面上看到的要多”,这句话在犊牛疾病识别方面当然也是正确的。兽医Terri Ollivett表示,观察临床症状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这往往只是问题的一小部分。作为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兽医学院的副教授,Ollivett的重点关注领域之一是使用肺部超声作为识别犊牛呼吸道疾病的工具。她在二月份Hoard’s Dairyman网络研讨会上谈到了肺部超声在牛场的使用。
发酵的开菲尔牛奶富含有益的细菌、酵母和真菌。这种浓稠而浓郁的液体类似于可饮用的酸奶,可以直接饮用,也可以在室温下将开菲尔发酵剂加入全脂牛奶中。开菲尔中超过60%的微生物属于乳酸菌家族,已知乳酸菌可以通过其抗菌和免疫刺激特性促进肠道健康。
奶农都知道在犊牛出生后的两个小时内(当然还有六个小时内)饲喂优质初乳的重要性,初乳提供包括免疫球蛋白G((IgG)在内的抗体,这对犊牛的存活、降低健康风险、促进生长和提供生物活性物质至关重要。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了初乳中乳铁蛋白、IGF-1、IGF-2、胰岛素和白细胞等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水平。另一个机会是在犊牛生命的早期使用过渡乳(也称为过渡初乳),提供重要的营养和生物活性物质,改善和改变小肠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