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具迷雾的战斗:关羽绝北道

百科   2024-12-12 11:57   上海  
1. 关羽绝北道的史料记载

1.1. 《三国志》中的记载

在《三国志》中,关于关羽绝北道的记载主要集中在魏书部分,具体如下:

《三国志·魏书·李通传》提到:“刘备与周瑜围曹仁于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 这段记载明确提到了关羽执行绝北道的任务,即切断曹仁的北归之路,李通率军反击关羽,表现勇猛。

《三国志·魏书·徐晃传》记载:“又与满宠讨关羽于汉津,与曹仁击周瑜于江陵。”这表明徐晃与满宠曾联合对抗关羽,进一步证实了关羽在绝北道期间的活动。

1.2. 《吴录》中的记载

《吴录》中提到刘备与周瑜的计划:“仁守江陵城,城中粮多,足为疾害。使张益德将千人随卿,卿分二千人追我,相为从夏水入截仁后,仁闻吾入必走。” 这段记载显示了刘备和周瑜的战术安排,其中涉及到关羽绝北道的行动,目的是截断曹仁的后路。

1.3. 《三国志》其他相关记载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提到:“曹公征吴,吴忧危急。孙氏与孤本为唇齿,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这表明乐进与关羽在青泥有过交战,时间上与绝北道期间相吻合。

《三国志·魏书·乐进传》记载乐进击退关羽和苏非等,使南郡诸郡山谷蛮夷投降。 这说明乐进在绝北道期间与关羽有过直接的军事对抗。

《三国志·魏书·文聘传》中提到文聘与乐进共同对抗关羽,并在寻口取得战功,之后又在汉津攻击关羽的辎重,烧毁船只。 这些记载进一步补充了关羽绝北道期间的军事活动。

1.4. 史料分析

综合《三国志》及《吴录》的记载,关羽绝北道是一系列与曹魏将领的军事交锋,其主要目的是切断曹仁的北归之路,以协助周瑜和刘备围攻江陵。从史料中可以看出,关羽在绝北道期间与多位曹魏将领有过交战,包括李通、徐晃、满宠、乐进和文聘等。这些记载虽然没有详细描述每场战斗的具体过程,但足以证明关羽在绝北道期间的军事活动是真实存在的,且对南郡之战的最终结果产生了影响。

2. 关羽绝北道的战略意义

2.1. 战术层面的牵制作用

关羽绝北道的行动在战术层面上起到了重要的牵制作用。通过切断曹仁的北归之路,关羽成功地分散了曹军的注意力和资源,使得曹仁在江陵的守军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这一行动不仅减轻了周瑜和刘备对江陵的直接军事压力,还迫使曹操从其他战线调派援军,从而削弱了曹军在其他地区的防御能力。据《三国志·魏书·李通传》记载,李通在反击关羽的过程中表现出色,但最终因病去世,这从侧面反映了关羽行动给曹军带来的压力和损失。

2.2. 战略层面的分割效果

关羽绝北道的战略意义还体现在对曹军整体战略的分割效果上。关羽的行动有效地分割了曹操在荆州的防线,使得曹操无法有效地统一指挥和协调各地的防御。这种分割效果不仅影响了江陵一战的胜负,还对曹操在整个荆州地区的控制力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如《三国志·魏书·乐进传》所述,乐进在击败关羽后,南郡诸郡山谷蛮夷纷纷投降,这表明关羽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曹军在荆州的统治基础。

2.3. 对孙刘联盟的战略支持

关羽绝北道的行动对孙刘联盟的战略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持。通过阻断曹仁的北归之路,关羽为周瑜和刘备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能够集中力量攻占江陵,进而控制整个南郡。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于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后进一步扩大战果、巩固和扩大势力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正如《吴录》中刘备所言,关羽的行动是其整体战略计划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截断曹仁后路,迫使其撤退。

2.4. 长远影响与历史评价

关羽绝北道的长远影响不仅体现在战术和战略层面,还对后世对关羽的历史评价产生了影响。关羽的这一行动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勇气,成为其英雄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三国志》中对关羽绝北道的具体战况记载不详,但从分散的史料中仍可窥见其对整个战局的重要贡献。关羽绝北道的行动,不仅在当时对南郡之战的胜负起到了关键作用,也成为后世评价关羽军事才能的重要依据。

3. 关羽绝北道的战况分析

3.1. 战况概述与关键战役

关羽绝北道的战况复杂多变,涉及多次与曹魏将领的交锋。以下是关键战役的概述:

李通反击战:根据《三国志·魏书·李通传》的记载,李通率领部队反击关羽,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这场战役显示了关羽在绝北道中遭遇的强烈抵抗,以及李通的勇猛。

汉津之战:《三国志·魏书·徐晃传》提到徐晃与满宠在汉津与关羽交战,这场战役是关羽绝北道期间与曹魏将领的直接冲突之一。

寻口之战:《三国志·魏书·文聘传》记载文聘与乐进在寻口与关羽交战,并取得战功,之后又在汉津攻击关羽的辎重,烧其船于荆城。这些行动对关羽的军事行动造成了重大影响。

3.2. 战术运用与战斗结果

关羽在绝北道期间的战术运用体现了其游击战的特点,虽然在正面交锋中不占优势,但成功牵制了曹魏的兵力:

游击战术:关羽的战术类似于游击战,通过小规模、快速的袭击来骚扰和拖延曹军,尽管在与李通、徐晃等将领的战斗中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但成功分散了曹军的注意力。

战斗结果: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关羽在绝北道期间并未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但也未遭受毁灭性的失败。其战术目的在于阻断曹仁的北归之路,而非彻底击败所有曹魏将领。

3.3. 战况对南郡之战的影响

关羽绝北道的战况对南郡之战的最终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曹军援军受阻:关羽的行动有效阻断了曹军对江陵的增援,使得曹仁在江陵的守军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最终迫使曹仁撤退。

南郡之战的胜利:关羽绝北道的行动为周瑜和刘备攻占江陵创造了有利条件,是南郡之战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3.4. 战况对关羽个人军事生涯的影响

关羽绝北道的战况也对其个人军事生涯产生了影响:

军事才能的体现:关羽在绝北道期间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勇气,尽管面对重重困难,仍能有效地执行任务,体现了其作为将领的能力和价值。

历史评价的提升:关羽绝北道的行动虽然在《三国志》中记载不详,但其对南郡之战的贡献使其在后世获得了更高的历史评价,成为其英雄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从各种史料中,看关羽绝北道记载

4.1. 史料的多样性与重要性

关羽绝北道的记载分散于多部史书中,主要包括《三国志》、《吴录》等,这些史料的多样性为研究关羽的军事行动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数据支持。通过对不同史料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关羽在绝北道期间的战略意图和战斗表现。

《三国志》:作为最重要的历史记载之一,《三国志》中的相关章节提供了关羽绝北道的基本框架,包括主要人物、事件和时间线。李通、徐晃、乐进等将领的记载为关羽的军事活动提供了直接的对比和背景。

《吴录》:该书补充了关羽绝北道的战术安排和刘备的战略意图,显示了孙刘联盟在南郡战役中的整体计划。这些信息帮助我们理解关羽在更大军事背景下的角色。

4.2. 关羽绝北道的具体记载

在《三国志》中,关羽绝北道的记载主要集中在魏书部分,具体如下:

李通的反击:李通在《三国志·魏书·李通传》中提到:“刘备与周瑜围曹仁于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这段记载明确了关羽的任务是切断曹仁的北归之路,显示了李通的勇猛和关羽面临的压力。

徐晃与满宠的联合:在《三国志·魏书·徐晃传》中提到徐晃与满宠联合对抗关羽,进一步证实了关羽在绝北道期间的活动。这表明曹魏方面对关羽的重视程度。

乐进与文聘的对抗:乐进和文聘在《三国志·魏书·乐进传》和《三国志·魏书·文聘传》中提到与关羽的交战,显示了关羽在绝北道期间与多位曹魏将领的直接冲突,这些交战对关羽的军事行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年三十六薨,子祯嗣。文帝践阼,追念合肥之功,增祯邑百户,赐典一子爵关内侯,邑百户;谥典曰愍侯。

三国志

曹魏当时在居巢有驻军,驻军长官是夏侯惇,副将李典、曹仁。再往后,李典三人本来好好领着部队(二十六军),怎么突然就壮年去世,还获封愍侯呢?愍字是曹魏给战败被杀的将领所准备的谥号。

值得注意的是,曹仁在218年主动且突然的区讨伐关羽;根据曹魏自己的战报是一度打出优势的,但是战线怎么还缩了?最后被围困在了樊城,苦苦支撑。

ps:满伯宁劝曹天人说 不能放弃居巢 不然长江以南,非负国家所有。

 4.3. 史料分析与解读

综合各类史料的记载,可以看出关羽绝北道的历史事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军事活动的真实性:虽然《三国志》中对关羽绝北道的具体战况记载不详,但从李通、徐晃、乐进等将领的记载中可以确认关羽在这一时期的军事活动是真实存在的。

战术与战略的结合:关羽的绝北道行动不仅是战术上的牵制,更是战略层面的分割,成功地削弱了曹军在南郡的整体防御能力。这一行动为刘备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最终促进了南郡之战的胜利。

历史评价的影响:关羽绝北道的行动在后世的历史评价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尽管其在《三国志》中并未详细记载,但其对南郡之战的贡献使其在后世获得了更高的历史评价,成为其英雄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4.4. 结论

关羽绝北道的记载通过多种史料的交叉验证,展现了其在南郡战役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具体战况的细节尚不明确,但从整体上看,关羽的行动对战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课题。

5.1拓展阅读:侯音之乱

侯音之乱发生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由南阳郡人侯音领导,起因是当地百姓不堪忍受曹操政权的沉重徭役。侯音与卫开及部分官民共同起兵反抗曹操,占据宛城,并联合南面的关羽。曹仁受命围攻宛城,最终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攻破宛城,侯音和卫开被杀,叛乱失败。

时间上的关联:

  • 侯音之乱发生在关羽绝北道期间,两者在时间上有重叠。

战略上的关联:

  • 侯音之乱可能是关羽绝北道战略的一部分或间接影响。侯音联合关羽反抗曹操,表明关羽在荆州地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这可能与关羽绝北道期间的活动有关,关羽的行动可能鼓舞了荆州地区的反曹情绪。

结果上的关联:

  • 侯音之乱的失败和关羽绝北道的结束都标志着曹操在荆州地区的控制力得以维持。尽管关羽绝北道对南郡之战有影响,但最终曹仁撤退,关羽也未能完全阻断曹操的援军。
笔者按:
侯音之乱与关羽绝北道在时间上重叠,且在战略上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侯音之乱可能是关羽绝北道战略影响下的地方反抗行动,两者都反映了曹操在荆州地区的控制并不稳固,且都以失败告终。关羽绝北道虽未能完全达成战略目标,但对南郡之战有一定影响,体现了关羽的军事才能和影响力。侯音之乱则显示了荆州地区对曹操政权的不满和反抗情绪。两者都是三国时期荆州地区军事和政治斗争的体现。
5.2三个国家在绝北道期间的配置
武将、谋士
关羽方面:关羽挂帅,关平、廖化、王甫、赵累等,另有南郡的糜芳和公安的士仁,但这两人与关羽貌合神离,还有上庸的刘封、孟达,但他们与关羽并不同心。

曹魏方面:曹仁、满宠、于禁、庞德、徐晃、吕常、朱盖等,以及被抽调过来而整装待发的张辽,谋士与司马懿、贾诩、蒋济、桓阶等人。

东吴方面:孙权亲自参与,武将有吕蒙、徐盛、丁奉、朱然、潘璋、马忠等,谋士有陆逊、虞翻、步骘等。

兵力投入

关羽方面:不到3万人,后来还被于禁的三万降卒所累。

曹魏方面:于禁3万,曹仁守城约有1万,徐晃大概有2万,总共约6万。

东吴方面:吕蒙约2万,陆逊1万,潘璋、朱然、蒋钦等约五千,共计约3.5万。

芬里尔战史研究
史海沉钩多年,发布精品文章。Das和小伙伴们的战争史研究及考证。全网同名,欢迎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