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泥到崩溃!这么贵的面霜,怎么这么难用?

美体   2024-10-30 09:30   湖南  



最近看到菊十一朋友圈里菊粉的晒单反馈,发现白檀面霜出现的频次高了不少。毕竟秋冬时节,空气愈发干燥,皮肤正是需要精油面霜滋润的时候。


即便身为油皮的我,也把化妆桌上的轻薄的水和精华,替换成了更为滋润的乳液加面霜,才能避免鼻翼脸颊处起皮的尴尬。


但层层叠加的护肤流程后,却有不少朋友反馈用完面霜居然「搓泥」了。这么贵的面霜,怎么还能这么难用?又或是因为营养成分已经多到皮肤无法吸收了吗?





简单来说,搓泥是使用护肤品后脸上浮起的一些较小絮状物,就像我们手上沾水去搓面粉,手上就会搓出一小咎的面絮絮那样。很多人会认为搓出来的这些是皮肤角质。


曾经火热一时的去死皮、去角质类产品,就是利用搓泥呈现的视觉效果,给人一种废旧表皮被搓落的效果,实际上却是利用增稠剂和其他成分结合,导致出现絮状物的假象。





而深究护肤品「搓泥」产生的原因,则主要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首先,有些护肤品为达到某些功效,会添加一些并不能渗入皮肤的大分子物质(如胶原蛋白)、分子量比较大的增稠剂(如丙烯酸钠、异十六烷、卡波姆、聚异丁烯)、硅油类成分(如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等。


这些大分子物质的添加量如果偏大,加上秋冬皮肤本身比较干燥,大分子物质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时,就会让人搓泥到怀疑人生。





这类情况除了注意筛选护肤品中的成分外,在日常使用时控制好护肤品的用量,一到两粒黄豆大小就足够。再注意下涂抹的方式,按压时朝着一个方向轻轻推开,要比来回搓动或者打圈,搓泥的风险小很多。


当然,也不用对这些成分“如临大敌”,因为不是添加了这些成分的护肤品就一定会搓泥,主要还是看产品的配方和添加量。





另一种搓泥的情况,一般出现在同时使用了多种护肤品时,但每种单独使用都没有问题。这时候就要考虑以下几种原因。


可能是使用顺序出现了问题。如前面的产品已经成膜,后面的产品自然无法被“吸收”;又比如水油不相容,如果先用了含油量很高的产品,再用水状产品,也有可能会搓泥。


再比如,硅油与某些油脂不相容,如果用完保湿面霜后不等它吸收,马上涂含有二氧化钛、氧化锌的防晒、粉底,脸上也会出现白色絮状物。





所以如果多个产品叠加导致搓泥时,先检查下使用顺序。质地轻薄的在前,浓稠的在后。再适当延长护肤品间的使用间隔,让前者被皮肤充分吸收,再进行后续护肤。


如果顺序正确依旧搓泥,则有可能是不同产品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沉淀物所致。如前面提到的增稠剂卡波姆,它可以锁住产品中的水分,让皮肤表面形成膜感,但如果遇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pH值大于4的环境中就会发生絮凝沉淀,也就是搓泥的情况。


因此不建议把护肤产品随意混合使用,如把精华液揉进面霜里、乳液掺进粉底液中等,“加强功效”的组合很容易因成分的不兼容而出现搓泥现象。实在想叠加,也建议使用同一品牌的产品,这样搓泥的可能性会小很多。





最后搓泥还有一种原因,那就是皮肤自身的角质层过厚或是过于干燥


有人的角质新陈代谢较慢,堆积的老旧角质就会影响吸收,从而促进搓泥现象的产生,这种情况适当温和地去角质即可。


如果是因为皮肤本身太过干燥导致产品吸收不良,则可以试着在护肤前做好补水,用棉片浸满水或精华类产品,沿着肌肤纹理擦拭,这样比用手掌拍打更能帮助皮肤吸收水分,然后再进行后续的护肤步骤。





最后,护肤品搓泥其实并不意味着产品不好,也不代表对皮肤有伤害,除了使用感受稍差,其它并没有数据证明这会皮肤产生影响。我们也不必为此太过烦恼,只需要找到搓泥的根本原因,再对症解决就好啦。

那么今天就是这样,感谢你关注雏菊,我们下期再见~




雏菊的天空
自然出品 美好发生
 最新文章