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这样的铃声响起时,充满感伤的离别情绪便深深地浸透着整座巍巍的山峦,远方那如画般的土著人,火车站泛黄的浓烟,都市里那明净的窗棂,以及葡萄园里的每一片藤叶。”
——本雅明《柏林童年》
我的童年
每年夏天回家,看到城市背景里的大青山,才会觉得我曾经生活在一个山峦起伏的城市,呼和浩特。和山海连城的深圳不同,呼和浩特天空高远,山连着山,虽然没有南方那么多绿色,但是在天空下笼罩着淡淡的青色,所以呼和浩特又被叫做青城。
每到夏天,看到玛瑙葡萄上市的时候,我都会想起爷爷家的小院子,就在呼和浩特新城区新落凤街,有前院和后院,院子里有满满的一架葡萄藤。小时候每年最盼的就是能吃到绿莹莹的葡萄。直到今天,绿色的玛瑙葡萄仍是我心中的人间美味,酸酸甜甜,晶莹剔透。记得为了吃葡萄,还和堂妹吵过架。我们在院子大门前的走廊下大声吵架,吸引来叔叔婶婶,好像委屈的眼泪依然漂浮在空气里,还有童年无所顾忌的欢笑与忧伤也时不时浮现在记忆里。
我和爸爸
冬天,爷爷会在房间里生起炉子,把煤块压进炉子,看着火苗窜起来,看着屋子慢慢变暖。爷爷会做很好吃的豆腐丸子火锅炖菜,后来搬到团结小区,火锅炖菜依然是我们大家庭的保留菜。一大家子20几口人围在热气腾腾的火锅前,吃的不仅是热闹的年味,也是团聚的亲情。
爷爷家曾经挂着一个毛笔题字“宁静致远”,那是他当年的语文老师袁应麟1985年送给他的,其诗为“淡泊宁静好生活,莫叫庸俗惹尘疴。心畅神怡应享寿,儿孙绕膝福自多”。这是对爷爷生活很好的总结,他有五个子女,十个孙子孙女,当真是儿孙绕膝了。
我记忆里的爷爷,身体健康,表情严肃,不是什么达官贵人,据说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拉三轮的。但我在爷爷身上看到的永远是干干净净,挺拔向上的样子,还有一点点的小骄傲。
表哥佟鸿举曾经在《呼和浩特文艺》写过一篇文章《难忘姥爷的读书梦》,我是在那篇文章才开始了解爷爷奶奶的故事。爷爷出生在1915年农历九月二十日,2004年4月6日去世,走完了九十年的人生旅程。爷爷去世的时候,我在塞班岛出差,摔了一跤,把半月板也摔坏了,也许没有联系,但是我常常想这是亲人之间的联系吧。
爷爷的先祖是满洲镶黄旗二甲下人,满洲老姓为葛其勒,乾隆年开始驻防在绥远城(也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他的父亲葛岳尼贺,是晚清的下级武官,曾负责为将军衙署向北京投递公文。据说,六十岁时,还曾单人骑骆驼远赴乌里雅苏台送机要文书,沿途换驼不换人,没有耽误军机。民国初年,为了逃避民族歧视,后人以岳为姓。
爷爷兄弟姐妹八人,他是最小的。随着八旗的没落,家庭生计日渐艰辛,爷爷家也多多参与务农。但是满族重视学习的家风一直存在。当时新城的满族举人穆藤武开设私塾,不少满族子弟随其学习。爷爷也是在那里开始启蒙学习,随后在绥远省立第二中心国民学校读书,并于1934年被保荐到国立中央政治学校包头简易师范班学习。国立中央政治学院是当年国民党培育国家政治人才的主要基地。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沿平绥线西进,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学校师生被迫西迁。爷爷虽然未能西行,但也因为这段求学经历两次蒙冤。
1949年绥远和平起义时,爷爷在陶思浩铁路警务段任派出所所长,后又调到察素齐车站。他被确认为“绥远起义人员”,但是在1951年2月却被察哈尔监狱拘留审查,并被宣判开除公职。他失去了工作,只能靠做临时工、蹬三轮车为生。在“文革”中,他还被打成“内人党”,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折磨。我的爸爸也因为爷爷的经历,大学毕业后还有一段下乡的日子,也是在那里认识了我的妈妈,生活几年后才回到了呼和浩特。
但是在我记忆里,看不到爷爷身上的怨气,也看不到他将就的样子,始终是从容面对。他被平反后曾对家人说“劳动让穷人骨头硬,蹬三轮不会累死人”。妈妈说爷爷生气还是很厉害的,但是我印象里没有看到过。只记得他每年过年给我的红包,记得他召唤我去家里吃火锅,吃糊塌饼,吃烧卖。小时候,我学习好,也一直是家里人的骄傲,因为爸爸中年早逝,爷爷奶奶对我似乎多了一些怜惜和期望。
爷爷和奶奶都喜欢看书看报,喜欢旅行,爷爷是九十岁去世,奶奶一百岁去世,去世前奶奶看书都会用新华字典,会用手机微信,会上抖音,他们是一辈子都在学习的榜样。我以前常常和奶奶在微信交流,她会感慨叶嘉莹,会感慨杨绛,也会常说,我可是平平的一生,我很满足。我后来决定继续读博士的时候,奶奶也总是鼓励我,让我加油,还会给我发表情包,“好心态成就非凡人生”。她常说“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按时睡,按时起,跑步跳舞练身体。”2021年9月,奶奶安详辞世。
我的奶奶
爷爷奶奶虽然没有什么大成就,他们的生活平平淡淡,但是他们那种相知相守,又不被生活打垮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
岁月匆匆,离开家乡20多年了,夏天的葡萄,冬天的火炉,一直是我人生的念想。
👇 自由投稿 👇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 长期征稿栏目 👇
-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联系公众号邮箱
(ewhdyh2020@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