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月19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预备会前,“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江苏大会堂举行。这是江苏省人代会首次开设“代表通道”,6位省人大代表踏上“代表通道”,接受媒体采访、回答记者提问,畅谈履职心得,分享奋斗故事,讲述发生在江苏大地的改革发展故事、人大代表故事、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
我们关注到近些年年轻人“跳农门”,正在成为新的风尚,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了解到您也是放弃了城市的工作,选择扎根乡村。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故事?
吴舒涵
省人大代表
盐城东台天元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我叫吴舒涵,来自盐城东台,是一名返乡创业的“职业农民”,现在也是一名来自最基层的村干部。
我曾是一名银行职员,刚回来做农业那会,很多身边的同事朋友会问我,为什么选择从大城市回到老家跳入“农门”?我会坚定地说,那是我心中的一颗“乡村梦”。党中央的乡村振兴战略如同一缕春风,吹醒了我心中的那颗“乡村梦”。于是,我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做一名农民。
刚回乡时,我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难,在农业专业技术和市场经验方面都严重匮乏。于是我深入到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学习他们的传统农耕智慧;一有机会就去参加各类农业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从国家乡村发展战略到农业农村政策、从农业新技术到农产品营销,让我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的魅力,也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农业之路。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勉励“新农人”代表魏巧,也让同样身份的我感到无比振奋。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农村广阔天地、务农大有可为。
我意识到,此前的银行管理经验是我的宝贵财富,我也同样可以让这些经验在农业上大有所为。因此,我在合作社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被大家戏称为我们合作社改革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是打破传统,推进规模化经营。流转土地,把“小田变大田”,从种子到肥料全部由合作社来统一分发。就在前两年我们的所有的田块全部建成了“吨粮田”。
第二板斧,是选择走上智慧农业的道路。探索智能农机、大数据在日常农事作业中的应用。
第三板斧,那就是绿色发展,守护生态。我们坚持施用有机肥,推进绿色防控,打造绿色品牌。就在去年,我们惊喜地发现部分田块出现了黑土层,这意味着土地的肥力得到了改善。
我们在自己种好田的同时,也会帮助周边农户去解决一些生产方面的问题,农户的收入提高了,对我的态度也发生了一些转变。我刚开始回来的时候,他们对我是抱着疑问的态度的,觉得这样一个文文弱弱的小姑娘真的可以种好田吗?会不会到时候没种几天就跑掉了,把我们的田也荒在了这里?到现在经常有人到合作社来问我说,小吴有空到我们田里来看一看,帮我们看一看今年种什么品种比较好,什么时候该施肥了,什么时候该打药了。
六年时间过去了,我不仅没离开农村,而且就在去年,在党委政府的关怀下,我的身份也发生了转变,从一名“新农人”转变为一名“新农干”,深深扎根于这片田野。
其实在本届省人大代表中,有很多像我一样的“新农人”代表,也希望我们可以共同为江苏的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真实的鲜活的一线经验。
记者观察:
站上代表通道,省人大代表,东台市五烈镇甘港村党委副书记、东台天元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舒涵朗声介绍了自己返乡创业六年来的精彩经历。从都市白领到职业农民,从“新农人”转变为“新农干”,吴舒涵悉心追逐乡村振兴梦,用心绘就现代农业新风景。
展望2025年,浮现在吴舒涵脑海中的关键词是“数字乡村”。她认为,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翅膀,只有插上这双翅膀,农业才能飞得更高、更远。她希望,用数字技术连接城乡,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培训农民数字技能以及利用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大农业数字科技创新力度,推广智慧农业技术,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入。
“让乡村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去、走向全国,同时也让城市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赋能乡村建设,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乡村也会变得更加美丽宜居。”这是吴舒涵从始至今的心愿,也是她不懈奋斗的目标。
文稿:杨昕晨
摄影: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