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这个景点,全国各地的驴友都来打卡
文摘
2024-09-23 19:45
重庆
老瀛山位于綦江区东部,山势由东向西,东高西低,好似骏马仰天长啸,山脉绵延70多公里,最高峰海拔1354米。老瀛山峰峦叠嶂,丹霞奇观,陡峭险峻,林海浩瀚,气势磅礴,是重庆市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是綦江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瀛山上的白云观位于海拔1185米的险峻山峰上,白云道观修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是西南地区有名的三大道教场所之一。白云观是西南地区著名的山岳型风景区和道教圣地,早在明代中期就闻名巴渝。白云观景区奇峰雄峙,气势挺拔,峭壁千仞,白云缭绕,环境清幽,人在其中如临仙境。宋代贤士刘望之登山后写下:“山盘四十八面险,云暗三百六旬秋”的诗句。形象地概括了白云观山势高峻,突兀云间,如蓬莱仙阁的美景。唐朝贞观四年,老瀛山曾设为瀛山县,隶属于剑南道的南平州,县治就在白云观山下的瀛山坪村。据《綦江县志》载,明朝嘉庆壬子年间(公元1552年),洪都道士杨常符(号福罨),游历到綦江境内,被孤耸雄峙的瀛山吸引,便决定在此修建道观。据说,在挖掘地基时,挖出一块石砚,石砚上刻有“白云”二字,杨常符就以“白云”为观名,取名“白云观”。白云观山峰拔地而立,登山的小径七拐八弯,四周长松拂地,丹霞奇观色泽鲜明,云雾锁山腰,越往上攀登,越有腾云驾雾的感觉。山腰间绝壁上“白云深处”的明代石刻历历在目。这里现今还保存着许多文人墨客游山后留下的墨宝石刻。站在海拔1185米的险峰上,就能看到苍茫云海在脚下翻滚的景象。白云深处名副其实。站在山上仰望苍穹,耳旁是阵阵松涛和鸟语声,世间的一切烦恼也会在这个时候悄然远去,思绪在这个时候清清爽爽无忧无虑。白云道观雄居山巅,翘角飞檐,雄伟壮观,十里之外也能看到它的雄姿。登上山巅,走进白云道观景区,这里古树参天,翠竹掩映,处处可及明代时期的建筑。始建于明代的灵官殿,立于悬崖峭壁之上,鸟瞰着山下无限风光,忠实地记录人间风云。“跨鹤飞凫踪已渺,晴云一片卷还舒”,站在灵官殿上观竹波烟雨,听松涧涛声,闻晨钟暮鼓,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白云观下的峭壁前,有一块“石达开碑”,据当地人传说,此碑是清朝末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这里留下的墨宝。也有民间版本说,此碑后面那个小山包就是石达开的墓,但传说总归是传说,因得不到考证而成谜。“将军头”位于白云观峭壁间,民间传说,这个酷似将军头的巨石是春秋战国时期,巴国英雄巴蔓子将军战死沙场时,头颅飞到此地而幻化的巨石。登山途中就可以观赏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琼枝连理”、“龙头云霭”、“飞泉喷玉”等景观,这些自然天成的景观,都有文人墨客们留下的墨宝,“寒谷回春”是明万历年间刻下的,“白云深处”的勒石时间是“嘉庆二年丙子冬”,字字铁画银勾,苍劲有力。 阳桥凌空于悬崖峭壁山腰间。据说这里曾是白云道观悟道练功的地方。站在阳桥上,“一览众山小”的气势令人心旷神怡,如果遇到大雾天,云雾翻滚,阳桥就像一只飞船,带给你无限遐想。站在白云观的灵官殿前、飞身岩边、棋盘石旁,都可以鸟瞰到山下层层叠叠的梯田。凌空飞架的阳桥上是摄影梯田的最佳位置。梯田线条曲曲折折,或疏或密,或浓或淡,农家瓦舍,炊烟袅袅,就像一幅綦江农民版画家精心创作的版画作品,壮观得令人惊叹。近年来,白云观梯田美景已声名远播,每天都有不同地区的驴友慕名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