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六不总督
古今来,整个中华民族都是建立在正直和正义的基础上。 而在封建时代,爱国主义和忠诚是生活毫无疑问的基础。细数古今,忠臣者如岳飞,奸佞者如秦桧。然而,除了这两个人外,还有一些人由于其他情况或情况,以非凡、忠诚和爱国的方式对待君主,其结果与预期不同。
只能在史书上留下一个不清不楚的评价,而叶名琛,就是首当其冲的一个,后人评判他,用一句功过混沌处,有史难说清,可谓是实至名归。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如果问哪个朝代的忠臣最难做,无疑是清朝。自康乾盛世之后,清政府日益腐败,先是国内纷争不断,起义四起,后是外国列强虎视眈眈,为政者一不能安抚百姓,二不能抵抗列强,这就苦了那些一腔忠心为国为民的文臣武将了。
叶名琛出生于嘉庆年间,是湖北汉阳人,自幼家教甚好算得上是书香门第,父亲对他的教育极其上心,希望儿子能成才,叶名琛少时便聪明机敏,才思敏捷道光三年的时候就考中了乡试第二名,道光十五年又中了进士正式步入了官场。
1840年清政府被英国侵略军打开大门,中英爆发了鸦片战争,那一年叶名琛因政绩卓越调任了江西盐法道,从这一年开始才真正进入叶名琛为官的高光时刻,除了政治上的手腕,军事上更是铁血。
道光二十八年叶名琛被授予了广东巡抚的职位,在广东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阻止了英国军队入城,因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英国人在我国通商港口肆无忌惮彼时要进入广州市,在任的叶名琛坚决反对联合民间成立的反英组织“平英团”加强戒备没让英军得逞,论功道光封了他一等男爵,外患刚解决完,内乱就开始了,在广东英德县出现土匪叛乱,叶名琛二话不说率众剿匪,平息之后加官进爵了一番,这时候的叶名琛懵懂地意识到自己的那些“政绩”或许要靠镇压叠加了。
可以说是步步高升,倘若之后能够像这样一路发展下去,叶名琛很有可能成为和林则徐,李鸿章这些清末名臣并肩的一代名臣,只可惜,生不逢时。
仕途上顺风顺水的叶名琛继承祖上遗志,一心想要为国尽忠,强国富民。
直到他升任两广总督,前半生的顺遂似乎戛然而止。 两广总督这个位置算是一方封疆大吏,朝臣之中数一数二的人物。
1851年全国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叶名琛先是派兵灭了罗镜会的匪徒吴三,又配合其他地区的大将灭了罗镜会的首领凌十八,得到了“两广总督”的头衔位列从一品衔,这个叶名琛深谙权术之道,对面起义军他可谓是心狠手辣,不断镇压不断向咸丰帝邀功,名利场上那些被镇压起义军的数字成就了叶名琛。
但是这个位置上的几任总督却都没能有几个好下场,先是林则徐被发配边疆,再是琦善被判“斩监侯”,耆英被赐自尽,徐广缙被下狱抄家,直到叶名琛,似乎也未能幸免。
清末两广,是最为棘手的一个地方,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通商口岸,洋人契约,这些琐事让历任总督都十分为难,而叶名琛作为一个传统名臣,让他发展民生或者训练士兵都不成问题,但是对于贸易往来,他确实并不擅长。
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时的清政府虽然已经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通商条约,却不肯认清这个现实,一方面要求两广定时上交税款,另一方面又不让叶名琛和洋人打交道,让人十分为难。
尽管叶名琛曾经也算是一位能臣,但是面临这种情况,却也是无可奈何,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奉行了一个“六不”原则,不战不和不守,不走不降不死。
其实说到底,就是不作为,也正是因为他的不作为,彻底让他从一位能臣名臣变成了众人眼中的一位庸臣。当时的清政府要求不让洋人进城,但是另一方面洋人又拿着条约要求叶名琛履行通商条约,怎么做都不对,叶名琛只能选择拖。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叶名琛的前半段官场生涯全部扑在了平息国内暴乱上,这也使得咸丰帝在对内的“内忧”上松了口气,而对外上,叶名琛更是用了一招“空城计”假装镇定地跟英法谈判,他的这个样子让英法联军没办法前进只好撤退,吓走了他们。
本以为英法如司马懿一般,可惜叶名琛押错了宝,如今的清政府跟当时的蜀国不一样,他自己更不是智计无双的诸葛亮,被唬走的英军制造了“亚罗号”事件。1856年广东的水师逮捕窝藏在船上的盗匪和有嫌疑的水手,英国官军坚持称这艘船只是英国的,让叶名琛为对英国的无理道歉,但是实际情况却是这艘船的登记执照早就失效,并且失效后英国并未在船上悬挂国旗,这艘船现在应该隶属中国所有,在交涉中叶名琛有理有据地指出问题拒不道歉维护我国尊严,英方大怒,两天后交涉无果后,英军炮轰广州城,中英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叶名琛有勇有谋在起初抗击英军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首先他要打的就是跟英国来了一场间谍战,利用原来有的保甲系统侦查出了八十多人为英国军方提供我方情报和供给英军粮食的“汉奸”人员,更在广州市广发“身份证”下令规定没有“身份证”的一律不允许进城,这一系列操作下来英军在广州确实没有得到什么可靠的情报。
叶名琛还有样学样,派出了大量的探子去往香港地区,明着他们是在香港地区的贸易商人,实际上全部都是叶名琛手下的士兵,战争打响以后,叶名琛跟这群在香港的“商人”互动频繁加强了信息的交流,差不多一星期就要联系一次,就这样叶名琛取得了英军在香港的部署情况,为初期的战争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这次的胜利鼓舞了大量的清军士兵,叶名琛还下令谁能斩杀英军的头颅赏银三十两,英军被逼得顾头不顾尾,法军一看情况不妙本想支援但为了保存实力下令撤回了香港休养,四个多月的对峙,英军最终也没能跨越到广州一步,叶名琛取得了大幅胜利,叶名琛的目标不仅是保护广州他真正想的是把香港拿回来。
于是在1851年1月派乔装部队突袭香港杀了英军巡逻队的一名军官,并在英国面包里放了砒霜大批英国人被吓傻了,基本多数逃到了澳门避难,这几次近乎完美的“战争”让中国赢得漂亮更加在气势上遏制了英国人的嚣张气焰,本可以乘胜追击的胜利攻势,被咸丰帝的“圣旨”把叶名琛压了个粉碎。
叶名琛把自己的“功勋”传到了那个千里之外的北京,咸丰帝看到奏折又惊又慌,他怕叶名琛因为这几次的胜利得罪英国人后果不堪设想,下令叶名琛停战去跟英国谈判,斥责他不该轻易挑起战乱,咸丰帝的旨意凉透了打了胜仗的叶名琛,但是“圣旨”他不敢违抗,头上的顶戴花翎还想要呢,无奈之下只能听从中央的指示,英国军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增派了大量的军队驻入香港。
因为中英贸易被打破,中国和英国的利益都没能保得住,再加上叶名琛对战许久耗费不少,中央还要求停战,这种情况下叶名琛陷入绝望无兵、无钱,还有上级施压,自己实在不知道怎么打赢这场仗,更要命的是这个消息被他人所知为了讨好英军,这名汉奸出卖了叶名琛把他的状况告诉了英国列强,英军得到消息,再次发动战争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广州市,叶名琛至死不离开他的总督府,就这样一代名将被英军俘虏。
叶名琛被俘虏后坚决不投降,更不和英国人讲和,英军看他如此强硬很是佩服他,有些人还给她脱帽致意,对于叶名琛去留的问题英军花了好的功夫去研究,他们怕把叶名琛囚禁在广州不仅百姓会来救他说不定那些东南亚的人也会来救他。
为了安全起见要把叶名琛带到海外殖民地上去,于是叶名琛随着英帝国侵略者搭上了那艘开往印度加尔各答的军舰,临行前淡定地嘱咐家人给他准备干粮,在船上的叶名琛因为晕船呕吐不止却没有求过英国殖民者一个字,始终保持着笔直的身板坐在船上,英军见他很是有气节,一路上也没有折磨他,行至印度后,这帮英军为了逼迫他开始了对他的侮辱。
英军找了一个巨大的玻璃瓶把叶名琛放了进去,然后拉着他在加尔各答街道上像耍猴一样给别人观赏,一代名将怎么受得了这个侮辱,但是叶名琛坚决不投降、不讲话更不向侵略者低头求饶,自始至终保持着他该有的气节,这一年的时间里他还是忧国忧民,听到清廷打了败仗的消息他就叹息万分,要是战争打赢了就非常高兴。
英国人本想拿这个朝廷大员来做一个交易,只是没想到当时的清政府已经内乱不断,眼看战争失败,又要签订不平等条约了,这样的罪过必定要有人承担,而被洋人抓住的叶名琛就成了这个最佳人选。
咸丰皇帝直接下旨斥责叶名琛的失职,导致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对于被囚印度的叶名琛,不仅不进行营救,反而像是忘记了这个人一般。
而这时的叶名琛还在印度的加尔各答苦苦坚持着,他带着自己从国内带过去的米粮,自称是“清朝苏武”,等到米粮吃尽,他坚决不吃洋人的食物,饥饿而死。临死之前,洋人问他还有什么话想说,他只说了八个字,“辜负国恩,死不瞑目”,由此可见,他对清朝政府一直是忠贞不二。
后人对于叶名琛的评价十分繁杂,他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旧官吏,政绩卓著,可见能力不凡,但是在面临列强逼迫,他的应对十分平庸无能,甚至直接导致了两广战争的失利。纵观上下,我们不得不说,叶名琛此人不过是生不逢时,他于外交并没有特殊的才华,但是对清朝政府的一腔忠诚,确认无疑。
只可惜,哪怕最后饿死以明志,也并未得到善终,他奉献了一生的朝廷,并未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甚至后来他的尸首辗转回到家乡,家人都不敢光明正大的安葬,只能草草掩埋,这样的下场真是十分凄凉。
清朝末年,李鸿章,林则徐这样的能臣忠臣也并未能够名传青史,后人对他们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叶名琛只不过是众多之中的一位,他们无一不是能人忠臣,只是面临国家的衰弱,列强的逼迫,帝王的无能,就算他们才比诸葛,也不能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叶名琛虽然自比苏武,却终究不是苏武。当年苏武等到了他的国家千里迢迢带他回家,而叶名琛只等到了一道斥责的圣旨,终究一生可惜了。
或许,叶名琛最大的错失不是未能左右逢源,而是在洋人攻入广州城的时候没有选择为国捐躯,古人一直说死者为大,或许他应该在那场必败的战争中死去,才不会让世人被那些奸佞蒙住了双眼,也不至于到最后沦落到一个身死异乡的下场。
也许,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文天祥才是他最好的榜样,只是,多年之后的我们,也再也不会知道,他当初的“六不”到底是舍不得个人生死,还是舍不得看不见这片土地重新强大起来,也许,只有当初的叶名琛知晓了。
非暴力不合作-甘地
1869年10月2日,甘地出生于印度最西部的港口城市波尔班达。父亲是当时的土邦首相,母亲是他的第四任妻子,甘地是家中六个孩子中的老幺。中学时代的甘地成绩平平,不善言辞。
1883年,14岁的甘地与同龄女孩卡斯图巴结婚了。甘地后来回忆说,自己在婚后马上对妻子产生了强烈的爱恋和占有欲,连在学校上课时都想着她,憧憬着和她见面。
16岁那年,甘地遭遇了两场变故,一是父亲去世,二是他和妻子的第一个孩子早夭。两位亲人的逝去,给甘地带来不小打击。高中毕业后,大学还没有读完,甘地便辍学回家了。
1888年(19岁),有人建议甘地去伦敦学习法律,让他十分心动。但他刚有了第一个健康的孩子,家人极力反对他出国。那时,甘地的哥哥已是律师,对他大力支持,并提供资金帮助。甘地发誓留洋期间“三不沾”:不沾肉,不沾酒,不沾女人,最终带着家人的祝福,来到了伦敦大学学院。
在伦敦,甘地参加了演讲练习小组,逐渐克服了内向腼腆、不善言谈的问题。22岁时,甘地取得了律师资格,回到印度。但他的职业道路非常不顺,律师所很快就被关闭。1892年(23岁),他远赴南非,给一名商人当私人律师。
南非和印度同属英联邦,包括印度人在内的有色人种都受到严重歧视。甘地坚持坐一等座,被扔下火车,不被允许和白人一样在人行道上走路,种种不平等待遇令甘地对印度人在英联邦中的地位感到不满。
1894年(25岁),甘地正准备返回印度时,南非纳塔尔省正计划通过新的种族歧视法案:有色人种将不得拥有投票权。
这让甘地非常气愤,他取消了返乡行程,发动南非的印侨成立了纳塔尔印度人大会,为印侨争取平等权利。尽管歧视法案最终还是得以通过,但纳塔尔印度人大会团结了越来越多的印度人。
1899年(30岁),英国在南非发动第二次布尔战争,甘地组织了纳塔尔印度人急救队,协助救治英军伤员。
在南非期间,甘地还组织领导了多次印侨平权运动,他逐渐形成了非暴力抵抗的思想,讲演能力、政治才干和公关能力也日渐显现。
1915年(46岁),在印度国家大会党(简称“国大党”)领军人物之一格卡尔的邀请下,在南非生活了21年的甘地返回印度。这时他已是国际知名的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家,他回到印度,脱下西装,剃光了满头浓发,换上了印度传统的半身白袍。
甘地最初主张在英国统治下为印度人争取更高地位。一战期间,甘地积极召集印度士兵为英国作战,交换条件是英国承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地位。但一战后,英国并未履行承诺,令甘地大为失望。
他在“非暴力”主张的基础上,加上了“不合作”,变成了印度独立的倡导者。他加入了国大党,并于1920年成为了党的领导人。
甘地发动了多次大规模反对英国统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如为反抗盐税举行徒步游行。为唤醒印度民族精神,他倡议回到印度传统的村社制,开展乡村建设运动,全面恢复手工纺织生产。在他建立的村社中,村民自给自足,人人平等,连甘地和妻子也要亲自打扫公共厕所。
甘地组织的大规模反抗运动,虽然被英国镇压,但印度人日渐高涨的民族情绪愈挫愈勇。再者,二战后印度的独立呼声越来越高,维持英国统治的成本随之增加,而此时的英国受到战争重创,已无力支持在印度的财政和军事开支。
英国最终让步,于1947年2月派出最后一位印度总督蒙巴顿,并出台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1947年8月,巴基斯坦和印度相继宣布独立。蒙巴顿方案
印度正式独立,使得甘地备受推崇。然而,印巴分治使得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暴乱冲突。甘地开始他的第14次绝食,告示大家直到停战之后他才会进食。
1948年1月30日,刚结束绝食的甘地在新德里前往一个祈祷会途中,遭到一名印度教狂热分子枪击死亡,享年79岁。
在甘地的葬礼上,印度全国200多万人前来悼念,送行队伍长达五英里。首相尼赫鲁透过电台广播向全国发表谈话:“光芒已经离开我们,世界一片漆黑。”
尽管甘地在1937年到1948年之间获得过五次提名,但他始终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
1999年,《时代》杂志评选20世纪风云人物,第一名是爱因斯坦,第二名是罗斯福总统,甘地列第三位,他是抗拒专制、拯救民权和个人自由的象征。
200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以圣雄甘地的生日10月2日订立为国际非暴力日。
总结:
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成了圣雄,清朝叶名琛提出类似主张却成反面典型。
这算不算命运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