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先生关于“耳顺”解释的几个错误

文摘   2024-10-27 18:40   江苏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傅佩荣与我都注意到了同样问题,即“耳顺”,但结论截然相反。鉴于“耳顺”的意义重大,需要指出傅佩荣先生在相关论述中,在知识上、逻辑上、对典籍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都有错误。

一、“在孔子的思想里面,耳朵并没有特别的价值”吗?我认为恰恰相反。

在《论语》中,孔子共四次使用了“耳”字,尽管其中两次是作为语气助词,但另外两次更为重要。具体如下:

1、“六十而耳顺”(《为政》篇):孔子用此语总结人生阶段,直接理解是指在六十岁达到了不受干扰、内心平和的境界,能够顺应并理解各种表达。

2、“洋洋乎盈耳哉”(《述而》篇):这里描述孔子感叹音乐的美妙之声充盈耳中,表达的是音乐带来的愉悦体验。

3、“前言戏之耳”(《阳货》篇):这里的“耳”是语气助词,用于表示语句的轻微语气,可理解为“仅仅是开玩笑罢了”

4、“女得人焉耳乎”(《先进》篇):此处的“耳”同样作为语气助词,带有反问或强调的语气,意指询问对方是否得到了合适的人。

中国古人对感官的基本认识确实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黄帝内经》与《周易》等经典文献中已经涉及到感官的基本分类和作用。感官在古代被称为“五官”,分别指眼、耳、鼻、舌、身,对应五种基本功能,即视、听、嗅、味、触。古人将这些感官与自然、身体器官和情志相联系。《黄帝内经》:作为早期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对五官及其功能有详细的描述。书中认为五官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目(眼)属肝,耳属肾,鼻属肺,舌属心,身(皮肤)属脾。这种联系不仅表达了对感官功能的认识,也体现了古人将感官与内脏、五行相互关联的哲学观。

二、先秦时期关于“耳”的相关论述

在先秦时期,儒家经典之外也有一些文献提到“耳”及其象征意义。例如:

1、《周易》:在《周易》中,“耳”并未直接作为中心概念出现,但其卦辞和爻辞中通过对“耳”的描述,表达了听觉的敏锐与判断的准确,隐喻着智慧与认知。例如,《周易·鼎卦》有“耳目聪明”之语,意指通过敏锐的耳目去察觉周围变化,从而采取正确行动。

2、《墨子》:墨家强调“耳目之察”作为认知的基础,将“耳”视为获取信息的途径之一。墨子认为,耳听和眼见都要为求真服务,而不仅是表面感知,反映了墨家注重经验和实用的思想。

3、《庄子》:道家经典《庄子》中也提及“耳”及其相关意义。例如,《齐物论》中提到“心斋”一说,强调“以耳听之不如以心听之,以心听之不如以气听之”。这里的“耳”象征对外界事物的表面理解,而“心”则象征更高层次的内在领悟,“气”则是与道合一的境界。

4、《礼记》:在《礼记·大学》篇中,提到“目视而耳听,四肢百体皆有所适”,意在强调“耳”作为接收信息的工具,其作用是帮助人了解周围环境,为心灵服务。

尽管这些文献没有直接谈到“耳顺”,但它们将“耳”从不同角度作为感知、理解甚至智慧的象征,赋予了其在伦理、修身和认知方面的深刻含义。与孔子相呼应。正是由于没有直接谈到耳顺,孔子谈“耳顺”,并且纳入人生成长最关键的阶段才是一种独创。

三、先秦之后支持“耳顺”的论述

先秦之后,有不少学者都对孔子“六十而耳顺”进行了解释。例如按照时间顺序:

1、郑玄(127年-200年,东汉):郑玄是最早对“耳顺”做出注释的学者之一,他认为“耳顺”是“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即能够理解他人言语中的深层含义。

2、皇侃(5世纪,具体待查,南朝齐、梁时期):皇侃在《论语义疏》中借李充的解释,认为“耳顺”是指对先王之言行的顺应和理解,强调人应顺从道德规范,并与心灵契合。

3、朱熹(1130年-1200年,南宋):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进一步解释“耳顺”为“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强调“耳顺”是无碍地理解他人言辞的一种通达心境。

4、焦循(1763年-1820年,清代):焦循在《论语补疏》中认为“耳顺”是“善与人同”,强调不固执己见,能够从他人观点中区分善恶,这种态度是对人际和谐的高度通达。

5、刘宝楠(1791年-1855年,清代):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指出“耳顺”即“知言之学”,即“闻人之言,而知其微意”,将“耳顺”视为对人心和言辞的深刻理解。

6、程树德(1877年-1952年,晚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程树德在《论语集释》中收录了历代学者对“耳顺”的注释和评论,进一步分析了“耳顺”与心理成熟和情绪平衡的关系,认为这是心灵成长的重要体现。

四、孔子的“耳顺”是如何提出来的?

傅佩荣先生说:“55 岁到 68 岁,正在周游列国,周游列国跟耳朵实在没有关系”。我认为,这只是表明来他忽略了“耳顺”不仅是生理上的听觉,更是一种心灵上对他人的接纳与理解。

从“通心”角度来看,“耳顺”是指在不同声音、观点面前能达到从容通达的境界。孔子周游列国正处于“知天命”之后,他面对各种尖锐的不同政见、礼仪,逐步进入心灵的消化和宽容状态,因此“耳顺”是一种对不同声音、意见的理解与包容,非常契合通心的理念。因此,“周游列国”不仅与“耳顺”有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孔子心境的通达和包容,是对耳顺境界的实践和完善。这些都是孔子提出人生阶段论的实践基础。其中的每个层次反映了他对人生逐步提升的理解。周游列国的经历不仅扩展了孔子的见识,还加深了他对不同年龄阶段所需修养的体会。因此,这一论述很可能是在周游之后对人生的全面反思,具有高度的哲理性和心灵深度。

五、“六十耳顺”,“六十顺天命”,哪一个表达更好?

从傅佩荣先生另外一段据称是《国学的天空》中的文字可以发现,他其实是想用“六十顺天命”来替代“六十耳顺”。他似乎是将此当作他的一大发现,说他在与西方学者交流之时,也强调他的这一观点,因此有必要对他的这一观点进行深入讨论。

有一次子路清早进城,守门人问他从哪儿来,子路说:“从孔家来的。”守门人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就是那位知道行不通还一定要去做的人吗?可见当时有很多人用“知其不可而为之”形容孔子。为什么明明知道理想不能实现,还要去做呢?因为要顺天命。 孔子有一次到了卫国边境的一个小地方,叫作“仪”。“仪封人”,也即这个地方的封疆官员,想跟孔子见面。谈完之后,这人出来反而安慰孔子的学生说:“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各位同学,你们何必担心没有官位呢?天下混乱已经很久了,上天要以你们的老师孔子作为教化百姓的木铎。古时候有金铎、木铎,金铎是金口铜舌,里面的铃铛是用铜做的,敲起来声音刺耳尖锐,一般用于军事作战;木铎是金口木舌,声音钝钝的,代表宣传教化。仪封人说,上天要以你们老师作为木铎,代表教化百姓正是孔子的天命。孔子在周游列国时两次生命遇险,也都诉诸上天。第一次在匡,他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上天如果还不想让我们的文化消失,匡人又能对我怎么样呢?第二次在宋,司马桓魋要杀害他,他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上天是我这一生德行的来源,桓魋又能对我怎么样呢?可见,孔子对自己是在奉行天命充满信心,有恃无恐,认为你们不能对我怎么样。这正是他基于知天命、畏天命而表现的顺天命。因此,“六十而顺”是在顺天命,跟耳朵完全无关。


傅佩荣将孔子“六十而耳顺”解读为“顺天命”,这也未尝不可。但这样强调的重心不一样。认为孔子在“耳顺”时正是奉行天命的状态,而非聆听他人的声音或意见的境界。傅佩荣的解释突出孔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处境:虽然历经挫折,孔子仍坚定理想,体现出对天命的信任。他的论点源自孔子在周游中遇到的险境以及其他人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评价,认为“耳顺”应是孔子达至顺天的境界。

然而,从“耳顺”作为心灵成熟的角度来看,它不仅是“顺天命”,也包含接纳他人的多元声音,理解不同意见、并宽容地面对世事纷扰。耳顺不仅是对天命的顺应,更是对现实、对人心的通达接纳。

我认为,用“耳顺”来代表“顺天命”有以下几个优点:

1、具身性:相比抽象的“顺天命”,“耳顺”通过具象的“耳朵”将顺天命的含义物化,使其具备更强的身体体验性。耳朵象征聆听与接纳,体现了一种身体和心灵的双重“顺应”。这是孔子在六十岁达至的境界,已不再是单纯的抽象信念,而是一种自然通达的行为。

2、主体间性、社会性:耳顺的境界强调倾听、理解他人的声音,这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心态,即在天命之下,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世界与他人,反映出孔子的主体间性。通过耳顺来代表顺天命,强调孔子在道德修养中与他人和谐互动的能力。

3、开放、包容的心态:耳顺不仅仅是对天命的理解与顺从,更是对他人言语、外界环境的开放与接纳。它代表了一种从容的心态,即便面对不同观点,甚至逆耳之言,也能从容接纳、不轻易被扰动。这体现了“顺天命”在实际生活中的宽容智慧。

4、自然流露、自发性:耳顺不仅仅是接受他人观点,而是内在心境的自然流露,有不带评判、无所阻碍的自发性。这种自然的顺应不仅是对天命的体悟,更是其道德智慧在生活中的流露。

所以,把“耳顺”作为“顺天命”的表现方式,不仅能帮助人们更具体地理解孔子人生境界的层次,也使“顺天命”在日常行为中找到落脚点。


六、我用“通心”一词来诠释“耳顺”,“通心”这一概念的优越性


我认为,孔子的六十耳顺指的是六十学会了运用通心。我用“通心”一词来诠释“耳顺”,具有诸多好处,尤其是当我把“通心”从狭义推广到广义之后。通心分广义、狭义,狭义的通心指活人与活人,广义的通心除狭义外 ,也包括与一切的通心,包括与动物、去世的人,与天,与道,与社会等。(此处详见《通心的理论与方法》,暂时不展开。)广义的“通心”正是“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充分必要条件。通心三要件对狭、广义都适用,且便于操作。

广义的通心包括来与天通心,顺天意。我们以傅佩荣先生所举的孔子在周游列国的例子为例,孔子多次遇险,但他通过“天命”的信任,显示他对自身使命的坚定信念和勇气:

1、匡地遇险:孔子在匡地被误认作仇敌,面临生命危险时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孔子坚信上天不会让他肩负的道德与文化消失,因而从容应对。这句话展现了孔子对天命的信念,他认为自己的道统使命尚未完成,上天会保护他,使得外部威胁无法真正伤害他。这种信念让孔子在危机中保持镇定,这也体现出“知天命”的心境。

2、宋国遇险:在宋国,司马桓魋企图杀害孔子,孔子则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相信德行来自于天命,而非个人的意志或他人的掌控,因此他不惧怕外界的迫害。这一信念表明孔子把自己的德行和道义视为天命所赋予的责任,超越了生死的威胁。

另外,孔子还在《论语·八佾》等地方,表达了与天的通心:“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这里孔子描述了天道的默默无言,却无时无刻不在运转,暗示人应当遵循天道的自然规律和道德准则。


视频文字整理:“耳顺”这个词值得怀疑。 六十耳顺,耳朵顺了。你注意看孔子的说话,他讲人生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一个动词,整个生命的状态, 15 岁致于学致,三十而立的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知,跳过 60 ~ 70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个动词,凭什么在 60 岁耳朵冒出来 60 耳顺?为什么耳朵那么特别好?那你就研究,论语这本书里面耳朵的耳出现四次,有两次只是语助词,没有意义,只有一次真的养耳朵,就是有人演奏音乐,孔子说演奏的真好,洋洋呼呼迎耳哉,音乐的声音充满我的耳朵。论语里面耳朵很明确的就是这一次,所以在孔子的思想里面,耳朵并没有特别的价值,尤其 60 岁在什么时候? 55 岁到 68 岁,正在周游列国,周游列国跟耳朵实在没有关系,他做什么事顺天命,为什么我特别讲顺天命呢?因为五十而知天命的,知道天命之后就要敬畏天命,代表天有所命,你要去设法实践,所以后面要顺天命,所以这一来的话就没有必要用耳顺这个词,并且先秦儒家的典籍“耳顺”这两个字在这里之外没有出现过。孟子很喜欢学孔子,他提到顺天,没有提到耳顺。《易传》里面各位知道《易经》有《易传》,《易传》基本上是儒家的学者后面发展出来的,里面有四次提到什么顺天命,顺从天命。所以既然先秦的儒家的学者在著作里面没有任何人提到耳顺代表什么,耳顺这个词值得怀疑,因为古代有不同版本,唐朝的《诗经》它就写六十如顺,如果的如,六十如岁,就没有耳朵。唐朝有一个韩愈,他原本对论语的解释,他就直接说上圣就是孔子上圣,最高的圣人,上圣到 60 岁即顺天命,他就直接讲顺天命,念书要记得没有绝对的把握,绝对不要更改任何一个字,但是遇到这种情况非改不可。(王立新整理)

《公益“通心”入门工作坊》

报名办法:

凡购买《通心的理论与方法》一本(该书即将脱销,所剩不多),定价108元加20元左右邮费,共收130元,即可以免费参加。

注:上课时间一般为每周的三、四、六、日(晚上6:30——8:00)每次1.5小时左右,共约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报名、咨询:

郭老师:15961489303(微信同号)。王老师:17851065375(微信同号)


心理学家许金声
本公众号以促进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全面发展为宗旨,提倡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事业的发展应该注重创新。重点分享许金声关于心理健康服务的研究成果,以及通心的理论、方法、技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