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綦江中山路(张学成摄)
中山路面临綦江河,背靠后山坡。是清代綦岸盐运古道重要的驿站,是老川黔公路的必经之地,是綦江的经济文化中心。说到中山路,大多数綦江人都会有一段深刻的记忆。綦江中山路一隅(张学成摄)
綦江经济文化中心
据记载,綦江从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 619 年)起即为州治、县治所在地。綦江河岸边(中山路地段)目前还保留着一块古石碑,石碑上镌刻着“金镛堤”三个大字。大字旁边简短的碑文,记载了180多年前“金镛堤”修建的经过。据史籍介绍,“金镛堤”始建于清道光12年,是綦江城区的一道防洪工程遗址,该堤是綦江清代道光县令邓仁坤在任时组织修建的。“金镛堤”的意思是让綦江河上的大堤固若金汤。民国时期,綦江城里的居民饮食用水主要从綦江河中汲取,全城有汲水码头8处。中山路附近就有南门外半边街河岸、南门下桥、中街水巷河岸等取水处。那时候到河边排队取水,挑水,也是中山路的一道风景。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因为临水而居,綦江还有第七十三行,这七十三行便是挑水工。那家无劳力或是餐馆需要供水,挑水工便发挥着作用,帮别人挑一担水,收取相应的报酬,这就是挑水工。据《魅力古南》书中介绍,中山路,明清时期叫中街,美名:春和街。民国时期,特别是民国 25 年(公元 1936 年)后,由于时局变化,川黔、川湘公路相继通车,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一些机关、部队移驻到了綦江。綦江县城北门内外街道陆续改建成了公路,街道面貌发生了变化。原来的街道都变成了“路”,街道名称也变得“时髦”了,如:北街叫中正路;珠藏街和中街叫中山路;当年綦江县政府至汽车站这段叫交通路;南门外至王爷庙那段叫城南路;王爷庙至上渡口一段叫菊坡路;北门外遇仙桥沿河边城墙至南门这一段叫滨江路,还有滨晖路、复兴路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綦江县城由城关区管辖,交通路,沿用旧名;现在的北街民国时期叫中正路,解放后更名为解放路;中山路沿用旧名。北接北街和交通路,南面与南门路相连,是綦江的商业中心带。1966 年更名为人民路。1981 年又恢复成中山路,一直到今天。中共綦江支部旧址(张学成摄)
中山路小学
1961年7月建成的綦江影视会议中心(张学成摄)
中山路是綦江城区主要的街道之一,这里门店多,人气旺,原綦江县人民政府的办公大院也在这里。可以说,中山路就是綦江经济文化的中心。
1997 年6月,由綦江籍台胞罗昭厚、罗玉纯父子投资,对中山路临河一侧的改造工程竣工。一排高大的楼房整齐地耸立在中山路旁,商业门面再次将中山路的商业推向了高潮。中山路南门巷綦江老城墙遗址(张学成摄)
綦江老城墙遗址
中山路南门有一条南门巷。南门巷宽不过2米,依山势而行,曲曲弯弯的石板路通往后山坡。南门巷一头连中山路,另一头是后山路,是连接中山路和后山坡片区的重要通道。南门巷里目前还有很小一部分綦江老城墙遗址。这段古城墙遗址约3米长,高度有 3 米多。城墙是由条石砌成,由于年代久远,墙石表面已经风化,石缝间长了许多杂草。阳光斜照在墙上,就像一位年迈老人沧桑的脸。南门巷一边是老城墙,一边是民居房,两者之间相距不足2米。南门巷其实就在老城墙根下。清代前的《綦江县志》有诗云:“依山为城,带水为池,瀛岭在前,凤冠居后,古剑西峙,龙角东流,云贵通衢,巴渝保障”。此诗描写了綦江县城的地理位置。清代道光年间的《綦江县志》也有文字描写綦江县城:“依崇山,临僰溪,冈峦环拱,屹为重镇”。书上还说:“旧所谓南州位置,盖不可考也。自明初筑城,取东、南、北三门,而缺其西,街衢通达,水陆交会。”綦江县城因为西边靠山,以山为屏障,所以西边一直没有城门。诗中说的“崇山”,指的就是现在南门后面的山坡,即:綦江森林公园一带,这一带过去叫崇山,是县城的制高点。现存的老城墙下的石板路通达后山坡。实际上南门巷就是老城墙下的一条石板路。邻中山路的一段城墙至今还保留着,临后山坡的城墙早就被撤除了,但从地势上还是可以隐约感受到老城墙的遗痕。住在南门巷的居民回忆,老城墙墙根下这条石板路很久以前就有。“十多年前修缮南门巷这条路时,差点被换成水泥路,老一辈南门巷人强烈要求才保留下来的。”今年76岁的彭永香女士从小就居住在南门巷,小时候就常和小伙伴在墙根下玩儿,跟着母亲顺着墙根到南门外取水。她对老城墙下这条石板路有很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