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钟声刚刚敲响,相信很多家庭里的气氛已经被喜庆和美食填得满满当当了。在这个阖家团圆、美食满桌的节日里,我们的孩子们是不是也吃得津津有味,小脸蛋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呢?不过,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们也要小心呵护孩子的娇嫩肠胃哦!春节期间,孩子可能会因为饮食杂乱无章,导致消化问题。别担心,中医来帮忙,让我们一起为宝宝开年健脾开胃,让健康与快乐伴他们左右!
小儿推拿,健脾开胃好帮手
HAPPY 2025 NEW YEAR
1、揉板门
板门穴位于手掌大鱼际处上三分之一,大家可以摸到一个筋头,用力按揉有酸痛感。板门穴,又被称之为脾胃之门,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个穴位,常揉能改善消化道,促进食欲;改善脾胃运化功能。能够通达肠胃积气,清胃热,止呕、降逆。
刺激板门穴可用揉法,按揉时,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都是可以的。按揉100-300次左右。
2、搓四横纹
搓四横纹具有健脾化湿,调中行气,消胀散结,清脏腑热之功效。可以调理腹胀,疳积,腹痛,纳呆,胸闷,痰喘,口唇燥裂等。
四横纹位于手掌面第2-5指根部横纹处,属线型穴位。操作方法就是用拇指侧压住穴位来回推,叫搓四横纹。可搓100下。
从临床经验来看,搓四横纹不仅有助于健脾化积,而且对于咳嗽有痰、肺燥或者胃热引起的痰液难以咳出的效果非常显著。积食又咳嗽有痰的孩子不妨多搓一下四横纹。
3、掐四缝
用指甲四缝穴具有消食导滞、祛痰化积的作用,对于小儿积食、胃口不开、疳积、腹泻、百日咳、气喘、咳嗽、蛔虫病、惊吓等都有良效,不但适合孩子也适合大人。
四缝穴为经外奇穴,位于第2~5手指掌面,中间指关节的中央。左右共8穴。刺激该穴可用指甲用力掐,每个穴位7下。
4、顺摩腹
顺摩腹是调理脾胃功能用到最多的手法,可调节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对消积滞,缓解便秘都有帮助。
全掌贴于宝宝肚子皮肤,做顺时针摩腹,30次。
食疗方,美味又健康
HAPPY 2025 NEW YEAR
1、鸡内金粥
鸡内金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对食积不化、小儿疳积等有很好的调理效果,与大米煮粥,易于孩子消化吸收,能有效促进消化,消除积食。
材料:
鸡内金 10 克、大米 50 克、适量水。
做法:
将鸡内金洗净,烘干后研成粉末备用。
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
待大米煮至半熟时,加入鸡内金粉末,继续煮至粥熟。
2、烤馒头片
对于因一次性进食过多、饮食不规律等导致的轻微积食,吃一些烤馒头片,配合适量饮水,可能会使胃部不适得到一定缓解,促进消化,改善积食症状。比如孩子只是稍微有点胃胀、食欲不佳等轻度积食表现时,烤馒头片可能会有一定效果。但如果积食情况较为严重,出现了明显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甚至伴有发热等症状,烤馒头片的作用就比较有限了。
烤馒头片有多种烤制方法,可使用烤箱、平底锅或空气炸锅,以下介绍的是平底锅的做法。
材料:
馒头、食用油。
做法:
1、馒头切片:将馒头切成合适厚度的薄片。
2、加热平底锅:在平底锅中倒入少许食用油,开小火加热,让油均匀地分布在锅底。
3、放入馒头片:将馒头片放入锅中,小火慢煎,不时翻面,确保馒头片两面都能接触到锅底,受热均匀。
4、煎制时间:持续煎制 5-8 分钟,直到馒头片两面都变成金黄色,注意火候不能太大,以免馒头片表面烤焦而内部还未熟透。
3、山楂胡萝卜水
这是一道简单易做且具有消食化积等功效的饮品,以下是其做法:
材料
山楂 10 颗左右,胡萝卜 1 根,水适量
做法:
将山楂用清水洗净,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果柄。用小刀将山楂一分为二,挖去山楂籽。如果觉得去核麻烦,也可购买已经去核的山楂干。
胡萝卜洗净后,去皮,切成小块,尽量切得均匀一些,以便于煮烂和出味。
将处理好的山楂和胡萝卜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水的量以没过食材多一些为宜。大火将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煮 20 - 30 分钟左右,直到胡萝卜变得软烂,山楂的味道充分融入水中。
煮制的时间和水量可以根据食材的量和个人口感喜好进行调整。此外,也可以使用养生壶等小家电来煮制山楂胡萝卜水,操作更加方便。
4、白萝卜汤
白萝卜具有通气、消食的作用。
将白萝卜洗净切片,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给孩子喝萝卜汤,可以缓解腹胀。
5、双芽水
炒麦芽和炒谷芽都有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的作用,对于孩子因饮食不节引起的积食、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材料:
炒麦芽 15 克、炒谷芽 15 克、冰糖适量。
做法:
将炒麦芽和炒谷芽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 20-30 分钟。
日常护理,细心呵护
HAPPY 2025 NEW YEAR
除了推拿和食疗,日常护理也至关重要。春节期间,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规律饮食:尽量保持孩子饮食的规律性,不要因为节日气氛而打乱宝宝的饮食习惯。
2. 细嚼慢咽:春节期间美味食物确实很丰富,孩子很容易吃得过多过杂,让脾胃的负担过重,但我们可以通过细嚼慢咽这一方式进行调节,因为孩子细嚼慢咽时,食物会被充分研磨得更碎,同时唾液也会消化一部分淀粉。这不仅能让食物变得更易于消化,还能减轻胃肠的负担。
3. 适量运动:春节期间天气寒冷,但也要保证宝宝有足够的运动量,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
推荐三种能够增强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的运动。
跳绳
跳绳是一项简单易行的运动,孩子在跳绳过程中,身体上下跳动,腹部肌肉有节奏地收缩和舒张,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增强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调整。一般 5-8 岁的孩子每次跳 5-10 分钟,每分钟跳绳次数在 60-80 次左右;9-12 岁的孩子可以每次跳 10-15 分钟,每分钟跳绳次数在 80-100 次左右。
注意事项:选择合适长度的跳绳,跳绳时要穿运动鞋,选择平坦、安全的场地,避免在硬水泥地等过硬的地面上跳绳,以免损伤关节。
踢毽子
踢毽子时,孩子需要不断地抬腿、转身等,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得到锻炼,尤其是腰部和腹部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而且踢毽子趣味性强,孩子容易坚持。
运动强度:每次踢毽子的时间可控制在 15-20 分钟左右,具体可根据孩子的体力和兴趣调整。
注意事项:选择合适重量和大小的毽子,避免在狭窄或有障碍物的地方踢毽子,防止摔倒或碰撞。
慢跑
特点:慢跑能加快身体的血液循环,使脾胃等脏腑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从而增强脾胃的功能。同时,慢跑时身体的震动也能对胃肠道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
运动强度:建议孩子每次慢跑 15-20 分钟,速度以孩子能够轻松呼吸、正常说话为宜。
注意事项:慢跑前要充分热身,慢跑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不要低头弯腰,跑完后要进行适当的拉伸放松。
在孩子进行这些健脾运动时,家长可以陪伴在身边,鼓励孩子坚持锻炼,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身体反应,避免过度运动。
好啦,说了这么多,希望各位宝爸宝妈们在春节期间能好好照顾宝宝的肠胃,让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快乐无忧!让我们一起为宝宝们的健康加油,让中医的智慧成为我们育儿路上的好帮手!祝大家春节快乐,阖家幸福!
在生活中,衣食住行无不渗透着中医之道想要用中医指导生活,时时刻刻为健康护航,想学习更多的中医育儿理念,可扫码加入我们的中医生活化群:
近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