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作家第410期

文化   2024-10-13 04:37   河南  


灵宝作家第410期目录




小说|家长里短|孟黎明

散文|今有喜事来敲门| 杨蓓蓓

散文|灵宝赋|许彦云

散文| 秋雨金城美如画|中国龙

散文|灵宝:天地间的璀璨明珠|王振策

散文|华夏璀璨七十五载|於春艳

诗歌|灵宝礼赞(外一首)|李传福

诗歌|在节气里遇见灵宝之春(组诗)|路丁蘭

散文|归程一路歌一路|时昭晖

诗歌|灵宝,地灵人杰遍地宝(组诗)|汪再兴

诗歌|灵宝,耀眼在干万个城市的名录中|凹土

诗歌|一场生命的爱心接力|纪福华

诗歌|故乡的小路|薛大伟

诗歌|黄河颂|马华松

散文|来世还做好朋友|赵博理






孟黎明                                              1





家长里短(系列小说六)

孟黎明


诺大个神道岭村,人都走了。只剩夏怀、夏凯两人。

村子里空荡荡的,萧条㤥人。家家锈迹斑斑铁将军把门,户户院内杂草丛生,斑驳的墙壁布满青苔,往日的欢声笑语,鸡鸣狗吠,骡马嘶鸣荡然无存。

清晨,烟囱上空荡悠悠两缕青烟,被雾结结实实压瘪在山腰,憋屈地贴在地面的草上,表明有生命的迹象存在,一切显得了无生机。

眼下正是晚秋,天地一片苍黄,伴着秋风,落叶飘零,那铜钱般大的叶片,旋转着落在地上,堆积了厚厚的叶被,在阳光的照射下,闪射出金黄灼人的光芒。

村子前垣的一株大槐树下,夏怀久久驻足在那里,凝视着山下汾河岸边来往穿梭的绿皮火车,听着那一声声刺耳的鸣笛,咔嚓、咔嚓的声响,叩击着夏怀的心扉,他似乎冥冥之中听到儿子急促的归程。

这几乎成了夏怀每天必来的功课,仅管一次次失望,但却会给他惆怅干枯的心灵,带来些许安慰渺茫希冀。

夏怀不止多次失望无奈地独自掩泣,他的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耋耄之年的他深知来日不多,他渴望有生能见儿子一面,哪怕是瞧一眼,也算了却平生所愿。

儿子夏志在广州打工,屈指一算已有3个年头,这1000多个日子里,他无时不在煎熬中望穿山水,盼着父子团聚激动暖心的那一刻。

他曾多次萌发要给儿子去电的念头,但他还是痛苦地理智克制了。他当心儿子回来一趟,山高路远,无端耗费盘缠不值,倘是因回来见一面,儿子丢了工作,太不划算了。

夏怀甚至想,他走时都未必能见了儿子,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一想到这些,夏怀浑浊的眼眶内,就会大滴大滴的泪花涌出。

夏怀觉得他这一世是失败的一生,晚年得子,老伴走得早,他虽费尽千辛万苦养大了儿子,却无能力给儿子娶妻成家延续烟火,儿子才负气出走寻找生路,这是他一生的疼。

神道岭人走光了,他异常孤独。还好有个夏凯,无聊时拉个话,打发漫长的时日。

夏凯也70多的人了,两个老光棍相依为命。他不能动弹,吃水还依赖夏凯挑,若是夏凯也走了,他真不敢想象怎样苟活下去。

近些时日,他浑身乏力,血压升高,胸憋气闷,自知大限快到了,那种思子心切的念想就更加迫切了。

一天清晨,他胡乱就着白开水、酸菜吃了半块馍,又打算到大槐树下重温念想,不料刚下炕,就扑通倒在地上。他努力着要站起,却无论如何腿脚不听使唤,他绝望的嚎啕大哭,他清晰意识到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

冥冥之中他想到夏凯,夏凯就在他硷畔前的下院,他艰难地撑起两臂爬出屋,终于到了夏凯屋顶。

“夏凯,夏凯”,他嘶哑着嗓门无力地呼叫着。

夏凯正在屋里收拾锅碗,听得声音后,丢下家什就来到院子,抬头见是夏怀。夏怀大口喘气说:“夏凯你快点上来,我站不起了。”说着呜咽咽抽泣起来。

夏凯出大门上了窑背,着急把夏怀搀扶回屋。夏怀说我怕是要走了,闭眼了也见不了夏志,我死不瞑目啊!

夏凯说:“那就给夏志打电话,让他快回来吧?”夏怀说:“唉,不到万一,我真不忍心让儿子白跑一趟,那得花多钱哩,我老不中用了,还给儿子添堵。”

夏凯说:“都甚时候了,马踩驹你还说这话,养儿不就为防老吗?”

“唉、唉”,夏怀叹口气,无奈地说也只能这样了。

夏凯拨通了夏志电话,说了夏怀情况,电话哪端,夏志显得很不情愿。

夏凯说:“你摸摸良心,要是不回来,就连你父最后一面也见不到了。”

夏志听这样说,才慢腾腾勉强答应回来。

翌日晚,夏志终于回来了。夏怀喜的热泪盈眶。瞅着儿子,总也亲热的瞧不够。夏志却表现的极端冷漠无情。他躺在炕上也不嘘寒问暖,只是闷着头瞧手机。

夏怀问这问那稀罕的不得了。夏志皱着眉头,有一声无一声地敷衍着。

一旁的夏凯瞅着夏志,一股无名怒火涌上心头,他梗直脖颈,扭过头不待见夏志。

夏志说我只请了5天假,老板说超过5天就不用来了。

夏志说找一份工作比登天难,我好容易站稳脚,购了房,每月还房贷6000元,一天都不敢耽误,压得喘不过气来。

听儿子这样说,夏怀沟壑纵横的脸上,就乐得山菊花般灿烂,儿子终于出息了。

“唉”,夏怀叹一声,“我这老不中用的,老了,老了,还拖累儿子。”

夜里,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夏怀突然高烧,浑身不住抽搐,一口的讨气。

夏凯、夏志一直守在身边,夏凯说:“夏志,不能再拖了,赶紧请个大夫给你爹瞧瞧吧?”

夏志望着窗外倾盆大雨,面露难色说:“这大的雨天怎么出门。”夏凯白了夏志一眼,没好气的说:“就是下刀子,也是救命紧要,你去下里坪村请闫大夫来,就是跪下也得把他请来。”

夏志“嗯”一声,拿了手电,撑起伞,就一头消失在茫茫的雨夜中。

半夜时分,夏志和闫大夫来了家,两人被雨淋的精湿。

闫大夫急速给夏怀把了脉,虚脱的没了脉博。拿听诊器听了半天,发觉心脏衰竭,闫大夫把夏志叫到屋外,沉着脸说:“准备后事吧,就一两天啦。”

夏志听着顿时心沉了下去。

涯到第三天,夏怀仍迷糊说着瞎话,声音却极其微弱。两手伸长想抚摸夏志,夏志却躲的极远,冷眼生厌。

夏志说:“你咋还不死,眼瞅着我假日就到了,你要让我的工作黄了,你老不死的,还连累我活不成。”

夏怀听得清楚,句句扎心,声声刺耳。不由老泪纵横,他觉得死是最好的解脱,死了就是对儿子的幸福周全。他知足了,满足了,没遗憾了。弥留之际,那个魂牵梦绕的念想终于实现了。

夏怀趁儿子不注意,将早已预备好放在枕头下的老鼠药拿出,就了水一口吞下肚,他强忍着巨痛呈出笑容,挣扎着离开了人世。

晨曦时分,夏志推了几把爹见没动静,手伸到鼻处,发觉早没了气息。

夏志没惊动任何人,也没张闹酒水,在附近村雇人打墓,买了棺木,当天就草草在南山埋葬了爹。

夏志想着第二天就要南下广州,收拾爹遗物时,发现柜里放着一个陈旧包裹,打开看时,那包裹内存有布满油渍的厚厚毛钱、硬币。他颤抖着双手数了数,3000元。那是爹一辈子省吃俭用,给他积攒下的财富。

夏志不由泪眼矇眬,一头扒在炕上嚎啕痛哭起来……


      家长里短(系列小说七)

                孟黎明

40年后的一天,当子衿再次回到吕梁山腹地的南坪村时,这里的一草一木,乡土,乡情,乡音依然那么的熟识亲切。

在子衿的心灵深处,寻个叫梦烟的天仙少女,再次把他拉回到恍若隔世那难忘的年代。

那年,子衿风华正貌,正是谈婚论嫁的年华。苍天似乎格外眷顾垂青他,让他在人生中经历了梁祝似的美妙情怀。

来有介绍,子衿结识了梦烟。见面的那一刻,这个颜圪蛋蛋的少女,就摄魂动魄迷住了他,

梦烟的一颦一笑,都让他如痴如醉。她的身姿婉约柔美,如同一朵娇艳欲滴的花朵,一对笑靥,乌黑的长辩如诗如画,轻轻飘动在灵动的身躯上,让人仿佛看到仙女下凡。她的容颜宛如一束光芒,仿佛是诗经中走出的美人,让子衿陶醉其中。

他俩在一间茅屋,从中午坐到月亮爬上山顶,依旧有拉不完的话。梦烟那明眸皓齿,羞红的满月面容,楚楚可人,暗香袭人。使的子衿忘了时间、空间久久不忍离去。子衿认定此生非梦烟不娶,梦烟脉脉含情,内心却缘定三生。

来有在那厢房等的猴急,都这时候了,还啦呱不完,还有30华里路程要骑车返回,虽有满月,但夜不观色,况路面沙砾坎坷不平。来有想到这,就踅身到窗前喊子衿走,子衿深情瞧一眼梦烟,才极不情愿,一步三回头来到院子。

那个年代通讯滞后,打个电话要到乡机关,子衿和梦烟约定鸿雁传书寄托浓浓的相思之苦。

乡村的夜晚,是那样的寂静,明亮的月光,拉长沙枣树的身影,沙杏花儿依然开着,散发着幽香那样香醇,昏睡的南坪村,闻不到蝶飞蜂鸣,狗的吠叫声,惊醒了圈内羊、骡、马、牛,于是那各种家畜的声音叫响夜空。

一轮满月悬挂在巍峨起伏的山峦上,撤下一片柔和的清辉,南坪村的乡道上,两个骑车人跌跌撞撞行色匆匆赶着归程。

自行车驶出老远老远,子衿的心却被魂牵着不得平静,他吆喝来有息息再走,就在子衿回眸的一刹那,那深遂高远的夜色,掩没在黛青色的山岗上,依稀看到梦烟依旧在那山巅久久深情注目。不时朝着他们远去的方向招手。子衿激动的泪花瞬间滚下来。倾刻乌云密布,星月掺谈 ,子衿禁不住颤抖起来。

子衿家庭殷实,富甲一方。父亲在一个乡镇任信用社主任,哥哥在矿务局任劳资处长,子衿是矿务局正式职工。可谓要风得风,要雨有雨,春风得意。自是众人羡慕不己的、打灯笼都难寻的人家。这期间,不下百人上门提亲,门槛能踏烂,子衿却一个也不见,他满脑满眼独有梦烟,多少个夜里,梦中时常呢喃着梦烟的名子。

事情总是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疾驰,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父亲极端反对这门婚事,理由只一个,农村户口没工作,休想进郭门。子衿惧怕父亲,就这样棒打鸳鸯散,子衿只能眼望星空,遗憾终身。

子衿思之再三,还是屈服了命运的安排,梦烟一封封织热的情书石沉大海,子衿无法面对梦烟,更没脸回复梦烟。

子衿婚后,尽管妻子温柔善良,善解人意,但他依然念想梦烟,这成了子衿一生的痛。

梦烟收不到子衿的回复,心如死灰,也渐次断了这份难割舍的念想。

 恰逢梦烟弟到了娶媳年龄,为彩礼,梦烟爹愁的头上罩雪、弯了腰。就把注意打到梦烟身上,出嫁梦烟,换取儿的彩礼延续烟火。

梦烟虽心有万般不甘,却闻子衿这时候已成家,就断了这份念想。

婚礼虽简单,只要给彩礼多就嫁,从说媒到出嫁,短短半月时间,梦烟就嫁给北堰前机厂一个司机,成了他人的新娘。

命运往往捉弄人,这样花骨朵一般的天仙女,天柱却不懂得怜香惜玉。时常对梦烟实施家爆,梦烟过的很苦,很凄凉。

一次,梦烟丈夫的徒弟小刘给大车加水,在屋里水缸提水,与梦烟说了几句话,被天柱发现,醋意大发,不由分说上前拽住梦烟头发,拳打脚踢。把梦烟打的鼻青脸肿,胳膊腿布满淤青。梦烟蜷缩炕头,捂住嘴巴不敢哭出声,她知道一但哭出声,迎接她的更是一场暴风骤雨般的毒打。

事情终于迎来转机,当地一个铁厂办学校,四处聘请教师,发现梦烟高中文化程度,学业好,就聘请她当铁厂子弟学校教师,天柱硬死不愿,铁厂领导一再劝说,梦烟才终于到任。

环境变了,梦烟心情也格外舒畅,不过静下时,他总会想到恋人子衿,她恨苍天不公,有情人不能眷属。但随着着岁月的星转斗移,她深藏在内心的那股浓云,也就漫漫淡化了,她认命了,或许今生今世无缘。

日子一天天清淡过去,然那份织热的初恋情怀,却无时不隐隐在她心怀荡漾,尤其是当她遭到天柱家暴后,那种往日的记忆更加刻骨铭心。

天柱不放心梦烟,时常在学校周边溜达窥视梦烟,他自卑的不敢看到任何人与梦烟说话,有时见梦因与教职员工说句话,抛个媚眼笑笑,他都难受的剜心。晚上回家就是一顿家暴。

村人都不愤了,天柱守着这样颜圪蛋蛋的天仙女却不知足,简直遭天遣。

那些煎熬的日子,子衿如丢了魂魄,茶饭不香,夜不能寐。有好多次驱车到北堰或学校周边,远远的默默注视着梦烟的身影,哪怕瞧她一眼,闻下她芬芳的气息,也是一种心灵的安慰。每瞅见梦烟,他的心,就阵阵揪心的难受。泪珠止不住大滴大滴滚到脸颊。

事隔40年后,子衿己是近古稀之人,带着那份执着的念想,他徜徉在南坪村畔,那份久违的真情,再次激荡在他早以荒芜的心田。

在村口,子衿见到铁大娘,她打问梦烟的情况,铁大娘顿时哭得稀哩哗啦。“唉”铁大娘长叹一声,“那颜圪蛋蛋的的靓汝子,36岁不忍家暴,抛下2个孩子,就在北堰山岗上含恨上吊了”。“唉”铁大娘捏了一把鼻涕,抬起一只脚抹在鞋底,“唉,遭天谴哩”!

子衿听着,刹时眼冒金星,天旋地转差点晕倒,他突然有有种负罪感,如果当初……

唉,人生稍从即逝,擦肩而过,蓦然回首己俱往矣,哪还有如果?留下的只是深深的遗恨

这时天近傍晚,南坪村高高的山峦上空,突然掠过一只姑恶鸟,“苦哇,苦哇”的断魂鸣叫着,那凄凉啼血的声音,让子衿惊心动魄。

夜里子衿做了恶梦,梦里有人在他耳边“苦哇——苦哇”地诉说,他一激灵惊醒后,子衿浑身汗涔涔的,梦烟那如同杨柳在风中摇曳,优雅美丽,步态轻盈,如同春日里的蝴蝶翩翩起舞的身姿,从大山深处走出,又浮现在他的眼前……



作者简介:孟黎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临汾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作品有《骚动的山庄》《古刹枪声》《张德英在汾西的日子里》《大清知县于钟德》等二十余部中长篇小说、纪实文学。


杨蓓蓓                                               2





今有喜事来敲门

 杨蓓蓓


大清早,窗户外面的喜鹊便叫起来。我不禁有些纳闷:“会有什么喜事?”今天母亲白内障手术出院,顾不上多想,我赶紧往福寿堂眼科医院赶去。

虽是周末,医院的大厅里人很多。病房里空荡荡的,母亲在姐姐陪同下,去复查眼睛去了。母亲回来时面露喜色,主治医生高兴地说:“术后右眼的视力0.6,好好保养,按时滴眼药水,眼睛还能恢复地更好。”我半信半疑地看着母亲。“真能看见东西了,眼前亮亮的,医生的态度真是好,老是给人说宽心话”母亲喃喃地说,我们都笑了,便忙着收拾好东西,办理好手续,搀扶着母亲出院。

娘家沟东在距离市西边七八公里的村庄,村子不大,年轻人大部分出外打工,留下都是老人。汽车在平坦的水泥路上行驶,村两边的果园里传来甜甜果香,绿珍珠般的葡萄一嘟噜一嘟噜缀满藤下,粉红色的水晶桃大如拳头,从绿色枝叶下探出脑袋,调皮的还笑开了嘴巴,眼看丰收在望,田间的乡亲喜上眉梢。村口挂有“河南首批孝心示范村”的舞台上,小孩子嬉戏打闹,老人笑着摇着蒲扇坐在台阶上。“这个月村里再举办‘花甲宴’时,我就能看见,也能吃上了。”母亲孩子般开心地说道。回想村里这些年,每月都给60岁以上的老人举办“花甲宴”,全村的老人聚在一起,聊聊天,免费地吃顿饭。逢年过节,还会给老人炸油饼包饺子做烩菜,或者发放粽子月饼绿豆糕,邀请合唱团为老人义演节目,教老人练习八段锦,为当月过生日的老人发放蛋糕——这些活动已经深深印到母亲脑海里,她心心念念着村里为老人举办的快乐时光。

到家门口时,父亲早早到门口来迎接。“多亏是国家给老年人免费体检:前些年,你妈体检出高血压;这几年,又体检出白内障。现在还免费给老人做白内障手术,让人再见光明,这在过去真是都不敢想象的事情。”父亲感慨地说。“我突然想起来了,你姥爷去世前有十几年都看不见东西,老说眼睛前有层雾蒙着,估计也是白内障,但那时没这检测水平和手术,就那样白白瞎了十几年,过去的人真可怜。再说以前看病也不报销,村里人生病怕花大钱,多数都是硬扛着,实在扛不住了才去医院。现在多亏国家新合作医疗报销。”母亲回忆起以前的事情,唏嘘不已。

   “打个中国结 请春风剪个彩 愿祖国的日月年年好运来 你凤舞太平年 你龙腾新时代 你幸福的家园迎来百花盛开——”突然手机彩铃响起,接过电话才知,侄子被北京一所学院录取,今天接到通知书,两位老人听到这消息,脸上乐开了花。“咱祖上世代扛长工,你爷爷在世时老念叨后辈成才,现在四个孙娃天南海北都如愿了!”父亲高兴地说。

    院外的鸟声不断,仿佛也来讨个好彩头,院中的石榴又圆又大,黄色的外壳上涂抹着俊俏的胭脂色,“等国庆节放假时,这树石榴就熟了,到时爷爷早早给你们摘下来,等着这些娃娃回来吃。”父亲高兴地说。屋外绿皮核桃正在努力生长,听到这满屋的笑声,也努力地咧开嘴,跳落出一个核桃,跟着大家一起欢笑—— 



作者简介: 杨蓓蓓,今年47岁,一个爱花爱草爱写爱思的上班族。曾经自信热情,向往自由,坚信人定胜天,现在沉稳少言,循规守矩,谨记敬畏生命。在三门峡级以上的媒体发稿几十篇文字。


许彦云                                               3





灵宝赋

许彦云


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为灵宝,乃弘农故地,虢国旧邦也。地界秦晋,襟带中原,处分陕之重地,连晋鄂之通衢。

南依秦岭,登高可攀河南屋脊老鸦岔;北濒黄河,击水恰在悠悠万古黄龙背。驱车西行天欲晓,鸡鸣闻三省;泛舟东去意飘扬,长篙指三门。弘农、湖水,潺潺清流入黄河;桂花、衡岭,莽莽丘塬拱崤函。钟灵毓秀,耕读传家有古风;民风淳朴,乡音几近秦晋声。

历史悠久,五千年史迹不绝;文化璀璨,亿万载俊采星驰。“女娲补天”,双柳潇潇风陵堆;“夸父逐日”,百里桃林起丹霞。“西坡遗址”,惊现华夏文明第一宫;函谷雄关,犹闻战鼓声声响耳边。秦王扫六合,倚据雄关铸成一统江山;项羽焚凤楼,失机千古遂有“霸王别姬”。六国合纵,三取函关终未果;抗击倭寇,灵宝战场奏凯歌。           

至若,紫气东来,道家之源称《老子》;三鳣书堂,四知太守留廉名。孟尝君鸡鸣走函关,曹孟德铁骑讨马超。武则天筑土翠微宫,魏玄成梦中斩苍龙。四尚书声名动华彝,许元帅归田杏花村。薛书常编写《县脉论》,江采伯创办新书院。白马高论传千古,弃繻谁识少年郎?

且夫,夏直臣关龙逄,孟村封冢;晋杨骏为太傅,一门显贵。“桃林牧竖”,遥想武王,放牛桃林息干戈;“王濬故里”,叙说将军,楼船横渡晋统一。“项城暮雨”,遥看玉虹生紫烟;“黄流晚钓”,归来新月挂杆头。“天下为公”,登楼漫话,有为题写《大同书》;“黄河晚渡”,追思鲁迅,笑谈贵妃有故乡。

骚人词客意纵横,不废江河万古流。宋之问近乡情更怯,庾开府文章老更兴。曹植吟诵《黄帝赞》,功冠五列御九州;李白醉歌《飞龙引》,骑龙人去不复还。诗圣落笔惊风雨,抚膺哀叹桃林战。信马腾腾两京路,乐哉!乐哉!白乐天。青牛渺渺知何去?流沙茫茫看不见。

逝者如流水,来者犹可追。窄口筑大坝,高峡出平湖,全县人民改天换地谱新曲;凿洞过秦岭,引水上塬头,黄土高坡渠道纵横赛江南。土地肥沃,高山苹果,亚洲称第一;矿藏丰富,黄金灿灿,“金城”誉中华。连霍高速,犹如黑色飘带,连接欧亚通途;徐兰高铁,好似巨龙飞舞,拉近东西距离。运十高速,跨越南北天堑;蒙华铁路,飞渡万里黄河。

跨越数千载风尘,古弘农撤县设市;弹指近百年光阴,旧虢州矗立新城。谋发展,八方俊杰集桃林;步小康,四乡子弟会金城。生态立市,几多产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科教兴国,万千学子囊萤夜读,一举夺魁。现代农业,看千顷荷塘月色朦胧;旅游新城,听万里黄河涛声依旧。

“黄河烁金”,天鹅湖上,落霞与百鸟齐飞;“秦岭雪樵”,汉山峰头,杜鹃共雪花争艳。渔樵问答,响穷大河之滨;酒旗飘飘,醉满崤函古道。千年驿馆,文人骚客饮酒赋诗声朗朗;百里画廊,葛衣丽服信马由缰意闲闲。

壮哉!灵宝,喜逢盛世中华,重振雄风,扬帆远航;美矣!灵宝,续写时代华章,再造民魂,展翅腾飞。   



作者简介:许彦云,三门峡市作家协会会员,灵宝市作家协会理事。代表作《灵宝赋》《朱阳赋》《长歌鱼窟寺》。结集《南山诗集》《松月斋文集》《灵宝许氏世家文汇》100余万字。


中国龙                                               4





     秋雨金城美如画

中国龙


  仲秋,西北地区的冷空气,翻山越岭,跨过河西走廊,穿越汾渭平原,一路猖狂,直奔秦岭 。而秦岭东部地区,东南地区,地势平坦,随着海风带来的滚滚热浪,正跳着强劲的热舞。两股冷暖气流在此形成了对峙状态 一时间,冷暖交叉,阴云密布,一会儿大雨如注,一会儿丝丝细雨飘下,一会儿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大地。一周之久的争夺战就开始了。

        人们在突如其来的降温中,诅咒着天公无情,不得不加上厚厚的衣服,我却暗暗高兴,一年难得的自然雨景,让人应接不暇。

        站在灵宝东部的盘坨岭上,金城的雨景,美不胜收。

        蒙蒙细雨中,那聚集在电线上的雨点,犹如五线谱上的音符,一串串地排列着:又像晶莹的珠子,沿着电线滑行,慢慢地向低处移动,遇到电瓷瓶,就"啪"地落到地面上。雨越大,水珠流的就越快。在相遇的电杆上形成一行行水流,顺着电线杆直冲向地面。大雾顺着山势,直往山岭上移动。我的脚下云雾缭绕,变幻成各种形态。在山顶上凝聚,直冲天空。山坡上的草丛,树木,在云雾过后,像洗过淋浴似的干净,湿滑 。

        倾盆大雨中,大大小小雪亮的珠子从天上撒下,在山坡草丛、山林中歌唱。如果你正在一棵大树下避雨,你就会听到雨点和树叶的交谈声。如果你走在大路上,你能看见雨点冲击地面,溅起泥点。如果你走过有水潭的地方,就能看到雨点在水面上跳舞,泛起一串串,一排排的雨花,瞬间变成无数个水泡,又一眨眼间,被雨点的震荡而形成的波纹冲散 ,随着波纹的一圈一圈的颠簸而飘动。抬头俯瞰远处,白蒙蒙的,一切都是朦胧状的雨雾。

        雨住了,灞底河周围的一切就像被洗过一样。金城那一桩桩耸立的楼房,形状各异,清晰美丽。陇海铁路犹如一条褐色的巨龙,从焦村塬中间划了个弧形,直伸向我的脚下。工业东区那一排排厂房就像停放在灞底河码头的集装箱。东部远处的燕子山的各条山谷,升起一股股云雾,升起,再升起,簇拥在燕子山周围,把她紧紧的包裹起来。西部的娘娘山下的谷地,慢慢升起排排云雾,齐聚山顶,形成一个巨大的云帽,把山和乌云连接起来。南部从灞底河谷飘起一团团白雾,遮住了西岭塬。云雾缭绕,形状奇特。有的像正在飞奔的白马,有的像正在升腾的白龙,还有的像正在奔跑的大象。它们好像后面有人在追赶似的,开始慢慢的,一下子迅速摆脱西岭塬,直上天空,融化于云海之中。北部的官庄塬上,由黄河谷地升起的团团白雾,悬浮在空中,半遮半掩,云雾的形状一绺一绺的,随风飘浮,与大地,村庄,公路,树林,田野,组成一幅幅优美的翠屏。

         晚上,盘坨岭下的雨景更美 ,更令人惊叹。金城那一座座高大的建筑群,就像泊在黑海之中的舰船,像神话中的龙船,闪耀着无数灯光。雨中的大道上,来往车辆的灯光,照射在水汪汪的道路上,闪着溢彩的光。令人惊叹的是金城大道两旁的路灯,灯柱卫士般地挺立着,一根根由近而远,越来越低,越来越近,越来越密。近处灯光轮廓分明,远处就成了光点,光点向前延伸,延伸。整个大道上的光点联在一起,就像即将腾飞的火龙,闪着金光,恍惚觉得,我骑在闪光的龙背上,要和她一起腾飞。



作者简介:贾站顺,笔名青青河边草,灵宝市作家协会会员。


王振策                                               5





灵宝:天地间的璀璨明珠

王振策


在华夏大地的中部,有一片钟灵毓秀、充满魅力的土地——灵宝市。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河中游的南岸,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彩。这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沉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黄金之城、苹果之乡、道家之源。

踏上灵宝的土地,仿佛走进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岁月的长河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从古老的仰韶文化到神秘的道家哲学,从璀璨的黄金矿藏到香甜的苹果园圃,每一处都诉说着这片土地的传奇与辉煌。

灵宝,这座黄金之城,闪耀着财富与光芒。地下蕴藏着丰富的金矿资源,使它成为了全国著名的黄金产地。金矿的开采,不仅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命运。在黄金的光芒照耀下,灵宝的发展日新月异,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宽阔的道路纵横交错,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黄金带给灵宝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更是一种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无数的矿工们在黑暗的矿井中辛勤劳作,用汗水和智慧挖掘着地下的宝藏,他们的奉献和拼搏精神,成为了灵宝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灵宝的山川之间,苹果园如同绿色的海洋,一望无际。这里是苹果之乡,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宛如一个个小灯笼,照亮了果农们丰收的喜悦。灵宝苹果以色泽鲜艳、口感清脆、香甜多汁而闻名遐迩,远销国内外。每一个苹果都承载着果农们的辛勤付出和精心呵护,从春天的花开到秋天的果熟,他们日夜守护着果园,施肥、浇水、修剪、防虫,像照顾孩子一样呵护着每一棵苹果树。正是这份执着和坚持,让灵宝苹果成为了品质的象征,也让灵宝的名字随着苹果的香甜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而灵宝作为道家之源,更增添了它的神秘与深邃。函谷关,这座古老的雄关要塞,见证了道家思想的诞生和传播。两千多年前,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在这里留下了洋洋五千言的《道德经》,从此道家思想便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滋润着世世代代人们的心灵。站在函谷关前,仿佛能听到老子那穿越时空的教诲,感受到道家“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智慧。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蕴含着道家的哲理,吸引着无数的学者和游客前来探寻道家文化的真谛。

灵宝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陶醉。小秦岭山脉绵延起伏,峰峦叠嶂,森林茂密,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绿色宝藏。清澈的溪流在山间潺潺流淌,奏响着悦耳的乐章;奇形怪状的石头点缀在山谷之中,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登上山顶,俯瞰着脚下的大地,云雾缭绕,如梦如幻,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而在灵宝的乡村,田园风光如诗如画,金黄色的麦浪随风翻滚,绿油油的稻田生机勃勃,还有那古朴的村落,炊烟袅袅,宁静而祥和。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温馨。

灵宝的美食也是别具特色。羊肉汤、一生凉粉、脂油饼等传统美食让人垂涎欲滴。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香气扑鼻,鲜嫩的羊肉搭配着爽滑的粉条,再加上一勺辣椒油,让人回味无穷。一生凉粉则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滑嫩的凉粉配上香辣的调料,入口即化,让人欲罢不能。脂油饼则是灵宝人早餐的最爱,酥脆的外皮,香软的内馅,咬上一口,满满的幸福感。

在华夏大地的版图上,有一个闪耀着璀璨光芒的地方——灵宝。它是大河之乡,奔腾的黄河赋予其雄浑的气魄;它是青山之乡,巍峨的山峦赋予其秀丽的姿容;它更是文化之乡,深厚的历史底蕴赋予其独特的魅力。

灵宝,大河之乡。黄河,这条伟大的母亲河,在灵宝境内蜿蜒流淌,留下了雄浑壮阔的身姿和千古不朽的传奇。站在黄河岸边,放眼望去,河水滔滔,波澜壮阔。那汹涌澎湃的波涛,仿佛是历史的回响,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变迁。

黄河不仅塑造了灵宝的地理风貌,更孕育了灵宝人民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性格。在黄河的滋养下,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勤劳耕耘,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他们依靠黄河水灌溉农田,发展农业,让这片土地成为了物产丰富的粮仓。同时,黄河也带来了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使得灵宝成为了重要的经济枢纽。

灵宝,青山之乡。境内山峦起伏,峰岭峻秀。那郁郁葱葱的山林,是大自然赋予灵宝最美的画卷。秦岭山脉在这里绵延伸展,与黄河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雄伟壮丽的山水景观。

走进灵宝的青山,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世界。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清脆的鸟鸣,悦耳动听。山间的小溪潺潺流淌,清澈见底,水花飞溅,如诗如画。春天,山花烂漫,五彩斑斓;夏天,绿树成荫,清凉宜人;秋天,枫叶如火,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宛如仙境。

青山不仅是美丽的风景,更是灵宝的生态屏障和资源宝库。丰富的森林资源为灵宝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和优质的水源,也为众多珍稀动植物提供了栖息的家园。山中的矿产资源,如金矿、铁矿等,为灵宝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灵宝,文化之乡。历史的长河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使其成为了一座文化的宝库。从古老的仰韶文化到灿烂的道家文化,从神秘的黄帝传说到激昂的战争史诗,灵宝的文化底蕴深厚而多元。

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让我们看到了数千年前灵宝先人的智慧和生活场景。那些精美的彩陶,线条流畅,图案精美,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制陶工艺。道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函谷关,更是见证了老子著述《道德经》的伟大时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千古名句,至今仍在启迪着人们的智慧。

灵宝还是兵家必争之地,无数的战争在这里上演,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历史遗迹。古战场的硝烟虽已散去,但那份英勇无畏的精神却永远铭刻在灵宝的历史长河中。此外,灵宝的民间文化同样丰富多彩。剪纸、皮影戏、锣鼓书等传统艺术形式,在民间艺人的传承下,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些艺术形式不仅是娱乐的方式,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表达。

在灵宝,大河、青山与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大河赋予了它生命的源泉,青山赋予了它秀美的风光,文化赋予了它灵魂的深度。它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根脉,又积极拥抱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乡村振兴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如诗如画。旅游业蓬勃发展,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灵宝的人民,热情好客,淳朴善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用真诚的笑容迎接每一位远方的来客。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和谐,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无论是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宁静的乡村,都能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人情味和温暖的烟火气息。 

在灵宝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历史与现代交织,文化与自然融合,传统与创新碰撞。它既有着古老的韵味,又充满了现代的活力;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展现出开放包容的姿态。这里是梦想的摇篮,是希望的田野,是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如今,灵宝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灵宝人民将继续秉承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勇气,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努力把这座城市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宜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灵宝这颗明珠将会在华夏大地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吸引着更多的人来领略它的魅力,感受它的温暖。

让我们一起走进灵宝,去探寻它的历史,品味它的文化,欣赏它的风光,感受它的热情。让我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美好的回忆,收获心灵的启迪,让灵宝的故事永远传颂,让灵宝的精神永远传承。



作者简介:王振策,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天津市宝坻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秦柳》杂志编辑。


於春艳                                              6





华夏璀璨七十五载
於春艳
    

在岁月的长河中,七十五载不过是短暂的瞬间,然而对于新中国而言,这却是一段波澜壮阔、改天换地的伟大征程。当历史的指针指向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我满怀深情与敬意,回望那一段段铭刻在时光深处的辉煌。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乡村,记忆中的家乡,是泥泞的小路、破旧的土屋和夜晚昏暗的油灯。那时,温饱是人们最大的渴望,教育是少数孩子的奢侈,医疗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随着新中国的发展,春风渐渐吹进了这个小乡村。
      我清晰地记得,村里第一条水泥路修建起来的那个场景。那不再是一下雨就满脚泥泞的小道,而是宽阔平坦、连接着希望与未来的大道。道路两旁,新建的小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取代了曾经摇摇欲坠的土坯房。昔日的田野里,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轰鸣作响,科学种植的理念深入人心,丰收的喜悦在人们的脸上绽放。这是中国农村变迁的一个小小缩影,却也是新中国发展的生动写照。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曾经,村里的学校是几间简陋的平房,桌椅破旧,书本稀缺。而如今,崭新的教学楼矗立在村头,多媒体教室、图书馆一应俱全,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接受着优质的教育。越来越多的农家子弟通过读书,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用知识改变着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更是为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曾经,“小病靠扛,大病靠拖”是常态,而现在,农村合作医疗让村民们不再为看病发愁。乡村医疗室里,设备齐全,医生医术精湛,守护着村民们的健康。这一切的变化,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国家对人民的关怀,对民生的重视。
      走出乡村,来到城市,那更是一片繁荣的景象。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充满了活力与机遇。科技创新引领着时代的步伐,5G 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移动支付让消费变得便捷高效,共享单车让出行更加绿色环保,网购让商品触手可及。这些科技创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提升了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
      在文化领域,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传统节日重新受到重视,民俗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博物馆、艺术馆里人头攒动,人们对文化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日益高涨。同时,中国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五载,我们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中国制造走向了中国创造。高铁、桥梁、航天航空等领域的技术突破,让世界为之惊叹。“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加强了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促进了共同发展,彰显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生态保护也成为了时代的主题。曾经,为了追求经济发展,我们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恶化。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各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沙漠中出现了绿洲,河流重新变得清澈,蓝天白云不再是奢望。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学会了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美丽的家园。
      七十五年来,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曾经的自卑、迷茫到如今的自信、坚定,我们在国家的崛起中找到了民族的自尊与自豪。爱国主义情怀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无数的英雄模范和先进事迹激励着我们前行。在灾难面前,我们众志成城;在挑战面前,我们勇往直前。这种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的精神,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是一曲气壮山河的精神赞歌。这七十五年来,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走过了坎坷荆棘,但我们始终坚定信念,砥砺前行。因为我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展望未来,信心满怀。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创新发展,推动经济持续繁荣;我们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力量;我们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七十五载风雨兼程,七十五载岁月如歌。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让我们共同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愿下一个七十五载,华夏大地更加璀璨辉煌!



作者简介:於春艳,:在荆山黄帝铸鼎原景区工作。


李传福                                             7





灵宝礼赞(外一首)

李传福


在豫西的广袤大地,

灵宝宛如一颗璀璨的星,

七十五载风雨兼程,

岁月的华章在此奏鸣。


黟黟青山,郁郁翠林,

见证着历史的传承与革新。

那古老的虢国遗迹,

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风云。


函谷关前,金戈铁马已远,

智慧之光却永照人心。

黄河奔腾,浪涛滚滚,

孕育着这片土地的精魂。


灵宝风华颂


灵宝之地,古韵悠长。

七十五载风雨路,岁月苍茫绽光芒。

虢略旧邦,文明发祥,历史传承韵悠扬。

函谷雄关,扼守秦疆,紫气东来著华章。


观乎灵宝之美景,山川如画屏。

铸鼎原上,华夏初萌,始祖遗风千秋颂。

亚武山巅,云雾迷蒙,峰岭峻秀展姿容。

黄河奔腾,浪涛汹涌,母亲怀抱情意浓。


猗与那与!灵宝之邦,璀璨辉煌。

往昔岁月,悠悠回荡,历史长河闪星光。

今朝盛世,豪情万丈,壮志凌云心飞扬。



作者简介:李传福,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文摘报》《山西科技报》《南方科技报》《安徽科技报》《陕西科技报》,有作品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


路丁蘭                                             8





在节气里遇见灵宝之春(组诗)

路丁蘭


立春

灵宝的六十多万个梦想的一次次照进现实

迎来和刷新着的就是这灵宝的一次次蝶变

宛如那春风般的遍遍吹拂,盎然春意

葳蕤着目光里的风景,勤劳智慧的灵宝人

用汗水喂养梦想,春华秋实的演绎里

是这灵宝人世间的生机勃勃和欣欣向荣

崭新的梦想,最爱以春风的方式

在这灵宝的3011平方公里大地上和这六十多万颗人心中

无尽荡漾和盎然燎原


雨水

我一直更愿意相信

此刻的灵宝雨水,更像是一滴滴别致的墨

绘画,描绘出的是这灵宝的生态美

写诗,书写下的是这灵宝的经济强和百姓富

即使是那母性般的滋养

为这灵宝滋养出的,也是那葳蕤的梦想

就算是此时此刻,真的有雨水滴落

也丝毫不会打湿灵宝人民的心情

在这灵宝的富美里安居乐业,他们的每一天时光

都是如此的阳光灿烂


惊蛰

春天的惊雷,喊醒一地沉睡的精灵和梦想

它们纷纷以新生的方式,在灵宝人间

攻城掠地,一抹抹的春色占据高处

也横扫人心,比漫长的黑夜

更加黑暗的是看不到希望

惊蛰时节,我们更需要

自己给自己在心中,以惊雷般的提醒


春分

日子分为两半,梦想却一样疯长

逢遇伟大的国度和时代,每一个梦想的拔节

都是如此的不舍昼夜,此刻的灵宝人间

枝叶向上,云朵向上,风向上

无数的梦想,也向上

向上,不仅仅是一种姿势

更是一种心态,站得高看得远的灵宝啊

总是在俯瞰人间


清明

手脚的犁铧,翻阅梦想的土地

梦想的种子,一一播种

清明的灵宝大地上,春风的画笔

蘸着那春雨的墨,为这灵宝啊

描绘出一幅春和景明的秀美画卷

也书写下一部葱郁蝶变的繁华诗篇

我们对逝者的追思,就是要更好地活着

刷新着这灵宝的蝶变,让它的每一处巨变

都成为我们给先人们献出的祭品


谷雨

雨生百谷,梦想的雨

更衍生万物,目光里这灵宝的

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纵横捭阖的如网道路

以及葳蕤的铜基新材料、黄金冶炼加工与苹果种植等产业

都是这灵宝梦想之雨的滋养

汲取这灵宝的养分,拔高和葳蕤成

一望无际的醉美风景,已是谷雨

仿佛,这灵宝那勇毅前行的脚步

再轻轻一迈,就能跨进那个火热的夏日里



作者简介:路丁蘭,在《星星诗刊》《扬子江》《散文诗》《橄榄绿》《读者》《奔流》《美文》《参花》《光明日报》《华西都市报》等发表作品600余篇,入选50余种年度选本。


时昭晖                                           9





归程一路歌一路

时昭晖


2008年1月11日,我和老伴去了一趟广西。在广西的日子里,朋友向我们推荐了一个旅游景点,那就是德天跨国大瀑布。德天跨国大瀑布横跨中越两国,宽200米,落差70米,三级跌落,四季飞瀑,年流水量是黄果树瀑布的5倍,是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德天大瀑布位于流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硕龙镇清澈的归春河上,距离首府南宁大约200公里。德天大瀑布的风光秀美无比,给我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最使我不能忘怀的,却是归程中那漫长却又短暂的三个多小时。

归程中,游玩了大半天的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舒适的大客车上,昏昏欲睡。开车的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师傅,在寂寞的时空里,为了保持清醒的头脑,他打开了车载录音机,顿时车厢里弥漫着优美的旋律。我们这群游客,大都是中老年人,恰巧开车的师傅也基本上是一位同龄人,而他播放的偏偏又是我们这一代喜爱的老歌。不知不觉中,也不知是哪一位先轻轻地哼唱起来,紧接着更多的游客跟着哼唱起来。

老歌是落满时光尘埃的歌,“老”与“歌”联系在一起,很容易令人想起沧桑的岁月和流失的时光,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无奈和叹息。平时,老歌总是不声不响地沉睡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可是只要受到刺激和触动,哪怕它是极其轻微的;或者是在特殊的条件和场合下,它都会马上苏醒过来,裹着异常复杂又异常丰富的情感,或如江河决堤般的汹涌澎湃,或如溪流漫步般的蜿蜒缠绵。这时候的吟唱者,与其说是在吟唱,不如说是在倾诉,在借着老歌述说那郁积在心中太久太多的情感。我们这时的情景,就是这样。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和流行的经典,那个时代,那些歌曲,都是青春记忆的载体,各自代表着那个时代,代表着整整一代人。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论时光如何流逝,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当熟悉的老歌唱起,心中被坚硬铠甲包裹着的最柔软的部分,便会轻而易举的被打的落花流水。

客车在奔驰,歌声在回荡。歌为心声,好歌总是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每一唱起,眼前便会浮现出风雷激荡的时代风云。在“快乐的节日”和“我们的田野”的优美旋律中,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时光,想起了我佩戴红领巾时的情景;在“歌唱二郎山”和“英雄们战胜大渡河”的雄壮旋律中,我想起了解放军挺进西藏的雄姿;在“我们走在大路上”和“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的豪迈旋律中,我想起了三年困难时期人们艰难生活的情景;在“马儿啊,你慢些走”和“洪湖水,浪打浪”的抒情旋律中,我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再见吧,妈妈!”和“十五的月亮”的旋律中,我想起了人民子弟兵战火硝烟里的身影;在“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和“保卫黄河”的旋律中,我想起了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

不知不觉中,同车的游客们都受到了感染,有的低吟,有的高歌,轻轻的哼唱变成了多重部的大合唱。停车休息时,我和开车师傅聊天,他说:“我平时喜欢唱歌,唱来唱去,可能是年龄的关系,最喜欢的还是老歌。开车途中,为了提神,经常放老歌。虽然游客有老有少,但老歌总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今天下午的情景,我还是第一次碰到,没想到碰到了满车的知音人,真是归程一路歌,歌声满车厢啊!”是啊,一车人本是萍水相逢,互不认识;所从事的行业又都五花八门,并无交集。可车上播放的老歌,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们哼唱着当年的老歌,沉醉并感动的一塌糊涂。那些歌像一条条溯洄青春的时光隧道,让年轻时的一幕幕在眼前浮现;又像一只只电熨斗,把心灵的褟皱一道道抚平。

是啊,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最喜爱的歌曲,每一首歌曲都有自己最辉煌的时期。可是,我们要知道,老歌是当年的新歌,每一首歌曲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和喜爱它的人一样,慢慢的变老。但唯一不同的是,它不会和喜爱它的人一样死去,会永远留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

三个多小时的归程,就这样过去了。临下车的时候,满车的游客,包括司机,都恋恋不舍的互相告别,明知道希望渺茫,却还期望着有下次机会重聚一堂,高唱老歌。

这次旅游就这样结束了,这意外的情景,丝毫不亚于美丽的风光带给我的印象,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汪再兴                                          10





灵宝,地灵人杰遍地宝(组诗)

汪再兴


在灵宝

万物渴望飞翔,我亦常怀梦想

儿时在乡下,也曾上窜下跳

追逐过麻雀、鸽子、喜鹊、乌鸦

甚至松鸡、鹪鹩、鹁鸪、太平鸟

但追着追着,就追过了田野、村庄

追进了学校、课堂,来到了灵宝街上

此刻,十字路交叉,高楼下,花园旁

小鸟不见了,人们熙来攘往

多少年了?居然能碰到

你这只全身栗褐、鸣声清柔的太平鸟

让我还能头顶一撮杀马特的毛

笼外驻足,笼内观望


我们都去函谷关

背负高原直面绝涧

左手黄河右手秦岭

即使风来雨也来

哪怕霜雪雷电都来

只要你站上了函谷关

自然而然就挺直了腰板:

千军万马,吾何惧哉!


搅动了无数风云

际会过多少烽烟

深险如函森骨如寒

无论脉与筋是否纠缠

不变的依然,是巍然

所以,只要一息尚在

总会有人:一夫当关


或一夫当班!直到今天

纵使你如项羽纵横千里

我仍是我的尹喜心如止水

不论狗盗,无问鸡鸣

除非紫气再次东来

我才会,开关


白头翁见白头翁

就像后来那个见尹喜而传《道德经》的人

生下来就显出道法自然的老相

自然的小鸟,自然得多好

一入红尘,头就天然白了

至少,少了那个见伊喜而被红颜辜负

而后一夜少年白的人,的惆怅

少了童颜而鹤发的伪装

少了白发染黑发的烦恼

少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哀伤

少了一头绒毛,从软从黄

到硬到黑到灰到白,再从多到少

的不甘和倔强,伤感和漫长

——如果非要说多出来的

是白头鹎的名号,枝头绿绣眼般的目光

以及信天翁般的飞翔,麻雀般的歌唱……

是最终隐入草丛的一种叫白头翁的奈何草

以及它们共同开的花,一剂良药苦口的中药:

草也好鸟也好人也罢,该多多,该少少


函谷论道

守得函谷关,自有买路财

老子!尹喜我就不再客气

好歹反正多少得留点东西

好的,拨亮油灯!《道德经》


越是深夜,关道越自然地延伸

并纵深,越过山脊,越过天际

天际之际又该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意思,噫,思


思无邪,邪!无中生有万物归一

一贯道一惯道,那还得说道说道

还得还嘚,得,得德

得得得,万物尊道而贵德,明


黎明,骑着青牛的老子飘然西去

西去的关道,一路风尘一声叹息


灵宝,地灵人杰遍地宝

爱心比黄金金贵

平民比苹果果真

灵宝之宝灵宝之灵

不止灵宝苹果灵宝黄金

不止函谷

卡得住也顺得出咽喉

不止险关,有靠山,敢面水

不止黄帝鼎也不止牛老子

不止人文历史或自然风景

关键是炎黄子孙,从不装孙子

尊道而贵德

自来成仁得仁求义得义

真些个好样儿孙

所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以至人人皆宝万物有灵

紫气祥云,常氤天地人



作者简介:汪再兴,笔名汪汪、蜀乾尔,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北京文学》《诗刊》《诗探索》《诗歌月刊》等,著有《日出东方》《太阳神》《太阳的味道》《与太阳握手》等八部诗集。、


凹土                                          11





    灵宝,耀眼在干万个城市的名录中
                        凹土

一、
灵宝,在生态大地上躬身而起
在大片疆域内垦荒,繁衍生息
咬住梦的一角,抗拒着天灾
在不断的摸爬滚打中成长
在尘世间耸立起高大的形象
总有一些怀揣敬仰的人
从四面八方涌来

街巷井然,道路弥新
在当下与时俱进的号角中
不甘于命运
以雄心壮志一身胆,拼搏在家园内
一件件脱贫项目落地生根
以养殖加工,植树造林,打造生态家园
经营种植相配套的进程,从梦里脱壳,从一场胜利走向另一场胜利
终于将城乡布局得锦上添花

二、
人杰地灵,依山傍水
一个个村落的根扎进慈善风俗
日月星辰眷顾,一条水泥路引进山外的风情
中国小康生活的标本

礼仪之邦的灵宝
心地坦诚,善待他人,与光明磊落一起
携手并肩,追求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
万盛经开区人,追求真理,勇于担当,充满力量
心灵澄澈,目光坚定

从走过的时光
落在养殖的产业上,在这里
总该道一声中国城区文化的缩影
以回敬的坚守,一个个匠人
不被世俗所诱惑,鼎立起一个旺盛产业
扛得起岁月的艰辛
担当起了中国小康的重任

三、
灵宝,耀眼在干万个城区的名录中
只因搭乘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一路狂奔
拉上了时尚的沃野,生态宜居,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人们生活直抵小康,翻着翻的产业利润
政府引领,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电商交易,畅达中外商铺
促进着家园的兴旺与发展

街巷象极了干净的脉管
我渴望坐在万盛经开区的一户老乡家里
说着方言,让一杯米酒入怀

灵宝,是一座水洗的城市
以生态为底蕴,赢得了太多的赞誉
迎来了崭新的春天,更为家园增添了
自强不息的底气
在新时代中,让更多的惊艳,为远古的沧桑,绘制着锦世图景
阳光下,风光犹如一部诱人的童话
让满载荣光的谶语频出


作者简介:王海清 ,吉林市人,曾为银行职员,国企文秘等职。作品散见《中国黄金》《林中凤凰》《诗歌月刊》等。


纪福华                                          12





     一场生命的爱心接力

        纪福华

1

2018年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苏村大地

白茫茫的一片,天地似乎冻在一起

成了冰疙瘩


积雪到了膝盖,寒冷使人们放下

地里的农活,窝在家里猫冬不愿出门


月亮和星星也怕冷,不肯出来


2

一声声惨叫划破夜空

老天只是愣了片刻,然后继续撒雪

把声音淹没


惨叫声来自苏村乡高稍村贫困户何春良家

他的妻子突然出现早产的迹象

家里只有夫妻二人和一个不到两岁的小孩

面对突发状况,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急忙跑到村部找人


3

高稍村支书阴章慈、第一书记谢玉峰、

村主任左淑敏都住在村部

他们研究咋把穷山搬走,咋挖村民身上的山

刚刚睡下

听到何春良来搬救兵

只用了一个闪电,就赶到何春良家


4

很快村医也到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接生

孩子总算生下来了

但出现了大出血,在场的人感到心疼

仿佛自己的心被撕裂

又仿佛看见一双手把产妇往鬼门关拉


村里的医疗条件不好

必须立即送往灵宝市医院


5

高稍村离市区五十多公里

每年一遇到下雪封山

村民的脚就冻住了,出不了村


阴章慈书记一边联系120寻求帮助、

一边打电话联系相邻的官道口医院

谢玉峰书记组织群众清扫道路上的积雪

挖出一条路

左淑敏主任当起了村医的助手……

人人都在与死神抢时间


6

天还没亮,就接到了苏村乡派出所指导员

王顺超的电话,车走到董家村沟口

由于雪太深,车陷了进去没法再往前开

村委立即安排村民护送病人去董家沟接头


农户通往村外的陡坡太滑了

三轮车一连冲了几次都没上去


时间在一分一分地流逝

仿佛孕妇的血一滴滴流


“这样不行,咱们用架子车推”

转眼,大家在架子车铺好棉被往坡顶推


7

一路上,齐膝的雪深一脚浅一脚向后延伸

雪水和汗水交织在一起,滑倒了爬起来接着推

嘴里冒着白气,心急得仿佛要跳出来

想看一眼等候的警车还有多远


群山惊得要站起来,仿佛也想走过来

搭把手,但它们都被冻住了


沿途的村庄,很多村民正在清理积雪

看到推过来的架子车,立即围上来帮忙

就像精准扶贫时斗穷神,逼退穷神


他们的姿势,与爱构成最美的角度

十几里的山路很快就到了,苏村派出所的民警

与村民一起把产妇抬上车,向市区飞


8

此时,灵宝市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李孝民

带着民警和市医院的医生护士正往苏村乡赶

在郭家岭村两车相遇了


母女仍在与死神搏斗

警车变身抢救室,医务人员迅速展开治疗

打上吊针,对孩子进行急救

而警车脚步不停,一路往市医院奔


9

12点40分,两辆承载着年轻生命的警车

顺利停在了市第一人民医院

众人脸上有了光


医生们终于把母子从死神手里抢了过来

村干部、父老乡亲、医护人员、民警

大家送给这个初来人世的婴儿最好的礼物——爱


我仿佛看见,冰冻的雪塬

正在被这份爱所融化


看着他们,觉得灵宝真美

看灵宝,又觉得他们更美


生命和爱是一首诗的诗眼

没有它,美丽乡村和诗都立不起来



作者简介:纪福华,作品在《诗歌地理》《贵州作家》《上海诗人》《中国文艺家》等刊物发表。


薛大伟                                          13





   故乡的小路

      薛大伟


故乡的小路

曲曲弯弯

越过沟坎

纵横田边

世世代代

与村庄紧密相连

乡亲们踩着你辛勤劳作

孩子们踩着你寻找欢乐

每天我赶着羊群

脚踏着你寻找草场

正午背着草捆步履蹒跚

行走在回家的路上

你用原始的陡峭向人们示威

无数人爬行你汗水流淌


刮风了

漫天灰尘是你在咆哮怒吼

下雨了

泥泞路面是你的无奈浊浆

你承载着太多的艰辛

见证了丰收的希望

目睹了乡亲们的喜怒哀乐

也经历了蹉跎岁月的硬伤


国富民强为你带来福音

振兴乡村的号角嘹亮吹响

拓宽路基硬化路面

村村通工程改变了你的摸样

水泥柏油大道接过了你的接力棒

朝着崭新的时代奔向

如今开车行驶在宽敞大道上

心情无比喜悦舒畅


 故乡的小路啊

 我要对你诉说

 你曾经的摸样

 已深深印刻在我的心上



作者简介:薛大伟,灵宝市作家协会会员。诗歌散文在《金城灵宝》及《三门峡日报》发表。


马华松                                          14





    黄 河 颂
       马华松

 
天龙出雪域

奔流走东海

万里入胸怀

颂歌传千载

从识文断字的懵懂少年

到知天命的半百愚汉

从对一幅幅图画深情眷恋

到一次次身临其境聚焦咏叹

无数次把你仰望

无数次被你震撼

无数次把你捧在掌心

为你一一黄河母亲

献上最美礼赞

千万次轻轻呼唤

千万次泪湿双眼

千万次循着你的足迹

偎依在母亲身畔

你头枕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

脚蹬碧波万顷浩瀚大海

雄浑的躯干

九曲蜿蜒

奔流的血液

汹涌澎湃

千万条筋脉心心相连

强健的臂膀尽情向两岸伸展

饱满的乳汁芬芳甘甜

滋养着七十五万平方公里

秀美山川

昆仑山的巍峨

壶口的壮观

三门峡谷的惊险

中流砥柱的伟岸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璀灿的历史

在母亲的怀抱赓续绵延

仰韶文化 马家窑文化 大汶口文化

半坡村遗址 庙底沟遗址 安阳殷墟

敦煌石窟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女娲补天 黄帝铸鼎 大禹治水

一处处文明遗迹

一个个传奇故事

宛如一颗颗具有浓郁历史包浆的

晶莹珍珠镶嵌在母亲的胸前

处处彰显着中华民族

"龙"的雄姿

“龙"的傲骄

时时辉映着东方文明

智慧的光芒

伟大的创造

盘古开天地到如今

亿万年来

七千年来

数百年来

黄河

你遨游亚洲大陆

雄视寰宇地球

历经岁月风蚀

目睹时光变迁

丰满的肌体遭受了

无数次决堤改道

无数次铁蹄蹂躏

无数次凌辱摧残

冷兵器的刀伤还没愈合

热兵器的弹痕疮痍遍体

悲愤的怒火燃烧胸膛

带血的泪水溢满河床

抗争的呐喊盘旋激荡

黄河没有屈服

母亲不会屈服

《怒吼吧,黄河》
铿锵的节拍惊涛拍岸

《黄河大合唱》激越的旋律

筑起万众一心驱逐外侮的钢铁屏障

一次又一次舔抚伤口

誓死抗战

将蹂躏磨难摧残

甩向悬崖峭壁

砸向深谷险滩

把不屈的意志必胜的信念

铭刻大河两岸广袤山川

把追求民族独立人民富强的

中流砥柱精神

高耸蓝天白云间

鼓舞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勠力同心

奋勇向前

黄河

你已成为中华民族

不屈精神的象征

黄河

你已成为中华儿女
砥柱中流的“图腾”

新中国开国大典的礼炮

让蒙受百年奇耻大辱的

中华民族扬眉吐气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

为母亲迎来梳妆的春天

一坝“锁”东西

清水漾妝台

“万里黄河第一坝”一一

三门峡大坝的建设

让“黄河宁、天下平”的

千年梦想成为现实

近百年来,黄河

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

到伟大复兴的长足发展

见证了伟大祖国从百废待兴

到雄视地球的沧桑巨变

见证了华夏儿女筚路蓝缕

建设美丽家园的辉煌成就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新征程赋予黄河新内涵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已经成为亿万人民

高质量建设黄河流域的新航标

肩负时代荣光的黄河儿女

不忘初心 牢记嘱托

践行“两山”发展理念

构建黄河生态长廊

传播黄河文化故事

呵护华夏历史根脉

点燃 黄河母亲

劈波斩浪 扬帆远航的激情

一步一个脚印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神州大地

 


作者简介:马华松,笔名慕公,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主要作品有唱响幸福河“六部曲”《黄河颂》《秦岭颂》《砥柱颂》《大坝颂》《天鹅颂》《母亲颂》,文化产业“三部曲”等,出版诗集《黄河颂歌》


赵博理                                          15





    来世还做好朋友

        赵博理

      
      惊闻刘育贤老师于9月9日不幸病逝,十分悲痛。本想写一篇悼念的文章。怎奈帕金森病加重,两手颤抖提不起笔,近来病情有所好转。勉强提笔写两行文字。已表对刘老师的怀念。

      刘育贤同志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著名儿童作家,也是我的好老师、好朋友、好兄长。

      他大我两岁,我们经常以兄弟相称。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刘老师在县文化馆做业余创作辅导工作,我们相识时我在灵宝二高上学,是高中二年级喜欢写作,经常去县文化馆拿我的作品让他修改,他十分认真教我写作方法,文化馆创办了四大块用毛笔书写绘画的版报,半月一期,悬挂在文化馆大门前,同时还创办了《灵宝文艺》,我写的文章《扑不灭的革命火焰》《瘌蛤蟆想吃天鹅肉》经他修改刊登在《灵宝文艺》和门前的大板报上,过往行人,交口称赞,知道了我的名字其实是刘老师的功劳。

      1976年,我在县武装部战备办公室工作。写了一篇歌颂县大队侦查员荣获河南省军区一等功臣的卢文焕活捉大匪首李子奎的故事,刊登在河南省军区编写的《中原儿女》一书中。河南人民出版社委托我把这篇文章改成连环画教育青少年。我写了71条脚本,出版社让我找人绘画我很作难,就去找刘老师,刘老师当时任文化馆副馆长,热情接待了我,并指派本馆青年画家贺玉龙完成这一任务。贺玉龙欣然接受,精心设计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任务。河南人民出版社很满意。76年8月,出版发行全国。2015年,我在编写《奋斗者的足迹》回忆录中。想把这本连环画编在其中。但涉及到贺玉龙我怕侵权必须征得他的同意,当时我打听到贺玉龙是刘育贤的女婿,住在郑州,我打电话让刘老师沟通一下。刘老师当机立断说:“我当家,你净编了,没问题。”我十分高兴。

      80年代,刘老师担任《金色少年》杂志主编,当时我在市法院工作。刘老师按时把杂志给我寄来我十分高兴。

      2016年,我出版了一本散文集《圆梦》,这个书名是刘老师和李亚民主席共同商讨为我取的,刘老师并为本书写了序,我十分感动。

      刘老师后来担任海燕出版社副编审,工作很忙很少回灵宝,90年代末,刘老师退休了不忘家乡经常带老伴回灵宝看望灵宝老乡,应李亚民主席邀请担任灵宝作家协会顾问,从此我们来往更多了。刘老师不顾年迈体弱。经常和作家们上山下乡,调研采风,参加各种活动,他平易近人,待人真诚。经常和青年作家交流经验,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总是笑眯眯的。给人一种可亲可敬的感觉。他多次给作家们上课。给灵宝市老干部大学学员上课。传授写作知识。他辛勤创作。年过八旬,还出版了《挑山》一书和《刘育贤儿歌五百首》深受读者喜爱。

       2022年6月一天,刘老师和老伴回到灵宝,我和李亚民主席约他吃饭聊天。他说等几天但没过几天,他说家中有事儿。匆忙回郑州了,谁想这一别竟是永别。2023年,听说他的老伴儿病逝,我们很吃惊。我和老伴及李亚民两口和他母亲多次和刘老师夫妻在一起吃饭拉家常,他老伴身体好好的,怎么一下就病逝了,我们很悲痛。从此以后,刘老师心情不好、精神不振、身体越来越差,今年3月我患焦虑症、帕金森住院和他打电话,他有气无力的说他也患帕金森卧床不起,下不了楼。有两次打电话他语无伦次让她女儿接电话,他女儿说:“我爸现在神志不清,经常说胡话。”我再也无法向他打电话。我心里沉甸甸的,觉得情况不妙,谁知几个月后,他竟撒手而去。我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好老师、好兄长,刘老师你一路走好,将来我们在天堂相见,咋们还做好朋友、好兄弟。 


作者简介:赵博理,原灵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市法院院长,现任灵宝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灵宝市老干部大学校长,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近年来出版《法律解读》、《奋斗者的足迹》、《圆梦》、《幸福歌谣集》、《百味人生》等书。2021年散文《顶嘴》获“同心杯”全国大奖赛一等奖。






本期编辑//张贵生

本平台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灵宝作家
发布灵宝文学界动态信息,展示灵宝文学界作家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